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新一轮谈判推迟
以总统称尊重并执行已签协议
阿拉法特佩雷斯再次举行会晤
法国谋求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3日电 应美国中东和谈特别协调员罗斯的要求,原定14日在埃及塔巴举行的巴以新一轮谈判将推迟一天举行。
据悉,巴以双方已经接受了罗斯的建议,并希望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尽量弥补双方在上周谈判中存在的巨大分歧。
另据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莫迪凯和外交部长利维今天与参加巴以谈判的以方代表共同回顾了上周的和谈,并就即将重新开始的谈判进行了磋商。
据新华社开罗10月14日电(记者刘顺、侯嘉)以色列总统魏茨曼今天抵达开罗后即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举行了会谈。双方着重讨论了如何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和改善两国紧张关系等问题。
魏茨曼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以色列尊重并执行已经签署的协议。他还强调了巴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魏茨曼指出,中东各方都希望在该地区实现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3日电(记者怀成波、支林飞)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今天呼吁巴以人民共同做出努力,推动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
阿拉法特和佩雷斯今天下午在约旦河西岸纳布卢斯举行会晤,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他们自以色列利库德政府今年6月上台以来举行的第二次会晤。
阿拉法特说,最近结束的新一轮巴以会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他再次强调,以色列方面应当恪守巴以双方已经达成和签署的协议。
佩雷斯说,尽管和平进程面临巨大困难,但他并未丧失信心。他指出,以色列人民与巴勒斯坦人民应当和睦相处、相互尊重、正常生活。
据新华社开罗10月13日电 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特使贝特朗·迪富尔克今天在这里说,法国和欧洲希望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法国外交部秘书长迪富尔克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谈后对记者说,欧洲向中东提供了大量财政援助,它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地区“发挥积极的政治作用”。迪富尔克指出,法国对中东和平进程可能失败及其危险后果表示担心。
自从内塔尼亚胡政府上台以来,以色列拒绝全面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并且迟迟不肯根据与巴勒斯坦已经签署的协议从希伯伦撤军,致使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局。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
政府军转守为攻
塔利班进退两难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13日电 据来自阿富汗的消息,马苏德领导的阿富汗政府军13日在阿北部地区连续重创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一举夺回萨朗山谷南口和帕尔万省首府查里卡尔。
据报道,马苏德部队在12日夺回喀布尔以北77公里处的重镇加布尔·撒拉吉后,切断了一支已进入萨朗山谷的“塔利班”武装的退路,而山谷中部和北部又处在杜斯塔姆领导的乌兹别克民兵的控制之下。
13日上午,阿政府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猛攻谷内的“塔利班”武装,并很快击溃了“塔利班”部队,收复了距喀布尔120公里的萨朗山谷南口。
此后,马苏德集中兵力沿萨朗公路南下,并于13日晚又收复了喀布尔以北65公里处的查里卡尔。“塔利班”则被迫退守喀布尔以北50公里处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此间观察家指出,阿北部广大地区是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以塔吉克人为主的阿政府军利用熟悉的地形和当地群众的支持,采取游击战术使以普什图人为主的“塔利班”武装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杜斯塔姆与马苏德11日宣布联手又使阿国内力量的对比发生不利于“塔利班”的变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报说独岛是朝固有岛屿
本报平壤10月14日电 记者张友新、赵嘉鸣报道: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日本宣称对作为别国固有领土的几个岛屿拥有所谓“主权”,是“其为重温领土扩张的旧梦而企图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序曲”。
文章说,日本宣称对朝鲜东海上的独岛(日本称竹岛)、中国的钓鱼岛等岛屿拥有所谓“主权”,进一步暴露了其企图将周边国家的领土据为己有的阴谋。这理所当然遭到了有关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坚决反对。
文章最后指出,日本对有关岛屿的所谓“主权要求”是绝对行不通的,日本企图扩张领土的阴谋活动只能导致该地区人民更强有力的斗争。


第6版(国际)
专栏:

涉嫌从事新纳粹活动
德联邦国防军一军人被捕
本报波恩10月13日电记者刘华新报道:据德国《星期日图片报》今天报道,德国一名涉嫌从事新纳粹活动的联邦国防军军人11日被逮捕。
这名未透露姓名的军人是军士,今年25岁。有关方面发现他在部队私藏有9千克黑色炸药、100发子弹和极右性质的宣传品,因而违反了战争武器控制法,并有从事新纳粹宣传的嫌疑。
据报道,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说,如果指控得到证实,这将是一起“非常严重的、必须严肃对待的案件”。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国务卿非洲碰壁
本报驻南非记者 温宪
自本月8日始,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先后对马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和安哥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美国国务卿六年多来首次访问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
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之初,曾声称将更加重视非洲事务,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近几年来,美国对非洲的关注不断淡漠,援助额逐年减少。索马里内乱期间,美军在一番剪不断理还乱不断的添乱之后,尴尬地打道回府,美国对非洲事务愈显冷漠。有论者说,克林顿在此届任期仅剩一个月时匆忙派国务卿访问非洲,无异于“在下午五时向客人发出参加今晚聚会的邀请”。不知这样做是为非洲国家发展着想,还是眼睛瞥着国内黑人即将投出的选票。
12日下午,在一片抗议声中,克里斯托弗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发表了题为《美国对非洲的看法》的讲演,大谈“促进非洲国家民主”、“防止冲突”、“鼓励经济繁荣和一体化”、“支持可持续发展”。其实,克氏此行比较实在的目的有两个:一为游说建立“非洲危机反应部队”;二是说服非洲国家选出一个“更强的候选人”,以取代即将任满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美国提出建立“非洲危机反应部队”的大致构想是:由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津巴布韦等国出人组成一支7000到1万人的“非洲危机反应部队”;其使命是对非洲大陆发生的各类冲突进行人道主义的军事干预;美国负责部队的训练并提供武器装备,建立这支部队所需的25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由美国等西方国家资助,美国打算出其中的一半;这支部队在4到6个月内完成组建后,即开始执行任务。此前,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副国务卿莫斯已于上月就这一部队的组建先后到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游说。
在非洲建立一支防范冲突、维持和平军事力量的想法并非首创。非洲统一组织近两年就曾积极探讨建立一种在本大陆防止冲突机制的可能。如今,非洲国家对美国提出的这一构想普遍心存疑虑。非洲的事情最终应由非洲人自己解决,在联合国并未授权美国出面组建这样一支部队的情况下,由美国出钱出枪的军队是否真能有效控制危机呢?其实,美国构想的实质是既以金钱铺路继续充当非洲事务的主宰,又不再像在索马里那样亲身跳入火坑,而是把非洲人推上火线。与美国不久前在海湾地区脱衣卷袖大动干戈的表现相比,这一构想的点睛之处在于美国要在非洲事务中更加超然、更少风险地“发挥领导作用”。
也有人不大买美国的帐。据认为,这一构想能否实施,南非的态度相当关键。美国国务卿恰恰在南非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在与克里斯托弗会谈之后,南非总统曼德拉12日明确表示,南非不支持美国倡议组建“非洲危机反应部队”。他说,只有联合国才有权发起组织和领导这一部队。
克里斯托弗还一再解释美国要求更换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的主张,但这一努力并未改变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态度。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明确表示,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得到了非统组织多数成员国支持,反对加利连任“不是广大非洲国家的愿望”。南非总统曼德拉以南部非洲共同体主席的身份明确重申,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国家将与非统组织立场一致,支持加利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就在克里斯托弗14日结束非洲之行时,南非报纸发表评论,明确指出,美国国务卿这一周在非洲可谓“处处受到冷落”。(本报约翰内斯堡10月1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重申支持加利连任秘书长
新华社开罗10月12日电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埃及外长穆萨今天在这里重申,埃及支持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为争取第二个任期所作的努力。
穆萨指出,美国没有理由反对加利连任。他强调,包括埃及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反对美国的立场。他表示整个非洲都将和埃及一样,为加利连任作出努力。
曾任埃及外交官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今年年底任期届满,根据惯例他可以连任一届,但美国以种种理由阻挠加利连任。目前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正在非洲访问,寻求非洲国家对其上述立场的支持。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加利敦促扎冲突各方克制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十日和十一日两次发表书面声明,对扎伊尔东部不断恶化的局势深表关切,并敦促扎伊尔冲突各方加以克制,保护平民的生命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阿盟秘书长谴责以背离承诺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马吉德十二日在开罗强调,以色列试图通过改变耶路撒冷的地理和人口特征来使其犹太化的做法,以及它目前违背诺言、背信弃义的所作所为,是在中东和平进程上的一种倒退,其结局只能使本地区再次回到暴力和反暴力的旋涡之中,并重新点燃巴勒斯坦起义的烈火。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以色列推出新型空空导弹
以色列国防部所属拉法埃勒公司日前正式向公众展出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短程空对空导弹“大蟒—四”型。拉法埃勒公司发言人沙哈尔在一篇声明中说,这种导弹是以色列独家设计和制造的,不含外国零部件,也未利用外国技术,因此在世界军火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以色列空军已装备这种导弹。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美军先遣队抵克罗地亚
掩护北约多国部队撤出波黑的美军第一步兵师第二旅的先遣队十三日抵达克罗地亚。另据报道,从九日以来,已有六百名美军撤离波黑。由于十一月下旬波黑将举行地方选举,为维护治安,美军将在选举结束后大规模撤军。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波黑克族起诉伊泽特贝戈维奇
波黑科尼茨地区克族难民委员会十三日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穆斯林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和科尼茨地区穆斯林军队领导人契博,指控他们对波黑克族犯有种族灭绝的战争罪行。(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波黑美军去耶?留耶?
吕岩松
北约驻波黑多国执行和平部队的任期12月20日将结束,是否延长其驻扎时间仍无定论。近日来,美国和欧洲发出不同的信号:参加多国部队的美军10月9日开始撤出波黑,而欧盟代表比尔特次日则在伦敦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在波黑的军事存在。
多国部队是去年底进驻波黑的。它在落实代顿协议、巩固波黑和平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国部队履行维和使命顺利,并未出现人们原先所担心的安全问题。据五角大楼透露,美国士兵在波黑的伤亡率甚至比在国内训练时还要低一半。目前,代顿协议所规定的各项硬性指标大都已经完成。特别是9月大选后,波黑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合法权力机构将开始运转。
然而,波黑和平仍旧十分脆弱,多国部队一旦撤出,冲突各方很可能再次交火。在此情况下,多国部队要按期撤出波黑便成为一道难题。面对这一形势,欧洲盟国普遍认为,有必要组建第二期执行和平部队,并将其维和时间延长为两年,并坚持“要留都留,要走都走”的原则要美军一起留下来。因为这不仅涉及数十亿美元的维和经费分摊问题,而且关系到北约盟国对波黑问题立场的一致性。多国部队目前共有5.2万人,其中美国部队占1/3,总司令职务一直由美国将军担任。令克林顿总统为难的是,派兵之时他曾保证一年后美军撤出波黑,若决定参加第二期执行和平部队,则意味着在选民面前食言。正是这一两难局面,使美国在多国部队问题上不敢轻言去留。
实际上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底牌仍旧是要将军队留下来,只不过在大选之前不便正式做出这一决定。因为如果美国打退堂鼓,不仅意味着执行和平部队要彻底重组,美国也将失去在波黑问题上的主导地位。据悉,北约欧洲盟军司令朱尔万正在制定波黑新的行动计划,下期多国执行和平部队的总人数将压缩至两万,美国部队仍占1/3。
由此看来,美国开始从波黑撤军,更多考虑的是国内政治需要,待大选结束后,其态度会变明朗,美军仍会继续留驻在波黑。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把历史真相告诉国人
——记东京“毒气展览会”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普通的日本人只知道1945年以前日本一直在对外作战。但是,从日清战争到日俄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全面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那时日本的宣传机器只宣扬“全歼清朝北洋水师”、“全歼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南京陷落”、“奇袭珍珠港成功”等“皇军”的“赫赫战绩”,却从不把日军在战争中烧杀抢掠等惨无人道的罪行告诉人民。日本投降后,当局对日军的罪行更是讳莫如深。
与当局者的掩盖、无视相反,日本民间一些有识之士为了还历史的真相,50多年来,顶着各种压力,历尽千辛万苦,调查南京大屠杀事件、“慰安妇”问题、强抓劳工问题、“731细菌部队”问题等。他们或把调查结果写成书,广泛宣传;或用收集到的实物、资料、图片举办展览会。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把历史的真实告诉了日本人民。这部分人才是日本民族的脊梁。
不久前在东京闭幕并已开始在日本全国巡回展出的“毒气展览会”是这些正义之士不懈努力的又一重要成果。展览揭示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以下简称化武)的罪行。
展览分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世界化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日军侵华战争中使用化武的罪行;遗留在中国的化武问题和历史教训。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各国使用化武的教训,1925年,“国际联盟”的成员国缔结了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日内瓦议定书》。尽管日本当时投了赞成票,但四年后,为满足对外侵略的需要,日本在官方的支持下建立了研制化武的体制。设在东京新宿地区的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进行化武研究。其研究成果交由广岛县大久野岛的“忠海武器制造所”制造化学毒剂,然后再拿到习志野陆军学校进行实验。最后交侵华野战部队使用。到日本投降止,大久野岛上共生产了6600多吨“氰化钾”、“芥子气”、“路易氏毒气”(糜烂性毒剂之一)、“催泪瓦斯”等各种毒剂,被人称为“制造死亡之岛”。这些毒剂绝大多数被送到北九州市的曾根兵器厂,装入炮弹内,运往中国。为了掩人耳目,日本竟从当时出版的地图上抹掉了大久野岛。
日本侵华战争遭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为了速战速决,日本侵略军大本营于1938年1月发布了“大陆指令第110号”,公然允许日军在对华作战中使用化武。根据这个“指令”,日军在武汉、南昌、晋南、宜昌、浙赣、常德、桂南等多次战役中对中国军队使用了大量的化武。其中,在1938年7月至10月的武汉战役中,日军曾357次使用毒气弹,计4万发。日军在关于武汉战役的报告中竟称,“对付装备恶劣的中国军队,化武是十分有效的武器”。1939年2月的南昌战役中,12万日军与我20万大军对垒。日军屡攻不克,恼羞成怒之下,向中国军队发射了1.8万发毒气弹。没有防毒装备的中国士兵中毒者过半。日本侵略军不仅在作战时使用化武,而且还对平民使用化武。展览展出了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冀东鲁家峪、河北定县北疃村等地受害者的证言以及照片。1956年在沈阳特别军事法庭上,当年日军少将旅团长上坂胜对其所率部队在北疃村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在侵华战争中,日军的化学武器肆虐了大半个中国,受害者至少达十余万人之多。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光阴荏苒。50多年过去了,中日间的战争状态也早已结束。但日本化武的阴影仍未散去,中国人民仍不时地受到日军遗留化武的伤害。50年来大约有3000多名中国人死于日军的遗留化武。通过展出的图表人们可看到,日军遗留的大约200万发毒气弹分散在中国9个省,其中以东北地区为最多。通过受害者惨不忍睹的照片和他们的证言,人们可看到遗留化武给和平居民带来的威胁,在化武遗留地区,从事农田、基建、内河航行等各种生产活动中都有可能身受其害;化武破损后的流出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壤、水质。那些残留化武上打着的“昭和×年制造”的字样,相信会引起日本年轻一代的思索:他们的前辈都干了些什么?
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向人们提示了面对日本在二战中制造、使用化武,同时又在中国遗留了大批化武的现实,日本人应该作何思考?他们要求日本政府调查公布大久野岛化武工厂的实情;要求日本承认二战中使用化武,反省这种公然违反国际公约的行为,向中国等被害国谢罪;要求安全、迅速地处理遗留在中国的化武,并对受害者道歉和补偿。
在展览会上,记者访问了这个展览会的主办人迟塚令二先生。他说,去年东京发生的地铁毒气事件曾使日本人感到震惊。直至现在,有关这个事件的审判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日本当权者的故意隐瞒,很多日本人却不知道50年前日本作为国家行为,曾大规模地制造和使用毒气。在去中国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后,今年1月,我们决定举办这个展览会。我们除了在东京展出之外,还要到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当日本侵略军的罪恶事实一件一件地为日本人民所知后,为过去那场战争翻案的言论就站不住脚了。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历史,也是为了日本的未来。(本报东京10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芬兰国防部长安内利·塔伊娜9日在赫尔辛基会见了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代表团。芬兰国防军总司令古斯塔夫·哈格隆德上将同一天也会见了北京军区代表团。
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0日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时说,俄罗斯非常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对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感到满意。
刚果总理加纳奥11日下午在布拉柴维尔说,刚果政府只承认“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加纳奥在会见来访的由齐怀远会长率领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时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上的事务只要有中国参加就好办。(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战事紧
连日来,一度得势的阿富汗学生武装“塔利班”的军队连遭重创,节节败退,战火重又逼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上图为距喀布尔仅10公里处,一名“塔利班”士兵遥控发射火箭炮。左图为喀布尔附近村庄的居民纷纷逃离家园。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10月13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主持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和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联席会议。会议呼吁在伊拉克北部苏莱曼尼亚地区重新开战的库尔德两派武装通过对话解决彼此间的矛盾。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