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灵魂的冶炼
——寻找杜鹏程的踪迹
刘成章
可亲可敬的著名作家杜鹏程,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五个年头了。在这样的时候,我来到他的家里,经受着一次灵魂的冶炼。
曾经有多少次,我来到他的这个简陋的房舍里,与他一块坐在沙发上,亲切地交谈着工作上和创作上的问题。
我翻开老杜的沉甸甸的文集,他宏亮的声音就响在耳畔:“文学艺术家,是在和人的灵魂打交道,在和人的感情打交道,在和人的精神打交道,在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打交道。如果他是对人民负责的文学艺术家,他就把人们带到高尚的境界中去,带到永往直前的道路上去。如果他是平庸的文学艺术家,他给人们带来的艺术品,好处不多害处却不少。……这是何等重大而严肃的事啊!”这声音多么熟悉,多少年来我以老杜为楷模,而这正是老杜的根本所在;老杜的一切,皆源于此。于是我悄悄地对自己说:记住它吧,记住它吧,把它永远刻在心里!
我走进老杜的书房,那书橱的下部大包小包的,是一本一本的日记,有战争年代的,有建设岁月的。其中有的还是用农家织下的带着蓝色花格的土布包着的。它们仿佛还散发着硝烟和风雪的气息。老杜曾在1957年出版的《在和平的日子里》的献词里说,他献给人们的是一块混着血汗的泥土。我蓦然觉得,老杜本人就是这样的一块泥土。这块泥土不是花盆里的,也不是林荫道上的;它来自战场和沸腾的工地,混着使人惊心动魄的血和汗。什么叫做深入生活呢?我望着深情注视着我们的老杜,老杜为我们做了最好的回答。战争年月他在部队与战士们同呼吸共命运;进入和平时期,他一头扎进铁路工地,又和新时代的建设者们结成了生死之交。是不是真的呢?请看这样的事实吧:经过十年浩劫,老杜的身体明显地垮下来了,他的感情却还为当年的战友们燃烧。不少战友死在林彪、四人帮的淫威之下,可是不能让他知道,他一知道就要犯病。80年代初,他去了一趟新疆,当年与他并肩战斗过的人,部队上的,铁路上的,都赶来看望,老杜露出了多年没有过的灿烂笑容,以至激动过分,休克在漠风之中。直到1991年,他去世的前三个月,他还饱蘸着感情的墨汁,为不幸去世的当年的铁路工地总指挥熊宇忠同志,写了长达3000多字的悼文。
这时候,老杜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耳畔了:“我在生活中如果没有学到什么,也没有得到提高,便感到空虚,从而也无法写作。”老杜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他真正和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思想感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们忽然发现,《在和平的日子里》有着特殊的价值,因为它在那么早的时间里就写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其原因何在?那是因为老杜一刻也没有脱离生活,生活给了他真理。当时这样写是冒着风险的,但老杜说:“我怎么能闭着眼睛说瞎话呢?”作品中有一个情节:青年知识分子韦珍发现桥墩上有蜂眼,反映给老工程师张如松,张如松立即组织人参观。这新老两代知识分子都表现出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出于一个杰出作家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老杜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益求精的,努力使之达到自己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他要在100个细节里挑选一个细节。他甚至要让每个标点符号都成为活生生的。《保卫延安》初稿是100多万字,后来改为30多万字,后来又改为60多万字,到了定稿,又成30多万字了。《在和平的日子里》呢,有三个版本,1958年版9·8万多字,1959年版13万多字,1978年版又改了500多处。我们陕西作协的人们都知道,排字工人最头疼老杜了,因为他每校对一次清样都要大改一次。他的作品由于字字句句都是从心里挖出来的,所以写成之后,许多章节自己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正因为如此,长篇《保卫延安》、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以及短篇《夜走灵官峡》等作品,当之无愧地成了艺术精品。但到了80年代,老杜多次真诚地说,《保卫延安》没把彭总的形象塑造好,也没有涉及到陕北的大文化,因而不够丰富。《在和平的日子里》在艺术上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对于脍炙人口的短篇《夜走灵官峡》,他说:“我本应把它写得更深刻,更美好,但当时没有做到。”
我望着老杜的像片,想起他弥留之际说的话来。老杜说:“我们这个文化古国,历史上就有着像《红楼梦》这样在人类文化史上占着很重要位置的巨著,它也为我国文学后辈在艺术上立下了很高的标杆。我年事已高,重病缠身,但我满心希望我们民族能涌现更多的天才艺术巨人,写出无愧于我们民族的文学巨著来,我期望着!”这是老杜发自内心的最后的声音。对这声音,我尽管几乎能把它背下来了,但现在想起的时候,仍然在心头升腾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它洗刷着我的精神,校正着我的步伐,催我为了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奋进,奋进!玻啊恚獭?


第12版(副刊)
专栏:

  谒戚继光祠
孙为刚
蓬莱市区有条府门南街,街中部有个旧式院落,门上有匾额,上书“表功祠”,黑漆街门上刻有楹联,上联为“千秋隆祀典”,下联为“百战著勋名”。这个不到近前看不见的小院,便是戚继光祠,戚家后人称它“家庙”。
盛夏的一天上午,在戚继光第十一世孙戚兆华先生的引导下,我拜谒了戚继光祠。
戚继光祠系三进院落的家庙式建筑,砖、石、木结构,没有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显得庄重肃穆、朴素大方。作为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戚继光祠的规模似乎小了些。
走过门房,是三间过堂,过堂的廊柱上是1934年冯玉祥将军拜谒祠堂时撰写的楹联,上联为“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下联为“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过堂两边,陈列着戚氏家族谱和戚继光的兵书,墙上挂着几幅反映戚继光征战的画,看得出,绘画并非出自丹青高手,装裱也显得粗糙。
出了过堂,便是三间座北朝南的正祠,正祠中间悬挂着大幅戚继光全身画像,画像中的戚继光身着官袍,手抚玉带,头戴乌纱,足登朝靴,面带微笑,全然没有一丝将帅的威严,让人很难与传说中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戚继光联系在一起。戚兆华告诉我:“这幅画像也是复制品,真品让博物馆收藏了,‘文革’前,家庙里供奉的戚继光和他的父母的画像有十几张,每到过春节,我都得忙活十天半月,把这些画像从箱子里请出来,挂到墙上,以为后辈供奉。”
正祠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银杏,足有一抱粗,枝叶繁茂,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还有一棵名曰鹤松,有水桶那么粗,几乎没有什么枝杈,只有一根侧枝傲然地伸向天空,整棵树显得孤独、倔强。戚兆华告诉我,这是日本鬼子来时给炸的。他还说,在“文化大革命”时祠堂里的太师椅、大条几、画像,一夜之间都砸的砸了,烧的烧了。现在留下的那盏灯笼,是他当时偷出来珍藏至今的。
当我们来到戚继光祠的第三进院落,这里原有两个碑亭,分别立着“忠”字碑和“孝”字碑,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新修葺祠堂时建的。如今只立着一尊“忠”字碑,据介绍还是祠堂宣布对外开放后重新刻制的,原有的“孝”字碑亭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再建。
站在狭小的第三进院落里,时近中午,周围很静,看着历尽沧桑仍孑然而立的银杏、鹤松,我想起了戚继光的一生。
这位17岁承袭父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的青年军人,胸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壮志,在山东沿海抗倭11年,28岁奉命赴浙抗倭,入浙后,创建戚家军,转战浙闽粤,练兵著书,每战必胜,杀得倭寇闻风丧胆,感动得百姓为之建祠。39岁那年,戚继光又被委以重任,奉调北上,镇守蓟州,担负起保卫京畿的重任。上任后,他修长城,造武器,研兵法,练精兵,戍守北边16年。到了万历十一年,年已56岁的戚继光遭贬斥被远放广东。两年后,他想告老还乡,但朝廷对他的迫害不断升级,已不允许他保持功名。万历十三年,皇帝革除了戚继光的职务。这年冬天,戎马一生的戚继光在凛冽的寒风中回到故乡。两年后的腊月初八的凌晨,一代名将戚继光病逝家中。这位“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一代名将,临终时竟“野无成田,囊无宿金,惟集书数千卷而已”,在被罢官后妻子离他而去,朝廷也未予分文资助。英雄末路,如此凄凉,令人唏嘘。
戚继光去世30年后,腐败落后的明王朝官兵与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部队交锋,一个腐败的王朝此时已失去了起码的防御能力,结果众不敌寡,连吃败仗。
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明王朝才想起了昔日镇守北边16年的戚继光,崇祯八年(1635年),朝廷敕建表功祠,也许想以此鼓励人们为保卫封建王朝而出力,然而为时已晚。朝廷失去了忠贞报国的戚继光,却滋生了卖国求荣的吴三桂,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便成为历史的必然。
谒戚继光祠,我仿佛在阅读一页沉重的历史。封建王朝的更替,长者数百年,短者几十天,无不如过眼烟云,而民族英雄们为祖国、为民族立下的不朽功勋,终将与日月同辉。
离开戚继光祠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经常浮现出戚继光祠院里那两棵饱经沧桑的古树,一棵是银杏,一棵是鹤松。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鸡毛蒜皮”不可小视
王国斌
苏北盐城市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地方戏《鸡毛蒜皮》,不久前荣获全国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这出戏中,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尤三的村民小组长,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创建“文明组”活动,在解决两户人家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的矛盾中,煞费苦心,巧妙周旋,终使两家握手和好的动人故事。此剧塑造了一个农村最基层干部的艺术形象,乍看反映的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细品却是一部精神文明的好教材。
诚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的往往就是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骑车不留神碰到他人,晾衣不慎滴水于楼下所晒的棉被上……等等。但这些小摩擦,如果双方各不相让,或没有人从中妥善的调解,有可能就会使矛盾升级,导致人与人、户与户、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紧张,有的甚至酿成恶果,给双方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时下,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而我们一些只抓所谓“大事”的基层干部,往往也是不善于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们眼里,那些小事无关紧要,也不影响自己的政绩。就连机关部门下基层考评,注重的也是经营创收、“班子”建设等情况,而很少看看单位人员素质如何、群众之间的关系怎样。殊不知,人的言行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所支配。一个人在一些小事上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的思想境界和基本素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好小事的起码素质,要做好大事也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说,如果我们大家在小事上都做不到或处理不好,比如说公共场所不讲卫生,同志之间漠不关心,乘车、购物争先恐后等等,那么,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有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细究起来并不小,它同样事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突出强调了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对诸如夫妻和睦、勤俭持家、乡规民约等过去看上去的“小事”都作了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的重要性。愿有千千万万个尤三式的基层干部,腾出手来抓一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着力教育,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愿社会上人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从容大度,建立起文明、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