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行政学院落成开学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题词或发贺信
李鹏为学院落成剪彩并讲授第一课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我国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国家行政学院今天隆重举行落成暨开学典礼。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学院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永做人民公仆”;李鹏的题词是:“培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精干高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乔石的题词是:“立足国情,面向实际,放眼世界,开放办学,把国家行政学院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李瑞环的题词是:“培养人民公仆,造就管理人才”;刘华清的题词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优秀管理人才”。朱镕基、胡锦涛为学院开学发了贺信。
国家行政学院是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于1988年开始筹建,1994年9月正式成立的一所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和培养高层次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磊、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我国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新型学府国家行政学院今天上午隆重举行落成暨开学典礼。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院落成剪彩,并讲了题为“中国将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的第一课。
上午9时,李鹏总理和李岚清、吴邦国、李铁映、李贵鲜、罗干等领导同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新落成的教学、办公楼、图书馆,对国家行政学院的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加学院筹建工作的教职员工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李鹏说,建立国家行政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又经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经过八年的筹建,今天行政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筹建期间,学院筹备班子举办了50多次各种类型的研讨班和培训班。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就不同的专题,在这些班上亲自讲课,参加研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他希望“领导干部讲课”应作为今后行政学院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以坚持和发扬。
李鹏总理在学术报告厅的讲课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他在讲课中说,今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一个宏伟的蓝图,回答了把什么样的中国带进21世纪的问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15年,中国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纲要》得到实现。因为中国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政局,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国经过47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巨大市场,包括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12亿中国人民正在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为《纲要》的实现而奋斗。
接着,李鹏从以下十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问题:一、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最终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六、努力缩小三大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八、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九、妥善解决发展道路上的难点问题;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李鹏说,开办国家行政学院,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定,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措施。国家行政学院主要担负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任务,在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这一战略任务中具有重要的使命。
李鹏说,行政学院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发扬我党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他希望国家行政学院虚心向中央党校学习,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国家行政学院坐落在北京西郊的绿化带。教学主楼、学员公寓、报告厅、风雨操场等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1988年开始筹建,1994年正式成立的。
国务委员兼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李贵鲜也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开学典礼由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桂世镛主持。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家行政学院教职工、学员800多人参加了今天的学院落成暨开学典礼。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记协五届理事会一次会议闭幕
选举产生记协新一届领导机构
邵华泽当选主席吴冷西、穆青被推选为名誉主席
本报北京10月28日讯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谢国明报道: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于今天下午落下帷幕。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当选为新一届中国记协主席。
中国新闻界的这次盛会始终充满着热烈的气氛。代表着全国新闻界的理事们,会议期间认真学习讨论了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和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大家对新闻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对新闻工作的原则、基本方针及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修改通过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会议还推举了53位常务理事,并依据会章由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中国记协新一届领导机构。
吴冷西、穆青两位从革命战争年代就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在新闻界享有很高声望的老记者、老领导被推选担任第五届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郑梦熊、南振中、刘习良、于顺昌、满运来、胡兴华、秦绍德、李孟昱、姚志能、栗国安担任中国记协副主席。
常务理事会还推举任命郑梦熊、王哲人、肖东升、梁贵和、张忠贵为书记处书记。
在今天的闭幕式上,新一届记协领导集体对67位长期从事记协工作的老同志进行了表彰。记协的新领导们走下主席台,向这些爱岗敬业的老同志颁发了表彰决定和证书。
新任记协主席邵华泽在闭幕词中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胡锦涛同志接见出席会议的同志并同大家合影留念,江泽民同志即席讲话,这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和记协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丁关根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对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方针、目标任务作了深刻的阐述,对记协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增强了我们今后做好新闻工作和记协工作的信心。
邵华泽代表新一届领导集体,向第四届理事会主席、顾问、副主席和书记处书记等为新闻工作和记协工作作出很大贡献的同志致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新的领导机构将在上一届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按照本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把中国记协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今天的大会由郑梦熊主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共同发展
本报昆明10月28日电记者任维东报道: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日前正式挂牌,沪滇双方还举行了项目签字仪式,两省市共达成各类合作项目55项,涉及资金近20亿元,其中上海投资11亿多元。这标志着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两省市的经济协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与云南各具优势。云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已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群体;上海具有经济、管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自1979年以来,上海与云南就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10多年来双方共实施协作项目1500多项。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省。
上海与云南商定,在新一轮对口帮扶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把救济扶贫与开发扶贫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结合起来,推动两地的对口帮扶和经济协作上一个新的水平,重点在对口帮扶、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联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六方面取得新进展,不脱贫不脱钩。
双方表示要通力合作,形成长期稳定、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新格局,促进共同繁荣。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辽化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投资一百零五亿元的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二期工程,从一九九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十五个月,二十八日全面建成投产,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这一项目包括四十万吨催化重整、二十万吨聚酯等主要装置。工程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单体、合成纤维及化工产品二十六万吨,相当于提供五百二十万担棉花。
(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昆山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江苏昆山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已批三资企业项目的开工投产,今年一月至九月,该市三资企业工业产值超七十亿元,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百分之五十;上缴国税九千二百二十四万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七十八点八三,占全市国税总额的百分之三十点七五。在日前召开的一九九六年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洽谈会上,当场签约项目二十一项,合同利用外资一点四亿美元。(阿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宝洁捐牙防基金会千万元
宝洁公司日前向中国牙防基金会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以资助对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研究和预防、开发先进口腔保健用品及全国范围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等事业。据悉,宝洁在华合资生产的氟泰配方的佳洁士含氟牙膏和波浪型牙刷亦率先获得了全国牙防组的认可。(刘文)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京将办国际钱币博览会
经文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首次钱币专业盛会九六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将于十一月六日至十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中国钱币学会联合主办。据悉,二十多家中外国家造币厂和近百家国内外知名钱币邮票经销商将参加本次博览会,展销世界各国钱币、邮票精品及电话卡等。(单国霞)


第1版(要闻)
专栏:

红星闪耀滹沱河畔
——老红军刘九令的事迹
新华社通讯员崔郭史新华社记者陈辉本报记者李成华
在石家庄市郊中落陵村外的果园里,一位老人住处的墙壁四周挂满了育英小学名誉校长、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授”、交通银行石家庄分行“精神文明教员”、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德育教授”等四十多家单位颁发的聘书、牌匾。
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单位把他敬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北京军区后勤部在号召广大官兵开展向他学习的决定中做了介绍:刘九令,现年七十六岁,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平津战役、解放石家庄等数十次战役和战斗,两次负伤,三次荣立战功。一九八一年,他从师职岗位上离休后,发挥余热,开荒造田,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新时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一九八七年岁末的一天,刘九令来到了他当年率领骑兵营攻打石家庄经过的滹沱河畔,面对满目荒凉的沙滩,老人的心被刺痛了。这块当年战友流血牺牲的地方,老百姓人均耕地只有七分,生活困难。可是,大片土地却荒芜着。回家后,他对老伴范新华说:“看着战友们当年流血牺牲的地方还是老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带头把荒地开出来,给乡亲们作个示范。”在老伴的支持下,他决定在这万亩荒河滩上,为当地群众闯出一条开荒造田的致富路。
刘九令经过调查,觉得这块荒河滩适合栽种果树。于是,他向大河乡中落陵村递交了承包六十亩荒滩的申请,提出不用村里投资,个人承担风险,十年后无偿将果园交给村里,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就这样,刘九令和老伴范新华告别了省会的“红军楼”,在荒河滩上的简易房中安营扎寨,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来,刘九令含辛茹苦,饱尝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他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三万多元,又动员四个孩子集资五万多元投入果园。创业之初,没有水,他自己打井;没有蔬菜,挖野菜吃;没有煤,就捡柴烧。他每天起早贪黑干十多个小时。有人看他太劳累了,劝他别再干了。范新华说:“我们老刘是个硬骨头,一九四三年在灵邱战斗中,日本鬼子的炮弹把他的左小指炸断,他只包扎了一下,又投入战斗。眼下这点困难对他来说算个啥。”他和老伴咬紧牙关,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开垦出60亩土地,栽上了葡萄秧,平均每年产葡萄5万多公斤。刘九令“种下一片绿,带动一方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大河乡六个村的200多户村民在他的带动下,纷纷承包荒河滩。刘九令毫无保留地向他们提供优质果树苗,传播栽培技术,当年的2万多亩荒滩如今已变成了瓜果飘香、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的“绿色走廊”,当地人均耕地上升到两亩多。老百姓们说:我们是跟着老红军,走上了致富路。
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刘九令都要把1万多公斤葡萄送给附近的医院、干休所、学校和基层官兵,让大家分享果实。八年来,“红军果园”先后投资近20万元,固定资产达80多万元,到合同期满,投资还不能完全收回。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看望刘九令时关切地说,刘老啊,市场经济要讲效益,你的投资远远没有收回,我们不能让你这样的老红军吃亏。有人劝他再续几年合同。刘九令说:“当初我想把荒滩变成果园,带领群众致富的目的已达到,孩子们的钱也快还清了。至于我那点积蓄,用在帮助老百姓致富上,亏了也值得!国家给我的退休金够用了。”
“弘扬红军精神,为民造福”的刘九令,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出名了,人们纷纷前来拜访学习。
前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一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突然来到果园,一把抓住刘九令的手说:“您就是那个在沙滩上开荒种地的老红军吧?我可找到您了!”
年轻人叫吴连宝,是河北遵化县人,初中毕业后,在县城开了个汽修厂,没想到经营时间不长就破了产,妻子也离他而去。经营上的挫折和婚姻上的失败,使他痛不欲生,意志消沉。正在这时,他从报纸上看到刘九令的事迹,便前来拜访。他向刘九令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表示分文不取,与老红军一起创业。为了鼓起小吴重新生活的勇气,刘九令收下了这名年轻人。
两年多过去了,在老红军的言传身教下,吴连宝对生活又充满了自信。尽管他表示无偿劳动,但刘九令却把他的工钱按月存入银行,作为他将来离开果园后重新创业的资金。
在中落陵村,还流传着老红军帮助“李混混”的故事。
“李混混”名叫李庙红,今年60岁。从青年时起就游手好闲,喝酒赌博,时常无事生非,出手伤人。但他为人仗义,崇拜英雄。出于对刘九令的敬佩,他要求前来帮工。刘九令为了使他改邪归正,点头同意了。在刘九令的教育帮助下,李庙红和以前判若两人,他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而且成为管理果园的行家,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他对刘九令说:“您活着,我给您帮工;您死了,我给您送终!”
刘九令不管农活多忙,对前来参观的人总是热情接待。不管来访者是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他都不厌其烦地陪同参观,进行讲解。几年来,他已在果园接待了100多个单位的6万多人。
刘九令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红军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开花结果。在党政机关,他讲弘扬红军传统,加强廉政建设;在服务行业,他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金融系统,他讲拒腐蚀,永不沾……八年来,他先后作报告500多场,听众达20多万人次。
今年3月,河北省少管所留下了刘九令的足迹。他的红军传统报告,使少年犯的心灵受到了很大触动。一名叫刘杰的少年犯给刘九令写了一封长信,摆出了他心中的许多困惑:你是老红军,有车坐、有钱花,不愁吃、不愁住,干嘛还到村里去受苦?你辛辛苦苦投资建的果园,为什么要无偿交给国家?你干嘛老为别人着想?你不是太傻了吗?刘九令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鼓励刘杰勇敢地面对现实,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争取改造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刘九令的启发教育使刘杰产生了变化,他把政府每月发给他的5元钱积攒起来,凑足50元,捐给“希望工程”,还报考了医学函授学院,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地为社会服务,报答刘爷爷对他的期望。
今年5月3日,刘九令又来到了河北师范大学。报告会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师生们被刘九令的“老红军精神”感动得流泪,会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刘九令报告会的录像带在大学里反复播放着。秋季毕业分配时,1600多名应届毕业生都愉快地服从了分配,还有17名坚决要求支边。学校领导讲,毕业分配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可喜局面。为此,学校党委做出决定:把刘九令事迹报告会的录像列入德育教育的必看资料,聘请刘九令为大学的“德育教授”。
刘九令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河北省委和北京军区后勤部党委联合对他进行了表彰;他还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附图片)
下图:刘九令与老伴范新华在果园劳动,喜摘果实。
本报记者 李成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同志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这次会议将对推动全国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后,中央专门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要求用三年时间重点将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农村党组织整顿好。两年来,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已集中整顿了一批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的目标推动面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逐步展开整顿建设乡镇党委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多数基层组织有了新的进步,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对农民群众的号召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今年战胜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在看到主流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问题和不足。有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或经济发展缓慢的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干群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还不少,少数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较低。经过整顿的党支部有些还需要巩固成果,继续提高。总之,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估计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松劲情绪,再接再厉,把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继续做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强调“文明村镇建设要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功能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指针。今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搞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党。因此,首先必须建设好一个坚强有力的、能够担当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任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农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加强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的建设,才能团结农村党员和广大基层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使我国农民在富裕起来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继续全面坚持“五个好”的要求,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围绕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来进行。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还要把整顿后进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同时,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下大力量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在广大农村培养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作风廉洁、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热心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农村经济实力提高了,才能做到“有钱办事”;干部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有人办事”。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县(市)党委更应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管党、书记带头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实行这项制度,一是要有明确的职责,具体的措施,二是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和考核,以确保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领导干部要带着对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深厚感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同时,注意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
农业兴,全国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安,天下安。现在距中央提出的三年整顿农村后进基层组织的期限仅有一年时间了,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从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实现党的跨世纪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做好今冬明春的工作,圆满完成中央提出的任务,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出版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今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本书还收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等三篇谈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重要讲话的评论员文章。


第1版(要闻)
专栏:

由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我国目前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建成一年来,秦王川的77万亩旱沙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灌区的30多万农民将告别贫困。现在,秦王川灌区田间灌溉已基本配套。图为西槽乡土墩村华明翠家今年得益于“引大入秦”工程,粮食亩产增加250公斤。新华社记者 武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