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希望工程”的希望
顾冰清
多少年来,“希望工程”总是给那些因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孩子以真诚的资助,使他们获得无限的动力和美好的希望。如今,“希望工程”已结出了丰硕的希望之果,得到了可喜的回报——在弯弯的山道上,走来了中国第一位“希望工程”研究生张宗友。这位家在安徽大别山北麓金寨县、一个仍有7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地方的贫困生,靠着“希望工程”的资助,靠着自己的坚强,一次次勇敢地挑起了肩头的担子,承受生活的负重,迎接命运的挑战,光着脚板,趟过小河,翻过大山,来到了神圣的知识殿堂,接受命运的裁判,并且一次次夺得丰硕的成果,考上了大学,并成了研究生。他大学四年综合测评的成绩没下过班上前两名,三次被评为“三好生”,一次被评为品学兼优的“双优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切,都展示了农家孩子执著的知识追求和穷困者的倔强。
之所以要这么详细地摘引报道,就是要让我们的贫困生、让全社会的人,从张宗友那里看到人的执著追求和倔强,看到贫困生的榜样,看到“希望工程”的骄傲和希望。张宗友用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气,完成了由封闭到开放、由混沌到感悟的嬗变,走向光明的彼岸。而人类的文明进步,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穷志不能短。意志和知识的贫困有时比经济的贫穷更可怕。因此,张宗友不只给贫困生树立了榜样,也给贫困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启发,给“希望工程”带来了希望。张宗友用自己的方式,向关心他的父老乡亲,向“希望工程”和热心于“希望工程”的人们,交上了一份优秀的人生答卷,使人们从这份人生答卷上看到为省10元钱路费来维持一星期生活的节俭,看到5角钱菜匀两顿吃、先吃汤后吃菜的艰苦,看到贫困生求学的艰辛,看到考取研究生的成功。这些辉煌而沉甸甸的一切,更使人看到“希望工程”的骄傲和无限的希望。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历经艰难好做人。当我们那众多的生活无忧无虑的青年学生们,以至一切的人们,在追求“潇洒”生活的时候,在受着金银氛围包围的时候,在追赶“休闲”时代生活享受的时候,在讨论着怎样利用假期去玩一玩以开眼界的时候,可不要忘了在你们的周围还有不少难以维持学习和生活的贫困生,全国还有众多因贫困而不得不含泪离开学校的孩子,全国每天有众多的儿童在失学,况且全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的人民。
人,不怕富有,就怕没有社会的同情心,就怕没有历经艰苦的磨练。别看那些贫困生现在贫困,一旦他们昂起头来,迎着困难上的时候,往往要比那些生活无忧者来得坚强、有志气、有办法、有作为。所以,坚强的贫困生,不仅是贫困生的榜样,更是我们无忧生的榜样。尤其值得人们记住的是,人生,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你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并有所建树,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尽管眼前社会上时常是关系至上、后门成风、金钱万能,但人最终还是靠具有真才实学的本事去立足。越是没有关系和后门、金钱条件的人,越是这样。对人是这样,对社会治愚治穷,也是这样,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前进,更是这样。
因此,人,要有张宗友那样强烈的求知欲望,惊人的求知毅力,敢走崎岖的求知道路。这就是“希望工程”的希望,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第12版(副刊)
专栏:

  雀儿柳
邓高如
我一朋友,情怀古雅,退休后用多年积蓄在郊外租一隙地,结庐种圃。前不久,他邀我前往参观,并执意要我从园中任选一花木以为馈赠。我选中了一株“雀儿柳”,老友连呼:“有品位!有品位!”
我爱植柳,渊源已久。家乡有一小河,名曰柳河。沿岸景色却颇似郭建光唱的那段“西皮原板”:“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每逢春季,河面上便柳丝轻垂,柳花如雪。这柳花色如兰瓣,状似菱角,飘洒江面后随波逝去,恰如一只只知暖戏水的鸭儿。秋冬之交,这柳树又成了农民们的“燃料公司”。他们给柳树“剪发修头”后,柳枝成了一冬的柴禾,柳杆便如忠诚的卫士敦敦实实守护在河堤,严防河岸的崩失。其状其态虽有些孤寂,但你毋需操心,春风一来,它又披薇挂翠,染绿两岸。此时有趣的是,农民犁田归来,若将吆牛用的柳条顺手插至渠边田头,只要这时节雨水还算充沛,不需数日,一株新柳就加入了家族的行列。
我将“雀儿柳”植之后院,虽劳作不多,但遐思不少。头一问便是,植柳高手是谁?深夜读史,几行文字闪入眼帘,原来植柳的高手当推晋朝的陶氏祖孙。史载陶侃作武昌太守时,甚喜植柳。他不仅自己植,还组织官员军民植。一次,都尉夏施偷了公家的柳树栽在自己门前,陶侃见后下车问道:“此乃武昌门前柳,何以种在此处?”夏施惶恐不已,连忙认错改正。时过数年,他的曾孙陶渊明更是未曾出仕先种柳,少小年纪便端然在自己门前植柳五株,并写下著名的《五柳先生传》,以此自况。今读此文,不仅为先生飞扬的文采所动,而且更为其勤苦清贫、刚直不阿和洁身自好的美德感染——不为权贵摧眉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原来也是植柳人的初衷所在啊!
我之植柳,玩赏而已。久而久之,又有所悟:杨柳柔弱婆娑,婀娜多姿,既是美化环境的佳品,又是陶冶情性的活物。你看那柳条绵若长藤,能工巧匠们可用它编筐编椅,化为绕指柔;农夫牧童还用它捆物飞鞭,盘桓游韧而不折;更喜骚人墨客,睹物生情,写出了多少咏柳、叹柳、歌柳、惜柳的精美诗词。我性直,处事急躁,多看柳枝,多读“柳诗”,自觉获益不浅。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水调歌头
吟月
步东坡韵
陆汝挺
明月客观在,何用问青天。航天科技开拓,世界大同年。万里银河无阻,霄汉清辉永驻,揽月不知寒。星斗出奇境,光彩照人间。
千首诗,万斛酒,醉难眠。举杯邀月,团圆最是见时圆。两岸同胞诉合,海外华侨相得,好事喜双全。中国庆繁盛,天下共婵娟。


第12版(副刊)
专栏:

编创兼工精于勤
  陈国凯
我心想,万振环同志在编辑业务之余,除了看书写作,大概没有其它特别的爱好。要不他怎么能写那么多作品?几年时间,他成书七种。有反映大革命时代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喋血东江》,有散文集多种。这些年来,他苦心孤诣、寂寞经营,大概出版的作品已有百余万字了吧?
对一位以编务为主的业余作家来说,能做到这点不容易。由此可见,振环是一位写作勤勉认真的作家。
认识振环有年了。大家都忙,偶尔见面,聊几句平常话,没有更多的交往。只知道他忙忙碌碌搞他的编务。后来见他不断有著作出版,引起我的注意。他不声不响地埋头著述,就有了一本本著作。可见,搞文学的人除了资质,还需要勤勉。这些话,是入门之谈,了无新意。但在充满各种诱惑的滚滚红尘之中,要做到坚持不懈地勤勉写作也不容易。这要能意守丹田,甘心面壁。我就常常做不到。总觉得文章之事,来日方长。晃眼间鬓生华发,才觉得年华逝水,光阴虚掷。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他的作品大多是用人家喝咖啡的时间写出来的。这句话是应该当作座右铭。编务极忙的振环,几年来能写出许多作品,主要靠勤勉。这点精神值得我学习。虽然我现在也算是业余作者,但比起振环和其他文学上卓有成绩的业余作者,勤勉程度就差多了。
振环主要还是散文作家。出版过《寻觅芳踪》等散文集,最近又出版了散文集《深藏的挚爱》。这年头书籍太多,一忙二懒,看得不多。他以前的作品我没有怎么注意。最近翻翻他的散文集《深藏的挚爱》,倒觉得有几句话可说。
振环在《真情·创新》一文中谈到他对散文写作的主张:一篇好的散文,应该是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从心灵深处汩汩流出来的清泉。我深然此说。没有真情何来文学?振环在该文中直言:他在创作中坚持“两不”:不作无病呻吟,不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我觉得这又是对的。当今时世,好像无病呻吟的东西成为时尚成为时髦成为文坛的流行时装,成为廉价化妆品到处贩卖,很倒了一些读者的胃口。振环的“两不宣言”无疑是有感而发,切中时弊,也是他身体力行的。
通观振环这本散文集,我总的感觉是:平实,健康,质朴。老实人写老实文章,取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不急不躁地写来,像与人聊天谈家常。在文尚靡华甚至以写“天书”为荣耀的高贵文坛,看看这些平白如话的文章,倒也是一种景致,一种乐趣。
书中写的除了几个文苑名流,大体是写一些平常之事平凡之人,写他们的美好善良,是这本书的特点。其中一篇《我的第一个文学启蒙老师》牵动了我的感情。这篇文章写了一位中学教师谢濂先生。谢先生在五华县的中学老师中是颇有名气的。我读中学时就听过他的大名。作者以深情的笔墨写了他跟谢先生数十年的师生情谊,写得见情见性。人生在世,难得的是一份真情。在商潮滚滚的今天,好像师生之情朋友之义都变得比较淡薄了。读读这样的文章有好处。老师是很高尚的称呼。我对学生时代的授业之师常怀敬意。这也是我读了这篇充满感情的文章情动于衷的原因吧。
写平凡人物的心灵美,好像是容易被遗忘又是应该重新拾起来的话题。有时到书店和书摊走走,举目所见,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汉奸走狗强梁婊子的书也太多了。至于教人如何发财如何行混行骗如何算命卜卦如何壮阳的书籍更是蔚为大观。这年头的一些人不知出了什么毛病,以毁坏森林为代价就制造了这许多文字垃圾,连汉奸文人也被捧上了天。这些年,沉在缸底的一团团封建残渣垃圾都被一股脑儿翻出来卖钱了,就是缺少了一些张扬正气美化人们心灵的书。振环可贵之处是一直认真地痴情地描写生活中平常人心灵的美。这是值得称赞的。在《寻觅芳踪》一文中,一位小小邮电所的营业员就被写得很可爱,虽然他做的只是很普通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些小事,但是作者写出了情写出了美,而且给人留下印象。这就不容易了。作者写景状物也颇有特色。不敷粉黛,不事铺陈。没有我们常见的铅华味。如果说不足之处,是有些篇章笔力稍显纤弱或直露。作者为文力戒浮躁不尚浮华是对的。但“文似看山不喜平”又是一种境界。古之优秀散文,虽然篇幅不长,往往有一两处神来之笔,令人荡气回肠。其意境高逸,卓尔独立,倜傥风流,斐然文采,当资借鉴。当然这是更高的要求了。希望作者在已有的成绩上眼观当世广闻博采,写出更好的美文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诗歌征文

山城堡
  第广龙走过陇东的环县山城堡,这个风也粗硬的地名负重般挺立在黄土之上而大片大片的葵花已热烈着我寻觅的目光就是这方有情的高地还回荡着不改口音的道情也让荞麦的清香深深地渗入我的肝肠我不愿挪开的脚步靠近的是镌刻了文字的碑石也是一段依然生动的红色岁月枪声似乎消散了1936年,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的队伍在山城堡,留下了激烈战斗的印迹那经久的火光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扎紧了绑腿,用勇敢和信念挑亮了黎明枪尖上的露珠轻轻地滑落下来……也在打铁铺里看通红的铁,如何变成一把镰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