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秋粮收购开局良好
至11月15日已收购粮食546.7亿公斤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今年我国秋粮收购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各地粮食部门千方百计组织收购,开局较好。至11月15日,全国累计收购粮食546.7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8.7亿公斤。
各地粮食部门大力组织粮食调销,积极租用社会闲置仓库,组织粮食销售队伍到销区推销粮食,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粮食仓容紧张问题,使粮食主产区的库存压力有所缓解。针对今年粮食调销不畅和国有粮食企业普遍亏损的实际情况,各地粮食部门采取催收货款、清理挤占挪用资金等有效措施,尽量筹措资金满足秋粮收购需要,防止了“打白条”现象出现。
各地粮食部门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在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基层部门敞开收购农民要求出售的余粮,保护了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各基层粮食收购网点广泛开展了“满意在粮站”等优质服务活动,目前各地农民售粮踊跃,秩序井然。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
周谷城遗体在上海火化
江泽民主席曾探望病中的周谷城同志,并委托上海市委领导同志慰问他的亲属。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荣毅仁在周谷城同志患病期间和逝世以后,前往医院看望或打电话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新华社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陈毛弟)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的遗体,今天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
周谷城同志因病于1996年11月1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遵照周谷城同志的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周谷城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考察工作期间,曾前往华东医院探望因病治疗中的周谷城同志。在周谷城同志病危和逝世后,江泽民同志委托上海市委领导同志前往医院看望,并慰问他的亲属。
在周谷城同志患病期间和逝世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前往医院看望或打电话向其亲属表示慰问。彭真、丁关根、田纪云、李岚清、吴邦国、邹家华、尉健行、温家宝、王汉斌、杨尚昆、万里、薄一波、宋任穷、任建新、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宋健、吴学谦、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巴金、钱伟长、苏步青、董寅初、马万祺等领导同志,以及江华、肖克、张劲夫、耿飚、黄华、习仲勋、彭冲、叶飞、廖汉生、杨成武等老同志,也曾到医院看望或打电话、发唁电向周谷城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农工民主党中央、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也以不同形式对周谷城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克里斯托弗
指出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助世界和平稳定
本报北京十一月二十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
李鹏说,中美关系最近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已经同国务卿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中美之间存在着一些重大的分歧,但这不应该成为中美保持正常关系的障碍。中国希望中美关系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重要原则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克里斯托弗表示很高兴再次与李鹏总理会见。他说,近几个月来,美中两国关系取得重要进展,双方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美国重视中国过去十几年来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功,尊重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努力。他表示,世界需要一个繁荣、开放、稳定和安全的中国。克里斯托弗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美国的利益。美方希望中国参与维护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美愿与中方加紧谈判,争取尽早达成协议。
李鹏指出,中国一贯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持积极态度。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愿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久拖不决,是不正常和不公正的,其中也受到了一些政治因素的干扰。我们希望有关各方都能采取向前看的态度,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出发,排除困难,早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态度是建设性的和灵活的,但是对有损于中国根本利益的事,我们是不能妥协的。我们要求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这个组织更加健全,这对于美国和其他缔约方都是有利的。李鹏说,中国已经在降低关税等许多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其他成员特别是发达国家有必要给予充分认识和积极回应。市场准入也应该是双向的。
在谈到两国环保合作时,李鹏指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愿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克里斯托弗赞赏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他对中国政府在中国环保事业中的决策和行动表示钦佩。他说,两国高层交往能够促进两国在环保等领域的具体合作。美方对此十分重视。
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德国收藏家捐赠艺术品展在京举行
江主席同赫尔佐克总统出席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日电(记者马桂花)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展览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国家主席江泽民,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及夫人,国务委员李铁映,文化部部长刘忠德,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德国驻华大使赛康德及彼德·路德维希的遗孀伊蕾娜·路德维希等出席了开幕式。
刘忠德在开幕辞中说,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艺术品为中国的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研究西方文化和艺术的机会,这一捐赠增进了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路德维希夫人在开幕式上说,路德维希先生希望通过捐赠艺术品使两国间不断增长的经济、政治联系获得恰到好处的实质性内容。
开幕式后,江泽民主席和赫尔佐克总统一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展览。
据悉,伊蕾娜·路德维希此次以路德维希基金会的名义向中国美术馆路德维希国际艺术陈列馆捐赠了一百一十七幅欧美杰出艺术家在过去四十年内创作的珍贵艺术品,其中包括四件毕加索作品。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克里斯托弗
强调中美双方要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党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
克里斯托弗向江泽民主席转达了克林顿总统的问候。他说,克林顿总统期待着在马尼拉同江泽民主席会晤。美国方面希望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保持和发展两国关系近几个月来改善的势头,扩大合作的领域。美中两国之间稳定和有成效的合作符合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
江泽民对克里斯托弗再次访华表示欢迎。他表示相信,他同克林顿总统的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深入交换意见,将有助于推进两国关系。他希望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江泽民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正确分析和看待世界格局的演变,据此制定对外战略,促进世界持久稳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各国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我们认为,从推动整个人类合作与进步的历史高度,着眼于21世纪,在国家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建立正常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冷静、客观、务实地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不迷失方向,排除各种干扰,使我们能集中精力来促进国家之间的重大共同利益。
江泽民说,中美作为世界两个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双方之间存在着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方面负有共同责任。发展健康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我们共同开创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和美好的21世纪。近四年来,中美关系走过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的来说,还是向前发展的,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双方高层接触增多,达成了一些共识。我相信,只要我们两国领导人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处理中美关系,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中美之间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克里斯托弗表示,通过这次访问,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方对于两国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这是十分有益的。
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等参加了会见。
(附图片)
十一月二十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赫尔佐克
希望共同努力使中德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高兴华)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会见来访的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时表示,希望中德双方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李鹏在会见时说,非常高兴在北京与总统阁下再次见面,江泽民主席同总统阁下举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我相信总统的这次访问将对中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赫尔佐克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李鹏说,中德建交20多年来,关系一直发展得不错,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保持了经常接触,相互了解不断加深。经济上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建立了许多合作项目,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不断加强,中德两国应共同努力,使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两国关系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应继续作出努力。
赫尔佐克说,我们正在进入世界秩序调整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国家间的交流,来加强沟通和了解。
李鹏说,科尔总理提出了亚洲政策,中国也有欧洲政策。科尔在亚洲政策中重视对华关系,我们在对欧政策中重视对德关系。这是符合我们两国利益的,也有利于世界稳定与发展。
他说,今年春天的亚欧会议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与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决心发展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世界事务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地位和影响正在增强。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李鹏说,世界是多样化的,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现实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以一个模式发展。总统先生曾撰文指出,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具有自身的特点,国际社会应当承认并尊重这些特点,应当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增进了解,缩小分歧。对这些观点,我表示赞赏。中国历来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平等相待,要学会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双边关系。
李鹏还应赫尔佐克的要求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他说,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渴望发展,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比任何人都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和长期和平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今后中国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不会去侵略和压迫别的国家。”
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人事部部长宋德福,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怎一个“富”字了得
——从一条旧闻看观念变化
江陵开篇的话
“来稿如雪片飞来”,似乎已成为一句套话,但是用来形容《我看改革十八年》征文的来稿情况,毫不为过。
自从11月5日刊出征文启事以后,短短十多天,已收到各个阶层的来稿近千件。这么多稿件涌进编辑部,带来了一片生气勃勃的喧闹声,令人耳目一新。
应征稿件如此踊跃,生动地说明了改革有着多么广阔、深厚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又是何等关心、支持改革。好好回顾一下十八年改革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的变化,我们将会更加信心百倍地在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今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向读者推出第一批征文稿件。我们期待着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欢迎大家踊跃来稿。——编者
改革十八年,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变化,恐怕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是,在万千变化中,最深刻的莫过于思想观念的解放。
就拿一个“富”字来说,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多么戏剧性的曲折过程!
在我的手头,还保存着一份1979年8月30日《辽宁日报》的剪报,标题是:“任仲夷同志在中共营口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讲话时提出:一心一意搞四化,千方百计富起来”。谁能想到,这条消息的见报,竟会那么复杂!
当时,我是这家报纸的编辑。8月29日,营口记者站发回这条消息。按理说,省委第一书记的讲话,照发不误就是了。可是这次不同,几位编辑(包括我自己)看了消息,竟公然议论起来。起因就在任仲夷同志的讲话里,有这样一段意思:我们革命的目的,第一是要领导人民“由奴变主”,即推翻三座大山,使广大工农群众由奴隶变为主人;第二是要领导人民“由穷变富”,即奴隶成为主人之后,还要让他们逐步富裕起来。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番道理再正确、浅显不过了,可是在十多年前,真如“石破天惊”,把大家镇住了。
“把富当作革命目的,在理论上无论如何站不住脚!”
“革命的目的当然是消灭资产阶级,怎么能说是由穷变富呢?”
“千万别说冒了,得慎重点儿!”
经过七嘴八舌的“慎重研究”,为了“保护”报纸,也“保护”省委书记,最后采取这样的“保护性措施”:一、消息不上一版头条;二、标题字号不要突出,不要让那两条“革命目的”上标题;三、删去记者的署名,以防“秋后算帐”……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怜又复可笑,但这的确反映了当时的“恐富”心理。这又能怪谁呢?多少年来,“左”的理论已使“富”这个美好的词儿变成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谈富色变”已是一种普遍的顽固的社会心理。
十八年来,改革的大踏步前进,是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为先导的。而在“富”的观念上实现“零的突破”,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功绩。这个功绩归于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果没有这个理论作指导,说不定我们今天还在那里为“由穷变富是不是革命目的”争论不休呢!


第1版(要闻)
专栏:

  吃鱼的故事
江西省樟树市教育局陈怀生
大姨70寿辰,我寄了贺礼去,打算在家遥祝她长命百岁。哪知,她老人家竟遣人叫我亲自去,说是要烧鱼给我吃!
家里人都笑老太太小题大做了,怎能为吃鱼专门去那么远的山乡呢。而我,深知老人心意,说什么也得去。
小时,我随家人去大姨家拜年,吃午饭时,我一上桌就瞄上了海碗里那条鱼。谁知,我刚伸出筷子,就被姐姐拉住。她悄悄告诉我:“是木头的,吃不得!”那时我不知天高地厚,一听桌上放木头鱼,冲着大姨叫:“姨呀,你怎么哄我们呢?”大姨满脸通红,含着泪水说:“崽呀,姨这里没……”不等姨说完,姐姐打了我一个耳光。
姐姐后来告诉我,姨的家乡是山区,没有鱼,但过年要讨“年年有鱼(余)”的口彩,便用木头做鱼放在碗里摆上桌。姐姐怪我嘴丑,差点逼着大姨讲出“没鱼(余)”的不吉利话来,所以打了我一个耳光。
1986年正月,我把大姨接到家住几天,回家前她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崽呀,你没忘在我家吃鱼的事吧?那年头,山里没钱,更没有鱼……崽呀,我欠着你的情哩,到大姨家补吃鱼吧!”
大姨还对我说,她们村前的山坳里筑了大坝,蓄了水,里面养了鱼,坝上养了猪。市里去了干部,教山里人养鱼养猪。村里人还有小船,有鱼网,吃鱼和吃青菜一样方便。大姨在我家住了三天,差不多讲了三天关于山乡的变化……
我破例请了六天假,吃了大姨为我烧的大草鱼和白鲳鱼。


第1版(要闻)
专栏:

  电视情思
北京市国粮工贸公司杨文瞻
岁月的风雨冲淡了我头脑中如烟的往事,然而唯有一件事,常引起我无限情思。
1978年初,我家街坊一位工厂的技术员自己组装了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简陋得连个后壳都没有,却轰动了整个大院。于是大人孩子天天聚集在主人家里,围着这小精灵,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时间一长,干扰了主人的休息。大人们悄然而退,可是那天真烂漫的儿童却怎么也劝不走。我只好对刚满两岁的女儿采取了分散注意力的战术,每天晚饭后总是主动提议带女儿去大街上遛弯。那时我脑中常闪过一个念头,什么时候能够有一台自己的电视机呢?哪怕再小、再差。
就在这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随后,我告别了相伴13年的36元的月工资,工资、奖金逐渐多起来了。条件好了,说什么也要买台电视机!当那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摆到屋子中间的时候,我们全家好高兴啊!
1986年,告别了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我搬进了新落成的宿舍楼。望着宽敞的住室,我又产生了新的不足。于是,一台佳丽牌20英寸的带遥控的彩色电视机又进了家门。每当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里那五彩缤纷的画面,我就想起过去,想起今天的变化。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墨西哥总统塞迪略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墨西哥合众国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庞塞·德莱昂将于11月21日至24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塞迪略1951年12月27日生于墨西哥城,曾在国立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并以优异成绩提前两年毕业,后赴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在中央银行任过职。塞迪略1971年加入革命制度党,先后出任政府计划和预算部长及公共教育部长等职。1994年8月他当选为总统,12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6年。
塞迪略总统平易近人,富幽默感。他喜欢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等运动。
(新华社发)
(附图片)
塞迪略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