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不落的星辰
刘玉琴
张金垠走了,走得那样匆忙。
然而,40多个生命年轮所凝就的足迹,却在大地这不朽的丰碑上熠熠闪光。他以一生的言行融合瞬间的壮烈所展示出的高尚灵魂,已化作人们心中又一颗不落的星辰。
今年8月5日,河北省赞皇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作为总参装甲兵指挥学院军务处副处长的张金垠,在人民最需要的危急关头,带领他的战友又一次冲在了最前头。面对被疯涨的洪水困在屋顶上的九名危在睫眉的群众,正在患病的他不顾战友的阻拦,毅然跳入水中向群众游去。不幸的是,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消息传出后,当时,赞皇县数千名闻讯的群众冒着大雨,哭着喊着,沿着槐河两岸奔跑着寻找英雄。当人们在下游5公里处找到张金垠的遗体时,从槐河通往县医院的8公里长的道路上,数以万计的群众伫立两旁,目送英雄远去。大雨滂沱,泪雨纷飞。河水呜咽,太行垂首……赞皇县县长胡荡舟涉水15公里赶来现场,未语凝噎。他说:张金垠是为赞皇人民牺牲的,21万赞皇人永远忘不了解放军,忘不了张金垠。
消息传到装甲兵指挥学院,从年过半百的将军到刚入伍的战士,从与张金垠共过事的战友到他曾经授过课的学员,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军中男儿为一个英雄落泪。学院政委田永清,这位戎马生涯几十载的将军,每每说起张金垠,总是禁不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人们都说,金垠是一个对人充满爱心、给人以无限温暖的好人。他治过病的大娘和治好了病的战士记着他,他曾救过的落水儿童的父母和教过绘画的小姑娘想着他,他帮助抢收过庄稼的大爷还念着他——大爷把嫩绿的秧苗插进了田里,潮湿的土地上思念与绿色的希望一起蔓延。
42岁的张金垠出生在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一个农民家庭。母亲中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六个子女拉扯成人。苦难中长大的金垠对养育他的母亲总有一种报答不完的深情。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好儿子。二十多年来,不管生活多么拮据,他每月总要按时给母亲寄去生活费。有一年暑假,他探家归队前夕,特地去了一趟水果市场为母亲买桃。他走到摊主前,买了一大堆桃子,并把软的、半软的、硬的一一分开。卖桃老人不解地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我当兵在外,难得回来一次,我妈最爱吃这东西,我就多给她买一些。软的她可以先吃,半软的、硬的后吃,我走了以后,她也能多吃一段时间。”卖桃老人深受感动,说:“我卖了这么多年的桃,还没见过这么孝敬老人的。”
对妻子和儿子,金垠同样倾注了一腔挚爱。妻子刘永华多年来一直患有严重的脊髓炎,病痛难忍时,只能卧在床上。张金垠为了减轻妻子的病痛,业余时间自学了中医,每天晚上为妻子针灸、按摩、熬药。星期天,不论是雨潇潇,还是雪霏霏,他都去教学楼帮助患病的妻子打扫卫生,从不麻烦别人。他特意为妻子制作的中药柜里,装着近百种中药。如今,带着温馨与柔情的缕缕药香仿佛还在诉说着丈夫对妻子的一片赤忱。
人们说,金垠更有一颗爱党爱业、自觉奉献的金子般的心。当战士是好战士,当学员是优秀学员,当教员是优秀教员,当学员队队长是基层干部标兵,当领导,4个单位抢着要。23年军旅生涯,9次获奖,1次立功,7次变换工作岗位,每个岗位都做出了突出业绩。对一个人来说,一时一事做得好容易,一生一世都做得好不容易;少数人说好容易,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说好不容易;在一个岗位上做好工作容易,多次变换工作而且都能做出优异成绩不容易。张金垠,将这么多不容易都集于一身,一颗平常心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履历,真是不容易!他是从墨绿色的摇篮里,在党和人民的滋养下,以坚持一生有益于别人的言行,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生命的辉煌与壮丽。
如今,洪水已经退去,芳草重又青青,花儿依旧在开,只是人们再也见不到张金垠。但英雄把生命汇入了江河,融入了大地,燕赵热土上涌起的碧波时时叠印出英雄的身影。
河北省、石家庄市分别作出向张金垠学习的决定。河北省委、省政府通过总参谋部向中央军委请求为张金垠同志授予荣誉称号。石家庄市各级领导两次赴英雄所在单位慰问,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难。正在修建的石家庄至蟠龙湖的23公里长的公路,被正式命名为“装院”路。赞皇县在风景秀丽的蟠龙山下为烈士塑像、立碑、建亭,并成立了“向张金垠学习抗洪抢险突击队”。那一面面火红的队旗像一团团火焰,跃动在工厂、村庄……
张金垠走时,最遗憾的是没有治好妻子的病,没来得及为家里购买一台洗衣机。人们说,英雄已经流了血,就别让英雄再流泪。石家庄中医医院院长、书记亲自带人赶到装院,将烈士的妻子接到医院,决定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药品、最优质的护理,千方百计无偿地治好她的病。小鸭集团总经理王小军带人挑选最好的洗衣机,以最快的速度,将机器送到并安装在烈士的家里。石家庄人寿保险公司破格无偿地为张金垠的妻子和儿子办理了人寿保险。河北省画院老画家费正,苦干两天两夜,为烈士画出了大幅遗像。一位中年男子看见这个遗像时,掏出身上仅有的100元钱,硬塞给迎取画像的同志,让转交给烈士的妻子、儿子。问他姓名时,他说:“记着我是石家庄人就行了。”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石家庄人、天津人、北京人,他们以种种纯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敬意。
虽然张金垠的身影在茫茫人海中永远地消失了,然而千万人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已经战胜了自然灾害,重建着美好的家园;烈士的儿子又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或许时间可以改变江河,改变大地,但英雄的精神将如人世间最壮美的乐章,会被高山流水昼夜弹唱,风清月朗之时,无垠的天幕上定有一颗耀眼的星闪烁着金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情系小浪底
  于彩芹
“九曲黄河万里沙”,蜿蜒流过中原大地的母亲河被取名黄河,是因了黄土高原的黄土,也是因了鄂尔多斯高原的黄沙。长年累月的冲刷和堆积,黄河到了下游已经是一条地上悬河。这样的悬河仿佛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黄河儿女的头上,党和政府怎能不情系之,心焦之。多年来,黄河的防汛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桩大事,而治理黄河水患则是一个长久的心愿。
历史的车轮跨入了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要把心愿变成现实。于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兴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是黄河边上一个村庄的名字,以它命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这里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这项水利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其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
1991年9月1日,小浪底前期工程鸣炮动工。如今,整整五年过去了。在这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们奋战在这偌大工地上,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曲雄浑昂扬的建设者之歌。伴随他们的是隆隆的机声、高高的钻塔和那不熄的灯火。
在小浪底工地,笔者见到一支专门做基础处理的队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他们的工地总指挥笑着对我说:“你这个时候来最好,能够看看我们的‘作品’。若是等到工程完工剪彩,我们的‘作品’就埋在地下、水下‘难见天日’喽。”当我在小浪底工地与这些可敬可爱的建设者们一同吃住并倾心交流之后,才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被他们舍小家为工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他们是做基础处理的,是为水库大坝、高楼大厦打地基的人,所以,他们的功绩是埋在地下、水下的。当水库大坝竣工、高楼大厦矗立之时,他们早已转战另外的工地,剪彩时的鲜花和掌声从来与他们无缘。这是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业绩可歌可泣,他们为事业的牺牲精神同样可歌可泣。由于工作性质,他们常年远离亲人,身居工棚,但他们无怨无悔。一位老工人深情地对我说:“干了一辈子水电,能够为这么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出把力,是我的荣幸。”
情系小浪底的不仅仅是这些建设者,还有成千上万的各族同胞。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项工程也十分关注,江泽民总书记两次亲临小浪底视察,李鹏总理等领导同志也都先后视察了小浪底。
“浪淘风簸自天涯”,桀骜不驯的黄河被梳理,是为了让它不再危害人民,也是为了让它造福于人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现在的不足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洪水及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每年为下游增加供水40亿立方米,大大提高下游1500万亩灌区的用水率,并可维持抗旱灌溉面积2500万亩。”
在小浪底工地,尽管一片繁忙,但又井然有序。明年是1997年,按预定的时间表,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将同在这一年截流。我启程离开小浪底工地是在晚上,那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建设者们将黑夜也变成了白日,在以时光和汗光呼唤胜利。


第12版(副刊)
专栏:三株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

  钢铁长征
陈惠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红的炉火说:是这样的……几十年前的那一点点星火飞溅,映红了整个夜空那个魁梧的吃辣椒的湖南人作出一个有力的手势——井冈集料,遵义锤打,延安成型二万五千里的征程是一道异常复杂的工序以鲜血淬火以草根淬火以生命淬火谁见过这么一双铁脚板从南到北,贯穿几千年历史谁见过这么一副硬脊梁从东到西,挡住血雨腥风淬火,以一个觉醒民族的名义宣布中国不再是三寸金莲那个魁梧的大脚板的中国人额头宽阔而明亮当千军万马驰过风掠过发际,进入更深的沉思长征,漫长的进军已变幻成一道道雪线纵生白发,也是静穆的风景也许,我们不再是丈量草根的时代而一株草弥漫成的草原一块根演化成的情结却需要我们一遍又一遍反刍我们的生死荣辱,在新的时代又进入新的工序之中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血与火,良知与意志淬,反复锤打


第12版(副刊)
专栏:

  明珠(指墨画)严玉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