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
“绿丹兰杯”征文获奖篇目
篇目 作者 发表日期
一等奖 告别苏区 李真 九月十一日
铁流劲旅中的巾帼们 邓六金 九月二十五日
二等奖 人与枪 吴铁壁张梅珍 八月三日
岁月不移彝海情 邓万祥 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过娄山关 张智 八月二十五日
沿着这条江 王剑冰 九月二十九日
忆彭总长征途中二三事孙毅口述仝玉林整理十月二十三日
三等奖 一次特殊的战斗 李元明 七月十七日
雪屋 杨光第 八月三日
滇西路上红军情 陈贵(白族) 八月七日
托起纪念碑的基石 肖健卿 八月十八日
珍藏了六十年的照片 赵苏 九月十五日
长征中的红军大学 李岱 十月九日
草地临时党支部 段耀辉肖昌琦 十月九日
人民日报文艺部广州绿丹兰集团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生命进行曲
王光明李存葆

立体多元化的现代传播媒介,常常于一夜之间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炒得脸上飞金;也常会在某个早晨将一些骤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近年来,一种叫三株口服液的保健品已是门到户说,而三株公司也早因之而显目招眼,名播华夏。
评价一家民营企业的存在价值,首先应看其为国交税多少。当我从有关部门获知,1994年三株公司诞生当年交税2000万元,去年交税2亿元,今年要确保6亿元时,我对三株顿生敬意。受强烈责任感的驱使,我觉得现在已到了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叩开三株这座迷宫的时候了。
只有三年历史的三株公司超常的壮大发展,既像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童话,又不啻一个新的“斯芬克斯之谜”。
如同人生的链环环环相衔,任何偶然中都蕴含必然。要开启三株这座斑斓陆离的迷宫的大门,探寻这迷宫的主要创始人的人生轨迹,无疑是一把最好的钥匙。
三株公司的总部设在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司的创始人系吴氏父子,父名吴炳新,子叫吴思伟。
吴炳新1938年出生在被称为“天尽头”的山东荣成一个贫寒农家。斯时的中国,兵连祸结,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更是坠入无尽痛苦的深渊。他五岁时家梁横折,父亲撒手人寰;六岁时母亲又怀断炊之忧,魂归普陀。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椎心泣血的一瞬:大限将到的母亲最放心不下的是他,当时母亲尚存一丝丝气,面对守候于炕前的长子长媳想叮嘱什么却又语难成声。母亲吃力地抬起手臂,抖抖地指着挂在墙壁盛干粮的筐篮。炳新的哥嫂不解母意,母亲反复用手势拼尽最后气力才表达出她的心事。原来,她担心小儿炳新饿时够不着墙上的饭篮子。当哥嫂遵母命将饭篮子挂低时,母亲才阖上双眼……这博大的母爱在吴炳新记忆的屏幕上留下永难消逝的图像。不久,大哥辞妻别弟,随军支前,炳新与嫂子及两个子侄艰难度日,生活的重轭便过早地落在炳新那稚嫩的双肩。春锄夏收,轰牛赶驮,打草拾粪,这些农家活路,竟压在一个尚处童蒙期的炳新身上。比水桶高不多少的他,最惧怕的是深井汲水,尤在寒冬,井台积冰,滑如琉璃,稍有不慎,便会身陷井底,而每当这时,总有乡亲邻里,帮他从几丈深的井中把水提出……纯朴的乡情,在吴炳新幼小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痛苦与艰辛,常是扼杀人之灵性的魔鬼,但同时又是鼓舞人去创造业绩的侍从,它能伴你走上成熟,走上坚强。上帝虽没有让吴炳新生于锦门绣户,却赋予他聪明伶俐的大脑和追求美好人生的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童年的遭遇,应该是半世纪后他构筑三株这座迷宫的第一块基石。
1949年,11岁的吴炳新才得以进校读书,但他连跳两级,四年便完成六年的学业。高小毕业后,16岁的他便担任了村初级社的会计。在县会计班培训时,他年龄最小却秀出班行。高级社成立后,他成了11个村的总会计,被乡亲们誉为“铁算子”。因为谙熟业务且毫忽无私,他当选为烟台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因包钢建设之需,他支边来到包头矿务局,先任局主管会计,不久便擢升为局销售科长。时其堂兄家有大量藏书。堂兄的书房遂成了他编织青春年华的机房。他夜夜攻读,心无旁骛,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广泛涉猎,青春的机梭在知识的经纬里往复,采若云锦的精神大宇宙在他面前奇异地伸展……其后20年,他换过几个工作岗位,官路虽不顺利,但始终潜心读书,以纯粹探索的态度去研究中国经济走向,并陆续写出一批在今天读来仍不乏真知灼见的理论文章。这批文章,有的当时便见诸报章,现大部收进已行世的他的文集中。宦海中的庸人常因官位升降而患得患失,自强者则把磨难和失意当做锤打哲学思想的砥石。当时的吴炳新绝未想到,他的那批文章,正是十年后他筑建三株迷宫的支柱与脊檩!
最严峻的考验又陡从天降。1985年某日,他忽觉肝区不适,去内蒙古、北京几家医院检查,皆诊断为肝癌。生的希望之于他,已是万分渺茫。于是他写好遗嘱示妻儿。但是,等候死亡又绝对有悖于吴的性格。这个极善于从外行变为内行的癌症患者,把目光瞄向中医中药。作为国粹的中药,凝集一个民族的无穷智慧,吴炳新从万签插架的典籍中搜寻生的希望,从诸多民间秘方中采撷生的曙光。他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品辛嚼苦吞腥啜膻,历经百熬千煎,再去医院检查,肝瘤竟奇迹般消失,吴炳新康复如初。
上苍残酷,你让吴炳新饱尝人间苦难;冥冥有眼,你用苦难造就了吴炳新!

改革开放给古老的中华大地展现出宽广的绿野平畴和宏桥大道。历史的大转折,改变了多少杰出人物的人生定向。昨天他们还在命运的黑洞中怀宝迷邦,咸思独苦,今天他们却跃出黑洞去迎接飞翔的晨曦。
吴炳新身罹重症后,是中医中药使他枯木逢生。由于披览了这方面的大量书籍,他对中草药大含细入的深奥刻肌刻骨。在拓销保健品的过程中,他又对被当今世界视为尖端的边缘科学——微生态工程眷眷系恋,推究探索。自1929年英国人福聿明首次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给人类带来巨大福音。但“福兮祸所倚”,其副作用也随之产生。广泛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后遗症称为二重感染。二重感染的死亡已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1977年联邦德国露西博士提出了微生态学理论,国外许多科学家纷纷试用生态制剂来抵御抗生素带来的灾难。我国科学家对这一崭新的课题早已瞩目。我国对微生态学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父母的早殁常使吴炳新伤痛,癌症的折磨又令他推己及人。放眼人间,病魔将多少活泼的灵魂锁于床头,又将多少英才的风华葬入泥土,为人类造福的信念必然要化作吴炳新创造的欲望。在他眼中,吞服玉食奇珍异宝只不过是创造者的负累,他携带日积月累的钱款来到济南开发区注册了公司,为叩开一项边缘科学的陌生大门,他不惜重金,首先成立了“时珍生物工程研究所”。
人体内有细菌凡400余种,人呱呱坠地两小时后便被这些细菌所包围。这些细菌分益、害两类,它们大都分布于人体肠道内。肠道中的有益菌参与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组合,保证诸种细胞的营养。人肠道内的益菌主要有双歧杆菌等三个菌种,而这三个菌种共生在同一液体中,是世界微生物学界尚未有人攀越的峰峦。科学拒绝甜嘴蜜舌,远离心粗气浮,科学的圣果常被神秘而坚硬的外壳所包裹,即使勤奋而天才的牙齿也难咬破。吴炳新深知,要攻克这科学堡垒,需要众多充满智慧的头颅。真诚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他以人格魅力,先后将微生态学专家董立山、张凤竹、王世荣等召集至中军帐下,他们所以愿为吴氏驱驰,是因为服膺于吴氏的“嫁接理论”。
嫁接理论的思路是:依据微生态学、营养学、中医学理论,在应用上以仿生学的工艺进行嫁接,生产出一种特殊生态制剂。这理论,不仅指导了三株口服液的研制,嗣后不久,在中国微生态学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研制攻关开始了,要在国内外首创多种菌种联合发酵的口服液,如同铸山煮海。“三株”中的主力双歧杆菌,有着多方面的生理价值和防疾病的能力,但它又是一个严苛的厌氧菌种,显得尤为娇气,极难与其他菌种在同一环境中存活。耗资几百万元,专家们昼拼夜搏,经过上百次试验均告失败。面对心力交瘁的专家,吴炳新异常冷静。他劝慰大家:要研制成一个造福人类的产品,哪能不付代价,损失再大我不心痛,且莫让失败挫掉锐气!每天参与攻关14小时以上的吴炳新,面对一次次失败,回到住处,总是夜不安枕。一夜,他梦游内蒙古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牛马羊相互追逐嬉戏,共吻一片碧草……极有悟性的吴炳新,如闻天籁,顿悟禅机,直呼天助我也!翌晨,他派车接来专家,眉飞色舞地阐述其草原上马牛羊共生的理论。它们在一块吃草,马骄气十足,带露的草它不吃,牛羊嚼过的草它不啃,但它们共生共荣……吴炳新的这一点拨,使专家如醍醐灌顶,经过重新设计工艺和反反复复的试验,三菌共生于同一液态的这一难关终被攻克!
想收获成功的人,必须留一方心田去播种失败,凡成大事者,常是从失败与痛苦中升起的闪亮的星!
三株口服液经康白、杨景云等微生物学界专家的鉴定,确认它的诞生是一项突破。
“三株”在实验室诞生后,吴炳新购进一套现代化设备,租赁并改造一家完全符合“三株”生产条件的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这时,他的积蓄告罄,生产难以运营,工人工资也难发放。他动员妻子将私房钱倾箧掏出,仍有很大缺口。这时,公司临时驻地的山东省军区干休所的老红军、老八路们纷纷凑款相助。原由是:首批口服液产出后,吴炳新免费馈赠这些老军人品尝,他们服用后效果良好。加之,他们亲睹吴炳新为振兴民族工业那满腔热情,焉能不怦然心动……
“三株”终于在吴炳新和同仁们所开垦的沃野里,破土而出。
纵观吴炳新的大半生,他宛若故乡那排排溪边柳,也如同故乡田畴里那青葱的玉米和高粱,只要有一立锥之地,便要将生命之根不倦地扎到泥土深处,并同时撒出一束束像蚕儿抛出的银丝般的“气根”,主根和气根上承天光,下接地气,让自己生命的根须不断突破、挣扎、奋发、延伸,进而释放出生命的全部能量。

商品经济的市场如魔方,魔方变化莫测,唯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玩魔方于股掌之上。“三株”靠科学那司天的魔杖,一投放市场便受到消费者的垂青,公司遂也以弩箭离弦般的速度迅猛发展。当今中国之保健品市场,品种繁多,指不胜屈,仅为“三龄童”的三株,如今却走在前列。
1992年底,吴炳新只身闯济南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1994年8月,吴思伟与其父吴炳新南北会合,正式成立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吴氏父子从为他人作嫁拓销保健品到创办起科工贸一体化的大企业后,遂快速发展。至1995年底,干部及员工骤增到6000余人,现已超过万人。其中大中专文化水平的占75%。一个民营企业,竟像一巨大的磁石,迅速引来了众多的南金东箭,骥子龙文。究其缘由,这与吴氏父子的用人之道不无干系。吴思伟对西方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颇有研究,深悉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命运,对人的潜能的开挖是一笔难用金钱估算的财富。在延揽人才时,吴氏父子响亮地提出:你有十分才能,三株会给你提供十二分舞台!这就使渴望生命之河壮阔奔流的人才,纷纷汇入三株。吴氏父子在广募经营干才的同时,尤注意引进科技界的饱学之士。
在微生态学界,三株十分注重筑建科技人才的金字塔,位于塔尖的不仅有一批国内权威,而且还从美、日等国聘来了这方面的一流专家……
在三株这个民营企业里,党、团、工组织一应俱全,而且责权明确,绝非虚设。党委书记王庆和曾长期在包头市委工作,为人正派公道,原则性很强。退休后他跟随吴氏父子南征北战,系三株“开国重臣”。在他和副书记吴炳新的倡导下,共产党员一律挂牌上岗,其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党、团员及转业军人,在三株是“香饽饽”,公司招聘员工时,首先把筛选的目光投向他们……
科学细密的规章制度,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守正不挠的法纪体系,拧紧了“三株”这部庞大机器的每颗螺丝钉。
1995年夏,因产品供不应求,三株公司投资1.2亿元,建了一座大型生态工程制品厂。1995年,它即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起219家子公司,眼下正向县及乡镇探伸,并已在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吴氏父子十分清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任何产品都有它的兴衰周期。三株公司仍把科研视为决胜市场的利剑与盾牌,目前它已拥有四个科研所,并与多所名牌大学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
作为一个实业家,艰苦创业易,创业成功难;开拓发展易,守节不移难。对建功立业者来说,凯旋门不一定是天堂之门。有人在登上事业峰巅的同时,也为自己竖起了坠入人生深渊的滑梯。吴炳新现在无疑是亿万富翁,但他仍保持着共产党员本色。他拒绝奢靡,因为奢靡的利刃会扼杀创造的灵性;他远避安乐,因为安乐窝里没有精神的乐土,灵魂的家园。吴炳新已年近六旬,仍起早贪黑,忙不及履,为“三株”之树多结硕果,员工们说他“一根蜡烛两头点,在进行生命的双向燃烧”。他平日衣素食淡,轻车简从。有时他显得小气,提倡公司人员一张白纸两面用;有时他却变得极大方,近两年三株公司为公众事业每年都捐资达千万元以上。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庞大的三株公司中,车辆全是国产的,竟找不到一辆进口车,仅此一点,足可窥见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拳拳爱国之心……
高科技品位的产品联翩问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三株”这棵突兀于民族工业之林的大树,足可经得起风袭雨打,电击雷轰;而公司决策人的人格力量,也催育着“三株”这个“三龄童”迅速成长。人生价值,生命取向,这些历史的大课题,正在“三株”逐步定格,不断升华。铁流般的生命凯旋曲正在这里奏响,正在这里合着时代的节拍高扬。为国家进取,为民族奉献,已在“三株”形成了团队主体意识。走向全球,托起生命的朝阳,对三株人来说,已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营造文化的绿洲
张惠芳
南头半岛伸进波涛浩淼的伶仃洋。
一天傍晚,深圳市南山区区委书记虞德海领我登上这个半岛的一座山头。从地图看,它正处在蛇口的尖端。站在此处展望,碧波粼粼的伶仃洋在夕阳辉映中变幻着万千色彩,它是那么美丽、浩瀚、博大和神圣。700多年前的1279年,文天祥在这里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充满爱国精神的千古绝唱;1839年,林则徐、关天培在这里大筑炮台,英勇抗击英军的入侵,为中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今,那不息的涛声,似乎仍是当年抗击侵略者隆隆炮声的回应……
虞德海告诉我,自他到南山区工作后,总爱在傍晚登上这座山头,反复阅读这段历史,反复聆听历史深处传来的那一首首正气歌。也许正是对这种浓厚的爱国氛围和文化氛围的感悟,虞德海在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大抓了文化建设,殚精竭虑去营造文化的绿洲。
1980年,当人们仍在争论“深圳是不是文化沙漠”时,刚任南山区区委书记的虞德海便开始着手在红土地上开掘文化。
虞德海有独特的“文化眼”。他说:“历史并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空白,只是珠玑被荒漠掩埋着,碑碣被尘埃封存着。拂去尘埃,揩去黄沙,南山藏着一座金光闪闪的岭南文化宝库!”
有一次,他邀我看南山,满天的晚霞染红了一片芦苇和茅草,萧萧瑟瑟。拨开白色的芦花和枯草,红土层下露出烟熏夯印的文化层。这里发掘出的陶器、磨制的骨器、石器、蚌器,还有青铜器、鱼网,标志着南山五千年的文明史。虞德海引为自豪的是南山已发掘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看出从远古时代的文化萌生到秦汉时期岭南文化的原生形态。
他懂得,一个地域文化的发展、递嬗、更新、转换,新文化的产生,都不可忽视文化的原生形态的影响。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联结着历史。问题在于我们并不认识它。”他说着又领我来到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北面,荔枝丛林中的南头一看,那里还藏着一座古城哩。
圆拱形城门,夯砌的条石,残留的夯土城墙,坍散的石阶,绿苔、野藤。东城门上有“制控南疆”,南城门上有“岭南重镇”的匾额。原来这里在东晋时代就建立了“东官郡城”,现在残留的城墙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修建的“东莞所城”,明清时为新安县城。
“这些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他说。
我们驱车向南穿过蛇口工业区,登上海边的赤湾左炮台。他抚摸着威风凛凛的古老的铁炮,仰望着林则徐的铜像,眉宇间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豪气。顺着林则徐的目光远眺伶仃洋,他感叹道:“文天祥、林则徐,南山汇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呵!”
在虞德海的主持下,南头古城、文天祥祠、南山的烽火台、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的陵墓,都相继修复,使南山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也提高了。
为了保住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他们宁可让高楼迁移,将开掘的地基封存。
为了保住一座古庙和一棵古树,宁可让公路绕个弯儿……
连南山的荔枝树都成了珍贵的绿色文化景观。南山人把它们当成文物保护起来,办起了一年一度的荔枝文化节……
1996年春节前,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南山区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单位。
虞德海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在他主持下,集体研究,由南山区出资出版一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薪火的古典巨著——《续修四库全书》。
1993年12月的一天,原新华出版社社长许邦,怀着惶惑和希望参半的心情,坐在宽敞明亮的虞德海办公室。
一个月来,他受中国版协重托,南下深圳为出版《续修四库全书》化缘,然而登了不少门坎,仍然一筹莫展。“拿几千万元出一本古书?吃饱了撑的慌?”
有人推荐他来找虞德海。说虞德海或许能“慧眼独见”。
当许邦开始“游说”时,心里还忐忑不安。出这一套书,周期长,需五年时间,投资又大,8000万元,非同小可。过去出版文献式的典籍,如此宏大的文化工程,都由国家投资,他南山肯轻易拿出这笔巨款吗?然而虞德海沉稳热情的目光又使他提高了勇气和信心。
来者说:“《四库全书》始修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历时十载,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的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典籍,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一部丛书。然而,出于狭隘的民族心理和政治偏见,在征集来的1万多种书籍中有3000多种被禁毁。有的横遭删改;有价值的民间文学、戏曲、小说、科技、手工业著述均被排斥在《四库全书》之外,因此,鲁迅先生称之为‘四库残书’……”
虞德海听后轻轻叹息,深感遗憾。
“自清乾隆以来至1911年,其间二百余年中国学者不断动议‘续修’之事。盛世修书,如今是时候了。我是受中国版协委托,恳请南山出资支持,完成这项宏伟的文化建设工程……”来者再进言。
就在许邦讲这番话时,虞德海头脑里迅速转动着,计算出另一本帐。
凭着敏锐的文化意识,他首先的反应是,不怀疑这是意义巨大的文化建设项目。它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文明链条的衔接,需要有胆有识;
其次,他也不怀疑南山有能力支持这件事。出资几千万元,耗资上亿元,拍一部电影,办一次演唱会,对特区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
然而,出一部古书,这还是第一次。别人没干过,没现成的经验参照。社会效益没说的,但能不能取得经济效益?
他想起建一座大楼,1亿元,算得什么,只要有启动资金几千万元,打好地基,盖起一两层,就卖“楼花”,利用卖楼的钱再往上盖;
第一批书出来,订户就有了。用预付书款滚雪球,卖“书花”,把大型工程化整为零,借船出海,借鸡下蛋,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这与建一座大楼的运作规律是相似的。
五年周期虽长,但启动资金只需投入几百万,化整为零。
12月25日,虞德海专门召开了区委常委扩大会议,让大家充分讨论。最后会议决定南山区独家出资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消息传到北京,专家学者们欣喜相告,二百年来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1994年7月4日至5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成立了《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中国版协主席宋木文任主任;虞德海任第一副主任;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顾廷龙为主编,组成编纂委员会。
上海古籍出版社也要求加入这一工程,无疑又增添了一大活力,这家一流的出版社为出版质量提供了保障。
1994年9月14日,中国版协、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上海古籍出版社,三方签订了“合作编纂出版《续修四库全书》的协议”,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南山区出资2/3,上海古籍出资1/3。首批投资750万元,南山区出500万元。全书1800册,计划在2000年出齐。
1995年8月24日,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首批40册面世,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96年1月的一天,我来到虞德海办公室,书架上几册《续修四库全书》金光闪闪,新书装帧精美,质量上乘,散发着沁人的芳香。我爱不释手,小心翼翼翻阅着,又忍不住问:“顺利吗?”
“第一年就收到预征书款1500万元。大局已定。仅台湾就订200多套。今年出300册,风险减到最小。编纂和出版质量好,使我的信心更大了。”
1995年8月24日,雷洁琼、吴阶平等60多位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在北京畅谈《续修四库全书》。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说:“我向为这套书顺利出版给予财力支持的深圳南山区领导表示衷心感谢。没有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这套书是很难在这么短时间顺利出版的。”
南山这块红土地上,还正在一笔一画画出另一些最新最美的文化图景。
全国第一家民间科技工业村已破土动工,与科技工业园、深圳大学一起,形成了高科技工业基地的构架;
投资2000万元,区级第一流的南山图书馆已经建立起来;
累计投资5亿元,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适龄儿童入园率和中小学入学率达98%和100%。平均每10个学生中就有1人在全国和省市学科竞赛中获奖。
1月1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到南山讲学。这是南山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诸多活动中的一幕。南山争取到第七届中国科技史研讨会在这里举行,自然也表现出他们的“足智多谋”;
1985年,虞德海参观好莱坞。1990年组建南山区时,他发现洛杉矶的地理状况与南山的环山丘陵很相似,就突发奇想,回来就和香港电影业巨子邵逸夫达成合作意向。如今,一座占地一平方公里的电影城正在筹建中;
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任院长的南山城市雕塑院,捧出了一流的雕塑模型,即将矗立在深圳特区的西大门;
南山还建立了一座外国语学校,旨在提高青少年外语水平,与香港与国际“接轨”。1994年深港少儿英语艺术大赛中,南山区小选手捧走了一半奖杯……
虞德海对我说,这十几年,他从伶仃洋获得了一点感悟:宇宙茫茫,大海是永恒的;一个人一旦涌入创造世界的大海,如一滴水,他的世界也就变成了永恒。
是的,南山人正在营造一片文化的绿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