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党与人民息息相通
——中央领导关心群众信访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 陈雁 朱冬菊
党中央几代领导人都把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当作保持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件大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传统,十分关心重视信访工作。从1990年至1996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直接批示群众来信5000多件,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一
信访工作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十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于群众反映的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区别情况,正确处理。需要查处的,应提交或责成有关机关查证核实处理。”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认真处理群众来信,同时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1989年8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一份文件上写道:“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使其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中,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极其繁忙的工作中,江泽民始终如一地重视阅处人民群众的信电,并要求有关部门经常督查人民群众来信来电的办理落实情况。
1992年春节前夕,李鹏总理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问候辛勤工作在信访岗位上的同志们,当他看到信访局办公用具十分陈旧时,立即要求有关部门帮助改善办公条件。他勉励大家:“信访工作很重要,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一项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这些年来,他一直要求中央信访部门,及时将重要来信报他阅批。
中央信访工作部门每年要收到各地群众来信来电四五十万件。对此,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示,要按照不同的情况认真处理这些信电:有的直接送领导同志阅处,有的归纳编辑成为《情况报告》,送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参阅,有的转交有关部委研究处理。中央领导还一再强调,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要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畅通民主渠道。他们要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应该成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原则。同时要求信访战线上的同志们,以满腔的热情对待群众,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把信访工作做得更好。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信访工作日益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
信访,就像一架桥梁,一头连着中南海,一头连着亿万群众。
曾因企业不景气而生活发生困难的湖南省耒阳市建材厂的职工,至今忘不了在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各级组织帮助他们排除困难、振兴企业的事情。
1992年,耒阳建材厂因产量下降而拖欠退休职工12个月的生活费,在岗职工的工资也没有保证。这个厂的职工为此给中央领导写信反映情况。江泽民同志阅读了这封群众来信后,立即批示,要求核查解决这一问题。不久,耒阳市委、市政府和企业共同商讨制定解决困难的办法,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了问题。
安徽省农民庞文全永远不会忘记与江泽民总书记的三次“信件交往”。1990年1月3日,庞文全给江泽民写信,表达农民盼望切实重视农业、给农民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稳定物价等的迫切心情。不久庞文全即收到了中央信访部门的回信:你给江泽民总书记的信收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对你表示感谢!1992年12月,庞文全又给江泽民写了一封信,反映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一周后,他收到回信:你的来信已转有关部门,国务院即将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感谢你积极参政议政的精神。1993年1月,庞文全给江泽民寄去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开发利用蚌埠东郊5万亩低洼易涝地的建议。不久,由国务院开发办牵头组成的调查团来到蚌埠。之后,一份关于开发利用低洼易涝地的方案送达国务院。
1989年底,李鹏总理收到南方某省一所小学学生寄来的信。信中说,由于洲滩钉螺滋生,他们那里成了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数十名同学受感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许多患病同学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李鹏看信后,立即指示当地党政部门:“查明情况,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在李鹏的过问下,这个省及时采取措施,为包括这所学校学生在内的群众查病治病。当李鹏得知患病的学生都已恢复健康并投入学习时,才放下心来。
一个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绿条子”的现象——收款人收到汇款单后却取不到钱。信访部门把群众来信反映的情况综合成“绿条子蔓延使人愁”的简报,送达中南海,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他们立即指示有关部门拿出解决办法。根据中央领导的意见,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专门召开电话会议,“绿条子”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体察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三
前不久,党中央决定把正在开展的“严打”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人民群众纷纷致信党中央、国务院,认为这是打击犯罪、纠正歪风、伸张正义的一个有力措施,希望长期坚持下去。
从阅处的群众信电中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1991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的几位同学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希望每年大学生毕业之际中央领导同志能会见大学生并讲话。江泽民总书记看到这封信后,立即批示:“我看这个建议是很好的,请注意安排。我最近去厦大、贵州民族学院都讲过话。”如今,中央领导同志每年与应届大学毕业生座谈已成惯例。
1990年底,李鹏总理收到了云南省一中学生的来信,信中反映,大量毒品流入该市,吸毒者越来越多,他的同学有的也开始吸毒了。李鹏看完信,马上批示:云南省禁毒工作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主要依靠发动群众,大家来禁毒。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这些年来,我国禁毒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
1993年,中办国办信访局《群众反映》上,刊登了“汽车还是行路难”的来信综合,反映一些地方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的现象。中央领导同志看后要求有关部门“共同商量一个办法,不能随意上路,随意收费”。经过一系列工作,主管部门将整治公路“三乱”问题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工作部署。而中央出台的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如处以上干部收入申报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在经济实体中任职、不准用公款吃喝、不准乘坐豪华小汽车等,都吸收采纳了群众来信中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给中央的来信来电中,有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呼吁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有的希望解决好农民负担问题,还有的为搞活国有企业献计献策……这些都受到了党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出措施的重要参考。
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使信访工作成为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从来信到阅处的过程中人们看到:群众对党无比信赖,党与人民息息相通。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献计献策
两岸学者聚会香港探讨统一问题
新华社香港10月19日电(记者端木来娣、李少山)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统一论坛研讨会今天在此间闭幕。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二十多位学者在会上畅所欲言,为早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献计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余克礼发言的题目是《海峡两岸政治谈判主要症结问题初探》。他认为,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处在低迷状态,两岸政治性接触、商谈仍遥遥无期,其症结就在于台湾当局至今还不愿意放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路线。因此,要突破目前的政治僵局,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扫除设在通向两岸政治谈判道路上的根本障碍;其次要淡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降低敌意,积极为两岸政治谈判营造和缓气氛;其三要坚持平等协商,互信互尊,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的谈判原则;其四应以结束敌对状态作为两岸政治谈判的突破口。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王在希发言认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在目前形势下是打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关键性一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林劲主要论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地位。他认为,只有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才能规范两岸关系在过渡阶段向和平统一发展。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泉认为,实现“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可以互补互利、互相促进。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携起手来,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共创美好的未来。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曾祥铎就《中国将如何由分裂走向统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中国的分裂局面不会拖得太久,统一将是必然趋势。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朱新民说,有关“一个中国”的原则,“若一定要订出政治涵义,则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的叙述,应该是两岸都较能接受的叙述。”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赵春山就《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两岸谈判机制》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台湾“中央社”执行副总编辑张荣恭就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发了言。
在闭幕式上,此次会议组织委员会顾问张铭清、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办人段宏俊,以及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台湾《世界论坛报》董事长陈白淮分别总结发言,赞扬此次会议开得成功。他们认为,两岸学者围绕着祖国统一大业问题各抒己见,通过研讨,互相沟通,加深认识,对推动祖国统一事业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落实与老实
于宁
每当中央开了重要会议、发了重要文件、作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之后,总要强调落实。应当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于抓落实的态度是严肃的、郑重的、积极的、认真的,落实工作做得很好或比较好,但是也有少数地方、部门和单位落实得不大好,个别的甚至落实得很不好。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里的领导缺乏老实的态度和作风。
你问他:“会议文件学习了没有?”他回答:“学习了。”实际上只是敷衍了事地念了念,走了一下过场,并没有认真讨论、领会精神;有的人甚至连文件看都没看,就说学了,还能让别人为他夸夸其谈地写出一大篇学习体会来。
你问他:“会议精神贯彻了没有?”他回答:“贯彻了。”并且可以报上来如何贯彻的方案,大一二三四,小1234,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上的方案而已,并没有打算真正照着去做。
你问他:“中央工作部署的要求是否都落实了?”他回答:“都落实了。”实际上,符合他的口味和局部利益的,他才积极落实,不符合他的口味和局部利益的,他就束之高阁,消极应付。
你要到他那里去看一看落实的情况吗?那么,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你看到的、听到的情况都不错。可是那里的干部、群众最清楚,这些都是事先导演好的表面文章,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干部和群众根据中央的精神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或者解决得很不好。
如此种种,都属于不老实之列。持这种不老实的态度能够真正落实中央精神吗?当然不能。
现在,各地正在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人们公认是一个好文件,对它的贯彻落实,抱着很高的希望。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落实好这个《决议》,难度更大。因为,第一,在一些人看来,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虚,不像物质文明建设那样有若干便于考核的硬指标,抓多抓少、抓紧抓松,一时不容易看出来;第二,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触及到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从思想、道德、作风、操守等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需要其率先垂范。这对那些缺乏老实态度的人,更是严峻的考验。
因此,今天就更有必要大大提倡老实的态度和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飘浮、好讲空话,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不良作风。如果听任这些不良作风蔓延滋长,不但会使党的好文件、好决议难以落实,而且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极少数不老实的人怎么办?首先要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是否老老实实地落实中央的精神,决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是否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原则性问题。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其次,要建立并实行严格有效的督促检查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对于模范落实党的决议和指示的干部,要予以表扬和重用;对于不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对那些阳奉阴违、弄虚作假者,要进行教育,严重的要给以纪律处分。
总之,要落实中央的精神,必须有老实的态度。老实的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没有老实的态度,不可能落实中央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第4版(要闻)
专栏:

  书写时代画卷倾吐人民心声奉献名篇佳作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王黎)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珠江起风帆》,半个多世纪来,他的名字总是与党的新闻史上这些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连在一起。他就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著名记者、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今天,由中国记协、新华社联合主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穆青1942年从延安起,在党的新闻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穆青参加了今天的研讨会。
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主持开幕式。他说,穆青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从党的利益出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做人民的“孺子牛”。穆青为人正直、朴实、坦诚,这是每一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宣读了中共新华社党组的贺信。贺信说,穆青的新闻报道总是以壮阔、生动的时代画卷,高昂、激越的时代主旋律,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贺信指出,我们要通过对穆青新闻作品的研讨,加深对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进一步增强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新华社工作重要指示的自觉性,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建设强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而继续奋斗。
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讲话中说,穆青的新闻作品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几十年历程的生动写真,又是一个革命的新闻战士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之情的真实记录。他说,不仅穆青的作品本身值得研讨,而且透过作品有许多东西值得大家学习。要学习穆青的坚强党性;学习穆青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高扬主旋律;学习穆青贯彻始终的群众观点;学习穆青实事求是、深入调研的优良作风;学习穆青勇于创新、开拓奋进的精神;学习穆青培养新闻事业接班人的一片热心。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讲话中说,穆青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永远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和公仆,他永远为人民写作,所以他的作品充满感染力。范敬宜说,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打好“五个根底”的要求,实际上在穆青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他希望新闻工作者向穆青学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安景林、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张沛、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庹震、美籍华人赵浩生在会上发言。夏赞忠、南振中、高秋福、范新德、王晨、徐心华、杨子才、王立行、蔡名照、朱英璜、王哲人、唐非、栗国安,新闻界老同志李庄、穆欣、丁济沧、冯健、李普、李克、庞炳庵、纪希晨以及新闻界人士2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淑铮赴印尼参加纪念活动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联部部长李淑铮今天率中共代表团离京前往雅加达出席印度尼西亚专业集团成立32周年纪念活动,然后访问佛得角并出席科特迪瓦民主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和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前往机场送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宋健会见加拿大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加拿大国际合作和负责法语国家事务部长唐·布德里亚一行。
宋健对布德里亚率团前来考察中加合作项目表示欢迎。
他对中加两国在经贸、科技、环保等许多领域进行的富有成效的合作表示满意和高兴,并希望两国合作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布德里亚此行是他出任现职后的首次出访。他表示加拿大愿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广播大赛落幕
本报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烟台花雄酿酒有限公司协办的“花雄杯”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广播大赛10月17日在北京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北京选手陆小言获一等奖,山东选手刘羽和辽宁选手王春旭获二等奖,黑龙江的顾国宁等三名选手获三等奖。云南省等30个省级人民广播电台和语言文字机构获得比赛的组织奖。
据了解,这次进京参加决赛的60多名选手是由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5个月层层选拔推选出来的,香港地区经选拔也派出代表队参加决赛。本届大赛还首次邀请了俄罗斯、德国、韩国等7个国家的留学生参加。
(王尧)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纪念卡尔逊百年诞辰
本报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原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将埃文思·福·卡尔逊诞辰100周年纪念会,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首都外交界、新闻界、出版界和文化艺术界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
抗日战争时期,卡尔逊在中国的活动以及回美国后的著述和援华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帮助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作了不懈的努力。
纪念会后,还举行了《卡尔逊传》及《中国之友卡尔逊》两书的首发式。
(杨涌)


第4版(要闻)
专栏:

  台湾破获伪造人民币大案
查获假人民币上亿元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台北消息,台湾13日破获一起岛内历来最大的伪造人民币案,共查获面额百元的伪造人民币1亿元。
据台湾报纸披露,台湾警方在今年初得知岛内有一专门伪造人民币集团,随即组成专案小组进行侦办。3名嫌疑犯分别在台中、台南等地先后落网,并起出伪造的人民币1亿元及印刷模板。据报,嫌疑犯将伪造的人民币偷运到内地,然后向台商兑换台币。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另据报道,台湾警方曾于本月9日在高雄破获了一个伪造人民币的集团,查扣印制完成但尚未切割的伪造人民币面值总额5670多万元。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奖揭晓
本报讯第二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奖活动日前在京揭晓。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委宣传部刘荣明、李跃海的通讯《新时期农村艰苦创业的带头人》等5篇作品获特等奖。
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农村宣传委员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华“大地之光”征文活动,是一项面向全国各界基层专业和非专业新闻文化工作者的综合性、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其目的是反映各条战线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此次征文入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论文、调查报告、经验介绍、新闻摄影作品1857件,评出其中特等奖5件,一等奖104件,二等奖441件。(韧夫)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加签署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罗辉、实习生李宏)中国和加拿大四个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今天上午在这里签署,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和加拿大国际合作和负责法语国家事务部长唐·布德里亚在备忘录上签字。
这四个合作项目涉及建筑节能、大坝安全监测、清洁生产和新疆妇女参与发展。加方总投入为3150万加元,合2400多万美元。
签字仪式前,吴仪同布德里亚就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双方一致认为,中加两国关系良好,应该进一步扩大双方在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布德里亚是应吴仪邀请来华考察合作项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洋教师学侗语
英籍教师凯瑟琳·泰勒应邀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义务讲学,她对侗族群众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当地淳朴的民风赞不绝口。
图为10月中旬凯瑟琳(左)在该县黄土侗族乡参观时,饶有兴趣地向侗家阿妹们学习侗语。
陈学武 段吉林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最近,广州电子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个网络环境,使读者更便捷地检索、阅读所需的资料。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