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海湾战争综合征”并非子虚乌有
美退役军人迫使政府调查病因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2日电(记者肖成林)在海湾战争退役军人的压力下,美国国防部12日宣布将增加财力和人力,调查“海湾战争综合征”的病因。
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怀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国防部将增加拨款2700万美元,进一步加强医疗研究,调查人员也将由原来的12名增加到100名。
从海湾战争退役的许多美国军人抱怨说,他们染有一种被解释为“海湾战争综合征”的病,其症状为记忆力减退,浑身乏力,腹泻和失眠等。他们怀疑这是因受到了化学武器或生物武器伤害所致。
美国国防部一直否认美国士兵受到了化学武器的伤害。但调查结果发现,美国军队在1991年3月海湾战争结束时,曾爆破过伊拉克储藏着化学武器的两处弹药库,化学毒气曾大面积扩散。此事披露后,海湾战争退役军人表示强烈不满,纷纷批评当局。有人甚至怀疑当局有意掩盖事实真相。
美国总统克林顿11日曾表示,要彻底查明引发“海湾战争综合征”的病因。


第7版(国际)
专栏:

寒冬来临,德国人奥拉夫·尼斯将汉堡阿尔斯特湖上的60只天鹅捕获回家,以便让它们在精心的看护下安全过冬。这是尼斯用船载着天鹅到湖上兜风。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特迪瓦总统接见上海市政府代表团
本报阿比让11月12日电记者杨贵兰报道:科特迪瓦总统亨利·科南·贝迪埃今天下午在其阿比让的官邸接见了以上海市副市长孟建柱为团长的上海市政府代表团。
接见时,贝迪埃总统说:“我很高兴接见上海市代表团。今天我是以朋友的礼仪、作为合作伙伴来接见你们的。”他说,科特迪瓦向全世界开放,向亚洲也日益开放,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来科投资。今日的亚洲充满着活力,代表着世界的发展,我对与你们今后的合作寄予着很大的希望,通过合作,科特迪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欢迎你们来科投资。接见时,贝迪埃总统表示了访华的愿望,并表示希望江泽民主席明年在适当的时候访问科特迪瓦。
接见时在座的有科特迪瓦总理敦坎和工业部长等其他官员以及中国驻科大使刘立德。在此之前,科总理敦坎曾三次接见上海市政府代表团。


第7版(国际)
专栏:

  刘山在特使在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上强调
中国支持和平进程和区域经济合作
本报开罗11月12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中国政府特使、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中东北非经济会议第一次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中国对于中东和平进程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看法。
刘山在强调,前两次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制订的一些框架协议以及建立的有关机构,对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希望这次经济会议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刘山在重申,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本地区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所作的努力,一贯重视本地区的经济重建和发展,并为此作出了积极和不懈的努力。
刘山在说,中国衷心希望本地区能够早日实现全面、公正的和平,改善地区政治环境,以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他说,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上有很大互补性,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本地区国家进一步发展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面向21世纪的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裁军大使认为
缔结禁雷国际协定条件尚不成熟
本报联合国11月12日电记者何洪泽、周德武报道:中国裁军大使沙祖康今天在联大一委(政治和安全)就“禁止杀伤性地雷国际协定”问题进行讨论时发言指出,中国支持对地雷、特别是杀伤性地雷实行适当可行和合情合理的限制,赞同国际社会为防止地雷滥伤无辜平民所作的人道主义努力,但地雷包括杀伤性地雷是不少国家正当自卫的手段。
沙祖康说,地雷对于众多陆地边界线较长、军事技术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是一种正当的军事防御手段。在找到有效军事替代措施之前,全面禁止杀伤性地雷违背了国际公认的关于军控措施应遵循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沙祖康强调,各国所处的政治、地理和安全环境不同,军事自卫的需要也不相同。全盘否认目前阶段杀伤性地雷的正当军事价值,将有损于一些国家的安全。他认为,在杀伤性地雷问题上,应兼顾人道主义与正当自卫需要二者之间的平衡。地雷对许多处于战乱和战后重建国家的平民可能造成很大伤害,但防止此类情况的办法应是防止滥用,同时加强扫雷国际合作。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自治政府财政部长指出
以安全封锁使巴经济困难加重
本报开罗11月13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财政部长纳谢西比呼吁以色列解除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安全封锁。
率团参加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的纳谢西比昨天在这里举行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发言时指出,由于以色列的封锁政策,巴每天的经济损失高达600万至700万美元。许多出口农产品无法输往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市场,只能让它们腐烂掉。这种物质和贸易方面的损失,超过了支持巴发展计划所需的金额。
纳谢西比说,以色列毫无道理的集体惩罚措施,使巴人民蒙受很大苦难,贫困人口的比例在增加,加沙的失业率达到60%,约旦河西岸的失业率达到45%,有65%的巴勒斯坦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的巴居民缺乏饮水供应。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将继续向朝提供重油
本报平壤电记者张友新、赵嘉鸣报道:据朝中社11日报道,美国主导下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今年10月底前已如约向朝鲜方面提供了50万吨重油。自朝美双方1994年10月签署框架协议至今,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共向朝方提供了65万吨重油。
根据朝美框架协议,以朝方废弃石墨减速反应堆及其关联设施为条件,美方将在2003年前向朝方提供发电能力为100万千瓦的两座轻水反应堆发电站,并在1号发电站竣工前,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
在今年10月底于纽约进行的朝美事务性会谈中,美国方面保证“将不受制于任何外来影响,根据朝美框架协议继续进行向朝鲜提供重油和轻水反应堆的工作”。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也表示,它将“忠实地履行自己向朝鲜供油的义务”。
朝中社的报道说,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向朝方交付的重油正用于“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电力及热力生产”,1997年度提供重油工作也即将开始。


第7版(国际)
专栏:

  旅日中国画家举行艺术研讨会
本报东京11月12日电由中国艺术家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和日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界艺术与中国艺术”研讨会近日在东京举行。50多位旅日中国画家和日本画家以及美术理论家出席了研讨会。他们就“中国画作为世界美术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单元”、“绘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同时举办了旅日中国画家的“现代绘画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保诚保险集团
建立亚洲投资基金
本报讯英国保诚保险集团总裁戴伟智12日上午在中国大饭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该集团将投入10亿美元,建立亚洲直接投资基金,重点用于对中国、印度和越南市场的投资。
英国保诚公司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在全球管理基金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目前,在亚太地区的投资额已达130亿美元。(顾玉清)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德里上空的惨剧
本报驻印度记者李景卫
1996年11月12日18时40分,德里西北部75公里处的达里、贝瓦尼等村庄笼罩在寂静的夜色之中。突然,夜空中先后爆发出两大片火团。团团烈火,大小不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四周蔓延,紧接着疾速坠落,直冲村落和农田,在撞击地面时发出阵阵巨大的轰鸣声。此情此景,慑人心魄。一场两架客机空中相撞的特大空难事故发生了。两机上的351人全部遇难。
目击者说,在栽进丛林之前,其中一架飞机在空中上下翻了三个筋斗。专家分析,很明显,飞行员是在试图控制飞机,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厄运。两架飞机的碎片、行李物品和乘客的尸体散落在附近村庄、农田和丛林6公里左右的狭长地带。印度空军、陆军驻附近部队接到民用航空部的紧急救援请求后,立即派出营救队伍和直升机赶赴现场进行救援。他们连夜在现场找到200多具尸体和三名还有一口气息的乘客。不幸,这三名乘客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先后死去。今天早晨,飞机残骸的主体部分仍有多处在燃烧。围观的群众达2万多人。与此同时,在机场,众多的遇难者家属哭闹成一片。他们有的痛不欲生;有的哭闹着要求民航部门送还他们的亲人;还有的泪流满面地站在机场特地设立的控制室门前,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空中相撞的两架飞机之一是从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起飞的沙特阿拉伯波音747客机,载机组人员23名,乘客289人,其中外国乘客17人,其余全是刚刚与家人欢度完灯节,前往沙特等国家的印度劳工;另一架是载39人、准备在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降落的哈萨克斯坦的图—154飞机。18时33分,波音747按飞行计划起飞。相撞前,机场塔台指挥波音747爬升到14000英尺高度;同时指挥图—154下降至15000英尺高度。两架飞机在同一航线上,横向距离为500英尺。
空难发生后,人们把疑点首先集中在塔台指挥上,认为由于去年发生在西孟加拉邦的空投武器事件,许多民航官员受到处理,塔台指挥人员因此威胁要罢工。人们怀疑,他们玩忽职守,发出了错误指令,不应该允许两架飞机在同一条航线上飞行。民用航空部部长伊布拉西姆说,塔台指挥人员要罢工的问题已经解决。他们自己也强调,两架飞机在高度相差1000英尺的空中飞行是不违反国际飞行规程的。尽管如此,民用航空部已下令封存了塔台的指挥记录,以备调查;其次,人们认为,图—154的飞行员可能误解了塔台指挥的指令。按照国际惯例,塔台的指令都用英语发出。但哈萨克斯坦飞行员历来有听不懂印度人说英语的困难。同时也存在着飞行员把米当作英尺来计算,从而导致两机飞行在同一高度的可能性;第三个疑点是,机场设备陈旧,跟不上现代航空事业的需要。人们认为,如果有现代化控制设备,就不会出现指挥上的失误,从而避免空难的发生。但伊布拉西姆却说,德里机场是世界上现代化机场之一,完全胜任现代航空任务。
怀疑也好,推测也好,都没有科学依据。导致空难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儿,要待专家对“黑匣子”等飞行记录作分析研究后才能判定。
空难消息传到总理府后,正在召开内阁会议的高达总理简直对此难以相信。他还没有从安得拉龙卷风中平静下来,又惊悉空难的噩耗,深感震惊。高达只好中止正在讨论的话题,向沙特国王和哈萨克斯坦总统发去唁电,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表示尽一切努力尽快将死难者的尸体运回各自的国家。他同时向印度的死难者表示哀悼,并下令成立专案小组,依照法律程序对空难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
(本报新德里11月13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开幕
本报开罗11月12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今天上午在这里的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78个国家、52个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850家大公司的代表和2000多名经济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东道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主持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强调1991年的马德里和会为中东人民开辟了“掌握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正确道路”,随后的卡萨布兰卡和安曼两次聚会富有成果。中东人民应继续寻求中东共同繁荣、富裕和合作的新动力。
穆巴拉克讲话中还介绍了埃及的经济改革成就和对外开放政策。随后,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俄罗斯经济部长叶夫根尼·雅辛,爱尔兰副总理兼外长、欧洲联盟代表斯普林以及本届会议的发起者和协助者“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普先后发了言。中国政府特使、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和数十位企业家也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结束后,埃及政府总理詹祖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下午,大会分成八个委员会分别讨论财政金融的职责、扩大出口工业、巴勒斯坦经济分析、地区合作机构的活动等问题。
中东北非经济会议是巴以签署原则声明后,有关方面为发展经济和促进中东问题政治解决而举办的国际性经济讨论会。本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为部长级会议,其主题是“加强投资和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以兼并求发展
李文政
本月初,英国电信公司宣布收购美国第二大长途通信公司MCI集团,计划出资130亿英镑购入MCI集团80%的股份,外加英国电信公司允诺为其240万股民加发红利22亿英镑,总投资额将达152亿英镑。如果此项兼并最后为英美两国管理企业兼并的监督机构认可,这将是有史以来英国企业第一次大规模收购美国公司,也是外国企业首次兼并美国一家大型电话公司。据介绍,目前,英国电信公司有雇员13万人,近三年来,年平均税后利润达28亿英镑;MCI雇员5.2万人,上年盈利约5亿美元。兼并后成立的“康瑟特集团”,经营额将在世界电信公司中排名第四位,年营业额可达420亿美元,赢利可达47亿美元。
英国电信公司采取此项重大收购之前,对兼并前景作了细致的分析,其着眼点是进一步发展自己,以兼并后的雄厚实力大规模地参与国际竞争。美国的MCI公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这对要加入国际竞争的英国电信公司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消息说,英国电信公司已把眼光转向1998年1月的欧洲。届时,欧洲各国将开放各自国内的电信市场,任各国电信公司自由角逐。
目前,在世界电信公司中,英国电信公司排名第七位。它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德国电信公司、法国电信公司和意大利的斯特特公司,目前这三大欧洲电信公司的实力都在英国电信公司之上。兼并后出现的“康瑟特集团”也将在美国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英国电信公司力求左右逢源,以求在欧美市场一搏天下。
在西方经济中,一般说来,如果一家公司被人收购,表明该企业依然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在一定意义上,被兼并既是旧实体的消亡,也是新希望的发端。这是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策略,其中不乏“以退为进”的意味。
在美国国内,MCI虽为第二大电信公司,但它所占美国电信市场份额只有17.8%,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却占53%,两者实力相差甚大。在电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MCI如有强大外力支撑,就会更有希望在本国市场上获得长足的发展。在此次兼并之前,英国电信公司已拥有MCI20%的股份。在兼并过程中,只要双方对投资、生产、市场、管理结构、人员安排、科研和发展计划诸方面作出合理安排,“康瑟特集团”便会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在宣布兼并消息的第二天,MCI的股票上扬了5.125美元,英国电信公司的股票也上扬了22便士。伦敦股票市场权威人士认为,今年英国电信公司股票的获利率将达18%。
英国电信公司的兼并消息发布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立即作出反应。该公司认为,在英国电信市场还没有像美国电信市场那样充分开放的情况下,英国电信公司通过不公正兼并使自己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与此同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积极在英国电信市场活动,并已放出风声说,该公司准备兼并英国最大的手机电话公司,兼并金额将达75亿英镑。


第7版(国际)
专栏:

十一月十二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图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学贤在大会上发言,他强烈敦促美国终止对古巴的封锁。新华社记者毛众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