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叙以加快谈判进程美国增大干预力度
本报驻大马士革记者吴文斌
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附近的马里兰州瓦伊庄园举行的为期3天的第二轮谈判于1月5日晚结束。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读的以美、叙、以三方代表团名义发表的公报宣布,为期6天的两轮叙以谈判是“富有成果的”、“建设性的”和“务实的”。
公报说,会谈为叙以之间从程序性谈判扩大到实质性谈判奠定了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公报同时也指出,叙以双方还需作出许多努力,以克服目前双方尚存在的分歧。公报宣布,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下周将飞赴中东,携带此次会谈成果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进行会晤,以便继续推动叙以和谈进程。
自1991年底马德里中东和会全面拉开阿以和谈的帷幕至今,中东和平进程的车轮已驶入了第5个年头。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了中东和平“历史性一步”的《奥斯陆宣言》,1994年约、以、美签订了《华盛顿宣言》,1995年巴以又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塔巴协议”,然而,中东和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叙以谈判却毫无起色,踟蹰不前。
叙以谈判的核心是戈兰高地问题。戈兰高地是1967年“六·五”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并于1981年被并入以色列版图的叙利亚领土。几年来,虽然两国总参谋长在华盛顿举行了两轮会谈,但双方一直未就撤军范围、安全安排和关系正常化等实质问题达成一致。
拉宾遇刺后,以佩雷斯为首的新的联合政府在迅速稳定政局的同时,对叙以和谈作出了新的姿态。佩雷斯表示,对于他来说,“赢得和平比赢得大选更重要”,而叙以谈判则是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关键。他认为:“没有叙利亚,中东也就没有全面和平。”因此,佩雷斯提出以叙应尽快无条件地恢复谈判。以方的新姿态,受到了叙利亚的欢迎。
叙以此次谈判较前有3个不同的特点:一是双方谈判代表的权限有所扩大,并首次在无任何先决条件下,就和平的所有有关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和磋商,充分阐述各自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二是在公开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后,避开新闻媒介的跟踪,进行全封闭式的谈判,这一形式为双方代表团创造了一个有益的谈判环境。三是美国加大了对叙以和谈干预的力度,以中东特使罗斯为首的美国和谈班子始终参与双方的谈判,国务卿克里斯托弗4日也前往谈判会场,敦促双方加快步伐。据透露,各方已同意在本月22日举行包括军事专家在内的第三轮会谈。
叙、以、美各方对此次叙以谈判的结果和前景均表示满意和乐观。叙利亚外长沙雷在接受中东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叙利亚对中东全面、公正和平即将实现表示乐观,并重申叙坚持以全面撤至1967年6月4日边界线的原则立场。叙谈判首席代表瓦里德·米亚勒姆说,叙以两轮谈判的结果显示,双方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从而有了实现和平的可能性。
以色列谈判代表团团长尤里·萨维尔指出,第二轮会谈比第一轮会谈更富有积极意义,双方澄清了许多问题。他对叙实现真正和平的愿望的怀疑已较前大为减少。
此间舆论指出,迹象显示,叙以谈判进程将进一步加快,1996年将成为叙以谈判年。 (本报大马士革1月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法兰西悲悼密特朗
本报驻巴黎记者王芳
巴黎时间今晨8时30分,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病逝。当他的私人秘书正式向外界宣布这一消息后,法国各界都表示深切的悲痛。许多民众闻讯马上赶往艾菲尔铁塔附近他的住处,聚集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密特朗曾经领导过的社会党,当即决定在党内举行全国性的追悼活动。自今天开始,法国电台和电视台都开辟专题,介绍和评价密特朗的生平和政绩,国家电视台和有线新闻台几乎一天的报道都是播放有关密特朗的文献资料和各界人士的评论。尽管法国舆论对于密特朗一生的功过评说有所不同,但都一致公认,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代表了法国的一个时代”,他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上午,希拉克总统等政界要员以及密特朗的亲属和好友都纷纷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希拉克在随后向新闻界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密特朗在法国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他加强了法国的“团结”,“坚定地推动了欧洲建设的发展”。
密特朗3年多前患前列腺癌后,曾两次实施外科手术,并一直在接受化疗和放射治疗。他对疾病始终处之泰然,且不顾病痛的折磨,坚持至去年5月总统任职期满,在卸任后的7个多月中,仍以乐观的态度坚持阅读、著书、会友和外出旅游。谈及自己的疾病时,密特朗在书中这样坦然地写道,我是在“为生命而战”,“人活一天就要斗争一天,应当尽量索取生活之予”。他的顽强精神赢得了法国政界和民众极大的尊敬。
从去年10月底起,密特朗的健康状况开始有所恶化。由于行动不便,他不得不搬进距艾菲尔铁塔不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那里为他布置了病房兼卧室。圣诞节前,密特朗坚持要按多年的习惯行事,到埃及度过了他人生旅程中的最后一个圣诞节。12月29日返回法国时,他的病情急转直下。据报道,今早约7时15分左右,密特朗突然感到不适,一个多小时后便在他的办公室中溘然长逝,当时守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家人和私人医生。
根据接近密特朗亲属的人士透露,密特朗的葬礼将于11日在密特朗的家乡夏朗德省举行。同一天,巴黎也将组织盛大的悼念仪式。
(本报巴黎1月8日电)(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桥本成为日首相候选人
本报东京1月8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执政的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党首今晚举行会谈,一致推举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为首相候选人。因三党议员在国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此间舆论认为,桥本当选已成定局。
另据报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执政三党领导人会谈中,就未来新联合政府的内外基本政策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共同政策纲领确认,将继续维持自卫队和日美安全条约体制;对美国驻日军事基地进行整顿、合并和缩小,并争取年内取得进展;反省和记取历史的教训,决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等。
执政三党目前正在为新内阁人选进行磋商。据报道,三党内阁成员人数分配已定,自民党13人(包括首相),社会党6人,先驱新党2人。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和先驱新党代表武村已决定不参加内阁。日本将于11日举行的临时国会上指名选举首相,然后由新首相组阁。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国防部长说车臣战事可能激化
据新华社莫斯科1月7日电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6日指出,不排除车臣战事近期“急剧激化”的可能性。
格拉乔夫6日从乌克兰回到莫斯科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杜达耶夫的武装力量近期可能转入大规模战斗行动。他说,俄罗斯与车臣方面和谈期间,杜达耶夫一直在为重新开战作准备,上月发生在古杰尔梅斯的战斗“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第6版(国际)
专栏:

  越南军报发表评论文章
反对借人权搞和平演变
新华社河内1月8日电越南《人民军队报》今天发表一篇文章说,越南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和基本的成就。保障人权不仅是目标,而且成为这个国家发展的动力。
这家报纸在题为《胡志明关于人权的思想》的长篇文章中说,“人权问题是一个内容广泛、复杂、敏感并不断更新的问题,与历史和人文的进步密切相关。”“在越南的具体条件下,人权和基本民族权利是统一的。”
文章指出,敌对势力把“人权”作为其“和平演变”战略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妄图借此进行煽动,制造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混乱,破坏革新事业,颠覆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
文章强调指出:“在越南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上,实现人权正是逐步把胡志明思想变成现实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大业。”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向约旦提供武器
据新华社安曼1月7日电(记者朱少华、康长兴)美国和约旦今天在这里就美国向约旦提供包括F—16战斗机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一事达成协议。
这是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今晚抵达这里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佩里说,美国拟向约旦提供的武器装备包括50辆M—60A3型坦克、12架F—16A型战斗机、1架AC—130攻击机、夜视装备以及其他防御性武器和弹药等。此外,美国还将向约方提供训练服务和必要的后勤帮助,以提高约旦军队的防务能力。
佩里表示,美国一直把约旦作为中东地区安全的轴心,约旦是美国的老朋友和盟友,他此次约旦之行就是为了加强美约的合作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将调查阿亚什被杀事件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7日电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今天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阿亚什在加沙遭暗杀一事。
据报道,阿亚什是在同他父亲通电话时因手中的移动电话爆炸而身亡的。据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一个群众集会上指责以色列暗杀了阿亚什,并赞扬阿亚什是位烈士。
另据以色列电台今天广播,巴勒斯坦安全部门已在加沙逮捕了5名涉嫌卷入暗杀阿亚什的巴勒斯坦人。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新欧洲”析
郑园园
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去年12月20日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使用了一个新概念:“新欧洲”。本月4日,他又指出,法国外交今年的优先目标仍然是欧洲。
德沙雷特说,法国欧洲外交有两大目标,一是促使欧洲联合,法国支持欧盟在未来若干年内扩大成为一个拥有约30个国家、4亿人口的政治经济集团;二是促使欧盟内部出现一个“西欧极”,即在欧洲建设上“更积极、更团结,走得更远、更快,一体化程度更高”的国家,围绕法德轴心凝聚在一起,引导欧盟前进。德沙雷特认为,这两个目标密切联系,相互促进,这将使欧盟既有规模,又有质量,以逐渐发展成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极。这就是法国外长所说的“新欧洲”。
“新欧洲”构想的重点显然在于促成“西欧极”形成,因为法国担心欧盟随着扩大而变松散,流于平庸,这样,欧洲就不可能走向强大和统一。而法国的“欧洲雄心”和“世界雄心”只有通过欧洲的强大和统一才能实现。实际上,德沙雷特的“西欧极”同德国执政党所主张的“核心欧洲”异曲同工,强调的都是建立一个坚定的核心国家集团。而“西欧极”更具开放性,其它国家可以逐渐加入。“西欧极”的提出表明,法国在决定对欧盟的扩大采取主动积极态度的前提下,仍着力强调深化,强调欧共体创始国的作用,以便最终实现其领导新欧洲的“雄心”。
然而,法国的雄心受到自身实力和欧洲现实的制约。德国已经在经货联盟内占据主导地位,而法国大力倡导的欧洲防务迄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欧盟的历史证明,没有法德的协调,欧洲就不能前进。所以,法国提出“新欧洲”也是有意搁置和淡化近几年法德间的分歧和猜忌,朝热心于扩大欧盟的德国的立场靠拢,以便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法国《世界报》的一篇评论称,“法德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近来,法国政府顶住巨大压力,坚持推进社会福利制度和公共部门的改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法国按时达到经货联盟的“经济趋同标准”,成为首批成员国,因为进不了经货联盟,“领导欧洲”就是一句空谈。另外,法国进一步靠拢北约,则是为了促使北约的“欧洲支柱”成长,因为在北约之外搞欧洲防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德首脑最近在会晤时重申友谊,并商定为欧盟改革提出共同倡议,似表明法德都希望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欧洲建设中的“发动机”作用。
法国外长的“新欧洲”构想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它的提出,至少澄清了人们对法国的欧洲政策的一些疑虑,显示了法国现领导推动欧洲建设的决心。


第6版(国际)
专栏:

  密特朗生平
弗朗索瓦·密特朗于1916年10月26日出生在法国西部夏朗德省一个铁路职员的家庭。青年时就学巴黎,攻读法律和文学,毕业后做过记者和律师。1943年参加了戴高乐领导的抵抗运动临时政府。31岁时出任退伍军人部部长。1947年至1957年期间,先后11次在第四共和国的政府中就任国防部长、新闻国务秘书、海外领地部长、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等职。1971年社会党重组时,密特朗当选为第一书记。1972年,社会党同法共和左翼激进党人运动结成“左翼联盟”。1981年竞选获胜,成为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党总统。1988年,密特朗连任总统,直到1995年5月卸任。
密特朗酷爱文学,一生著述颇丰。他在任总统的14年中,努力推动法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兴修了传世之作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拉德方斯拱门和世界最大的国家图书馆,还改建了巴士底歌剧院和维莱特科学城等。(王芳)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以和谈以总理:达成共识
叙代表:富有成果
美表示愿派兵驻扎戈兰高地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8日电(记者怀成波、王玉奎)据以色列电台今天报道,以总理佩雷斯7日晚发表讲话指出,以色列同叙利亚和谈的目的是使以色列同所有阿拉伯国家实现全面和平,这一认识已得到叙利亚的认同。
报道说,佩雷斯7日晚听取了以色列代表团在美国同叙利亚代表会谈情况的汇报。
他说,以叙最新一轮谈判虽以非正式方式进行,但开局不同以往。谈判过程也比以前热烈。会谈的目标已经达到。
新华社大马士革1月6日电叙利亚首席谈判代表米亚勒姆今天说,日前在美国结束的叙利亚和以色列的第二轮和谈“富有成果”。
米亚勒姆在接受叙利亚通讯社的电话采访时说,尽管叙以在谈判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分歧,但是双方仍然可能会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他说,双方在这一轮会谈中主要就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以色列撤回到1967年前的边界、两国关系正常化、安全安排以及执行协议的时间表等问题进行了谈判。
他说,这一轮谈判为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即将对叙利亚和以色列进行穿梭访问奠定了基础。
叙利亚和以色列已同意在本月22日再次举行谈判。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8日电正在此间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今天说,如果以色列与叙利亚达成和平协议,美国愿意派兵参加驻扎在戈兰高地上的监督和平部队。佩里是在同以色列总理兼国防部长佩雷斯会谈后说这番话的。
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了叙利亚的领土戈兰高地。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拉奇发生爆炸事件
本报伊斯兰堡1月8日电记者吴迎春报道:7日下午5点45分,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7人死亡,35人受伤。
这是卡拉奇首次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据目击者称,一辆大客车满载下班后的人们从繁华的萨达尔市场前往郊区,一枚6磅的定时炸弹突然爆炸造成这起惨祸。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军轰炸猛虎组织营地
新华社科伦坡1月8日电斯里兰卡军方人士今天在此间说,斯政府军近日派飞机轰炸了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游击队的几处营地,使游击队遭受重大伤亡。
这些营地设在贾夫纳半岛以南基利诺奇地区丛林之中。
去年10月起,斯政府军在北部贾夫纳半岛向猛虎组织游击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攻占猛虎组织大本营贾夫纳城,游击队领导人撤到了基利诺奇地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巴着手恢复关系
阿拟派高级代表团访巴
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6日电据当地报纸今天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正在为恢复两国关系而努力。阿富汗政府日前同意将在近日派一高级政府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讨论两国关系等问题。
报道说,阿富汗总统拉巴尼的同盟、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的领导人萨亚夫4日与巴基斯坦高级情报官员在巴阿边境就两国之间紧张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自去年9月巴驻喀布尔使馆被袭击后巴阿政府间的首次接触。
在去年巴驻阿使馆遭袭击事件中,巴基斯坦一名使馆工作人员被打死,20多名工作人员和外交官被打伤。巴随后撤回了全部驻喀布尔外交官,并驱逐了17名阿驻巴外交官和一批与阿政府有关的阿富汗人。两国关系降至最低点。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曼德拉说非国大面临挑战
南非总统曼德拉七日在非洲人国民大会成立八十四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非国大在一九九六年需全力收拾种族主义政权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因而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他说,以非国大为主导力量的南非民族团结政府在新的一年里,首先要争取解决肆虐南非社会的暴力活动和犯罪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叶利钦说俄罗斯危机已经过去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七日表示,“俄罗斯的危机时代已经过去,改革正在缓慢地进行”。据俄通社—塔斯社八日报道,叶利钦在一教堂奠基仪式上说,目前俄罗斯已“呈现出稳定和上升的趋势”。他相信,俄罗斯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法表示不放弃欧洲军备计划
法国国防部长米永六日在巴黎表示,法国目前不考虑放弃参加欧洲军备计划。米永在接受一家法国电台记者采访时说,假如法国放弃参加欧洲军备计划,事先必须同欧洲伙伴谈判,并要在法国议会通过军事装备计划法草案之后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美国帮助阿建成军事后勤中心
由美国军事专家帮助修建的阿尔巴尼亚军事“后勤中心”日前落成。据《阿尔巴尼亚报》八日报道,该“后勤中心”是根据阿美两国国防部达成的协议修建的,位于阿北部与南斯拉夫接壤的特罗波亚地区。这一目前由美国军人控制的“后勤中心”装备有最先进的监测仪器,可对全欧领空进行监测。(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阿尔苏当选危地马拉新总统
在危地马拉七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全国先锋党候选人阿尔瓦罗·阿尔苏当选为危地马拉新总统。据危地马拉最高选举法院八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阿尔苏获得了百分之五十二点三三的选票。全国百分之三十七点七二的选民参加了投票。阿尔苏是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战胜危地马拉共和阵线候选人波蒂略当选为总统的。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探访千羊户
——蒙古国西部草原纪行
本报驻乌兰巴托记者敖其尔
蒙古朋友说:“不去草原看一看,不知蒙古美不美。”访问蒙古西部草原,成了记者的一大心愿。
蒙古在传统上是游牧国家,养牛放羊是蒙古畜牧业的主体。据统计,1995年蒙古牲畜总头数达2860万头,创历史最高纪录。为了解草原游牧民的生活,前不久,记者从首都乌兰巴托出发,访问了蒙古西部的乌布苏省和科布多省。透过飞机舷窗往下看,展现眼底的是墨绿色的森林、弯弯曲曲的河流、星星点点的蒙古包……
在同行的建议下,我来到蒙古著名“人民企业家”、千羊户——宾巴道尔吉家中做客。
宾巴道尔吉住在哈日乌素湖畔,距科布多省府科布多市150公里。当我们驱车来到两座乳白色的蒙古包时,身穿蓝色蒙古袍、头戴棕色礼帽的宾巴道尔吉迎接了我们。他高兴地说:“今天一大早就右眼跳得厉害,果然贵客临门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游牧人家。蒙古包里没有床,客人一进门便被招呼盘腿坐在蒙古包右侧。给客人沏茶倒奶斟酒全用的是银碗和木碗,客人喝完第一碗茶后,主人开始给客人敬酒。蒙古包里没有电视机,红色旧木箱上放着一台收音机。马鞍、马鞭、笼头放在包的一角,包内还放着两袋晒干的奶豆腐和奶酪,灶上的大铝锅热气蒸腾,一股香喷喷的煮羊肉味弥漫包内。宾巴道尔吉说,草原上有种说法,主人正煮肉时来客人,客人有福气,主人将幸福。宾巴道尔吉家现有1200多只羊、80多头牛和60多匹马,羊毛、羊绒、牛羊皮等畜牧产品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近年实行统一收购畜牧产品体制,他把产品卖给收购公司和小商贩。仅羊绒就年出售150公斤,加上其它产品,全家年纯收入约有500万图格里克,在蒙古牧民中属于高收入。
今年58岁的宾巴道尔吉已有几十年的放牧经验。他说,草场好不等于牲畜好,牧民就怕遇上天灾,所以要备好草料、修好棚圈。游牧生活是艰苦的,一年四季刮风下雨没有一个休息日,懒汉想发财是白日做梦。勤劳加经验,宾巴道尔吉连续五年接羔育羔成活率几乎达100%,牛羊马个个膘肥体壮,他因此赢得“千羊户”的光荣称号。
不过他也有苦恼。年纪大了骑马放牧困难多,自己的孩子大都成家立业,只能有时帮点忙,想雇一名牧工却十分困难。原因是地广人稀,年轻人少,而且大都不愿意放牧。
宾巴道尔吉还问起中国的牧民生活情况。我告诉他,中国内蒙古不少地区有游牧民,游牧生活近几年开始走向现代化,如蒙古包电器化、轻便化、多样化。他听了觉得很新鲜,不时地提问题,兴趣越来越浓。
走出蒙古包时,金色的晚霞洒满了整个草原。临别时,宾巴道尔吉执意送我一包奶豆腐,并说奶食是蒙古人最“圣洁”的礼物。手捧奶豆腐,我仿佛感到它不是道别礼,而是宾巴道尔吉那颗友好纯洁的心。(上)(本报乌兰巴托电)(附图片)
(压题照片敖其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