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杂谈

  奇闻的思考
任真
有人说,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感情就是好奇心。故此,人们大多好奇,大多爱读奇闻轶事。
许多奇闻小品读来不仅有趣,而且有益,让人在喜闻乐见中受到一点启发,领悟一点道理。然而有些奇闻,粗读使人惊愕,细思则令人生疑。这里不妨略举数例仅供品味。
关于“外星人”的故事。例如,“宇航员首睹奇观,外星人鼻阔口宽”;又如,“地球人登上飞碟,外星人以身相许”。
关于“奇异生命”现象的故事。例如,“百慕大超能女孩,用目光移动物体”;又如,“再生人印度幼女,竟深谙前世经历”。
关于人体冷冻后复苏的故事。例如,“三十载女郎冰尸,今复苏美艳如昔”;又如,“葬冰墓一百余年,英水兵起死回生”。
人们只要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便不难发现,这些怪异故事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曰纯属虚构,二曰违背科学。
纯属虚构、违背科学的奇闻怪事来自何方?应该说,是“进口”居多,“国产”很少。这些奇闻大多是由外国报刊翻译而来,鲜有国人的“创造”。
有一家外国周刊,专门用离奇的怪异事情吸引读者。什么“怪女长有三只眼,怪男伸出七寸舌”,什么“金枪鱼吊来胃口,尼斯湖水怪被俘”,都是那家周刊的“杰作”。这样的虚假奇闻却取得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大效果:转载数量颇多,轰动效应颇大。那家周刊上的“怪女”、“怪男”和“水怪”,不是也辗转万里走进了万千东方读者的视野么?
坚持制造虚假奇闻数十年,也要有股子韧劲。对那家周刊来说,这韧劲来自主编“坚定”的指导思想:“真理久论使人躁,伪言总能吸引人。”许多令人目瞪口呆的奇闻,就这样生产出来了。
于是,在形形色色的奇闻面前,一个真与假、是与否的问题需要我们回答。
诚如古希腊哲人所言,“是”与“否”是最古老、最简单的字,可是它们需要最多的思考。
你是一位译者,在动笔翻译这种奇闻之前,最好先思索一番:“这可能吗?”
你是一位编者,在编辑处理这类奇闻之时,最好先考虑一下:“这可能吗?”
你是一位读者,在津津乐读这些奇闻之时,最好先质疑一道:“这可能吗?”
不要小看这个设问。它是我们开动科学思维的起点,它是我们防范迷信和伪科学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不能停留于提出问题。欲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以人体冷冻复苏为例,科学家研究生物低温保存,保存的是活的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机体。然而奇闻小品中冷冻的却是“尸体”。人已死,生命便已终结,无论再过多少年也无法使其复活,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此外,不妨学一点具体的“打假”技巧。比如,有悖于科学常理的所谓“巨大发现”,刊载于外国某个小报纸上,而那些世界知名的郑重的大通讯社、大报纸、大学术刊物却久久“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遇到这种情形,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番,这种“大发现”奇闻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对愚人节那天海外报刊上发表的东西,也须多留神,以免把人家说的笑话当成真事来传播。
“阅读可以获得知识,思考才能去粗存精。”在我们阅读各色奇闻的时候,万万不可忘却了思考。戳怂伎肌?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
——李政道学术生涯小记
本报记者杨健
在芸芸众生中,对“时间”这一概念的内涵把握得最准确的,恐怕莫过于物理学家了。然而即便是对于他们,时间也依然坚守着自己固有的原则,在惯性参照系中迈动着均匀的步伐。39年前,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飞抵瑞典时,从外表上看,他俨然还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以致在机场守候的记者们纷纷围上来问:“你父亲呢?你父亲在哪里?”而到今年的11月25日,这位当年被误认作“李政道儿子”的物理学天才,就要度过他70岁的生日了。
时间是机械的,但物理学家并不机械。他们会从一个参照系跳到另一个参照系去观照时间,挖掘其另一层面上的意义。“人生七十古来稀,甲子一度六十年;‘中心’与我皆十岁,转眼将是新世纪”,这是李政道在为庆祝中国高技术中心成立10周年和他70寿辰而举办的报告会上写下的诗句。“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时间是直线形的,而东方人则讲究生命的轮回,60年‘甲子’为一个循环。从这种意义上讲,我现在正好是10岁”,“10岁”的李政道用一种近乎幽默的逻辑来论证他的年轻。在这种逻辑中,人的生命融入无始无终的对客观规律的探索,有长短而无所谓老幼,所以他才会有那永远旺盛的精力和红光满面的绝佳气色。
这种对生命的达观和对事业的专注,源于李政道少年时代养成的良好治学习惯。博览群书培养了这位早慧少年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而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推理又赋予他极其严密的思维习惯。从否定白矮星是恒星起源的博士论文,到严格定义不同相热力学函数;从论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到开拓出“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的崭新学科领域,这种浪漫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思辩力一直是李政道成功的源泉。在历数李先生50余年在高能、粒子物理,天体物理,流动力学,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广义相对论等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之后,李政道的大学同学、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这样概括他的治学特点:“对于自己的每项研究,他都从基本的原理和假定出发,推出所有必要的公式;对于别人的工作,他则着重了解其中的未知与未能之处,并常以别人尚不知或不能的难题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所以,一旦进入一个领域,他便能不受已有方法的束缚,常常很快得到别人没有的结果,从而彻底改变这一领域的面貌。”对此,李政道自己的话来得更为简洁明快:“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
然而熟悉李政道的人都知道,物理决不是他生活方式的全部。传统文化的熏陶给了他一份儒雅沉静的迷人气质,而对同胞的一往深情,更令他时时闪现出人格上的耀眼光辉。
1974年,李政道伉俪回到北京。当时国内的科学教育状况令他忧心忡忡。为样板戏训练人才的少年班触发了李政道的奇思妙想,他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也许是培养科学人才的一条可行之路,可他的意见遭到了“四人帮”的反对。为此他和“四人帮”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后来毛主席接受了他的建议,促进了教育的部分恢复。
“四人帮”垮台后,满怀振兴中国教育热望的李政道开始利用暑假,为中国科大研究生院的师生们讲课。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要花三小时向上千名师生介绍当代物理的最新进展。在课堂上,李政道关心的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上课前,他仔细地检查了教室的每个角落,直到确认视觉和听觉的效果都比较满意为止。
70年代末,国内尚未开设GRE和TOFEL考试,美国的一流研究生院难以录取中国学生。李政道就亲自设计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并向70多所美国院校的招生部门进行了艰难的游说。从1979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通过这一考试共培养了915名高级专门人才。在谈到设立这一考试项目的初衷时,李政道在他60岁生日时这样说道:“40年前,经吴大猷教授的推荐,我获取了中国政府的一笔奖学金赴美留学,在物理学方面继续深造。这一难得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机遇’也许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驾驭的。尽管成功的机遇不可预定,但它的几率却可以大大增加。通过吴教授,我才得到这一机遇。我对这一机遇的珍视,是促使我近年来组织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的主因之一。希望更多类似的机遇能够光顾年轻人。”
然而李政道的机遇也并不完全是靠别人赐予的,也是他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结果。年轻时的曲折经历,磨砺出他坚毅的性格,让他终生收益匪浅。
1941年12月,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刚满15岁的李政道便只身从上海到浙江求学,开始了三年的流浪生活。他先是由浙江经福建、江西、两广,到贵州追上了南迁的浙江大学。从浙江到贵州的途中,衣食无着,疟疾、痢疾流行,他孑孓而行,几乎是徒步走完了那段漫长的旅程。一次车祸更使他受了重伤,大半年无法起床。不久,狼烟又燃至贵州。于是,他离黔赴川,最后到昆明,转入西南联大求学。
在西南联大,为了利用当地茶馆的汽灯,李政道和其他同学一样,经常到茶馆里买一杯茶,占一个位子坐一个晚上。在洋铁皮铺顶的教室里,李政道最怕下雨,因为豆大的雨点打下来,屋顶上顿时像开了锅,课根本就无法再听下去。然而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李政道师从吴大猷、王淦昌、束北星等名师,跳过了大二的课程,飞快地往前赶。
1946年,幸运从天而降。李政道和朱光亚被吴大猷先生选中到芝加哥大学进修物理学课程。然而他当时名义上还只是大二学生,不但没有大学文凭,甚至连中学和小学的毕业文凭都没有,只能在研究生院当旁听生。好在国内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基础,加上他的聪颖和勤奋,很快得到了费米等物理学大师的赏识,被费米收为博士生。从此,李政道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给了理论物理研究,探索的脚步再也不曾停下。
到今天,年至古稀的李政道已是享誉全球的学术大师,每天的工作时间仍在十七八个小时左右。“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李政道常以这两句取诸杜甫的诗句自励,迈开他急匆匆的步伐,向下一座巅峰攀登。我想此时的李政道,也许是生活在相对论参照系吧。在那里,物体运动的速度加快之后,时间的节拍就会慢下来。愿他永远年轻。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读者来信

  秸秆还田还有难处
编者按:张改云同志虽是一位普通农民,但她非常喜欢阅读本报《科技园地》专版,并及时给本报写信,反映农业科技在农村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广大农民对科技的呼声,给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反馈了一些重要信息。这种热心科技、关心农民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里,我们对她在这封来信中提出秸秆“腐”的问题作一答复。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副研究员何策熙等于1990年11月在山东菏泽市棉花原种场首次研制成功“301菌剂”。它能在三十多天时间里将作物秸秆变成秸秆肥,一年四季都能堆肥,成肥快、堆肥质量高,现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详见本报1994年5月14日)。至于“碎”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农机研究部门的关注。
俺非常爱读《人民日报》办的《科技园地》专版。10月23日专版中发表的《作物秸秆:勿焚烧、快还田》是一篇通俗易懂、非常适用的科普好文章。
说句心里话,对于秸秆还田的好处,俺们农民是知道的。那么,近几年来又为啥每年秋后,都在许多地方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呢?这里面有许多原因。
这几年来,俺们当地政府和农机部门也下了很大功夫来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比如玉米整秆还田,就是利用拖拉机把玉米秆整秆翻入地里,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但是,由于许多农作物推广了优种、密植,亩留苗密度非常大,而整秆还田后的天气一般都在霜降之后,地温下降,玉米秆翻入地下后不易腐烂。如果第二年种植夏粮夏菜,由于播种期大都在春分前后,翻入地下的秸秆直接影响耕种。所以,目前的秸秆还田方法多数农民还不大愿意接受。
俺认为,要加快推广秸秆还田,除了在《作物秸秆:勿焚烧、快还田》一文提到的三点外,还应做好“碎”与“腐”的文章。
先说“碎”,就是秸秆还田机械的性能改进不能满足于整秆和整秆切段,而应力争把秸秆粉碎成末,这样才利于腐烂,即使在下种前不能腐烂,也起码应做到还田后不影响第二年的春耕下种。
再说“腐”,农科部门应配合秸秆还田,研制生产一种高效益、低残留、无污染的助腐剂,使农民乐意接受。俺想,如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秸秆还田这个令人头痛的事就容易解决啦。 (山西省原平市原平镇南滩村张改云)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更全面更适应
——浅析方正“跨平台整体解决”现象
司壮
执国内桌面出版系统领域之牛耳的北大方正,不久前推出了它的又一力作——桌面出版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跨平台”,这就是说,方正提供的软件在PC、苹果等不同平台上均可运行,并得到与各种平台特色相结合的图文处理结果;二是“整体解决”,它意味着出版操作、日常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功能,均可在桌面系统上实现。
实际上,“跨平台”和“整体解决”,代表了当今技术产品发展的潮流。所谓“平台”,可以粗略地解释成“为实现某种功能而设置的工作环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让一只普通白炽灯正常亮起来,就得提供频率为50赫兹、电压在220伏左右的稳定电源和电线、灯头等连接设备。在这里,按标准配置的稳定电源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就是灯泡的“工作平台”。随着标准化在制造业方面的推广普及,人们趋向于使同类产品的“工作平台”也遵循统一的标准。然而在最终的统一标准出现前,遵循不同平台标准的产品往往会并存于市场。比如电视机,就有不同制式。它们相互竞争,都想使自己成为最终的标准。因为一种制式的电视机对按另一种制式制作的电视节目不兼容,这种竞争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显而易见。然而无论选择哪种制式作为统一标准,又都会给其他制式产品的生产者带来巨大损失。“跨平台”的思想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应运而生。它致力于填平各种平台间的高度差,实际上是一种“兼容”不同平台标准的标准。电视机多制式便是“跨平台”思想应用的典范。
如果说“跨平台”实现了不同平台的协调统一,“整体解决”则是在产品上进行多功能优化组合。仍以北大方正为例,它新近推出的Cherio(卓越)系列电脑,在一般多媒体电脑上引入网络通讯功能,融通信、家用、教育、娱乐、网络、办公于一体,以“国内唯一的面向网络时代的电脑产品”的身份开拓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这种“整体解决”法,并非方正的创造,像集加热、洗涤、脱水、烘干功能于一身的全自动洗衣机,多波段调频调幅收音机,以至坐睡两用的沙发床,都是所谓“整体解决”的例证。而其“整体解决”集成度的大小,则以成本和性能的最优化为准绳。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社会分工和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促使了一大批“专才”的诞生,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需求的多样化,又逼着人们去更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尽力向“全才”的目标靠近。人类社会中的这一现象,与技术产品领域中的“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是何其相似。如果谁能对这两者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作一点深入的探讨,相信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日前,在珠海举行的’96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盛况空前。图为博览会展出的我国生产的歼8Ⅱ型战斗机。新华社记者张肄文摄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国内最大的科普天文台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落成并正式向中小学生开放。图为科普天文台外景。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前景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是当代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国都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我国家电业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对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日前,国家科委宣布,由华日集团公司科技人员研制开发的华日牌模糊控制电脑电冰箱已跨入世界冰箱行业前列。这标志着我国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在电冰箱中的应用已趋成熟。根据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交的检测报告,华日牌模糊控制电脑电冰箱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或优于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专家认为其模糊控制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在同行业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庆九)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中日合作开发聋儿发声语音系统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共同合作,针对中国语言特点加以分析,进行中文版“聋儿发声、学语训练系统”的研究、开发,将为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作出贡献。(王亚力)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系统集成:新的生存空间
——从联想看我国高科技企业在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
常林
近年来,“系统集成”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它的含意是什么呢?所谓系统集成,是指根据应用的需要,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等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系统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它能为用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开始,经过产品优选、网络设计、软件平台配置、应用软件开发到售后培训、咨询和技术等的一揽子服务,使用户能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系统集成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已成为计算机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系统集成诱人的市场和利润,吸引了国内外大批高科技企业涉足其间,一时间出现“千军万马上集成”的竞争局面。
竞争虽然激烈,但我国高科技企业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前景。和软硬件生产开发一样,系统集成是我国高科技企业拓展生存空间的又一重要领域。近年来,在计算机行业中,国外厂商带着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像“联想”这样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有没有生存空间?结论是肯定的。系统集成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领域。系统集成商要以用户能满意地使用设备为目的,为用户提供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和完备的售前售后服务。由于提供的应用软件有的是要根据用户的需要由集成商专门设计的,而中国的用户使用的文字以中文为主,又有自己独特的使用习惯,这就使国外的系统集成商不可能为中国的多种行业开发应用软件。更重要的是,诸如公安、海关、金融等关键部门的系统集成,只能由国内的高科技企业来做,不可能让国外厂商介入,尽管他们有很强的集成能力。这就给了我国系统集成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联想”全面进军系统集成恰逢其时。目前,联想已把系统集成作为第二支柱产业。联想集团从一九九二年起开始做系统集成工作,一九九三年成立联想集成系统有限公司,在国内系统集成商排名中位列前茅。
面对系统集成这一方兴未艾的巨大市场,联想集团又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是技术优势。系统集成是在计算机这一高技术行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要求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技术优势和规范的技术管理优势;其次是资金优势。系统集成需要提供硬件设备。硬件设备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联想集团创业以来,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实力,目前已有三十二亿元总资产。另外,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地域优势,都使得联想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时,成为国内外最有实力的单位之一。
系统集成是我国高科技企业值得追求的事业。诚如联想集团一样,我国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有这些优势,只要勇于开拓,就会在激烈的国内外企业的竞争中,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一代宗师风范长存
本月初,享誉中外的科学家、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济慈同志溘然长逝。他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热爱青年,提携后学,诲人不倦的品德,将永远成为中国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和楷模。
图为严老生前工作时的照片和他亲笔写下的一段话。
侯艺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