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探索商榷

科学合理地盘活生产力
——欠发达地区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探讨
饶士圻
作为一个地处内陆、尚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促进其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应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即选择重点、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地发展生产力。
1.以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搞活增量,最大限度地节约改革和发展成本。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紧缺、投入不足。而花钱不讲效益、上项目不搞论证、搞企业追求“大而全”的陋习,以及由来已久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又使大量的资金沉淀下来。为此,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很大精力盘活存量资产。也就是,结合实施中央提出的“搞好大的,放活小的”的改革战略,把盘活存量作为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这就是以存量带增量,以改革促发展,推动企业资金、资源、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整体上搞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为此,首先是从实际出发,扶优扶强,通过要素和产权的重组,让强的更强,并指导弱的合理地发展。具体地说,对于实力强、效益好、资产负债率合理的企业,采取“滚雪球”的办法,扶持其发展壮大,使之实力不断增强,形成规模效益,并致力于以技改求创新,加快淘汰过时的设备,嫁接先进设备,促其不断向高效益、多产出的方向发展;对于生产经营比较困难、效益较差、负债率较高的企业,着力推进设备先进、产品畅销的某些车间、部门发展壮大,而对那些包袱沉重的车间、部门应进行改组、改制,促使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寻找发展的道路。其次是分类指导各类小企业走上市场,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绝大部分企业是小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并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逐个盘活。如对于那些与利税大户生产经营相关的企业,引导其联合兼并,让大户带动其发展;对于那些适应市场需求、活力较强的小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放开经营,鼓励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引导各小企业自求联合,互补优势,营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近年来,一些地区对一些国有小型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等办法进行改制、改组,通过优胜劣汰、各展所长,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根据一些地区创造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银行、企业应共同推动存量资产盘活,促进上述企业按各自的实际情况,推动其走上市场,取得生存与发展。
2.以主导产业的发展牵动整个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地区大都是农业大区,但有的地区的农业发展特色不够明显,如一些名特优农产品,有质量无批量,提高农业效益的潜力很大。其关键应致力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主导产业的加速发展带动整个农业转轨变型,进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精心捕捉、分析各方面的信息,按照深加工、多增值的要求,逐步推出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每搞一个资源型主导产业,都建立一批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农副产品真正成为商品,提高其附加值。现在,南方一些欠发达地区,从毛竹生产到竹制工艺品加工、从蚕桑生产到缫丝加工、从花岗石开采到板材加工、从茶叶生产到精制茶出口等一体化生产系列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产生较好的效益,这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验表明,保持主导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生产经营运作机制。据调查,这要按照产业化原则,采取以下的措施,即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每个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形成集约生产、专业化生产的区域化布局;把农村分散经营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形成一批大而专的专业大户、专业村组,成为专业化生产的生力军;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工厂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如建立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各个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市场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走向市场。与此相关的是,要认真改革管理体制。传统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区域对主导产业实施管理,鞭长莫及,各自为政,影响了效益的发挥。为此,应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域、产业布局开展主导产业的管理,建立起主导产业纵向管理模式。一方面,明确一个地区领导负责抓一个主导产业,并实行行政上的跨区域领导,生产要素上的跨区域分配;另一方面负责主导产业的领导和部门不仅要抓生产,而且要把产供销、种养加“六位一体”一起抓,实行全程管理。
从总体上说,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没有能力支援农业,因此应有“重农强工”的战略思想,就是重视农业,强化工业。强化工业,即加大主攻工业的力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各地现有工业基础,围绕农业资源建设工业,着力培育支柱产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拳头产品,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地区工业新体系。可以断言,有了比较发达的工业基础,它肯定能成为农业发展的支柱。
3.以效益为“标杆”,狠抓财政收入,逐步增强经济实力。内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底子差,在经济发展中必须紧紧抓住财政这个“总开关”。因此,在计划安排上,要突出财政这个“龙头”指标,加强财政增收的分量。据一些地区创造的经验,在区域上,应抓两头,带中间,即一头抓财政大县,另一头抓财政穷县,对其逐步实行“甩拐杖”(逐步减少补贴)、“压担子”(合理地限期上台阶)的办法,并实施增收自留,用于发展生产,逐步增加积累,以激励贫困县的财政收入逐步登上新的台阶。
在发展经济战略思路上,要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增加企业和乡镇的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采取多交税多支持的办法,促使企业为经济发展多作贡献;对乡镇财政,坚持兑现奖罚措施,引导乡镇发展效益好的乡镇企业、效益高的农业开发项目、投入少的个体私营经济,使乡镇财政收入每年有所递增。这样,在实施措施上,要以财政为“标杆”牵引生产发展。财政信用资金重点投入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投入技改项目,严格实行投入与产出挂钩。实践证明,一旦优势企业增产扩效,财政收入将会不断增大。
为此,要发展支柱产业,抓好财源: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结合发展主导产业,兴起一批税高利大、利于财政增收的农副产品企业,培植基础财源。二是加快国有企业的发展,培植支柱财源。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重点财源。根据资源开发的需要,建立布局合理、有专业、零售、批发、期货、集贸的市场,以市场促流通,以流通促开发。还可以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四是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培植新的财源。虽然,个体私营经济是一笔低成本的财政收入,但是,近几年来,各地放开手脚抓了一下,结果每年为财政带来了相当大的收入。从这里可以得到启发,国有、集体企业的富余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也是分流的一个途径。经验表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引导其向城镇集中,结合村镇建设,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到建制镇、交通要道和广大农村;引导个体私营经营上大项目,深度开发矿产资源和进行山地、水面开发,大力发展经营性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外向型企业。五是从实际出发,发展乡镇企业,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善于从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出发,加大资源深度开发,提高开发附加值,使乡镇企业资源深加工销售收入占据乡镇工业总销售收入的较大的幅度,确保现有效益较好的农矿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生产,并把规模的扩大建立在集约化经营基础之上,让其在布局上尽可能连片集中,向工业小区聚集,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工业小区,发挥其良好的示范效应;突出培育一批乡镇骨干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效益。如重点抓“双五”(如产值达500万元、利税50万元)、攻“双一”(如产值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通过几年努力,使“双五”以上规模企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就可以不断地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动态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综述
荣德邻
塑造有中华民族风格的企业形象,是最近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和中共江苏省昆山市委联合举办的“企业形象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的主题。会上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塑造企业形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体现竞争性,又提倡协作性;既要求企业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求企业惠及顾客、服务社会。因此,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具有符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企业理念,必须具有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及完善的服务,必须做到企业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和谐统一。
与会的学者和企业代表认为,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外部表现,具体包括:企业的物质形象(如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生产设备、建筑物式样、装饰涂色等);厂名、店名、品牌、商标、广告形象;生产和经营人员形象;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形象。一般而论,企业的内在精神决定了企业的外部表现即企业形象,但两者又相辅相成,不能替代,在一定意义上,企业文化的品位与企业形象成正比。
有的学者还指出,企业形象如何,往往取决于企业领导者、企业职工全员的素质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大力推行人才开发战略、科教兴企战略、名牌发展战略、顾客满意战略,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所必需的。企业形象力的不断增强,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识别、认同和信任,必将产生名品、名店、名厂效应,必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塑造企业形象。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也是契约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求“信誉高于一切”。与会学者和企业代表认为,我国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基础,通过企业形象反映出的企业风貌、企业道德、企业行为,以其巨大的辐射作用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会者指出,当前,有人把塑造企业形象,误认为表层的“文化包装”;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一种促销手段;重共性,轻个性,缺乏企业特色和独立风格;表里不一,出现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更为恶劣的,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怪名及殖民文化、封建文化等等不良文化倾向。
产生以上问题,固然有利益的牵动,更有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其中企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企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结合点——企业文化的一个更重要的要素。与会的学者和企业代表认为,在塑造企业形象中应大力提高企业道德的含量,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抵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3.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企业形象。明确地将美学导入经济、导入企业,并按照“美的规律”建设企业文化和塑造企业形象,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创新性的开拓。与会学者和企业代表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既造就了有较高文化水准的审美主体,也造成了机械化、标准化、程序化、符号化等“刻板”、“简化”的倾向,因而出现了人们审美观的误导。然而,美学和美育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根据“美的规律”、按照审美的方式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构建美的企业、美的产品、美的环境,促使人追求高尚与美好,并由此成为沟通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与全体员工的桥梁,把外在的东西变为内在的信念,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从而使企业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因此,发展企业美学和美育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取得丰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与会者强调,目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也随之变化,人们不仅以实用标准而且以审美标准评判企业和企业的产品及服务。这表明,审美因素已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适应消费者的求真、求新、求美的心理需求,应当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为特色,以科教兴企为战略,以真、善、美和谐统一为内涵,体现理念与行为相一致的企业形象。
与会学者和企业代表指出,“求实创新”是我国企业进行形象设计和实施形象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和创意思想,那种简单套用国外的某些做法,或者一味追求复古、复旧的倾向,都不会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企业个性的高品位现代化的企业形象。因此,应按照求实创新的原则,塑造企业形象。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简评
孙连成
由顾龙生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的专著。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讲法,天下是经济第一,其它东西第二,而这些小米大米养牛喂猪等等都正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吃饱了饭可以开会上课,不穿衣服冬天就要冻死,一切的东西就是从经济上发生的。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统统要以小米大米养牛喂猪作为基础,这就是说,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在上面造房子;有了经济基础,其他法律、政治、艺术、教育等等,才能建筑起来。”(见《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第140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都是为了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变为富裕强盛的中国,使人民过着幸福美满富足的生活。该书揭示了这一真谛。它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的经济主张起,考察和阐述了党指导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思想的全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中,积累起的极其丰富的经济思想,是逐步得到发展的,其中有被经济建设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指导了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有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教训,给经济建设带来过一定的损失,恰如一个党是不断在斗争中发展、壮大一样,党的经济思想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完善、成熟和发展的。该书实事求是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这个发展过程,将党的经济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而且,将党的主要领导人及其最重要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也集萃在这部著作中,使其史料较为丰富和翔实,为党史研究填补了空白。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对农业效益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杜兆瑜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提醒人们,对农业效益要有一个全面认识。据研究表明,农业是最有前途、获利较高的产业。只要认真研究分析导致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原因,就可以知道,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完全可以逐步改变农业低效益的局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向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要效益。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可利用几亿吨秸秆饲料转化成高价值的肉蛋奶,可以把“原料农业”转化为“成品农业”,从而由低效益农业转化为高效益农业等。提高农业效益的潜力在科技,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
目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农业的基础地位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效益为中心的竞争经济,生产要素总是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向高效益的产业集中。只有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如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自立产业,这是一个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怎样认识我国农业的弱质产业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对此,江泽民同志提醒人们:“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和实践上进一步解决好,就是经济要上去,是不是不能靠农业?搞农业是不是注定要吃亏?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农业的效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见本报1996年7月15日)据专家研究表明,如果按基础生产到最终消费的综合效益计算,农业是最有前途、获利较高的产业之一。目前,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大型财团中,有四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食品企业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即使是农业第一线生产,投资回报率也不低。据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调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五大物质部门(农、工、商、建、运输)中成本利润率最高的产业,由1978年的负5.16%提高到90年代初期的60%左右,高于五大物资部门平均值的1倍。(据《引导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战略构想》,《中国农村经济》杂志1995年第12期)如果单纯从农户对农业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尽管农业的回报率周期较长,但效益并不低。那么,导致我国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原因何在呢?
目前,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投入回报率的提高。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来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与大市场接轨,农户无法准确地预测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在生产上往往彼此仿效,也没有能力生产名牌产品,影响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由于分散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商品交换、交易方式落后,流通费用高,导致农业利益大量流失。加上土地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在如此狭小的土地规模经营,造成了农业生产的高成本、低效益,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中所占的份额也就比较低。
问题还在于,农业长期处于初级原料供应状态,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农业价格水平的提高。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要好于机械行业及其它一些行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我国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使这一方面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以食品加工业为例,还在80年代末,工业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就已经是农业产值的好几倍了,美国是3倍,德国是4倍,英国则为9倍。而我国现在的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的总产值之和也只是农业产值的1/3左右。可见,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大有作为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低,直接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农产品科技含量高,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大。大量事实证明,农业产品增长的多与少,质量的优与劣,经济效益的高与低,主要由科学技术因素来决定。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是,全国有71.1%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种地搞饭吃。(见本报1996年4月20日报道)这说明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还很低,也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只要大力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完全可以改变其低效益的局面。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特别是可供农业生产的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人口基数大,以及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农业效益的增长。因此,必须改变农业经营形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向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要效益。改变农业低效益的局面,关键是要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从我国农民的实践来看,只有适度规模经营才能保证现有生产力水平的发挥,合理地配置资源,才能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以较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已创造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形式,如由若干个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土地、资金或劳动力入股的形式组成经营联合体,实行统一经营;由各种经济成份的骨干企业凭借其相当的经济实力,承接当地农民转出的土地,建成农场,实行规模经营;以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成方连片的种植模式等。我国农民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确立发展区域化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按照产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组织生产,形成适度规模,才能够促进农村资源、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并吸引农村外部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农业自我补偿机制,增强农业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低的不利地位。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很快随之崛起。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以达到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对此,去年中央财政支持12个省区,实施首批农业产业化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又组织实施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项目,投入规模比去年增加,从扶持农村集体和农民发展产业化,扩大到国有农业发展产业化,特别选择扶持那些已初步形成龙头加工(销售)企业与农产品种养基地良性循环,并能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的项目。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公司(企业)为龙头,融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于一体的多种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动效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农业生产发展走在前列的山东省,1993年初提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万多个,实现产值高达约597亿元,带动农户基地约5000万亩,联结农户约600多万户,约有30%的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了产业化经营。
在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各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运用信贷手段、产业政策等,因地制宜进行种植规划,扩大名优产品的生产规模,引进培育国内外先进品种。众所周知,企业需要名牌,农业也需要自己的名牌。名牌农业产品进入市场,使国内外公众尽可能多地了解各地农业名牌产品,从而以较高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必然赢得效益。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不少有影响的农业大市场。据调查,河北省固安县新建了一座年交易额1亿元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和6处专业批发市场,33处农贸市场,同时先后在天津、北京开设了直销市场,运行良好。
向转化增值要效益。我国每年在生产4亿吨粮食的同时,还产出5亿吨秸秆,其数量之大差不多是我国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倍。(据《我国畜牧业发展态势及潜力分析》,《中国农村经济》杂志,1995年第5期)显然,开发利用秸秆饲料,使这些人类不能食用的秸秆,通过氨化等简单处理或直接用作牛羊饲料,转化成高价值的肉蛋奶,既可节约大量粮食,又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大力开发秸秆饲料,我国一些农区已超过传统牧区,发展为牛羊肉的生产区,畜牧产值的增幅明显高于农业产值的增幅。更重要的是,通过抓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可以把“原料农业”转化为“成品农业”,这又是低效益农业转化为高效益农业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大力开拓农产品加工、贮运等方面转化的新领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外延效益。可见,办好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发展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尽可能地使农产品加工升值,以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促进种养业,建立起种养加相互作用、转化增值的生产经营流程,则可形成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鉴于农业产粮大县长期为国家作贡献,而工业基础比较差,财力比较弱,国家及省市都应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加大农业开放力度,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兴办高技术加工企业,也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向科技要效益。目前,我国每年约有几万项科技成果问世,其中农业科研成果高达6000多项,批准专利几万项,但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仅约35%,比发达国家的平均贡献率低得多。不言而喻,我国农业发展的希望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提高农业效益要把科技放在首位。为此,各级政府要增强科技意识,认真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现代化程度才可能逐步提高。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保证农业事业费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农户用于农业科技应用方面的费用占农业生产投入的比例应逐年增加。提高农业效益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方面,我国单位面积产量偏低,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其关键是培育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新的优良品种,新的栽培技术。近两年来,各地政府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在国家科技部门专家的指导下,筛选了优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半精量播种、化肥机械深施等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从科技进步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很有说服力的。从现代农业进程来看,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将促进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给传统农业生产带来历史性的变革。
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所以,向科技要效益,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很尖锐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9亿农民中,有众多的文盲半文盲,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流失更为严重,这些对农业现代化造成了不可低估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学习,狠抓农民的实用技术知识普及,实行绿色证书制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农村科技带头人,努力造就一代既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评价清朝前期的历史地位
高翔在《历史学家——王思治》一文中指出,清朝前期历史地位是清史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和评价。过去,由于人们过分强调清朝政权的民族压迫性质,对其许多带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和措施视而不见,这就难免得出一些失之偏颇的结论。王思治主张,学者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公正、客观地评价明清一代历史。他指出,清朝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以前不同,这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到来,而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的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在边疆地区也因外国侵略的插手改变了以往的性质(当然不能认为这些地区发生的每一事件都与此有关),如果殖民势力的侵略阴谋得逞,其后果之严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当中外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从最初相遇时起,中国就面临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抵御外国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的范围来观察明清之际的历史。尽管当时早期资本殖民势力还没有力量占领中国,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也不是现实的存在,然而,殖民势力既然已经到来,他们就一定会接踵而至,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十分猖獗的时期,历史业已证明,已经腐败的明朝是难于肩负起抵御正在到来的外国殖民主义的使命的,而明清之际的内战又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因此,清军入关,清王朝的建立,重建统一的封建中央政权,结束分裂恶战的局面,从当时的历史大局看,是应予肯定的。而清朝在加强国家统一问题上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以往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它对抵御西方早期殖民主义的侵略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就是我们评价清前期历史地位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