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批评需要自律
张志忠
如今的文学批评空间,显然是扩大了许多:从物质条件来说,作为一个种类,在报刊和电视台等传播媒介空前发达的情况下,水涨船高,文艺类作品占据的天地得到扩展,对文学批评的需要也相应地加大;从思想资源来说,近些年文化界的活跃,文化人眼光的开阔,已经远远超过八十年代;在文坛上,“人文精神”,“文化冒险主义”,“直面俗世”,“红卫兵情结”,“精神家园”,“理想主义”等论战,此伏彼起,络绎不绝,煞是热闹。批评的市场行情,可谓正在见涨。
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文学批评的失范,也以今日为甚。如果没有必要的自律,那就很有可能在热热闹闹的表象下面,内在地消解批评的精神命脉,自毁根基。就像当今的商品市场一样,什么东西行销,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赚取最大的利润,往往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形,短期行为,砸了自己的牌子。
文学批评的有待予以关注的弊端,容我择其一二
趋时性取代创造性。批评和创作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以自己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有益于世道人心,有助于文学发展。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是,它往往充当了文化市场上的商品包装和推销广告,盯着读者的钱包做文章。这倒不是说,批评要拒绝市场经济和商品流通规律,也不能只关注那些有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的佳作而放弃其他,问题在于,它不能只是作品概述、作家简介加赞扬文字敷衍成篇。批评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和批评家自身的思考成果的相撞击相激发,是灵感和神思,哪怕是面对不成熟的作品,也可以做出成熟的、有独创性的批评来。
随意性湮没规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批评要以切合对象的实际为前提,论争要遵循必要的逻辑性学术性,要建立一定的秩序,而不能完全天马行空,自说自语,还以为是所向无敌。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批评的随意性和无规则游戏,越演越烈,许多分歧因此而起。论战的双方,往往是在慷慨陈辞互相辩驳的表象后面,掩盖了理性的贫乏和思想的混乱,形不成真正的交锋,也没击中对方的要害。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则是一开口就是一个个居高临下的论断,论点何以成立,逻辑如何运作,都是不屑于加以说明,也无须加以说明,似乎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掌握了裁判他人的权力,而无须做出任何解释。没有基本的为论战双方所共同确认的前提,使用的是同一词汇同一概念,在内涵和外延、能指和所指上却是各执一辞,并且一味推演开去,以自己之“是”裁定他人之“非”,岂不殆哉。“真理越辩越明”,一向为我们所相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争论都能叩开真理之门(比如“文革”中为打派仗而进行的对立双方的“大辩论”)。论战的双方,既要有追求真理的坦诚态度,要有一种理性的激情,要有相互商榷相互对话的气量,又要遵守必要的约定,要首先廓清讨论的范畴和规范行文的方式,弄清楚分歧所在,争论何为,明确矛盾的焦点,以合理性的形式去探寻合理性的内容,用合理性的方法去追求合理性的目的,把作为目的的“道”和作为途径的“道”统一起来。力戒表演,力戒哗众取宠和义气用事,在一个共同的话语环境中存异求同,或存同求异,撞击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智慧和灵性,促进思考,升华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文学论争的质量,使之能够上升到应有的逻辑的理论的高度,产生更积极的更富有建设性的学术成果和理论积累,以切切实实地推进当代文学的发展。如此,则文坛幸甚,文学幸甚。保础恚恕?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上海推出《当代文坛大家文库》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创作年龄在70年以上的《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已出版的有《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五本。在北京举行的座谈会上,一些现代文学史家认为,这几位与世纪同行的文坛大家历尽人间哀乐,国运穷通,世代更新。他们的生命档案里记录了中国的半本现代史、当代史。以70年为选本年限,勾勒出一个作家漫长的生活道路、文学历程,是研究现当代文学有意义的资料。
(郑文)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戈耘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迫切要求文化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发展。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劳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愈益繁荣。”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对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还对文化事业的提高和发展提出了原则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决议》精神,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学艺术是文化事业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繁荣文艺在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分量。文艺作为社会肌体最为敏感的神经之一,在许多历史的重大变革时期,总能较早地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形象而又锐敏地传达出社会变革的心音。文艺以其鲜明的形象性、轻松的愉悦性、情绪的感染性、理智的启悟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理性、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对于活跃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大众求美、求知、求乐的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都有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文艺陶冶人们情操、美化人们心灵、启迪人们智慧、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更加奋发地为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建立功勋,这是伟大时代的历史呼唤,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如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决议》强调:“繁荣文学艺术,首要任务是多出优秀作品”,并对怎样多出优秀作品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概括起来,大致包括这样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要求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反映现实、审视历史、评价生活,指导文艺的创作实践。要求文艺工作者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切实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汲取更为丰富的创作营养。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积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这是文艺工作者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的根本途径。与此同时,还要求文艺工作者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使人类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为我所用,并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时刻关注时代的风云和历史的进步,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才能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认真严肃地从事艺术创造;才能不断用那些体现时代精神而又充满真知灼见的精品力作,来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是实施精品战略,多出优秀作品。《决议》提出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带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决策。我理解,所谓精品战略,就是立足于文艺现有条件,依据社会需求,在周密调查研究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文艺精品生产的一种规划性设计。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按照精品战略要求,抓好规划,突出重点,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就有益于依照目标编制计划,设定数量、质量指标;也就可以合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搞好综合平衡,发挥整体优化效益,最终达到多出精品力作的目的。
实施精品战略,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注意选取重点,发挥示范性作用。生活素材五彩缤纷,艺术门类各种各样,大众需求千差万别,如果平均用力,不抓重点,则可能事倍而功半,“战略”的意义一点也体现不出来。而抓住重点,也就抓住了对文艺发展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因而也就具备了龙头效应。目前,全国普遍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繁荣电影生产的“九五五○工程”、繁荣儿童文艺的少儿动画工程和长篇小说创作中心等,都应属于精品战略之列。尤其是“五个一工程”,不仅基本覆盖了文艺领域的主要方面,而且还强化了这些方面的创作规划和组织实施,直接促成了许多重点创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带动了整个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成为一项被普遍认可的、精神产品生产的重点工程。
抓住了精品规划的重点,还要注重强化重点项目的思想开掘和艺术表现。文艺创作渗透着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反过来又作用于文艺的鉴赏大众,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情感评判。因而,展示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开掘深刻的艺术主题,对于精品生产来说十分重要。主题既是生活暗示给作者的一种思想,又是作者艺术创作的智慧结晶,是作者赋予艺术创造物的灵魂,思想平庸的作品,是不可能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的。当然,深刻的思想内涵还需要精湛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没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再好的思想内容也不会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许多传诸后世、经久不衰的文艺精品,大都是艺术家精心创作、呕心沥血的结果。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出更多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也就为实现整个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和曲艺等艺术门类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文艺评论,促进创作发展。文艺评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介和判断文艺创作优劣成败、辨析文艺思潮、探索文艺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联系创作与鉴赏、联结文艺家与鉴赏群体的中介环节。认真改善当前文艺评论薄弱的状况,积极开展健康的文艺评论,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文艺导向,提高文艺创作质量,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
开展健康的文艺评论,要把鲜明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对创作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反对简单粗暴,又要反对庸俗捧场。要加强对现阶段文艺创作及思潮的评介和研究,重视推广优秀文艺家和文艺生产单位的创作生产经验,及时而又准确地把那些反映现实生活、富于时代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品力作推荐给广大群众,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要贯彻“双百”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论争。批评者要出以公心,有团结的愿望,不囿于门户之见和学术偏见,和风细雨,以理服人。对学术讨论的双方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允许批评,也允许反批评。要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于学术问题的探讨,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对事关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要按照《决议》要求,反对和抵制那种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实践、迎合低级趣味、“一切向钱看”、鄙薄革命文艺传统、推崇腐朽文艺思潮的错误倾向,保证文艺创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四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文艺是亿万人民的事业,理应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决议》要求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这是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由之路。
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专业文艺团体都应热情关心群众文化生活。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真诚的感情和谦恭的态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理解他们的苦辣酸甜,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把反映和表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为他们而创作和演出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城市的文化机构和团体要热心投身文艺的普及工作,满腔热情地为业余文化工作者传授技艺,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作和表演水平。要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为边远地区人民“雪中送炭”,最大限度地缓解他们的文化饥渴。要把更多更好的文化食粮输送到工厂、农村和军营中去,脚踏实地地支持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能够经常欣赏到专业文艺演出的人数相当有限,解决大部分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群众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来活跃和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联系着千家万户,伸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亿万人民的精神世界,且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有关文艺部门要在努力提高专业文艺创作水平的同时,热情鼓励和支持群众业余文化创作和表演活动,认真办好重要节庆和各种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的“社会大学”中,接受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有益的文化熏陶,培育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五是深化文艺体制改革,保证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它给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而又深刻的历史变化,也对文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决议》指出:“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这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应该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部门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在理顺关系、转变职能、调整布局、改善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收到良好效果。然而,相对于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文艺自身发展的要求,文艺体制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大,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加快文艺改革的步伐,已成为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深化文艺体制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文艺工作中,党和政府主要实行政治领导,抓方针,抓导向,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舆论的手段,对文艺工作进行规划、管理、监督、服务和宏观指导。“既要防止横加干涉,又要防止疏于引导”。而文艺部门和团体则应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完成文艺的创作、展演、研究和交流等项任务。国家主办的文艺团体要少而精,要集中力量办好那些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带有实验性或具有特殊历史保留价值的文艺团体。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其他文艺团体走依靠社会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
深化文艺体制改革,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文艺领域,推进文艺部门的内部改革。文艺单位要以发展艺术生产为中心,联系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把职、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逐步推广和实行文艺单位的全员聘任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岗位责任制。要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让人才合理流动,促进文艺部门和文艺从业人员的双向优化选择,“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保证人尽其才,职尽其能,使更多的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通过改革,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艺发展规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艺体制,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一步繁荣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近年鲁迅研究印象
孙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现代作家研究中,鲁迅研究的论文、专著,发表的数量一直最多。在许多前辈如李何林、王瑶、唐弢等影响下,鲁迅研究,已渐成显学。所以我一直觉得,如若了解当代中国学术轨迹,留意一下鲁迅研究,便多少可以感悟些什么的。
读近几年有关鲁迅研究的文字,觉得时代确是进步了,思维空间也较过去有了开拓。鲁迅研究的队伍,大多是些耐得寂寞、具有一定思想的学人所构成。
目前鲁迅研究队伍,基本由两批学人组成。一批崛起于80年代中期之前,这些学人为鲁迅研究新局面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批则是80年代后期涌现的更为年轻的一代。这一代人视野较为开阔,治学境界迥别流俗,时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两批富有生气的队伍,近年涌现了一大批有创见的成果,这些真诚的精神劳作,给当下学界带来的生气,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鲁迅研究一向分为资料研究与作品、思想研究两个方面。建国后,资料研究成就较大,以林辰、陈漱渝、朱正、马蹄疾为代表的学人,对鲁迅生平资料的搜寻整理,殊多贡献。近些年,一些重要史料的确认,已经规范化,澄清了一些历史史实,为鲁迅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学院派的作家文本、作家思想研究,一直较为活跃,几乎每年都有一些专著问世。马克思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比较文学学派诸种思维方式,都渗透到了鲁迅研究领域。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标本,被众多学人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解析,一些青年学者的博士论文,较好地吸收了中外文化研究成果,在鲁迅世界中,各自发现出特有的东西。同时,学术交流的空气也较为浓厚,“鲁研”界已与美国、日本、俄国、东南亚诸国学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一些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亦多有创见之处。《鲁迅研究月刊》每年都有高水平的论文问世,它目前已成了中外学人的园地,其影响力在日益扩大着。
我尤其注意到更为年轻一代学人发出的纯而真的声音。它构成了“鲁研”界的一个奇观。在他们的文章中,或给人一种哲思的冲击,对鲁迅精神深层的体味,有奔腾的磅礴之气;或善于从精神气质上把握鲁迅,在对鲁迅心灵过程的描述中,我们常可以感到一种呼应和震撼;或冷静地打量对象世界,极富文化沉思和思想力度。十几年来诸种文化碰撞的历史,均在这一代人的世界里呈现出来,鲁迅世界与当代文化间深层的沟通与交融,在这些论著中被系统化和深入化了。
鲁迅的丰富性,自然导致了对他阐释的多样性。90年代的学术研究,视角的多样与研究者个性意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突出。彭定安主编的《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以比较文化的视点,再现了鲁迅与日本文化的联系,以资料的翔实取胜于他人。陈漱渝主编的《鲁迅藏书研究》,则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探索鲁迅精神的形成,在藏书之中搜寻主人的思想痕迹,某些发现给人的启示是意外的、动人的。李文儒主编的《走进鲁迅世界》丛书,是近年普及性读本中影响最大者。此丛书把高深的学院讲章,还原到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是难得的读本。此外王乾坤从哲学层面对鲁迅文化精神的把握,吴俊在心理学上透视作品的精神,以及吴晓铃、吴华从符号学角度解析文本的方式,亦多闪光之点。赵英在古籍研究中,发现了鲁迅世界另外一隅,其扎实深厚颇受好评。姚锡佩对鲁迅西文藏书的苦苦咀嚼,常发出前人未有的感叹,一些鲜被人知的鲁迅读书生活,被她老到之笔勾勒出来。黄乔生写鲁迅与周作人比较文章,张杰关于域外鲁迅研究动态的介绍,都有新鲜之处,可谓近年用力较勤的文章。读这些学人的作品,觉得在思想品位与精神深度上,已不同于80年代,一种更切实的研究之风在“鲁研”界形成了。
十几年前,当有人提出“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口号时,竟然引起那么多的争论。那正是人们认知方式变更的时期,辩论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今,切实地从鲁迅文本出发,而不是以先验的理性大而空的研究客体的文风,已渗透到了这一代学人的血液里。史料研究也好,文化思潮研究也好,都开始注重实事求是精神,在多方位角度上,走进鲁迅世界。人们不再以一种方法去简单地推翻另一种方法,以一种观点去主观地规范另一种观点,而是尽可能谛听来自各方的声音,互证互补,这种宽容的学术空气,可以说是多年少有的。
其实,鲁迅研究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它提供了诸种学术研究模式的实验场,而在于它对当代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实际上,鲁迅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来不是象牙塔中的闲适之所,看近年来重要的学术文章,差不多都是与当代文化热点交织在一起的。无论是“国学热”还是所谓“后现代热”,鲁迅研究者,有许多都对此类问题作出了敏锐的反应。高远东在《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对文化保守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学说的审视,是建立在对鲁迅与当代文化母题多重探究的基点上的。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显然受惠于鲁迅研究中形成的思路。王得后《人类的生存困境与鲁迅的文化创新》把鲁迅研究的触角,延伸到整个人类文化的难题里,它释放出的忧患情思是深广的。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良知,他的精神深切地延续到当代文化的发展里。当代学人,几乎都感受到了这一精神的冲击,他们从中国现实出发,带着一种使命感去体认鲁迅的伟大的灵魂,其论文或论著,都散发着巨大的热力。中国任何一位现代作家的研究,恐怕都没有这种持久的当代性吧?
这便是鲁迅不朽的价值。“鲁迅学”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敏感的神经。看近年来鲁迅研究的文章,似乎可以感受到鲁迅以后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中国人怎样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民族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古文化的旧影?这都是鲁迅研究学者必须直面的问题。这门学科永不衰竭的热力,恐怕亦在于此。读鲁迅研究的文字,便如同在感知当下有责任感的文化人的心态、境界、理想。在这个世界里,永远跳动着忧患、奋进的灵魂。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便是与这些甘于寂寞的无数文人的奋斗分不开的。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意识与辩证思维
——读《美学·文论·批评》
邹定宾
任何文艺观念、思潮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对文艺本质规律的阐释,在文艺本质规律的总体框架中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是,从总体而言,任何文化、文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映,都体现着一种生存方式的社会底蕴特点,都必须接受历史意识的规范。文学是神圣的,它绝不应是一种游离于历史之外的思想乌托邦,它应该是时代精神走向健康、进步的一种理性引导力量。陆贵山先生所著《美学·文论·批评》一书所浸透、贯穿的正是这样一种浓厚的历史主义意识。作者以此作为研究美学、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美学理论、文艺理论、批评理论这三个清晰的层次上对这一主旨进行了充分而又有特点的阐释。这种阐释不是概念自身的演绎,而是在对具体的美学、文艺学问题的研究中显现出作者的历史主义的价值取向。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思想的梳理,到当代批评实践,作者都表现出对文艺非社会化、非意识形态化、非道德化倾向的疏离与批判,指出文艺的审美本质必须建立在它的社会本质的基础之上,道义、良知、责任是文艺对精神文化所应该发出的承诺。这种思想取向在当前理论、批评界主体意识虚假增值,自我话语膨胀,为主观演绎批评者自身所钟情的某些价值观念、拒斥历史意识的规范的氛围下,无疑为理论、批评走向健康启示出一条新的思路。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一种辩证形式展开的。本书对历史主义的精神守护也同样是建立在辩证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浓厚的辩证思辨色彩是本书给人印象尤深的另一特点。诚如本书后记中所指出的,“力图追求辩证的深刻的哲理性,着意对一些复杂的美学、文艺学问题进行宏观的、综合的辩证分析”。本书各篇文章无论是在宏观立论,还是在微观的学理分析上,都很富辩证色彩,很注意对研究对象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立体的把握。比如在《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中,作者就从美学观点和社会学观点的结合上来完整地理解审美理想的社会内涵,既反对脱离审美理想的社会理想,又反对脱离社会理想的审美理想。既是社会的,又是审美的才是艺术所应表现的理想。这种思想对我们思考当前文学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又比如在《对文艺主、客体作用的宏观分析》中,作者就以一种辩证视角,既看到了文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又注意到了这种能动作用是建立在文艺客体的决定作用之上的,正是在这两种作用的“交互作用”上,决定了文艺的内容、性质和结构。这种理论上的宏观分析对我们客观认识、评价形式主义、唯美主义文艺思潮都是很有帮助的。一般说来,历史意识的获得是与辩证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的。当前理论界、批评界历史意识的失落、主体意识的虚假增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来源于对这种辩证方式的疏离。《美学·文论·批评》中这种“辩证法”的批判武器,为理论界、批评界走出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困境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民族文学》召开纪实专号座谈会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努力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今年夏天,《民族文学》杂志组织一批少数民族作家赴广西农村第一线采写纪实文学作品,并在第十期以纪实文学专号推出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在近日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体验生活的机会。这次深入生活采写出“青春的跃动——面向21世纪‘黑色’神话”、“四季桂”、“博白风景线”、“壮锦里的村庄”等纪实作品的作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本期专号作品,以及作家深入生活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民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