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要闻)
专栏:

  刘华清考察江苏时强调
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记者殷学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考察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搞好各项军民共建活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11月18日至20日,刘华清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在副总参谋长曹刚川,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政委方祖岐等陪同下,来到无锡城乡考察。
无锡市郊区是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军区首批命名的“双拥模范区”。全郊区10个乡、108个村,与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官兵广泛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增强。刘华清听取了当地负责人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他对无锡市加强军民共建,促进城乡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考察中,刘华清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区蠡园村,登门走访了退伍军人俞自立和黄建祖,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刘华清指出,社会给千千万万转业、退伍军人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在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德坤向刘华清汇报说,“八五”期间,公司狠抓技术改造,产品不断创新。刘华清听后,称赞这位转业军人出身的企业负责人是“好样的!”并勉励他们大力运用高新技术,使企业进一步上水平。刘华清还实地察看了沪宁高速公路。他对江苏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条高速公路建设得好,对推动整个华东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考察期间,刘华清听取了江苏省和南京军区的工作汇报。他说,江苏这几年发展很快、很好,成绩很大,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他说,这里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江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深理解和坚决贯彻、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认真执行的结果。他希望军民团结乘势前进,把江苏的事情办得更好。刘华清对南京军区的部队建设、军民共建、征兵工作等都感到满意。


第3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
做好今冬退伍兵安置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就1996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切实保证退出现役士兵的妥善安置。
通知指出,退出现役士兵安置工作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的安置政策,结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退出现役士兵及时妥善安置。任何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受当地政府分配的安置任务。中央和省属有关部门制定招工计划、下达增人指标,不得与接收安置退伍军人的政策相违背,对于拒绝接收或完不成接收任务的单位,要追究其领导者的责任或予以处罚。
通知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认真贯彻执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前提下,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力需求和安置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分配计划。有条件的地区,要继续扩大“双向选择,供需见面”的范围;要试行安置任务的有偿转移;要鼓励退出现役士兵自谋职业。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退伍伤残军人的安置工作。要加大选拔使用退伍军人两用人才的力度,通过扶持他们兴办经济实体、推荐其担任基层干部或务工经商等多种渠道,发挥农村退伍军人的特长。要加强对退出现役士兵的思想教育,做好待分配期间的教育管理,使他们体谅国家的困难、顾全大局、自觉服从组织分配。对退出现役士兵在生产、生活、住房当中遇到的困难,各地要安排适当的专项补助经费帮助解决。


第3版(要闻)
专栏:

  人才熔炉育人沃土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育人经验
新华社记者张东波曹智新华社通讯员贺治乾本报记者张严
14年前,军校大学生张华为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崇高形象,从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二大队走向全国、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今天,张华生前所在学员队的莘莘学子“发奋学习、报国为民”,成为全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二大队的一届又一届党委始终把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教育作为育人的根本,引导学员们胸怀大志,学知识、出成果、成大器,使得这里成为“一座锻炼人才的熔炉”、“一片培育栋梁的沃土”。
把产生张华的集体变成集体的张华
上军校为什么、学本领干什么、怎样认识人生价值?
一批又一批学员从祖国四面八方走进四医大校园。来到二大队时,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有的是奔着四医大“国内一流”的牌子而来,有的瞄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出国深造”的路子而来,也有的是冲着军校一切免费的“福利”而来……
如何把学员的这些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追求目标引向献身国防的崇高追求上来?二大队每一届党委面前都摆着这样一道难题。
90级学员张勇走进四医大校门,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尚未结束,就对军校生活产生了厌倦和畏难情绪,在日记上写下了一连串的“没想到”:“没想到军校这么紧张艰苦,没想到大学毕业后还要分配到艰苦的基层单位去,没想到人生的路这么难……”
像张勇这样的情况,在每年的新生中,并非个别。
大队党委向学员们喊出了“走张华道路,做张华传人”的口号。
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大队发给学员的第一本书,是《华岳魂——张华传》;让学员们收看的第一部录相,是张华事迹专题片;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在张华烈士纪念碑前祭奠英灵;第一次读书演讲的题目,是“学张华,话人生”……
为了打牢学员的思想理论基础,大队党委在配合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成立了马列辅导小组,定期为20多个学员业余学马列小组进行辅导,还组织学员广泛开展了“读书明志”为主题的学理论活动。
二大队党委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使广大学员政治上日趋成熟,从而出现了同唱一首理想歌、同走一条人生路的喜人局面。二大队历届学员在校期间,100%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0%加入了党组织。984名毕业学员,100%服从分配,100%要求到军队建设最需要的边疆和基层去工作。
去年7月,张勇一毕业,就告别了家乡西安,一头扎进了巍巍喀喇昆仑山的怀抱,成为全军海拔最高的医疗站——新疆军区十八医院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一名军医。
用严与爱培养现代化建设的“精品”人才
“我们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千万不能出‘次品’,更不能出‘危险品’。”二大队党委的精品意识在教书育人中集中体现在一个“严”字上。
84级学员王冰第一次上人体解剖课,一下子面对那么多尸体,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第二天,大队领导专门安排一名队干部,单独带王冰到尸体房为她“开小灶”。最后硬是“逼”着王冰一个人在尸体房壮胆,一“壮”就是45分钟。在以后的几次授课中,队干部还有意安排王冰离尸体近一些,让她比别的同学更有机会接触尸体,帮助她度过了新学员常有的恐惧期。
现在,王冰已考上了研究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队干部的那次‘逼’,今天我就考不上研究生。”
多少年来,二大队在管理上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不让任何一条规定弱化,不让任何一条纪律松动,不放过任何一件违纪的事。从新生一入校,他们就注意从第一次集合站队、第一次整理军容、第一次请假外出等“第一次”抓起。要求学员从点滴做起,逐步塑造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军容严整的良好形象。即使是每天上下课,都要以正步队列通过50米的队列养成区,风雨无阻。
95级入校刚一年的几位女学员,向记者谈起去年参加军训的情景记忆犹新: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同男学员一样一天到晚走队列。8月的西安,酷热难当,队长杨小平连中午也不准她们休息,带领大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练习站军姿。有的女学员实在是顶不住了,直抹眼泪。
杨小平表情严肃地对女学员们说:“军医,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今天我们苦练,是为了明天在战场上更好地抢救战友的生命!”
那一刻,女学员们终于明白了队长的良苦用心,开始用神圣的目光审视着身上的绿军装,开始思考着“军人”这两个字眼的深厚内涵。
诚然,这“严”的背后倾注的是无限爱心。
学员邹江是带着沉重的心理重压走进学校大门的。那年他父亲患癌症离开人世,母亲也患了精神病,时常流落在外,10岁的弟弟则被寄养在亲戚家。
邹江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从未向任何人提起。终于有一天,他含着泪水向大队领导递交了退学报告:回家挣钱养活未成人的弟弟。
接到邹江的报告,大队领导专门开会研究了资助邹江的办法。
全体队干部带头为邹江捐款捐物,并发动全大队学员向邹江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大队以组织的名义致函天津市民政局,表示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照顾好邹江的母亲和弟弟。
邹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在宣布毕业分配方案大会上,当大队领导宣布将分配到驻天津部队唯一的名额留给邹江时,立即博得了包括40名天津籍学员在内的全体学员的一片掌声。
邹江终于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一头扑进大队领导的怀里,孩子似地哭了。
要求学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二大队学员之所以过得硬,是因为管理他们的干部过得硬。在二大队学员的眼里,每一位队干部都是一根有形的标杆。
走进二大队的荣誉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这些奖状,是二大队几届学员在一次次的全校、全省、全军、全国甚至国际性各种比赛中夺得的。这一面面锦旗和奖状,无不凝聚了队领导的汗水和心血。
在学校组织部门,我们找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二大队组建17年,五届党委班子,先后在这里工作的有58名干部,他们中间有60余人次立功受奖,20余人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严学员,首先严自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二大队党委对大队干部的要求,也是每一位大队干部的行为准则。
17年来,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早晨,队干部都提前起床,当学员们出操时,他们已齐刷刷地站在了学员队伍前;晚上熄灯号吹过,学员们上床了,队干部还要挨宿舍查铺,然后才能休息。从第一任的付祥、张玉山、关明德等四五十年代参军的老同志,到现在年轻的一代,都保持和发扬了这一良好作风。
“给人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面对智商高、现代意识强的学员们,队干部通过上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系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近年来,大队先后有20多名干部靠自学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学员们看着这些年龄与父兄相当的干部对知识的渴求,油然而生敬意,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
教育学员做张华式的学员,干部首先做像张华那样的干部。10多年来,大队每一位干部都自觉用自身的行动,传递着张华精神的火种,使张华的旗帜始终在大队高高飘扬。队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泡在队上,有的顾不上家庭,管不了孩子;有的老人生病不能尽上孝心;有的亲人病逝顾不上料理后事;有的逢年过节难得与家人团聚。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一位又一位队领导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二大队,而后又相继离开了二大队。他们并不后悔,也不曾有过失落感,因为他们看到,一批又一批毕业学员,带着他们的希冀,去肩负起祖国未来的希望。


第3版(要闻)
专栏:

  周谷城同志生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因病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日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九岁。
周谷城同志一八九八年九月生于湖南益阳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幼年由族人送到周氏“族学”读书。一九一七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院英文系,一九二一年毕业后,任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英文教员,与当时在该校任国文教员的毛泽东同志建立了友谊。大革命时期,他受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影响,参加农民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全国农民协会筹备会秘书。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为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刊物撰稿、译书,并在暨南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兼课。一九三○年秋,到广东中山大学任教授兼社会系主任。一九三一年秋在暨南大学任教授兼历史社会系主任。一九四二年秋开始任复旦大学教授,长达半个多世纪,其间曾兼任历史系主任、教务长。一九四九年九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周谷城同志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周谷城同志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他早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一九二六年,投身湖南农民运动,发表《论租谷》、《农村社会新论》等文章,用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农村中的阶级剥削,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在上海创办《正理报》(周刊),著文批判买办哲学。抗日战争期间,他创办“社会科学讲习所”,向沦陷区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被敌伪势力监视。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潜赴大后方时,遭日伪逮捕,在杭州拘禁三十七天后被保释。在重庆复旦大学教书时曾被聘为“民主政团同盟”顾问。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起草宣言,鼓励学生参加革命,成为当时上海著名的民主教授之一。他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大学教师联谊会”,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独裁政治,争取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而奋斗。上海解放前夕,他被捕关押于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后由于复旦大学师生的罢教罢课,国民党被迫将他释放,交学校“管束”。周谷城同志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以心血谱写了自己闪光的历史篇章。
周谷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有密切交往且忠诚合作。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与毛泽东、何叔衡、徐特立、夏明翰等同志往来密切,心心相通。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接到毛泽东同志的来信,坚决赞成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愿为此效力。全国解放后,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四人帮”的长期迫害,但始终没有动摇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衷心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拥护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他以渊博的学识、坦诚的态度、诤友的胸怀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建言献策,充分表现了一个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战友的高贵品质。
周谷城同志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卓越领导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早年结识邓演达,一九三○年曾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解放后,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为农工民主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农工民主党其他领导人一起,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呕心沥血,努力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他积极参政议政。在上海市人大工作期间,积极提议制订上海市文物保护法规,主张加强上海市的基础教育,为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提出许多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在担任全国人大领导职务期间,他不顾年事已高,为推进国家的法制建设、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积极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还为推进我国与各国议会间的交往做了大量工作。他在会见外宾中,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周谷城同志始终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他筹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担任第一任会长,还担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他为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而殚精竭虑,直到病重期间,仍然关心该会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周谷城同志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七十多年,硕果累累。早年出版了《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政治史》等著作。一九三九年出版的《中国通史》是他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编著而成的,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九四九年出版的《世界通史》,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史框框。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纵论古今,评说中外。从历史学到政治学,从哲学到社会学,从美学到教育学,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勇于创新,尤善独立思考,敢于坚持真理,为学界尊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周谷城同志以八十高龄登坛授课,为国家培养了文革后第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他在学术研究中,注重联系实际,坚持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晚年他特别关注环太平洋地区研究和文化史研究。他提出环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并主持创立了“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亲自担任会长,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周谷城同志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秉性忠厚,识大体,顾大局,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朴素。他生前立下遗嘱,身后不要开追悼会,不搞告别仪式,不留骨灰,表达了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倡的移风易俗、丧事从简号召的决心。周谷城同志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和杰出成就,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日电)
(附图片)
1987年3月28日,周谷城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分组会上发言。右一为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新华社发
1962年3月27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和周谷城握手。新华社发
一九五九年六月,周谷城在上海复旦大学向学生作“哲学与史学”的学术报告。新华社发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周谷城和彭真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休息室交谈。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