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

在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里,有一批鲜为人知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者,在寂寞中为子孙后代——
守护中华文化的遗脉
本报记者 卢新宁
中国文化的悠久灿烂,一直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如果要举例,我们可以轻松而骄傲地顺口说出许多:从长城到兵马俑,从北京周口店遗址到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虽然我们有很多讲授文化的大学、存储历史的书籍,但在许多人心中,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是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落在这些可以伸手触摸、凝神打量的名胜古迹上。大多数中国人都曾由此感悟中国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面对它们,真的好像是触摸到了历史脉搏,那种感悟是无法言说的。
然而,当人们在山水间跋涉,在古迹中徜徉时,有多少人知道,为了完整地保存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的文物工作者付出了多少心血?
“中国的文物工作者是带着一腔爱国热血以命相赴保护文物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曾经这样感叹。在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今天取得的巨大成绩后面,隐藏着许多感人故事。
洛阳桥“三老”的共同心愿,布达拉宫里的诀别誓言,老文物专家的不变痴心
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玉柱的眼里,修复后的洛阳桥是这个秋天里泉州古城最美的风景。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石梁桥,桥梁史上素有“北赵州,南洛阳”之称,其建桥工艺是无与伦比的。近千年来,石桥损毁严重。为了抢修这座著名古桥,在长达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64岁的杨玉柱的许多时光是在这座石桥上度过的。
洛阳桥历史上的盛名,正是得因于工程的艰险。如今,在江阔潮急的洛阳江入海口修复洛阳桥仍有生命危险。而无论是杨玉柱等古建筑专家,还是当地工程队队员,都似乎没有想到这些。他们站在烂海泥里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有时得在齐胸海水中操作施工。
南方酷暑苛烈,漫漫无期。杨工和年轻的助手、国家文物局干部许言住在洛阳桥附近蔡襄祠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洛阳桥长731米,每天从住处出发沿桥走个来回就有3公里。三年多来,年过六旬的杨工就这样一趟趟地走下来,直至满面黑红,一只耳朵失聪。今年32岁的许言则于三年前抛下新婚不久的妻子,在这座桥畔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洛阳桥修复工程中还有两位值得尊敬的老人:62岁的修复办公室副主任吴荣洲、62岁的泉州文管办干部董亦农,他们和杨工一起被当地人称为“洛阳桥三老”。三位老人有着一样的晒成黑红的肤色,一样的心情,洛阳桥在他们看来比生命还重要。今年8月1日,泉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台风海潮,刚修复的洛阳桥在风雨飘摇中承受了大自然的考验,潮水漫桥8厘米。吴老深夜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洛阳桥头,面对墨色天宇下暴虐的台风巨浪仰天高喊:蔡老爷啊,让潮水退了吧!蔡老爷就是洛阳桥的修建者、北宋名臣蔡襄。
在10月20日洛阳桥竣工典礼上,疾行而无声的秋风中,三老黝黑的面庞和许言年轻的笑容暖暖地映衬着古桥的壮美。
在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中,为最好地保存文物原貌,文物专家决定在支顶时,采用传统的打牮拨正、“偷梁换柱”的办法,以避免原设计落架所可能造成的损失。然而,这种方法在施工中有生命危险。开工的那一天,十几个文物专家和技术工人让人从门外锁上了大殿的门,在殿里静静地相互作了约定,发誓与文物共存亡。可以说,正是许多文物工作者生死相许,才换来布达拉宫修复过后的壮美。
国家文物局有一个年轻干部叫李培松。今年6月,这个瘦弱的小伙子不听劝告,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踏上了前往阿里的道路。他们对这个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考察,获得了十年来有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以及东嘎皮央遗址等危险状况的最新资料,写出了抢修这些文物的详细报告。在这一个月里,他们数次遇险,几乎丧命。当记者问起此事,李培松只是轻轻一笑,似乎本来就该如此。
有人说,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往往加重人生的负载。然而,明知这一点,众多的文物工作者还是无法丢弃这种责任感。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事业关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遗脉,怎能放得下?许多文物工作者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热血。今年72岁的罗哲文先生是我国古建筑方面的卓然大家、梁思成先生的弟子。几十年里,罗老奔走于祖国各地,在北京的日子倒是少数。一次在辽宁考察朝阳北塔时,罗工从约四层楼高的塔上摔了下来,幸亏落到一间斜坡草房上才幸免于难。在我国有一批像罗老这样的老专家,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呵护文物,虽历经磨难而痴心不改。
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如今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丰收季节
中国是文化古国,更是文物大国。在我们的国土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000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万多处。我们有不可移动文物如遗址、古建筑35万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清单的11处。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雕梁画栋会朽坏,石窟壁画会剥落,还有金属文物的锈蚀、破损,陶器、瓷器的碎残,石雕艺术品的酥化残崩,泡水漆器、木器和竹器的干裂皱缩,出土纺织品、纸张文物的糟朽,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是无可比拟的。
国家文物局处长郭旃告诉记者,全国50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半以上需要加固维修;更多的省市级文物亟待修复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文物局面对各省市接连不断的告急报告忧心如焚,却常常左右为难:每一处文物都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都应该立即上马维修,然而捉襟见肘的经费到底给谁不给谁呢?
事实上,我们的文物经费近年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1992年,中央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决定将文物经费从过去的每年五六千万元大幅度增加到1.3亿元。这让我们的文物工作者欣喜异常,虽然他们知道英国一个大英博物馆每年的经费就相当于4亿元人民币,日本稍大一点的单体文物建筑的保护经费就能超过我们全国的总和。他们说,不管怎样,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工作了。
据罗哲文先生介绍,目前我国公布的50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维修。其中许多质量很高的维修工程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长城、故宫、布达拉宫、塔尔寺、山西晋祠、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朝阳北塔、义县奉国寺、武当山紫霄宫、清西陵永福寺等等。罗老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使这些文化瑰宝得以延年益寿。
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黄克忠告诉记者,国际上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200多年,而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60年代才起步。资金、经验、工作条件都不如别人,但我们的许多工作水平则是第一流的。我们的许多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石窟加固、青铜保护、壁画保护上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成就。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李最雄将无机化学材料应用于石质文物表面防风化保护和土遗址保护上,取得丰硕成果;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河南省古建筑研究所陈进良研究员发明一种化学材料,使漆器保护方法有了突破性进展;布达拉宫修复工程中,大面积的壁画揭取切割技术得到应用,使这项技术走向成熟;在对甘肃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的保护中,采用了一些现代粘结材料,积累了石窟加固的丰富经验……文物保护在中国已经成为古代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门科学。
资金、人才和科研,我们能为自己的历史文化做些什么如果要问目前我国究竟还有多少文物急需抢修,也许谁也说不清。
记者走访的每个文物专家都能一口气讲出许多名字,这些名字后面无不蕴藏着灿烂的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建于北朝的甘肃炳灵寺石窟,今夏以来已有11个洞窟进水,雨水浸泡着塑像。塑像顶上的岩石已经松动,不仅危及游人的安全,而且那些珍贵的石雕佛像也面临危险。这项工程没有1000万元根本无从措手。
在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的山西,大部分古建筑或屋顶漏雨,大木糟朽;或地基下沉,墙体倾斜;壁画、彩塑多处发生空鼓、脱落;许多宋、金时期的古建筑摇摇欲坠。
三峡水库坝区存有数千年的文化史迹,据调查,合坝后需要保护的文物点823处。据了解,国家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十分重视,已列入三峡工程总体规划,重点保护,重点发掘……
记者曾随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及有关专家到过有“彩陶王国”之称的青海省柳湾。那里,数以万计的珍贵陶器堆积在车库,甚至危房里,只是因为没有经费建起像样的库房。柳湾彩陶博物馆一位黑瘦的汉子,一间间地为我们打开那些临时仓库的门,高高的架子上彩陶堆积直至屋顶,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那些历经千年岁月未曾消失的珍贵陶器随时会倒塌破碎。替我们开门的汉子始终没说一句话,但那眼中的渴望实在让人不敢正视。
面对这样的状况,多年来,国家文物局只能采取“先救命,后治病”的办法,把有限的经费用在点子上。
而在我们的文物保护中还有一个也许比经费短缺更重要、更急迫的问题,那就是人才的匮缺,尤其是专业科技保护人才的匮缺。在我们这样一个文物大国,从事科技保护的专业人员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还不到400人,兼通古建筑工程技术和文物保护原则的只有几十人。解放以来,我们的大学有考古系、建筑系,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可直到今年才在西北大学有第一届文物保护专业的毕业生。国际上大凡文物事业发达的国家,文物保护和考古的人才培养投入比例应该大体相当,可是我们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少到难以为继的地步。因为缺乏人才,我们的许多文物基础科研项目无法进行。
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傅连兴先生每讲及此,就不由得激动。他说,像我们这样一个文物大国应该对人类有所贡献,但半个多世纪来我们的文物基础科研几乎没有人做,大量的宝贵经验缺乏总结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论证,许多问题的含混导致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随意性。而更为可怕的是,现有的人才还在不断流失。
国家文物局地下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这样对记者说,文物是最生动亲切的爱国主义教材。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失去了它们,一个巨大的空白就会隔断过去和现在。文物工作者对自己事业的选择和追求也是一种爱国主义。
当我们站在那些名胜古迹前,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变化不多的雕梁画栋,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差异的钟鸣磬响时;当那种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感受充溢心底胸间、民族自尊和骄傲油然而生时,让我们记住那些在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固守岗位的文物工作者们,记住他们正在为守护中华文化的一线命脉承受生活的压力,默默地奉献着。(附图片)
修复后的宁夏一百零八塔 郭旃摄
洛阳桥修复工地 许言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生活消费中的审美追求
——《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出版
苏人
十亿人口实现温饱、数亿人口达到“小康”以后,我国的消费方式将呈现怎样的特点?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出版座谈会上,学者们指出,生活消费的美学时代正在到来。审美追求日益成为决定中国消费者消费意向的重要因素,成为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法宝。
买地毯,可以先坐在织机前,体验一下编织地毯的乐趣;买工艺品可以现场观看身怀绝技的老艺人的制作表演;捏泥人、面人、扎风筝,可以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一试身手。这种不同于一般商业行为的“情感销售”大获消费者的欢心,说明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在消费中的自我价值,注意领略消费中的美学意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企业审美文化论》一书以这样生动的事例,作为论述美学对现代市场冲击的破题。
美国现代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过:“我们没有理由主观地假定科学和工程的成就就是人类享受的最终目的。消费发展到某一限度时,凌驾一切的兴趣也许就在于美感。”而黄河涛主编的《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就此指出,这种对于美感的追求,常常是通过购买效用、购买感受、购买情境完成的。商品因此成为一种效用、感受和情境的载体。在消费中,消费者通过联想获取的感受可以远远超出商品效用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与其说是制造产品,不如说是制造能够获取与再现这种联想、感受的“情境”。正基于此,该书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比起产品的外观造型、颜色、营销环境的改进,“微笑服务”、“情意服务”的文化含量更高,具有更深层次的审美文化价值,因而也更有发展前景。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医院引进“文化治疗”
本报记者艾笑
今年仲夏,在沈阳市郊的“玲珑山庄”宾馆里,住进了20位特殊客人,他们来自18个省市。说“特殊”,是因为这些客人患有共同的病——晚期癌症。然而,他们游泳、爬山、赛车、棋牌战,个个意气风发。78岁的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乡老农姚敏卿,是这批客人中年龄最大的。他说,这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出远门,头一次住宾馆,头一次玩得这么痛快!
11年前,老姚头患了胰腺癌。反复放疗、化疗带给他的痛苦,使他两次轻生。他说,自打走出家门,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治疗,心情好了,从奄奄一息到能下地干活,骑自行车,再没了痛苦,尽想好好地多活些年啦!
出资10多万元组织这次癌症患者“文化治疗”活动的,是沈阳抗癌止痛研究所。这个研究所通过给患者送书(已送了10万册)、写信(每月2000件),鼓励患者在精神上振奋起来,以此配合药物治疗,已取得明显疗效。
以往,人们在分析癌症的病因和疗法时,往往忽视社会、经济、精神情绪的影响。其实,让癌症患者走出家庭、医院的封闭的休养环境,像健康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承担一些劳务和社会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康复。所长吴琪说,健康不仅是一个生理概念,也是一个心理概念、文化概念。把文化引进康复治疗,将会极大地丰富医学工作的内涵。


第10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度假村须加大文化含量
徐城北
不久前,有机会到胶东半岛跑了一圈。只见漫长的海岸线上,从青纱帐里挺立出许多连成一片的小洋房,煞是好看。但从我接触的几个度假村来看,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对度假村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我以为,度假村是开发区的伴生物,或者说是为开发区服务的。据我理解,度假村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回归自然”。开发区大量、深度应用的是高科技,人的劳动形态是精密和机械的,远离了人们朴素的自由。在经过一段这类劳动之后,他们有必要到度假村来“放松”一番,让精神和躯体,都恢复人类“初始”时的自然。这个自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须经人“加工”的大自然,另一部分是在度假村的内外需要经过“人化”的自然。
前者在我们选址时就要再三审核,要抛弃穷山恶水,但也不一定都是锦山绣水。只要它的基调人可以承受,那么这一地域就有可能建设度假村。
我不幸地发现,个别度假村湿度过大,好像不太适合人到那里消闲、度假。还有些地方的海滩不适合游泳和小憩,即使完全建成后的硬件再完美,恐怕也很难吸引游客。因为大自然是无法用人力改变的,发现它不适合建村,唯一的办法就是毅然远离它。
对于后者——在度假村的内外,对于那些需要经过“人化”的自然,则需要我们仔细斟酌,使之恰到好处。这里的内部可以稍稍“放大”到附近需要游览的风景点。比如我去过的某度假村,附近有一处叫做“仙人桥”的名胜。照片在宣传材料上“做”得很大很美,但近在咫尺的渔民却根本不知道它。我到了实地一看,发现那是一整块很大很大的石头,横亘在悬崖和海滩之间,斜向着把悬崖和海滩连接到一起。物质的它是很有气势的,只可惜它没有历史传说。看来,“仙人桥”有必要进行“再造”——需要有一个“像样儿”的传说,更要有具体的朝代和仙人的姓名,要说明仙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此地造成这一座“桥”的……在这一创造中,附近渔民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些神话(乃至整个的立意),与其由外来的都市人编造,不如请渔民做质朴的构想,越是粗一些和土一些,反倒更加真实。
地处乡野的度假村,不必照搬都市中充满洋味儿的“五星级”。在饮食上,在健身房的陈设上,也有两点值得参考。一是从大都市的老字号借鉴,二是参照当地淳朴的民风再造。二者中均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开发区“现代人”所最感兴趣和最需要的。事实还将证明,最后是这些内在的民族文化,会使“现代人”成为乡野度假村的“回头客”。


第10版(文化)
专栏:文化消费大家谈

在林林总总的广告充斥视野之时,作为成年人应该思考——
如何引导孩子辨析广告
胡萍
我曾对广东顺德碧桂园学校一至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做过调查,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不是动画片,而是有趣的广告。少年儿童由于其特定的年龄、心理,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被诱导性,一些广告语甚至取代了以往的童谣、儿歌而成为他们的流行语。那么,如何引导少年儿童辨析广告,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
学会欣赏有意义的广告
好的广告的确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诸如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内容的公益广告,对净化社会环境、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修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也有些广告以随产品赠送纪念品、发放兑奖券等形式来吸引少年儿童的兴趣。往往有很多儿童就是为了能凑齐多少张纪念卡,换取某种神秘礼物,不惜花费高于这件礼物几倍、甚至数十倍的价钱,买回那些他们并不喜欢吃的食物。为下代留出纯净的语言环境
在广告中常见的仿语,即模仿成语临时造出的新词组,如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电蚊香片广告)、骑乐无穷(自行车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衣名惊人(服装广告)、百闻不如一键(打字机广告)、咳不容缓(药品广告)……广告汉字的非规范化造成了某些混乱现象,影响语文教学。
当班主任向一个四年级学生指出“衣衣不舍”应为“依依不舍”时,他竟振振有词地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肥皂广告就是这样写的,难道报纸上登出来的还会有错!班主任一时语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建议至少是以少年儿童为诉求对象的广告不应使用仿语技法。
对各类广告要有不同的对策
有一则杀虫剂广告,画面是几只绿色昆虫手舞长矛,口里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一时间大街小巷很多儿童模仿着害虫的样子,嘴里高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好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只能做适当的指导,问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模仿的是人人见了都要打的害虫,同时,教会他们唱一些内容健康、曲调优美、简短易学的儿歌。
同学们反映最不喜欢看的是“戒毒广告”,画面一般都比较混乱、恐怖。此外,戒烟广告、预防艾滋病广告、禁止酒后开车广告等也常突出运用死亡等恐惧镜头。建议这类广告最好打上“儿童不宜”的字样,或由成年人在场指导他们收看。


第10版(文化)
专栏:

草原牧歌 李永长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