1996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立地”为民
——陕西咸阳市秦都区委书记张立勇一席谈
本报记者 孟西安
张立勇,41岁,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九纪检监察室综合处处长,1993年12月调任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书记。
我从中央机关到基层党委任职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做一个既“顶天”又“立地”的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想,“顶天”,就是要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而到基层去锻炼,去熟悉社情民意,就要“立地”为民办事,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秦都区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长期以来,这里的干部群众形成了“小富即安”的“关中意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如何带领秦都人民跳出“小富即安”的圈子、谋求更大的幸福?我作为一个区委书记,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二是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是积极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树立“黄土地里有黄金”的思想,把传统观念转变为发展观念,把计划观念转变为市场观念,抓住改革开放及国家开发建设重点西移的机遇,树立先富、快富的思想。我要求干部一定要把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两个经济指标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干部群众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开拓意识明显增强了,精神状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万众一心抓经济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根据秦都区地处城郊的特点,提出以招商引资为火车头的发展经济的“三环战略”,即内环城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中环近郊以发展乡镇企业为重点,外环远郊以发展种养业为重点,首先在中环实施突破。同时组织了乡镇企业、日光温室、招商引资、通路、通电、通讯四个大会战。通过抓四个大会战,优化投资环境,争取外来客商投资办厂,进而带动乡镇企业及其他各项产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全区上下在发展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秦都区才得以在短时期内获得较大的成绩。1993年全区财政收入仅4700万元,去年达到7040万元,今年前八个月就完成近6000万元,年底可望突破1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可望增加到1500元。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在郭尔罗斯草原西部荒原上,有一座代号为一○八的油井。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对夫妻与这口油井相依相伴了整整十一个春秋——
荒原夫妻井
本报记者 张玉来
走进荒原
1985年隆冬时节,34岁的于国臣主动请缨,带着妻子李士芝和4岁的女儿海燕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没膝的积雪来到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08井安营扎寨。
长时间无人管理的108井此时已奄奄一息:抽油机已停转,井场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到处是黑乎乎的一片。夫妻俩立即投入了战斗。他们用锹铲、用刀砍,清除凝固的石油和沾满石油变得坚硬的蒿草。为清理抽油机上的油污,他们用做饭的锅铲一点一点地刮。手划破了,脸划伤了,丈夫的双手化了脓,妻子累得犯了肾炎。二十多个日夜的激战,108井恢复了生产,听着油管里传出哗哗的流油声,夫妻俩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野外作业,严寒酷暑,风霜雪雨,夫妻俩习以为常。开始那几年,于国臣月工资只有100多元,李士芝不是正式工,干活只是尽义务。丈夫的工资去掉买口粮已所剩无几。为节俭度日,每到秋季妻子都要腌好几缸咸菜,足够一家三口吃一个冬春。
难挨的是没有休止的寂寞。日夜厮守的就是抽油机、油罐和井房。抬头看是那片天,低头看还是那块地。多少天见不到一个外来人,他们最盼的是每月来这里一两次的拉油车。这时,他们不仅看到了自己工作和生命的价值,而且有了和外人说上几句话的机会。单调、乏味的生活造成了海燕内向孤僻的性格。她不愿和人说话,也怕和人说话。上学那一天,海燕走进课堂,非叫爸爸站在窗外看着她不可。于国臣只好在窗外站了一个上午。
坚守油井
几乎与世隔绝的108井,也并非世外桃源。于国臣夫妻来这里不久,便有人带着大米、鲜鱼送上门来,说是要交个朋友。纯朴的于国臣心里明白,他们是冲石油来的,便一一婉言谢绝。
1988年秋的一天深夜,于国臣和妻子查完井刚躺下,便见窗外出现几个鬼鬼祟祟的黑影。于国臣心里有底:拧紧的油罐阀门别人是打不开的。没多久,一块石头破窗而入,险些砸在他们身上。于国臣毫不畏惧,高声断喝,吓跑了“油耗子”。
“油耗子”没有从108井捞到一滴油,然而于国臣一家却为此付出了许多。小海燕一年级期末得了“双百”,可二年级开学时却被作为降级生处理。于国臣心里明白,这是由于自己没有满足学校领导要油的要求。盛怒之下的于国臣没有屈服,对海燕说:“咱们不在这儿念了,爸爸送你上一个比这儿好的学校去念书!”108井距厂区小学15公里,为送海燕去上学,于国臣用多年积蓄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在荒原上往返30公里,风雨无阻。
痴心不改
艰苦的环境没有挡住于国臣夫妻对理想、对事业的追求。两口子以青春热血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奇迹。
油井就是夫妻俩的命根子。白天,夫妻俩一起巡井,采油样,搞测量,摸清油井的脾气;晚上翻阅井史资料,研究增产措施。为提高产量,他们采取控气稳油办法,经多次试验,使单井的日产从0.2吨很快上升到1吨多,现在,108井的日产仍稳定在1.5吨左右。
采油厂定期来人对单井进行测试。夫妻俩发现,传统的测试卡具时常损坏设备。于国臣就琢磨开了,拿出当过钳工和焊工的“把式”,经过20多次试验,发明了一种既适用又简便的新式卡具,解决了抽油机测试受损的难题。现在这种工具已在全厂推广应用。
几年前采油厂领导就打算把于国臣夫妻调回厂区工作,并分给他们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可于国臣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我在这里已习惯了,让我再干下去吧!”
悠悠岁月,荒原风沙在于国臣、李士芝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可他们精心守护的108井却成为一口“长寿井”。荒原上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记载了一组动人的数字:108井累计生产原油5400多吨,创经济效益370多万元,创造了11年无大修的油田最高纪录。(附图片)
于国臣夫妇在维修生产闸门。张玉来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心系百姓
——山东栖霞市委书记吕志海一席谈
本报记者 赵兴林
吕志海,生于1951年2月,大专毕业。历任蓬莱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1989年12月调栖霞,历任中共栖霞市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兼市长。1991年9月任中共栖霞市委书记至今。
我在栖霞任市委书记已有六个年头了,心里总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栖霞群众要求我做到什么,我能为栖霞经济发展做些什么?
栖霞是山区,因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一度迟缓,群众要求改变栖霞现状的呼声甚高。我到栖霞市之后,与市委其他领导一起研究制订振兴栖霞经济的规划,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发展栖霞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在稳定粮田种植面积,确保全市居民够吃、够用、够交国家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开发宜林的荒山荒坡栽种果树。政策对头,调动起农民垦荒栽种果树的积极性,近几年平均每年发展果树10万亩,全市果树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4万亩增加到70万亩。
在扩大果树种植面积的同时,又抓了科技推广应用工作,为全市21个乡镇配齐了科技副乡镇长及果树科技管理站,先后引种新品种60余个,并对已有的国光、红玉苹果树进行了技术改造。科技进果园,果品生产年年上新台阶,1995年果品总产量达8万多吨,收入12亿元。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栖霞经济的思想树得牢,也为发展工业奠定了基础,仅苹果加工业就带起了一批企业。栖霞进入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收入逐年上升,先后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市医院门诊楼,购进了B超、彩超、CT等医疗设备;投资1亿元,改造和新建了一批校舍;在山顶架设了电视塔;市政交通、邮电、通信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看到办成的一件件、一桩桩实事,老百姓高兴,我当书记的心也踏实了。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为死者哀 为生者呼
葛立平
一个人横穿高速公路,被撞身亡——7月3日,这一触目惊心的画面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
7月2日那天下午,我到京通高速公路采访,本来是想拍摄护网护栏遭到破坏的镜头,没想到意外地拍摄到一个人钻护网,跳护栏,横穿公路被撞飞的悲惨一幕。从开机到关机,仅仅45秒钟,完整地记录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短短的一瞬间撒手人寰,不仅给亲人带来莫大的痛苦,而且对所有生者的心灵也是一次沉重的撞击。采访归来,我这个见过不少车祸的记者,不禁思绪万千。
现在,这起交通事故的处理已有结果,死者承担全部责任。行人不得走上高速公路,更不得穿越高速公路,这是常识。死者或许出于无知,或许是无视交通法规,他的死,让人同情,也让人叹息。这一悲惨结局告诉人们:珍重生命,首先得尊重法律、法规。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了解到,这条高速公路是贷款修建的,由于资金有限,没有按规定每隔500米建一座人行过街天桥。一位广播学院的教授摊着双手对我说:“小公共汽车把我放在广播学院对面,怎么办?我有时也只能违章穿行了。”面对教授的无奈,我们怎能简单地责备他“交通意识差、素质太低”呢?
着眼于社会进步,我们欢呼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大限度地消除事故和死亡,我们呼唤现代化的交通意识、有效的路政管理和科学的道路规划。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岫玉“回”故乡
刘国秀
岫岩,地处辽东半岛,这里山清水秀,是全国最大的宝玉石产地。岫玉,乃玉中上品,质地细腻,晶莹润泽,所制工艺品观赏和珍藏价值极高。守着这样一块宝地,四年前这里的人们还捧着金碗要饭吃呢,全县人均收入仅500元。
有一件事惊醒了岫岩人。县玉石矿的供销人员到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推销“岫玉”,国内外许多大珠宝商都带着怀疑的目光问他:“‘岫玉’,不是出在河南吗?”此事传到岫岩后,县领导立即赶到河南考察,他们惊奇地发现,河南有个没有多少玉石资源的县,居然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玉石加工、销售市场,而他们的玉石原料主要就来自岫岩。于是,围绕如何让岫玉造福岫岩的大讨论在岫岩展开。现任县长李宝昌甚至率领岫玉集团公司去美国建立销售窗口,举办大型岫玉展销活动,创出了岫玉的声威。
就在岫玉日益走红市场,被世人重新认识的时候,岫岩县又成立了岫玉集团公司、岫玉产品研究所,开办了岫岩技校玉雕班。目前,全县从事玉器加工销售的人员达两万多人,玉雕产品开发已达数百种。青年农民马宝全发明的“玉磁药枕”获北京国际中小企业产品博览会银奖,每年他销售药枕可收入几十万元。几年来,岫岩县还相继投资兴建了“东北玉器交易中心”、“荷花玉器市场”等几个大型玉器交易场所,向国内外客户批发、零售玉器。
如今,岫岩的玉石工艺品在国际宝玉石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创出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捧起“玉饭碗”的岫岩农民,1995年人均收入达到1643元。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知人者智
——刘文东印象
本报记者 杜若原
刘文东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扮演着“坐而论道”的角色。大学毕业后的24年,他在湖北省第五建筑公司当过秘书、宣传科长,还做过工地党支部书记、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其中大部分的光阴是在“摇笔杆子”。
尽管离所学专业远了一点,但刘文东十分珍视这份“政工干部”的经历,他对“人和人的精神状态”的研究心得,成了企业由衰转兴的“法宝”。
三年前,建筑行业不景气。五公司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危难之际,刘文东挑起了总经理的重担。短短两年,五公司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湖北跳跃式发展十强企业行列,被誉为建筑市场冲出的一匹“黑马”。探寻其中的奥秘,刘文东侃侃而谈的不是“生意经”,而是关于企业“盘活人”的话题。
 领着近3000人闯市场,刘文东更多地看重人的能量和机制的活力。他认为,“竞争在外部,决胜在内部”。他激活企业的第一招,便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前,公司拿到了项目向施工处分配下达,“你要他干,他就讨价还价”,该上交的尽量少交、迟交、不交。从前年起,公司揽来的项目一律在内部招标投标,择优决定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现在,每当公司发出项目招标信息,各施工单位都仔细研究制订标书,竞争取胜、多拿项目的局面正在形成。
对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刘文东有自己的看法:“职工人人要有饭吃,但不一定人人有岗上。”他在湖北省建筑行业率先组建了内部劳务市场,各项目工程可在市场里自由选择员工,这既使职工流动起来,又促使在岗职工努力工作。刘文东对待岗职工“网”开一面:除了发给生活费,特别困难的给予补助外,双职工下岗的,优先安排一个到效益好的岗位工作。
五公司有个独一份的“招数”——内部待遇。实施项目法以后,刘文东开展了项目达标活动,以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等为内容,每季度对项目进行考核,凡达标的项目经理分房、评先、晋级予以优先。不唯文凭、资历,吹牛拍马更不灵,项目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两年来,湖北省五建公司产值、利润连年翻番,已跨入全省100家最大公司行列。刘文东诚恳地对记者说:“我靠的是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的信念,好的机制和进取意识,才是企业兴旺的原动力。”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历史足迹

  阿城寻旧
本报记者 丁伟
由哈尔滨东行20公里,过阿城市折而向南,即见一片断壁残垣。阿城市博物馆馆长伊葆利告诉记者,这就是金国故都上京会宁府的遗址。举目四望,萋萋的衰草与枯藤老树在寒风中摇曳,冬日的旷野一片萧瑟,只有金太祖完颜阿骨达的硕大坟丘仿佛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满族先世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达称帝。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会宁府。从那时到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即今北京),这里一直是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长城以北最繁华的都市。
走进围城,随处可见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土包。用手轻轻扒开表土层,会发现造型别致、纹案精美的断瓦残砖,令人想见当时殿阁崔巍,光浮翡翠,一派龙城凤阙的壮丽景象。
从金灭辽侵宋到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刀光剑影中,长城以北各民族交迭入主中原。受中原文明熏陶,女真人告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了农业文明,只是粗犷不羁、英勇尚健的民族特性还沉留在他们的性格深处。
如今,昔日“皇城根儿”下的阿城人正用这股风风火火的劲头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阿城被誉为“龙江第一县”。祖先的遗迹亦为后人带来财富,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社会观察

据我国民政部门的最新统计,1995年全国夫妻离异为105.5万对,比上年的97.1万对增加7.4万对。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将生活在破损家庭中。夫妻离异不仅会影响孩子在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甚至也可能造成其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那么——
  家庭破损,孩子怎么办
王奕奕
父母离婚对子女的伤害很大,且持续时间长
北京市朝阳区工读学校高大立副校长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程××,进工读学校时仅14岁。她生活在十分复杂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离异,亲生父亲找了一个比她只大九岁的继母。由于父母言行不检点,养成了小程及时行乐的恶习,最后滑向犯罪深渊。
从事工读教育34年的高校长沉重地说:离异、单亲、再婚家庭的子女品德行为偏常的概率高出正常健全家庭约10倍左右。生活在破损家庭中的孩子,在心理情感上表现为情绪低落、不合群、烦躁冷漠,要么过分胆小怕事,要么固执粗暴,具有过分强烈的攻击性。在思维方式上过分敏感、偏执,对成人世界充满敌意,产生绝对的不信任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关怀呵护时却残忍地让他们目睹了父母离婚过程中的争吵打闹、欺骗虚伪、绝情负义。由此孩子可能会丧失生活的信心,甚至怀疑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造成“反社会行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夫妻离异更应摆正孩子的位置
曾在外企工作过的吴云艳三年前离婚。女儿今年八岁。当时由于前夫的住房较宽敞、工作较稳定等客观条件把孩子判给了前夫。吴云艳也就成了“单身礼拜天妈妈”。无论每周多忙多累,吴云艳总要把女儿接过来,度过母女温馨的一天。吴云艳不仅是女儿学习上的老师,更多的时候她与女儿还是一对坦诚的朋友。用吴云艳和她女儿的话说是“够哥们”。就是在这样平等、宽松、无拘无束的氛围里,吴云艳的女儿成为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而又有主见有个性的好孩子。女儿很快适应了父母离婚黑色时期,并且还能用一颗稚嫩的童心来体谅成人世界的无奈。
吴云艳认为:父母应该摆正孩子的位置。孩子不是父母的“宝贝”、“玩偶”,而是“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吴云艳强调婚姻的美满、和谐、上进,如若不能,勉强维持的婚姻生活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在对待孩子的未来上,吴云艳和前夫达成一致: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重。吴云艳和前夫离婚过程中,孩子一直放在杭州姥姥家,避免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吵闹。从杭州回来的女儿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上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反差,只懵懂中感到父母不在一块生活了。
吴云艳深信:女儿虽然受父母离婚影响较小,但并不是说没有受到一点伤害。吴云艳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如鼓励女儿与同学们交朋友;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掌握女儿的情绪变化等。
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离婚家庭子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认为:父母离异摧毁了传统的家庭模式,使这些家庭的儿童“处境不利”。家庭的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缺损。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学校老师在保护和教育离婚家庭子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们应该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离婚家庭子女的重担。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离婚家庭子女的档案材料,有的放矢地去保护和教育他们。
司法部门应促使离婚夫妻好离好散,在孩子的抚养权方面要以孩子利益为重。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三村聚百姓
李国潮余继军文/摄影
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福建省武平县中山镇(原名武所),人口不过2万,却有108个姓,其中的三个村就有101个姓,被称为“三村百姓”。
中山“百姓”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防卫,派了36位不同姓氏的将军来武所镇守。形成这些将军们的后人就地落籍为民,成了中山镇的永久居民,他们至今操着那时部队里的通用语——军家话。第二个原因是清朝初年居留在附近的客家人和土著人纷纷迁入城中,从此中山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姓镇”。
中山镇最有特色的风俗,当属贴春联了。每当岁尾,各家各户就贴上说明自家姓氏的对联,外人一看对联就知道这家主人的姓氏(左图的人姓徐)。中山“百姓”还保留着合群而居的习俗,每当清晨,就可以看到妇女们成群结队地到河边洗衣,很少形单影只的时候(见下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