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真山的中国情怀
孙东民
时序又到了中秋时节,东京八王子市新制作座文化中心的会客室里,一场不寻常的晚会正在举行。应邀到会的,有许多熟悉的朋友,还有几位来自中国的客人和留日学生。临时搭就的舞台上,正中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两边是“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大字标语,使聚会在热烈中更添了几分庄严。
晚会开始,主人讲话:“贵国的国庆节就要到了,中国有句古话:‘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国外,欣逢佳节,想必诸位一定很想念故乡亲朋。中国,那是我们热爱与敬仰的国家,我们新制作座就是诸位的朋友,我们以中日友好为己任,让我们在东京,共同祝愿伟大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讲话的主人是真山美保先生,新制作座文化中心理事长。这是一位怀恋中国几十年而不渝,被中国方面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称号的著名剧作家。真山先生讲话后,新制作座的朋友们用熟练的中文,齐声唱起了《歌唱祖国》、《北京颂歌》,中国客人也纷纷登台亮相,欢乐的气氛、优美的旋律,消除了我身在异乡的寂寞,驱走了秋夜的丝丝凉意。
提起真山先生,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都会对她领导的新制作座剧团的“中国情怀”肃然起敬:人们记得,1977年,真山先生率团来华演出,在北京的剧院,在南京的街头,在延安的杨家岭,演员们怀着对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怀念,一次次唱起《东方红》、《南泥湾》,一曲深情的《歌唱周总理》,唱得在场观众潸然泪下。新制作座剧团回国后,在日本80多个城市作专场访华汇报演出,又把中国歌舞带给了上百万日本观众。出于发展日中友好的真诚,真山曾慷慨解囊资助中国文化事业;在为云南地震赈灾的名单上,写着真山美保的名字。几年前,真山斥巨资,亲任总导演,与中国京剧院合作,将日本歌舞伎名作《坂本龙马》移植成京剧,在中国几大城市上演,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还是第一次。人们还记得,大凡中国领导人访问京都,都会看到新制作座的朋友们,身穿盛装,在岚山周恩来诗碑旁迎候,为中国贵宾的访问增色添彩。不少去日本访问的青年人被邀请去新制作座做客,她都要告诉中国青年:“广大日本国民是主张日中友好的,不喜欢中国的只是极少数,碰到困难和委屈的事尽管跟我们说,新制作座就是你们的家。”
真山先生的中国情怀,来自她对中国的向往和对中国革命家的崇敬。受其父著名戏剧家真山青果先生影响,真山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中国,向往中国革命。她为红军的长征,为八路军和延安军民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盼望有朝一日能够访问中国。1957年4月,一封来自中国的邀请信使她兴奋不已。这一年,真山有幸随日本戏剧家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当周总理得知新制作座是把“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在一起”作为办团宗旨时,赞扬真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鼓励她“希望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坚持下去”。真山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深受鼓舞,从此把周总理奉为忘年知己和尊敬的导师,她说,“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敬爱的周总理的教诲,从而增添无穷的勇气和力量。”那次会见,使真山从中国领导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更坚定了新制作座剧团与中国建立长期友好交往的信念。
6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空前浩劫,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真山先生和新制作座的朋友始终坚持谴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罪行,对日本政要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的言论极为愤慨。真山说,正确对待历史是发展日中友好的基础,日本侵略外国,统治殖民地,这是所有日本人的耻辱,必须要向所有受害国谢罪。日本必须以坦诚、光明磊落的姿态,拿出勇气,发自内心地向各国认罪道歉。为教育剧团正确认识历史,真山先生常把中国朋友请到剧团,介绍当年日军侵华时犯下的罪行,指示剧团把有关资料张贴在食堂里供团员阅读。两年前,我参加摄制组前往采访日本战败50周年时,真山又一次怀着惭愧、内疚的心情,回忆起当年她的同学被驱往战场时的往事。真山先生流着热泪,代表剧团,也代表普通的日本人民,对日本侵略中国深深道歉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中国客人。
为发展日中友好,真山和她领导的新制作座剧团再次来华演出,旨在战后第二个50年开始之际,总结历史,谴责侵略,呼唤和平,纪念和缅怀周总理逝世20周年。这位中日友好使者,继续为中日友好殚精竭虑,谱写新曲。(附图片)
上图为东京新制作座剧团访华演出剧目《不要从孩子们手中夺走万国旗》剧照。
左图为真山美保。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酒乡酒窖酒桶
温宪
好望角的风光令人神往,好望角的美酒令人陶醉。南非开普半岛和开普敦以北丘陵地区翠绿地毯般铺满了大葡萄园,处处是酒乡。荷兰人范里贝克率第一批白人自桌湾登陆定居南非近7年后的1659年2月2日,范里贝克带领手下人开始制造南非第一批葡萄酒。百年以后,南非葡萄酒已享誉欧洲。据说,法国大帝拿破仑嗜饮南非“康斯坦西亚”品牌葡萄酒,以至提出死后也要在身边摆上几瓶“康斯坦西亚”。
距开普敦东北几十公里的小城帕尔市更是山清水秀,酒香四溢。这个意为“珍珠”的小城之闻名不仅在于她是掌握南非全国酒业生产、销售和出口协调大权的“酒业生产合作社”总部所在地,更因为这里坐落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酒窖。
这个属于南非“酒业生产合作社”的大酒窖占地22公顷,窖藏着1.2亿升、100余种美酒。在专门酿藏雪利酒的窖内,导游介绍说,从前,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只有西班牙小城赫雷斯能够生产雪利酒,因为那里的水土得天独厚。30年代,专门研究酿酒的尼豪斯博士在南非的葡萄园中发现了可以制造雪利酒的菌株,才如梦方醒地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日照、无霜期都与赫雷斯相似,就连纬度都很接近,只是一北一南区分而已。自1937年后,南非用与西班牙完全一样的酿造方式生产出了雪利酒。在另一个酒窖内,导游指着插有标明种类、产地和酿期小牌的酒桶说,较之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的酿期要更长些,其身价也与酿期成正比。“这里窖藏最久的是1939年生产的红葡萄酒,”她说,“这些被称为‘珍藏品’的酒现在已不出售。有贵客来时,我们才灌满一瓶作为特别礼物送客。”
在一个空旷的水泥平台中央,主人说我们的脚下排列着约1000个水泥或不锈钢大酒罐,每个酒罐储酒量约6万升。但通览整座酒窖,我还是对别具趣味的各式酒桶情有独钟。这里的酒桶大多用栎木制成,但南非的栎木因气候太暖生长过快而气孔太多,因此,只好从法国和美国进口栎木制桶。整个酒窖内最老的酒桶是可储酒2.2万升的“大比尔”桶,迄今已有149年的历史。这个酒桶的名字来自“酒业生产合作社”第一任总经理、身材高大的比尔·米勒。据说比尔先生总愿意同家人在一起,因此人们把一个个头小些的酒桶放在左边,起名为“比尔夫人”桶,另一个更小些的放在右边,那便是“比尔儿子”桶了。
论起个头,这个酒窖中还有一项载入吉尼斯纪录大全的世界之最,那就是“5个摆在一起的世界最大酒桶”。5个桶中最大的那个可盛酒207302升,最小的也可盛202301升。有人算过,如果一个人每天从酒桶中打出一瓶酒喝,他要喝750年才能将一桶酒喝光。这5个酒桶是葡萄牙人1935年用红杉木制成,在葡萄牙用了约十年后由南非人买了过来。运桶之时,葡萄牙的制桶匠人先将桶身分解拆下,到南非后又重新装在一起。完工之时,匠人们欢聚一堂,30对舞伴在最大的酒桶之上跳了一个通宵。但请注意,论个头,在德国还有两个更大的酒桶。一个在海德堡,可盛酒22.6万升,但现在已因为严重渗漏无法使用。另一个看起来可盛酒150万升的酒桶其实是一座餐馆。
在“大教堂酒窖”内,两排大酒桶都成了一件件木雕艺术珍品。“大教堂酒窖”的说法来自于荷兰诗人安东尼。当年,当他走进这个拱顶大酒窖后,冲口感叹曰“这真像一座酒的教堂”。1969年到1970年,从德国来的卡尔父子将南非制酒的历史雕在了两边的大酒桶上:1655年,第一批葡萄藤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带到开普;1688年,在本国遭迫害的法国胡格诺派教徒来到南非。他们带来的葡萄栽种和酿酒技术为南非制酒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18年,在科勒博士的倡议下,成立了如今已有4700个成员的“酒业生产合作社”……
很有经营头脑的主人最后一个节目是在一条长桌上摆出7种美酒,稍加解释后便请客人依次品尝,让客人带着酒香离开酒乡。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橄榄城里话橄榄
章云
人称突尼斯是橄榄王国,到南方走了一遭后,才知道此言不谬。
一出首都突尼斯南郊,你就会看到公路两旁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橄榄林。即使在莫纳斯蒂尔附近的山坳里,也能看到一棵棵硕大的橄榄树迎面而来。那粗壮的树干顶着一冠细长的羽叶,那浅绿的嫩枝摇曳着一树玲珑的青果,一片片、一排排地从你眼前闪过。越往南走,橄榄树就越多、橄榄林就越密。从苏斯往南100来公里的路上,你几乎是行进在一个无边无际的橄榄林里。到了斯法克斯之后,你就进入到一个完全被橄榄树包围的世界里了。
这是一个处于橄榄林之中的城市,方圆上百公里都是橄榄树。未进其城,已闻橄榄油馥郁醇和的香味。绿荫遮掩下的城区,俨然是这个橄榄王国的心脏。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地中海橄榄研究中心,有牵动全国国民经济命脉的橄榄油公司。离市区仅十几公里的地方,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样板橄榄园。即使在繁华的商业市区,也是一切都离不开橄榄。本市最出名的现代建筑就是那个被完全漆成橄榄绿色的橄榄大楼,而市中心最著名的广场则取名为橄榄广场。连广场四周绿树丛中飞起的一群群浮云似的小青鸟,也被冠以“橄榄鸟”之名。另外,这里的所有饭店都用橄榄油炒菜,而每一餐饭里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地中海地区人见人爱的咸橄榄。难怪人人都说,斯法克斯是个橄榄城。
橄榄在北非各国有“树王”之称。传说它源起于小亚细亚,公元前9世纪,随着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上的贸易而逐渐流传到西地中海两岸。腓尼基人在突尼斯建起了迦太基王国后,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优良的植物品种,油橄榄自然而然地就在这片土地上衍生开来了。古罗马人统治时期也很重视橄榄的栽培,橄榄的种植从那时起就扩展到了整个北非沿岸。橄榄树是一种抗旱的植物,大片地种植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而且还能阻止土地沙漠化,最适合于在北非和南欧这种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区种植。因此,油橄榄一般生长在地中海两岸,被人称之为“令人放心的植物”。橄榄的主要产品是橄榄油。过去,橄榄油是地中海人佐餐、配药,以及居民和墓地照明的主要油料,只有少量出口到其它国家。如今,它的用途正好相反,少量的供本地人日用,大量的供出口。比如,在突尼斯买橄榄油当食用油,比买其它植物油还贵。橄榄生产和出口已成为北非和南欧许多国家的主要收入之一。因此,橄榄是否丰收,牵动着地中海两岸成千上百万农民的心。
正是橄榄收成的季节,笔者在油料公司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斯法克斯郊外的一个满园青果的橄榄林。果实累累的橄榄树下,几个季节工人和他们的妻子们正在收拾橄榄。男人们趴在梯子上,用长木杆打树上的橄榄,女人们在树底下捡果子。他们居住的帐篷就在前面不远处,他们的孩子们正在那儿玩耍。据那几位季节工说,他们本身都是牧民。为了挣钱,他们利用这个季节来摘橄榄,把全家都带来了。农场主按日工资付给报酬,并包吃、住和喝茶。这时,橄榄林深处传来了阵阵机器榨油的轰鸣声。随着声响,我们走进了一家由传统操作和现代化榨油同时并存的榨油厂。震耳欲聋的厂房里,几个技术工正在给榨油机添料,清纯的橄榄油从机身的另一侧缓缓流入油桶。厂房门外,几个季节工正把榨完的废渣推出去晒,看来油渣也照样可以利用。采摘和榨油的时间有时能延续100多天,雇佣的季节工又很多,并分散在各个林区和260个油厂里。因此,地方电台还专门成立呼叫小组,负责工种联络和人员分配。
在回橄榄林的路上,我问在场的一农场主,今年的收成如何。他说,油橄榄同许多其它经济作物一样,一般也有大年和小年之分。由于天公作美,加上政府的鼓励和重视,突尼斯的橄榄最近几年连续丰产。过去人们担心橄榄是否丰收,现在的问题是橄榄丰收了怎么办?因为这几年,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天气都不错,西班牙、意大利等橄榄大国的橄榄油出口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橄榄油能否如愿出口,已成了突尼斯人的心病,寻找橄榄油新市场成了全国关心的课题。我问油料公司的负责人,丰收之后到底怎么办?他却乐观而又自信地告诉我,“突尼斯人坚信这样一句谚语,‘橄榄是知恩图报的’,好收成一定会回报为之辛勤劳动了一年的人们”。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中亚行路者说
尹树广
羁旅中亚,出差平常得像一日三餐。每次外出归家,除带回一身疲惫,更有几多经历后的感慨:居中亚不易,行路中亚更不易。
前年晚秋,我结束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采访,乘飞机来到该国北方城市苦盏。等车时,一位塔吉克朋友好心提醒我:“小伙子,你出门最好别带这种塑料旅行箱,一看就是外国人。太危险了!最好穿件本地人的衣服。”这番忠告让我紧张了好一阵,好在一路平安度过。确实,生活在中亚的不少中国人已实现“本土化”。常驻比什凯克的中国外交官就人人头戴吉尔吉斯民族特有的开口白毡帽。御寒为次,安全为主。
从苦盏来到塔什干没多久,我的心便凉了半截:去阿拉木图的机票要等四天才能订到。于是,我坐出租车冲到火车站。望着售票口挤成一团的人群,朋友的叮咛蓦地袭上心头:“可别坐火车,上次我陪国内来人,包房半夜被人从门缝打进‘睡气’,结果东西全让人卷走了。”无奈,我只得借助长途汽车了。
夜深了,阵阵秋凉袭来,长途汽车终于像一架老牛破车“吱吱呀呀”上路。二十多小时的未眠之旅又让我买了个明白:中亚的长途汽车原本都是“长途出租”。路边一扬手,塞给司机几百坚戈(哈萨克斯坦货币),你就是“上帝”。从塔什干到阿拉木图800公里路程,“出租”停了不下50次,途中在江布尔市,旅客们又站在露天里冻了一个半小时等待换车。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了这番经历,我决定以后出门能开车就不坐车。孰料,碰到的问题非但没少,而且更稀奇古怪了。
油,是在中亚开车最大的心病。不是说中亚没汽油,而是指除五国首都外,地方上很难觅到高标号汽油。中亚私家车基本以“拉达”等车型为主,它们烧76号油即可。去年初,我去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差。为备“油荒”,我在车后备箱里装了4个20升的油箱,灌满98号汽油。一路上,将98号与没号汽油按1∶3比例掺和着烧。越过阿姆河,便到了盛产石油天然气的土库曼斯坦。我兴冲冲找到查尔朱市某加油站,按当地价格计算,50升油仅合3美元,油站小伙子却硬是向我要20美元油钱。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你是外国人,按规定不给加油,要20美元算是便宜了。我当然没认这个“土规定”。最后,直“吵”到加油站的头头出来,问题才告“胜利”解决。
我对在“沙漠之国”加油吃的亏是见怪不怪。为节省时间,我只得委曲求全。为了不毁车,加好油掏多少钱也得干,要不修起车来,费用起码得是油价的几十倍。由于路途遥远,出差经常遇到“弹尽粮绝”的事,那只好忍痛往汽车里加掺水的无标号汽油。可脚一轰油门,发动机便发出“咔啦啦”的响声,听着直让人揪心。
这里并非要贬损中亚,只是想说明五国独立没几年,百废待兴。不用外人讲,五国领导人也已意识到“行”的重要,并将其上升到“国家能否走出经济危机”的高度来认识。哈萨克斯坦外长就曾举过一个小例子:两个美国商人飞到阿拉木图,结果在机场耗了3个小时才出海关,一气之下,二人又坐原班飞机原路返回。事情明摆着,机场办事效率尚且如此,生意场上的事儿就更没谱了。“行”,像一国投资环境的“晴雨表”。“行”不畅,则外国投资不旺;投资不旺,振兴经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了。
 不久前,笔者欲去杜尚别出差,提前两周订机票,可“窗口”回答全部订光。这时,一个票贩子凑到跟前说:“兄弟,我有票,多交50美元就行。”原来“窗口”和票贩子沆瀣一气,多得的钱平分。阿市国内国际航班的不少票就是这样出手的。看来,哈国对“行”的关注并未收到明显成效。现在,“哈航”已宣布破产,阿拉木图机场也交给德国“汉莎”公司管理,人们都企盼此举能解决买票难问题。
说实话,与生意人比起来,笔者受的这点委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假如你是个商人,拉一“卡马斯”货从阿市到哈中边界的霍尔果斯口岸,沿途最少要碰到六七个“官方”关卡,不留下“买路钱”,你就甭想走掉。你的“卡马斯”这一趟几百公里下来,少说也得多支出1000美元。个别神通广大的商人干脆买通当地警察,请他们用警车“保驾”。由于谁都想“雁过拔毛”,所以即使你交过钱,有时也得在道上耽误一周时间。不久前曾发生因司机拒交“买路钱”而被“请”进羊圈的事儿。哈政府曾为此专门开过会,但“车匪路霸”是越打越多。现在,霍尔果斯口岸车少人稀,一派萧条,这大概是“行路难”的直接恶果吧。
“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行”,畅达与否,反映出一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当前世界经济日趋“国际化”、人员交流日益频繁,“行”更关乎一国能否快速融入国际大家庭。小文如能为欲行中亚路者提个醒儿,幸甚至哉!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一个英国演员的诚实
李文政
9月中旬,谢晋导演在伦敦拍完《鸦片战争》一片的英国部分后,在中国大使馆文化处举行告别招待会,与英中文化界新闻界人士话别。谢晋先生年高志壮,运用自己炉火纯青的电影表现技法,再现那段饱含民族血泪的屈辱历史,以图唤起世界的良知,促进我民族的复兴。招待会上,笔者还有幸结识了英国著名演员爱德华·贝瑟里奇先生。他敢于直视英国历史上的那段阴暗,敢于做出客观的反省,给笔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82年,贝瑟里奇先生作为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主要演员,曾随该团访华演出莎翁著名喜剧《第十二夜》。演出之余,登长城,游故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他陶醉不已,萌发了与中国艺术家合作的愿望。此次参加拍摄《鸦片战争》故事片,可谓是一偿夙愿。剧中,他出演英国一位主持正义、反对对中国用兵的议员。他用心体会角色,阅读有关那段历史的资料,并认真与中国同行讨论那个历史片段。谢晋先生说,贝瑟里奇的“戏”虽不多,但其对白义正辞严,痛斥了种种侵略中国的主张,演得很好。贝瑟里奇先生告诉笔者,通过演出,加深了对鸦片战争历史的了解。他心情沉重地说:“我想,英国人民会对那段历史感到震惊,我们的行为竟然那样糟糕。尽管有很多借口,但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可以为我们令人可怕的错误辩护!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东西。”贝瑟里奇的话,若出自于中国人之口,自是理所当然;可出自于英国人之口,便有几分不同寻常。贝瑟里奇对历史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代表了一切正直英国人的反省与良心。
但是,英国是一个保守势力相当强大的国家,大英帝国的殖民文化根深蒂固。鸦片战争这样一场臭名昭著的不义之战,硬是被一些人搞得含含混混、是非不清。一位英国颇知名的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前不久竟然说:“当时中华帝国不需要其它商品,英国才有输出鸦片之举!”强词夺理以至如此。在英国,这种执意歪曲历史、粉饰殖民统治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最近,英国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名为《塞西尔·罗德斯》的传记片,对本世纪初在南部非洲为大英帝国开疆拓土的老殖民主义者罗德斯大唱赞歌,鼓吹殖民主义为黑非洲带去了“进步与文明”!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一些人硬要对殖民主义再咏叹一番,这种怀旧情结的自我纠缠离现实不知有多么远。
其实,这些人不妨看看“邻居”是怎么做的。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片子《辛德勒的名单》。该片在德国首映,德国总统魏茨泽克亲临首映式,代表德国人民赞赏斯皮尔伯格的影片对了解德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影片中的法西斯暴行,德国观众“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或流下眼泪”。应该说,世界发展到今天,敢于面对历史的人,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那些企图逃避历史的人、那些企图在严正的历史面前玩弄种种花招的人,都应该认真想一想魏茨泽克在历史面前表现的诚实和风度。《鸦片战争》与《辛德勒的名单》反映的都是疯狂与政治畸变给一个民族带来的大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的那位普通演员已对相关的政治家们发出了间接呼吁。谢晋完全有资格得到与斯皮尔伯格同样的待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古风依旧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巴罗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往事,即使在一些窄街小巷也能寻觅到15世纪的痕迹。这里的居民常以动物形象作为门牌标志,给古老的街道增添了许多情趣。
叶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