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滕久明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是落实这一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时,着重提出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国家的发展没有内地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行的。他还深刻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中,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正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高度重视,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中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则处于更低的水平。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就全国范围而言,我们要在继续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前提下,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促进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中西部地区而言,我们既要坚持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的方针,同时又必须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中西部其他地区乃至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否则,如果中西部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就会对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掣肘作用,不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始终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顺利地实现。江泽民同志在谈到西部地区的建设问题时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西部地区的基本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功。”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指示对于促进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懂得,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之逐步与中西部其他地区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相协调,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尚有6500万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中西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这既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也是面临的历史任务决定的,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决定的。”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是否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扶贫攻坚任务能否如期完成,直接关系到国家扶贫攻坚计划能否顺利实现。
努力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探索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思路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如此,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应如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同其他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情况,而且在不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思路。为此,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弱势。
目前,中西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少,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牧资源、水能资源和矿藏资源。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西藏和新疆。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据统计,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力资源蕴藏量占中西部总蕴藏量的46.98%,其中可开发量占59.4%;石油保有储量占中西部总储量的47%;此外,煤炭、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储量都分别占中西部总储量的一半左右。如此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以及中西部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振兴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巨大优势。
第二,中西部沿边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中西部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属于与国外接壤的沿边地区。近年来,国家对这些地区给予了较为灵活和优惠的政策,有效地推动这些地区扩大开放、增加进出口、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这对于加快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潜在的后发效应。不发达地区利用其后发效应,实行跳跃式发展,是可能赶上甚至超过比较发达的地区,这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点固然比较低,但它相对来说包袱比较轻,而且可以汲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直接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免发达地区曾走过的粗放式经营的老路,发挥自己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完全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本地经济。
第四,中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已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比如,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等。这些政策无疑是切实可行的,必将有力地推动中西部地区包括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根据上述情况,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应当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针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切实利用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资源开发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动点和着力点,应当切实安排好这方面的开发项目。但也应看到,中西部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其资源优势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而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进度,尤其要注意集中力量加快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增大投入,使之成为资源开发的先导和良好条件。
二是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着力开发中西部资源,另一方面要按照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对资源开发进行合理规划;既要积极鼓励开发,又要重视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如果不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盲目开发,胡乱开采,势必对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给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这是需要注意防止的。
三是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为了振兴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国家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些新的扶持措施,加大扶贫力度,这将给这一地区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国家对中西部民族地区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扶持倾斜政策,如财政补助、投资优惠、扶贫开发以及对口支援等政策,还应继续执行。但在扶贫战略上应有新的思路,这就是要逐步淡化以往扶贫中单纯“输血”的功能,逐步强化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把救济扶贫与开发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国家的扶贫行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行为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和内在经济活力的启动器。
四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的关系。发展科教文化事业,既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繁荣进步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中西部民族地区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从长远看,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应当把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真正把经济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文化事业,不断提高这一地区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制定和实行优惠政策,增强中西部民族地区稳定人才和吸纳人才的能力,促进人才向艰苦地区流动,以增强中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整个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毛泽东方法论导论》简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李景源主编,李为善、陈中立等同志参加撰写的《毛泽东方法论导论》一书,原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于一九九三年出版,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又重印出版。该书对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要素、体系结构和形成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有助于人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为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
该书通过系统地研究证明,矛盾分析法在毛泽东方法论体系中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是毛泽东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分析法;群众路线方法是领导和群众、集中和民主的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阶级矛盾的分析法;等等。不懂得矛盾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方法论。
该书还对毛泽东方法论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作了深入的研讨,用毛泽东同志的大量的原话或实例,系统地阐发了毛泽东同志许多精彩的、独到的见解和方法,诸如所谓辩证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做综合工作时不要陷于狭隘的经验论;要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个事物中抽出问题来作分析,再加以综合;按照从“为什么”到“怎么办”、从理论到方法的逻辑次序,形成成套思想;所谓辩证逻辑就是对立统一、内部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等;逻辑是从历史中来的,要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等等。这些思想方法,能帮助读者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叫人终生受益。
(元伟)


第9版(理论)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

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张国光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在规律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方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对其产生强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文化条件和社会风尚。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长期的建设性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立为本,新的思想、道德、文化建立不起来,旧的思想、道德、文化就不可能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当然,我们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以立为本,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对错误思想、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的批评、抵制和斗争,而是要在以立为本的前提下,做到立新与破旧的统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客观必然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把这个方针坚持下去。
近些年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辽宁省沈阳市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要求,在指导思想、工作部署、领导工作和工作方式上出现了四个转变,切实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落实。
在指导思想上,努力改变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软任务的模糊认识,切实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格局,既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又防止一时硬一时软,努力把两个文明建设统一到一个目标、一个过程中去,同时规划、共同发展。在制订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时,确立了“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开展依法治市的意见”;在制订到下个世纪初沈阳市发展战略目标时,相应提出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制订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包含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还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包括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和开展“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活动等,从日常管理、运行机制和组织人事制度上确保了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实践证明,只有在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下,才能使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调、同检查、同考核、同丰收,并有效地统一到一个目标中去。
在工作部署上,努力改变把精神文明建设视为软任务、不顶用的思想认识,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务求两个文明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选择有效载体,采取切实措施,使精神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行得通。为此,自1992年以来,全市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多内容集中到“大文化建设工程”这个载体上来,着力提高人的文明素质。这项大工程具体分解为五个子工程。一是思想解放工程,重在解决干部群众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奠定思想基础;二是道德修养工程,通过广泛开展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大力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智力开发工程,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主线,广泛开展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的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四是文化建设工程,突出主旋律,积极发展以企业文化为重点的单位文化、以广场节日文化为重点的社会文化和以人文景观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五是环境改造工程,抓环境改造工作,努力树立文明城市的形象。
在领导工作上,努力改变把精神文明建设仅仅当作宣传文化等职能部门任务的狭隘观念,使之成为经济战线和所有部门的共同任务,做到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全党动手、全民参与的程度。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沈阳市形成了在市委领导下,各方参与的有分工、有配合的一体化格局,收到了齐抓共管的效果。市人大常委会从地方立法和执法监督的角度,先后制定了科技进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禁放烟花爆竹等地方法规14项。市政府从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出发,加大“科教兴市”的力度,强化对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住宅小区等方面的整治和管理,使沈阳进入了全国卫生城行列。市政协围绕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提出各种提案、建议和意见800余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中,相应开展了主人翁竞赛、青年岗位练兵、巾帼创业等富有成效的活动。随着各方面参与程度的提高,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去年沈阳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前,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团结互助、扶危济困、奋起自救蔚然成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和城乡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只有全党动手、全民参与,才能有效地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和整体水平。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破字当头的传统习惯,切实采取以立为本的建设性方法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力求在治本上出水平、见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多年来,我们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在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通过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着重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同时,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在全市先后开展了四次旨在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使那些“唯上唯书”、“盲目恐资”、“小富即安”、“等靠要怨”等旧思想、旧观念,正在或初步为讲求实际、大胆创新、勇于竞争、自主拼搏等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其次,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沈阳市按照党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体现地方特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我们抓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一契机,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勿忘九一八,团结兴中华,建设新沈阳”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大大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再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农村开展“十面红旗新风户”系列化活动,在城市开展实施《文明市民公约》系列化活动,促进了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对社会上那些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以至腐朽的东西,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抵制、取缔和打击,使社会风气不断得到了净化。这些以立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建设性方法,不仅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要求,也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更加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将长期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如何帮助人们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这个课题是着眼于建设来提出的,回答这个重大历史课题也必须着眼于建设。所以,我们在精神文明领域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