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美术)
专栏:

以质取胜,雅俗共赏
——读杨志印的画
邵大箴
杨志印是有心人,是勤奋的人。长期以来,他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为人作嫁衣裳,只是忙里偷闲作画。退休之后,他才集中精力于绘事,因为他有追求,因为他勤勉,所以进步很快,在绘画上取得可喜的成绩。这位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画家,有纯朴的性格,对现实生活有很真挚的感情。他长期在甘肃工作,对祖国西部茫茫原野上的劳动者和大自然情有独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验其美其力,用苍劲、浑厚的笔触和有诗意的绘画语言,传达从中所感受到的内心激情。他的作品以质取胜,不哗众取宠,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的。读他的画,可以感觉到他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他具有的健康明朗的审美趣味。他的画整体感强,大气。不落俗套的笔墨情趣服务于画面的大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杨志印还摸索出一些新的技法,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量感,以求得独特的肌理效果。但他的画以“写”为主,“做”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不像有些号称“新派”的画家用“做”画的手段来消解中国画的书写传统,结果是捡到了芝麻,失掉了西瓜。而杨志印的新技法却补充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我觉得杨志印的创作心态是好的。他老实做人,勤奋作画。他既很自信,也很谦虚。他在不断肯定自我和否定自我的过程中艰苦实践顽强探索。他自己知道,他在中国画创造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他追求的目标还很远。最近德高望重的张仃先生在为刚过60岁的中国画家李宝林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大器晚成是中国画的一条规律,因为中国画是阅历、修养、功力的积累,涵养不到,格调、境界也就不到,这不是靠巧智可以捷达的……60岁人生刚刚起步,艺术刚刚步入悟境,以前只能看作打基础。”我想,张仃的这些话对杨志印来说,也是适合的。我相信,有良好创作心态的杨志印,在今后的岁月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定会在艺术上作出更大的成绩。
(附图片)
▲老羊倌(中国画)杨志印


第12版(美术)
专栏:

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建馆六十周年庆典暨展览开幕式
9月20日,江苏省美术馆迎来了60周年馆庆。该馆举行庆典活动,以回顾、总结、展示、交流为主题,开展学术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举办过960个国内外美术展览,观众达400余万人次;同时还开展过许多学术活动,该馆现收藏各类优秀美术作品7000余件。


第12版(美术)
专栏:

中日和纸画在京展出
中日和纸画北京首届与纸回归故里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该展由对外友协黑龙江分会、黑龙江美术馆和全日本和纸画会主办。


第12版(美术)
专栏:

《小书画家》举行首发式
由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和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小书画家》杂志不久前举行首发式。协办的单位有香港国际文化发展公司和中国汉唐诗书画研究会。


第12版(美术)
专栏:

中国汉唐诗书画研究会成立
借研究汉唐诗书画促进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专门机构“中国汉唐诗书画研究会”不久前在兰州成立,旋即举行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


第12版(美术)
专栏:

青年画家唐建在日办展
应山口县日中友好协会安部一成会长的邀请,青年画家、山东大学艺术系副教授唐建个人画展,日前分别在日本的小郡和山口市展出。此次画展共展出了画家的近期佳作一百余幅,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展品既有气势磅礴的数米长卷、又有小巧精美的扇面小幅,体裁多样、画风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的气息。(山大)


第12版(美术)
专栏:艺坛走笔

艺术,需要“与世界接轨”吗?
陈醉
随着改革深化,“与世界接轨”这个词语用得很多。在科技、经济等领域,这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在艺术领域,也偶见有人顺手借用过来,就不一定合适了。
从根本上说,世界艺术不存在这条“轨”。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产生与不同国度、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能定出一条同样的轨。如绘画,先别说中国画与油画在观念、制作以至鉴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即便油画,也很难在观念上、追求上达到一致。所以这个提法没有实践上的意义,相反还容易在认识上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客观上落入了西方中心论的阴影。因为这里的“世界”,无非是指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是不可取的。不错,经济发达将为艺术繁荣提供条件,但是,经济发达并不必然等于艺术发达,而且即便发达,其模式也不见得到处适用。所以,不存在谁去“接”谁的问题。尤其在我们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的今天,就更没有必要去臆想出一条什么“轨”让自己去追从了。
这种提法的随意借用,很可能是源于对一些现实现象的感慨。譬如,中国艺术未能进入世界艺术主流与西方艺术平等论理;中国的大师未能与西方的大师平起平坐;中国艺术品的价位与西方的有着天壤之别等等;于是,国人迫切希望振兴中华艺术。愿望是好的,只是提法失当。因为即便承认有这个“轨”,但凭我们怎么努力去“接”也是接不上的。中西方的思想文化背景本来就有很大差异,艺术鉴赏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西方人比较难于领略中国艺术的奥秘,加上他们当中许多人至今仍存有种族偏见、歧视以至欺凌。虽然我们在艺术上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难以得到应有的地位。就拿亚特兰大奥运会来说,连可以精确评判的体育比赛他们都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指鹿为马,对于本身就见仁见智的艺术,自然更不容中国人与之平分秋色了。
改革开放十余年,中国人越来越成熟了。当年那种对域外艺术的好奇与浮躁早已消退,人们在眼花缭乱的世界艺术中更加确认了自己;人们经过外来潮流的冲击后更增添的是自信。我们无需依附谁、追从谁。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民族艺术的热爱与真诚、勤奋与执著。如果一定要接什么轨的话,那这个轨不在西方世界,而是艺术规律本身。


第12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大道常心
——读梁树年先生画作
陈绶祥
梁树年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今年86岁,已在中国画艺苑中默默耕耘了70年。他现在仍体魄强健,笔耕不辍。
梁先生的从艺途径是中国式的:幼年读私塾,少时师从民间画师,有一定成就后拜名家张大千为师。继而读书行路,通经史,广交游,厚积薄发,触类旁通,渐成自家丘壑。中年以后,一直在西方式的中国学校中执教。淡利薄名,宁静坚毅,不求险怪奇绝耸人视听,但以平朴真趣浸润常理。他的作品通俗而不媚俗,可观可读又不滞不塞,在近现代中国画坛是不多见的。
梁先生在艺术道路上走的不是“文人习画本无师”之途,而是一条更古老的“由技通法”、“沿法循道”的路。这是一条平坦的路,一条不显山不露水、人人都能走但很难有人走到光辉顶点的路,在20世纪中国特殊的文化氛围中,更是一条高不成低不就的、既容易被人斥为保守落后、又容易被人视为匠气俗格刻板之路。应该承认,由于中国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并成为民族文化的典型样式与精神表率,故而除了许多完善的语汇元素与逻辑方式等组合形成的艺术语言程式之外,还对许多由民族文化导致的其它方面的审美境界有很深广的阐发,因此在艺术追求过程中才真正需要“不拘于法、触类旁通”的勇气与魄力。梁树年先生作为一个画家兼教育家,他既不能让学生在初学时无法可依,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拘泥于法,更不能使自己的绘画落入泥法不化或浅显无文的地步。这确是难题。在梁先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成就——既没有把作为法式的艺术语汇程式当成唯一的楷模,又时时注意时代的审美要求与由时代变化造成的文化氛围;他非常注意从法式中寻找一种与现实有更多关联而又不脱离中国画境界的表述方法。他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在习法中变成“熟练工种”式的操作,也不允许学生脱离循序渐进而无法无天。他以自己守法而更用法的作品让我们从中窥见了艺术的平常道理与艺术家的真实心境。从梁树年先生多年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体味出他这种追求。他实际上在一步步的积累之中将平常法度转化成一种精细的语汇,将平常心境发展成一种浸润的包容;特别是到了近十年的创作,他能独步于自己一贯的法度之中,从容显出通脱的境界来。
梁先生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时,曾作《水调歌头》以自律,词曰:“少儿耽涂抹,想一蹴而通。学后方知非易,十载叹无从。马瘦途长人老,渴望津头指引,怕水尽山穷。赖有精诚在,不会没前程。遇困惑,莫轻弃,耳休聋。方家多似星斗,先驱带后骢。笔墨相承相继,诗境也同画理,胸次并包容。山川多丘壑,云过见高峰。”一股诚朴之气!可谓悟彻了画道。他的平常通透的作品,正是他数十年磨练,完成了不平常的探索。
(附图片)
观泉图(中国画)梁树年


第12版(美术)
专栏:

墨菊(中国画)范有信


第12版(美术)
专栏:

▲观影自赏(中国画)
张蒲生
张蒲生,陕西省大荔县人。一九六○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擅长写意花鸟画,作品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出版有《张蒲生画集》。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现为天津美院教授。


第12版(美术)
专栏:

桂海神仙府漓江龙凤池(书法)马岱宗


第12版(美术)
专栏:

▲南国的早晨(油画)
梁万成
梁万成,广西灵山县人,中年画家。曾任海军专职美工干部。现在故乡县文化馆工作。


第12版(美术)
专栏:

▲热带雨林少女(油画) 张万凌
张万凌,甘肃宁县人,青年画家。作品主要表现中国西部风情。现在甘肃省美协工作。


第12版(美术)
专栏:

山水图(中国画)罗健


第12版(美术)
专栏:

漓江烟雨(中国画)王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