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邮苑

  “泥人张”佳作现方寸
孟春
11月5日,邮电部发行《天津民间彩塑》邮票一套4枚,画面选自“泥人张”的4件佳作:“和合二仙”、“吹糖人”(见图)、“渔归”、“惜春作画”。
“泥人张”彩塑是天津民间艺术的瑰宝,至今已传至第五代,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张长林(1826—1906年),字明山,自幼随父捏制泥人,学烧陶器。最初捏制戏剧人物惟妙惟肖。18岁时,正逢当时京剧名角余三胜到天津演出。张长林为他塑的肖像,形神兼备,观者无不惊叹,从此名声大振。通过多年的勤奋实践,张长林练就了“触手成像”的绝技,只须与人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小像顷刻即成,形象生动,须眉逼真。张长林的塑像造型优美,刻画精致入微。其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市井风情……毕生作品上万件,著名的有“蒋门神”、“殡仪”、“木兰从军”等。张长林把泥塑从一般玩具提高到圆雕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反映出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形成了“泥人张”的独特风格。今年是张长林诞生170周年,发行《天津民间彩塑》邮票是对他的最好纪念。邮票中的“吹糖人”即是他的经典之作。
“泥人张”的第二代张玉亭,在创作选材上更注重反映下层社会的平民生活。其早期作品与第一代“泥人张”相似,人物塑造写实、工整;后善用夸张技巧,从动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形象更为传神。他的作品线条奔放,简练概括,有写意画的风格。此套邮票中的“和合二仙”、“渔归”即他的代表作品。
“泥人张”的第三代张景祜吸收了张家两代的优点,同时在写实与夸张、塑与彩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把解剖学、透视学运用到彩塑中,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和革命题材的作品,风格新颖,有时代感。其代表作品有“欢迎太平军”、“将相和”、“火烧望海楼”、“牛郎织女”等。邮票所选的“惜春作画”,曾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称赞。(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天地一瞬

  悲壮历程的追述
——电视专题片《北上先锋》拍摄花絮
尚伟
由中央电视台、海军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题材的电视专题片《北上先锋》将于11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总编导周振天回顾拍摄过程中的日日夜夜,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令人难以忘怀。
1996年春节前夕,我们兴奋地得知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要去看望红二十五军的老领导及其亲属,这对我们这个以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为题材的专题片组,正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回到历史去再现长征的原貌,能在镜头前真实记录下60年后长征老战士重逢相聚,尤其是长征的亲历者们与军委副主席一起共同感怀那段激动人心的烽火岁月,恰是我们展现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史实与精神的一个绝佳机会。我们立即扛起摄像机跟随刘华清同志,拍摄下他探访红二十五军的老领导徐海东夫人、程子华夫人、郭述申夫人的场面。
镜头前,老人们重逢的喜悦和深厚的友情深深感染着我们。60年过去了,那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挚情,在我们的镜头中,化成了郭述申夫人与军委副主席长时间的依依话别;化成了刘华清回忆徐海东夫人周东屏因为个子小,在长征中“光掉队”时的欢声笑语……这些难得的素材,和那份荣辱与共、生死同心的精神,促使我们后来有了一集专门讲述红二十五军战友情的《相濡以沫》。
自《北上先锋》摄制组成立到今天摄制完成,刘华清同志一直对摄制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60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除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外,还有一支孤军远征的队伍——红二十五军,这支部队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艰苦转战万余里,在长征途中独立创建了一个新的革命根据地,并率先到达陕北,为主力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把这段光辉的历史搬上屏幕呈现给全国观众,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写信给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希望拍摄这部名为《北上先锋》的专题片。作为红二十五军的一员,刘华清批准拍摄这部专题片,并为拍摄多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全片完成后,刘华清又和红二十五军的老同志一起审看,并逐集逐段对画面和解说词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在刘华清同志的办公室,这位军委副主席还挽起裤脚指着腿上的伤痕,亲自给我们讲述了红二十五军历史上最险恶的独树镇战斗。长征一路,红二十五军曾有过多次像独树镇这样濒临绝境、死里逃生的经历;也打了无数部署周密、战术高明的漂亮胜仗。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二十五军成功地将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声名赫赫的徐海东大将在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九次负伤,而被视为红二十五军灵魂的吴焕先政委却在即将到达陕北的四坡村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采访中,我们万万没有想到,60年后,重新提起吴焕先牺牲的情景,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们竟无一例外地泪水潸然。面对着这群从枪林弹雨中走出,又历经过种种风雨沧桑的白发老人,这泪水的分量令我们久久地震动与感叹,我们将这种感受融入到我们所编辑的电视片中,就有了大家将要看到的《生死百战》。
随着拍摄的深入,我们对红二十五军了解得越多,也越发对这支部队充满敬意。采访中,很多老战士对我们谈起吴焕先等人布置他们攻打邮局、拦截邮差的故事。当年,在远离中央、孤军奋战的情形下,红二十五军的领导们总是想方设法通过那些敌伪报纸,来获取消息、判断中央红军的动向,就是这样,他们能够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甚至不惜离开已经建立的鄂豫陕根据地。我们敬佩红二十五军的这种胸怀全局的眼光和对党的忠贞与信仰,特地制作了一集《心向北斗》,以展示红二十五军将士们执著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
红二十五军昔日的业绩和光辉的历史令我们景仰,今天,几位老战士的情怀,同样让我们肃然起敬。陈先瑞将军原是本片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却没有等到本片开机,就溘然长逝。老人生前立下遗嘱,去世后,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向他曾战斗过的商洛地区。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专程跟着他的家人来到商洛这片老将军魂牵梦绕的土地,跟拍这个感人的场面。当年,红二十五军为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继续北上,鄂豫陕省委决定留下陈先瑞重建红七十四师,独立坚持鄂豫陕根据地的游击战。陈先瑞因此和商洛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结下深厚情谊,这里的百姓充满敬意地称他为“陕南王”。
举行陈先瑞将军骨灰迎撒仪式的那天,当地许多百姓闻讯已经自愿地等在那里,就在人们静静伫立为陈将军默哀时,天空飘起了雨丝,几百个参加仪式的人却没有一个离去。一位过去跟随陈将军的勤务兵,特来为将军送行,白发老人面对将军的遗像,不禁跪地痛哭,我们的摄像师立即不失时机地将这感人的情景抢拍下来,后来这组镜头与飘洒天空的骨灰一起,构成片中催人泪下的一幕场景。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今天,我们在《长征组歌》演出现场,采访了被这歌声吸引并激动的热情观众。在红二十五军的后继部队,我们更看到了一批批后来者,以长征的铁脚板奔忙在练兵场上的精神风貌。为此,我们特地奉献了一集《继往开来》,以表达我们对长征勇士的敬意和他们所创造的人类伟大精神的颂扬。因为,我们的民族渴求理想信念,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长征精神。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建系40周年
“杉杉中国指挥育才金”设立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建系40周年之际,“杉杉中国指挥育才金”日前在北京设立。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唯一培养音乐指挥人才的专业系。40年来,这个系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教书育人,形成了完整的结合东西方之长的教学体系,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黄飞立、郑小瑛、徐新、杨鸿年等都是该系教授,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等也兼任主科教学。一批国际著名的指挥大师也多次在该系讲学。40年来指挥系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培养出了如陈佐湟、胡咏言、邵恩、王进、吕嘉、俞峰、李心草等一大批优秀指挥人才,成为中国青年指挥家的摇篮。
在该系40华诞之际,杉杉集团出资300万元设立了“杉杉中国指挥育才金”,以资助指挥系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杉杉集团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我国的音乐事业所做的一件实事。(童文)


第4版(副刊)
专栏:

  丁立松画展举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启东版画院院长丁立松近日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版画展。生于江苏的丁立松,在近40年版画创作生涯中,不少优秀水印版画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其作品造型生动,构图巧妙,色彩明快、清丽。1985年创办启东版画院以来,积极组织版画创作,进行版画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培养青年一代版画人才。这次个展也在纪念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65周年。 (木土)


第4版(副刊)
专栏:

  古今扇艺
赵苏
中国扇艺品类繁多,风格迥异,美不胜收。从史料记载看,扇子作为人类制造的工具,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殷代。《古今注》中就有“羽扇起自殷高宗”的说法。扇子成为普通百姓的手中之物,恐怕是汉代以后的事了。西汉以后,四川的棕榈扇,两广的芭蕉扇,两湖的竹扇,山东山西的蒲草扇,以及江浙的绫、绢扇相继问世,扇子始成为人们夏日纳凉的工具。
扇子真正成为艺术品,是在同诗、书、画、雕刻艺术结合之后。《南史·柳恽传》记载,南朝诗人柳恽有首《捣衣诗》,其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两句深受宁朔将军王融赞赏,当即题写在自己的团扇上。后来文人雅士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竟成时尚,扇子亦因有名人诗画而身价大增。扇子本是生风物,一不留神,竟被书画涂抹,成了其他文化的载体,这恐怕是扇子的发明者始料未及的吧?正如吴冠中先生为扇艺大展题词所说:“扇子送凉,不意成艺。”
扇子成艺,才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也才具有了更加迷人的艺术魅力。好扇无好画(包括书法、诗词),恰如好马无好鞍。而好的书画诗词一旦上了扇面,就平添了无限的风流雅韵。成艺之扇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
扇子的功能实在太奇妙了,在历史舞台上一直充当一件重要的道具。皇帝头上高擎“宫扇”,更显得威仪仁和,至高无上;军师手中轻摇羽扇,更显得智足多谋,镇定自若,一把鹅毛扇,帮助诸葛亮摇出了多少锦囊妙计啊!从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卷》和杜牧的《秋夕》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扇子给多愁善感的仕女增添的怜人之美;就是平头百姓,一扇在手,也会春风满面,悠哉快哉。用启功先生的话说,扇子能为各色人等“奉扬仁风”。难怪从帝王到平民,对扇子都有所好。历代出过不少扇子收藏家,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一位。他收藏的元明两代的折扇就有300多把,经画家张若霭编目列序,乾隆为之题词,成为研究扇子艺术的珍贵史料。皇帝玩扇,百姓效尤,清朝成了我国折扇最盛行的时期。
经过文化与科技进步的催化,古老的扇子艺术不断开出新花。扇子做工越来越精细,用料越来越讲究,各地出现了不少扇子艺术名牌产品。杭州的黑纸扇,雨淋不破,日晒不鼓,百折不断,堪称扇中佳品。苏州檀香扇的制作更是独具匠心。笔者手中就有一把多年前友人赠送的檀香扇,此扇扇骨扇面成一体,薄如纸片,30枚扇骨由一条细若游丝的尼龙丝穿连而成。正面是一幅玉骨冰姿梅花图,背面是一幅云插双峰山水画,周围是精美的雕花图案,整个扇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虽用多年,仍香气四溢,不折不跷。每握在手,便觉心清气爽,十分愉悦。
(下图为王学仲绘扇面)(附图片)


第4版(副刊)
专栏:读书偶谈

  掺水书的味道
吴锦才
面多了掺水,水多了再加面。如今,出版业利润不小,可算是经济行当中兴旺的一门了,却没有引入办伙食人的这条法则。有的书越出越厚,开本越出越大,内容却并没有相应地扎实起来,只知掺水,不知加面,引得读者烦言啧啧。
这种掺水的书,形式多样,集拢起来,给人印象深的是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是立大题目,写大部头,材料不够添水凑。时下书摊上,以“中国如何如何”为话题的书多而又多,美其名曰“休闲式政论书”。对祖国大事有一份“匹夫有责”的心情当然好,但这种书不用严肃的报告体,毛病往往也就出来了:到底还是一种街头闲聊天的架势。在社会基层,议论几句国家大事,倒是随便,车轱辘话中有时会有几句闪光的真知灼见。但是,难就难在,治国是一件严肃的大事情,人站的位置低,经眼的材料少,说话就不容易全面,相应地就掌握不了社会平衡的辩证法,结果,议论大多不在点子上。照这种休闲书开出的方子去治国,国运是不会昌盛的。
还有一种是,名人名文,反复循环,放之各处书摊。名人在市场上为人所重的,是他的名字;天下名人不能算多,相比起来,编名文的人只会更多,因此,要编书出名并赚钱,反复打名人几篇文章的主意,是一条捷径。名人大多是从“长在深山无人知”的环境下出来的,如今一旦发达,门前车马往来、人声喧腾,总是好事。可有的经不住编书人、出版人的劝诱,把几篇名文重复许给不同的编者使用,直弄得天下各种丛书翻来覆去总是三五个人的名字。过去,散文分类不细,现在大概是人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爱好也细了,市场也就跟着划细,编起书来,有的叫“随笔”,有的叫“小品”,有的叫“书话”,有的叫“人生金言”……分来分去,都是从几十个现代文学大家的名作上拆肉,想不到过去的一篇报纸文章,如今“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了如许多的衣装。只是苦了买书人,见了几篇有意思的文章,却要搭配买下一堆眼熟已久的旧文章。
如今掺水书在市场上盛行,我看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书的制作程序翻了个个儿:过去是写书人先在冷桌子上自写,然后向出版者求售。如今,书业中有向写手“订货”的行规,这就把书的商业操作因素抬得较高了。
这种行规,可从书的价钱变化上略略窥出。大概是90年代初的样子,特别时兴一种规格的书:32开本、10个印张,约合20万字,售价5元以内,4.9元、4.8元不等,据说,这种书的价位最合当时读者口袋的银子,既让大家踮踮脚就“买得起”,又让大家把有限的买书钱尽量地掏出来,剩余价值是最大的。近一二年,书价又涨,到书市上逛一逛,好像时髦的书中,20元上下的价位居多,篇幅大多是30万字上下,价是升了4倍有余,内容却才涨出50%左右。这种同规格的书一齐上市,让人能看出些这一行市场操作的路数来:许多书界发行人是以此篇幅向“写手”们订稿子的。因此,人们现在读书,就常有喝低度酒的感觉了。为什么会有掺水书,很大的一个道理就在此处。
说起来,书要有干货,可读与否不取决于长短厚薄。钱钟书那百把页的《旧文四篇》和几大本的《管锥编》,一样都有可读的价值。可惜的是,一些很耐读的小册子,现在差不多都被“包装”到一摞摞的“文集”中去了。因此,倒觉得现在在大量推出“文集”和“类书”的同时也需要:一、将一些好文章印成活页来卖。二、在解决版权处理方式的前提下,书店经营一点复印单篇文章的业务,帮一部分有需要的读者把厚书中有用的“干货”印下来。
这些在书业属于“小商品”的业务,赔钱不赔?在经济上,任何盈亏关系的变动中,需求者的多少都是一个重要因素。只要大多数读者的需要集中涌现,书业精明的商家们总是会为它们筹划出最合理价位的。就像名酒厂售酒,度数高的贵些,度数低的便宜些,市场上总有人分头来买下它们。


第4版(副刊)
专栏:

  中国青艺排新戏
亦文
一九九六年,对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结束了租房办公、排戏的窘况,因地制宜、想方设法把原来位于东单的舞美制作间和服装仓库改成了颇有艺术氛围的剧院院部和一个相当不错的排练场。现代话剧《关东大集》、《绿房子》紧锣密鼓地进入了排练。
《关东大集》表现的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基层干部面对种种无奈,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办法,克服种种障碍,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为了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主创人员“三闯关东”,四易其稿,精益求精,力图给观众奉献一台可视性强、贴近生活的好戏。该戏由北京观众熟悉的东北剧作家杨宝琛编剧,林荫宇任导演,舞美设计由曾昕担任,主要演员有曹力、张秋歌、马丽、康景玉、扈茜茜、徐宁等。
《绿房子》讲的是一个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几乎什么都不缺的中年人只身来到荒漠深处,意欲寻找不知丢于何时,丢在何处的“生命激情”。面对“死亡之谷”的诱惑、“黑风暴”的刺激,伴随一个将生命付于沙漠、融于沙漠的老向导和他的向往文明却心怀野性的孙女,再加上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城市幻象”的凑趣,“中年人”能在这“绝地”中重新唤回“生命激情”吗?
《绿房子》由西北剧作家王元平创作,青年导演王晓鹰执导,赵家培任舞美设计。主要演员正在精选之中。
两台戏将在十一月中旬后陆续上演。


第4版(副刊)
专栏:

  江南水乡情
——评舞蹈诗《太湖鱼米乡》
殷亚昭
无锡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诗《太湖鱼米乡》以月牙形生命小舟为引线,串起杨柳春、芦花情、渔夫梦、太阳雨、稻穗娘、金秋鼓六个舞诗交融、情意互织的舞段,充分地表现了太湖水乡的魂魄,展示了江南人民率真淳朴的情性。
无锡市歌舞团的舞蹈创作实力较强。编导人员经常有目的地深入水乡生活。他们擅长运用独特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体验新生活中的新感受,透过社会现象发掘深层的舞蹈意蕴。通过深思熟虑和推敲琢磨,他们决心将“散珠落玉盘”似的舞段,若断若连地串起来,又以“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诗风格统贯全场,组成了———前三段以“鱼”文化为主体;后三段以“稻”文化为核心的总体结构。
编导们在保持传统舞蹈风格神韵的基础上,改造和创造吴地民间舞。例如,“渔夫梦”中,渔夫伛腰抬腿的舞姿;“太阳雨”中,甩膀迈大步的舞步;插秧舞中快速顿踢的舞律;“金秋鼓”中,大幅度的激越腾踏,急速而有力的击拍;一改江南吴舞往昔“过温”的弱点,增加了舞蹈的强度,拓展了可舞成分,使吴舞成为既柔美又健美,更具有阳刚气息和时代风貌的可观可感的视觉舞象。还值得一提的是,“芦花情”中的双人舞,做到语言洗炼,新颖脱俗,舞出了真情,在使吴地渔家儿女的爱情得到强化和升华的同时,也为民间舞双人托举做了极好的探索。
舞蹈文化的创造须臾离不开作者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把握。《太湖鱼米乡》在舞蹈作曲作词、舞台灯光、服饰舞美、音响道具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增强了舞台综合艺术效应。音乐设计在江南丝竹乐声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地借鉴外来曲式,乃至将不和谐音调转化为赏心悦耳的旋律,用电声音乐配制鸟声、雷声、流水声等自然音响,丰富了音乐色彩,增添了意境美。在舞美道具方面“稻穗娘”在四个雕梁画栋的吴式窗棂里劳作,窗棂变成四座石拱桥。拱桥让人想起水乡的大粮仓,又让人想起白居易的咏桥诗:“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充满了民俗民风、乡情乡韵。


第4版(副刊)
专栏:

  北京举办歌曲佳作展演
名为“中国歌坛辉煌20年”的歌曲回顾展演活动已经开始,许多词曲作者和歌手期望在20年历程的回顾中总结经验,推动今后的创作。经过组委会紧锣密鼓的筹备和评议,参加回顾展演的已有《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思念》、《爱的奉献》、《长城长》、《弯弯的月亮》等一批佳作。11月14日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展演音乐会。
(陈文)


第4版(副刊)
专栏:

  澳门国际音乐节成功举办
第十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于10月12日至27日举行。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赴澳参加了音乐节的演出。其中,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演奏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被音乐界称为澳门音乐节歌剧中最杰出的音乐。
澳门国际音乐节是1987年首办的,在当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音乐节的声誉不断扩大,艺术水平逐年提高。今年,意大利的著名导演、演员和中国艺术家合作演出歌剧《托斯卡》受到观众好评。音乐节还邀请中央民族乐团、上海管弦乐团参加演出。澳门中乐团举办了专场音乐会《中葡文化耀濠江》。来自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的艺术家也一显身手。(小白)


第4版(副刊)
专栏:

瀑布宁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