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村山辞职与日本政局
本报驻东京记者张国成本报国际部编辑于青
编辑:近年来日本政局一直不稳定。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关村山下台的传说也时有所闻。去年日本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奥姆教案、日元升值、参院选举、美军基地问题以及战后50周年大论争等许多大事,但日本政局尚能相对平静,为何村山偏选在目前这个时间辞职?
记者:村山执政以来,确实多次传出将要下台的消息。这些消息产生的根源,是基于一些人对自民党与社会党这两个对立了40多年的政敌是否能长久联合的怀疑。自社两党的联合,表现了处于转变期的日本政局的超常性和复杂性。
为了使联合政权的运作相对顺利,在日本目前的情况下,只能沿袭自民党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内外政策。因此,联合之初,自社两党作了政策协调。实质是社会党向自民党全面靠拢。村山首相去年一年中曾三次表示不得不作出“苦涩的选择”,就是这种全面靠拢的结果。第一次是对冲绳美军基地使用权问题发出“首相命令”。第二次是同意奥姆真理教适用“防止破坏活动法”。第三次是同意用6850亿日元公共资金解决日本金融系统的“坏帐”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处理都与社会党坚持了几十年的政策理念相冲突。社会党一贯反对在日本驻扎美国军队,如今却不得不命令给美军基地以使用权。社会党一贯认为日本战后制定的“防止破坏活动法”有压制民主自由之嫌而不予承认,如今却不得不承认了它的合法存在。社会党一贯反对用增发国债的办法补充公用资金之不足,如今却不得不同意增加国债解决“坏帐”。
尽管政策在纸面上统一了,但遇到具体问题,社会党人的行动与理念总要发生剧烈的冲突。这应该说是社会党的悲剧。在这种情况下,与自民党的相对稳定相反,社会党呈现出动荡与分化的迹象。一些社会党人指出,社会党为了联合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联合政权的局限性已明显地显现出来。每年新年过后到1月22日,都是日本政治的“休假期”。22日,通常国会一开,新的一年的政治日程就开始了。到那时,欲退不能;欲干,等着他的依然是“苦涩的选择”。村山审时度势,终于作出了激流勇退的决定。
编辑:日本舆论如何评价村山的政绩?
记者:从村山宣布辞职后的舆论调查来看,像对任何政治家一样,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人们认为,村山内阁通过了原子弹轰炸受害者救护法案,解决了战后遗留的一个问题。这被认为是村山内阁的政绩。冲绳虽然对村山对美军基地使用权问题发出“首相命令”不满,但仍对村山许诺与美国交涉,缩小基地抱有希望。因此,他们对村山中途撒手感到遗憾。对村山内阁在地震问题上的对策以及决定用巨额公共资金解决“坏帐”等问题,在野党与一些民间团体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对。
其实,在谈到村山政权的政绩时,人们不应忽略的是他在战后50周年发表的“8·15”讲话,是日本在“历史之年”最可赞许的举动。他在讲话中承认50年前日本对亚洲各国进行了侵略;他在“8·15”当天答本报记者问时,专门就过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向中国人民表示了道歉。此间舆论认为他在历史问题上的讲话“超过了他的所有前任”。去年5月村山访华时,力排众议,成为前往卢沟桥的第一位日本首相。8月,在村山的主持下,成立了战后50年来日本第一个援助战争“慰安妇”的民间基金会。这些,应当说表现了他作为社会党的政治家对历史的正义感。
编辑:日本最近的政治日程如何?
记者:5日,村山宣布辞职,并不是内阁总辞职,同时,村山的辞职还需国会认可。因此,不能说目前日本处于“政治空白”时期。由于下届政权仍是联合政权,因此,三党的政策协调是首要任务。从6日起,三党领导人已就此进行磋商。从传出的消息看,三党为了维护联合,并没发生尖锐的政策对立。各方都同意维持村山内阁时期的基本政策。但是社会党耐人寻味地钉入了两根楔子:在缩小美军基地问题上,要尽快取得“看得见”的成果;在历史问题上,要按村山内阁时期的意见处理。这显然表现出了社会党的某种担心。
据报道,8日三党能拿出政策协议书。然后,就是确定内阁成员名单。这也是一项颇费周章的事。这里不仅有三党协调的问题,还有各党内部协调的问题。在政策协调和确定内阁成员名单的基础上,11日将举行临时国会,指名选举首相,并由首相组成新内阁。
编辑:这样看来,村山辞职后,日本政局从总体上来说是不会平静的。你对日本政局有何展望?
记者:近期日本政局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首先是社会党的因素。村山内阁时期,社会党虽然牺牲了政策,但得到了首相位置。这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平衡。今后,这种平衡不存在了。社会党今后是否还会在重大问题上继续作出“苦涩的选择”?过去出现这种情况时一些社会党人尚能看在村山的面子上加以容忍,今后是否还会这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将对政权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其次,新进党的因素也不可小视。新进党目前是日本第二大政党。去年7月参院选举大获全胜,已显示出它的实力。新进党不仅有三位日本前首相,还有被称为当今日本政界第一谋略家的小泽一郎任党首。它虎视眈眈地游离于政权之外,无疑是对联合政权的现实威胁。虽然,它与社会党联手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已有人发出了建立“保保联合政权”(即两个保守党联合)的声音。这种动向也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今年可能举行的大选,将成为影响日本政局的最大变数。目前的态势是联合执政党希望大选尽量往后拖。在野的新进党则希望能尽快实行大选。不论哪一种希望,最后都要由客观形势来决定。尽管日本政局存在着大量不定因素,但联合执政党围绕具体政策的争论;执政党与在野党围绕大选的争论;各党内部围绕利益发生新的分化与组合恐怕都将是肯定的。今年很有可能成为日本政局动荡的一年。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杀害拉宾的凶手阿米尔7日在特拉维夫法院受审时说,刺杀拉宾是为了破坏巴以和平进程,他唯一遗憾的是现在无人继续他的工作。
阿拉法特7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5日对哈马斯领导人阿亚什的暗杀。
一架法国军用飞机7日在萨拉热窝机场上空遭到来自地面的枪击。飞机安全着陆,乘员无一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局势
实施和平协议谈判取得进展
萨市塞族要求实行地方自治
俄议会上院同意出兵赴波黑
据新华社维也纳1月5日电(记者张浩)4日开始在维也纳举行的实施波黑和平协议的谈判5日取得初步进展。
这次谈判是在欧安组织的调解下进行的。谈判的主要内容是波黑建立信任措施和前南地区的军备控制问题。
据负责建立信任措施谈判的匈牙利驻欧安组织代表伊斯特万说,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和穆克联邦已决定组成并交换军事联络团,该联络团将在10天内成立并在30天内向对方派出;双方还首次交换了各自的武器和军事力量的清单。
波黑、克罗地亚及南联盟的代表还就军备控制问题举行了正式会谈,并将于1月16日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谈判。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月6日电(记者王森)波黑塞族议会主席克拉伊什尼克6日表示萨拉热窝塞族要求实行地方自治。
根据代顿和平协议,今年3月20日前萨拉热窝塞族区必须移交给穆克联邦管辖。代顿协议的这一规定遭到萨拉热窝塞族的坚决反对。萨拉热窝塞族执行代顿协议委员会6日在沃戈什查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塞族要求实行地方自治。会议致函欧洲联盟高级代表比尔特,要求他在1月10日前对萨拉热窝市未来的组织方式作出解释。
本报莫斯科1月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俄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今天通过一项决定,同意派遣1600人的俄罗斯部队参加在波黑的多国维和行动。
俄军在波黑的维和行动将持续到1997年1月31日。根据俄美去年11月达成的有关协议,美国的一位将军将担任波黑维和行动的总指挥,俄罗斯的一位将军将作为他的副手,直接指挥俄罗斯部队。俄罗斯部队开赴波黑后,将主要部署在塞族控制的地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周国际要闻回顾(1月1日至1月7日)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辞职
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村山富市在执政三党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辞职,并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各方一致表示将继续维持三党联合执政的框架。各界普遍认为现任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有望继任首相。
叙以结束第二轮谈判
叙以双方代表团5日结束了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和谈。双方在解决实质性问题的程序方面取得进展。这是叙以去年6月以来的第二轮谈判。
美国会通过临时开支法案
美国会5日通过一项临时开支法案,已关闭21天的部分政府机构将恢复运转,约76万雇员也将恢复工作。这项法案由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图左)等共和党人提出。 本栏均为本报电视照片(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谴责布境内暴力行为
布隆迪政府拒绝联合国派遣部队
本报联合国1月5日电记者许世铨、何洪泽报道:联合国安理会5日发表主席声明,强烈谴责最近发生在布隆迪境内的严重暴力行为,要求所有国家采取措施阻止暴力分子出国和获得任何援助。
这是安理会去年12月底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有关情况报告后作出的首次正式反应。加利在去年12月29日给安理会的一封信中说,布隆迪的局势真正有恶化到爆发大规模种族暴力冲突的危险,安理会应考虑在其邻国扎伊尔部署一支联合国部队,一旦布隆迪局势恶化能够迅速进行干预。
安理会重申,所有犯下或授权进行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行为的人应对这些行为承担个人责任。
秘书长已派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绪方贞子立即访问布隆迪,就缓解严峻的局势问题与布隆迪政府协商。秘书长新任命的布隆迪问题特别代表也在日前赴布琼布拉,执行其使命。
新华社金沙萨1月5日电据此间收到的消息,布隆迪对外关系和合作部长巴凯维龙穆萨亚今天说,布隆迪政府拒绝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提出的关于派遣联合国部队干预布隆迪局势的建议。
巴凯维龙穆萨亚说,用国际部队干预布隆迪局势,只会使这个国家本来就够复杂的部族问题变得更为棘手。他要求联合国支持寻求一个由布隆迪人民自己解决自己国家问题的途径。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决定继续制裁伊拉克
萨达姆号召国民支持新经济政策
据新华社联合国1月5日电(记者高坚)联合国安理会5日决定维持对伊拉克已实施5年的制裁。
这个决定是安理会在第29次审议对伊制裁的内部会议上做出的。安理会每60天讨论一次对伊拉克的制裁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于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决定对其实行制裁,制裁的主要内容是石油禁运。按照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只有在伊拉克完全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石油禁运才可以取消。
5年来,国际制裁已经给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人民缺衣少食,特别是许多儿童生病也得不到及时的医治。
安理会去年4日曾通过决议,允许伊拉克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出售20亿美元的石油,用于购买食品。
据新华社开罗1月6日电据伊拉克通讯社今天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今天号召国民支持他实施一项新经济政策,以期减轻联合国自1990年起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所造成的困难。
萨达姆在纪念伊拉克建军75周年的讲话中同时要求政府官员与联合国各有关机构合作。他表示伊拉克保证全面遵守安理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为遏止高通货膨胀,伊拉克政府自上周起宣布了一系列新举措,具体包括停止印制钞票、冻结工资增长、增加新税项以及在国家各部和各大企业实行紧缩政策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新总理宣布施政纲领
据新华社开罗1月6日电(记者刘顺、孟新)埃及新总理詹祖里今天阐述新政府今后的施政纲领时说,埃及新政府将继续实行经济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率,建立新的投资项目,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和发挥私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詹祖里是在他主持的埃及新内阁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上述演说的。
詹祖里指出,鼓励投资将是埃及的长期战略。政府将每年提供50万个就业机会。
他说,埃及新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减少预算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收支平衡,消除偷税、漏税现象。政府将不再增收新税,也不提高物价。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利亚组成新政府
由泽鲁阿勒总统去年12月任命的阿尔及利亚总理艾哈迈德·乌叶海亚5日组成了新政府。阿尔及利亚新政府由34名成员组成。在新政府中,泽鲁阿勒总统继续兼任国防部长职务。总统府发表的一项公报说,新政府中有16人是前总理西菲政府的成员。在18名新成员中,反对党占有3个名额,其中伊斯兰社会运动党有2人,阿尔及利亚革新党有1人。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科济列夫去职前后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许恒声
叶利钦总统5日签署命令,决定接受科济列夫的辞呈,解除其外长职务。俄总统新闻处说,解除科济列夫的外长职务是由于他已当选为俄国家杜马议员。
现年44岁的科济列夫去年12月17日在摩尔曼斯克选区被选为俄国家杜马议员。俄罗斯宪法规定,杜马议员不得在国家机构担任公职。他当选为议员后,曾向选民表示,是继续留任外长还是当国家杜马议员,他要同叶利钦总统会晤后才能决定。今年1月3日,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里亚博夫宣布,凡选入国家杜马的议员必须于5日前向中央选举委员会递交辞去国家机构公职的书面声明。5日,科济列夫向叶利钦总统提交了辞呈。
科济列夫从1990年10月开始担任原苏联俄联邦外长,5年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经常受到国内抨击,特别是去年北约大规模空袭波黑塞族后,要求解除科济列夫外长职务的呼声再度升高。去年9月6日,国家杜马通过一项声明,建议总统解除科济列夫的外长职务,认为科济列夫“使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外交失败,使俄罗斯和总统的威信受到损害”。9月8日,叶利钦总统也首次公开批评外交部的工作,并对科济列夫表示不满意。10月19日,叶利钦宣布,打算撤去科济列夫的外长职务,但在物色到新的合适人选之前,科济列夫仍将留任现职。美国国务院立即作出反应,当天就表示,科济列夫去职“将严重损害美俄关系”。
10月20日,叶利钦总统访法前,在莫斯科机场对报界重申,科济列夫仍担任外长职务。当天,科济列夫随同叶利钦总统访法并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
去年12月17日国家杜马的选举结果表明,选民们对俄罗斯目前的对外政策的确有所不满,广大选民希望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确立强国地位,对北约东扩提高警惕。然而,12月27日科济列夫在俄电视台仍未对他的亲西方言论有所收敛,称俄罗斯有朝一日会成为北约成员国,并明确表示北约东扩是“朋友的错误”,而不是“敌人的阴谋”。
叶利钦总统作为俄宪法的保证人,又面临今年6月的总统选举,自然要维护宪法中关于杜马议员不得在国家机构担任公职的规定。另外,他已着手调整俄对外政策,去年年底成立的俄总统对外政策委员会,便是叶利钦总统调整外交政策的重要举措。
科济列夫去职对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是否有影响?俄总统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在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的当天表示,西方国家不应该把科济列夫去职看成是“某种威胁和俄罗斯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标志”。他说,科济列夫被解除外长职务不会影响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全面发展同独联体各国的友好关系并加深同它们的一体化,仍然是俄对外政策的优先方面,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扩大与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睦邻合作关系,是俄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他还说,叶利钦总统打算努力达到俄罗斯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并争取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地区发展互利关系。
(本报莫斯科1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军开始从海地撤出
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5日电(记者周锡生)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美国参加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的军事人员5日开始从海地分批撤出,首批撤离的美军66人当天从太子港乘飞机返回美国。
据报道,目前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约有5700人,其中美军2200余人。根据联合国和美国同海地方面商定的撤军计划,联合国维和部队最迟于下月底从海地全部撤出。此后,海地的安全保卫任务将主要移交给由美国和加拿大的军事顾问正在帮助训练的海地警察部队。1994年9月,一支以美军为主约2万人的多国部队进驻海地。


第6版(国际)
专栏:

  多布然斯基出任波兰国防部长
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5日任命斯塔尼斯瓦夫·多布然斯基为波兰国防部长。多布然斯基现年47岁,毕业于卢布林居里夫人大学历史系。1993年11月出任政府国防事务委员会秘书、副部长。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吉克斯坦成立安全委员会
塔吉克斯坦总统5日正式下令成立由总统领导的安全委员会,任命阿齐莫夫少将为该委员会秘书。总统新闻秘书赛义多夫说,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国防及国家安全方面的事务,该委员会主席由总统兼任,委员会成员包括秘书及两名常委——议长和总理。


第6版(国际)
专栏:

  也厄接受埃塞俄比亚的和平建议
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5日宣布,也门和厄立特里亚接受埃塞俄比亚的建议,两国均从有争议的大哈尼什岛撤军。塞尤姆是在结束与厄官员的会谈从厄首都阿斯马拉返回亚的斯亚贝巴后向新闻界说这番话的。但他没有透露两国撤军计划的细节。


第6版(国际)
专栏:

  新芬党谴责北爱尔兰谋杀事件
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5日谴责过去一个月来在北爱尔兰发生的一系列谋杀事件,声称它不愿看到任何人再次被杀。自去年12月以来,北爱尔兰一个自称为“扫毒直接行动”的组织已经宣称对5次暗杀行动负责。北爱尔兰警方怀疑这些谋杀是爱尔兰共和军化名所为。


第6版(国际)
专栏:

  莫桑比克触雷伤亡事件频繁
据莫桑比克电台6日广播,莫桑比克触雷伤亡事件频繁,全国目前平均每月有40人因触雷而身亡,数十人因触雷致伤或致残。该电台援引莫桑比克全国排雷委员会负责人马特乌斯的话说,该委员会自去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排除1万多颗地雷和1万多件其他爆炸物。(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宣布无限期封锁加沙和西岸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7日电(记者怀成波)据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宣布,以色列从7日零点开始无限期封锁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并严禁以色列人进入任何巴勒斯坦自治区域。
这一决定是在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阿亚什1月5日在加沙遭暗杀后采取的。
另据以色列电台今天广播,以色列安全机构已采取严密安全措施,防止伊斯兰激进组织可能对以色列目标发动报复性袭击。以色列当局通常在发生暴力袭击事件后宣布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行封锁。
哈马斯在阿亚什被暗杀后立即发表声明,指控以色列安全机构是这次暗杀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并宣布要对以色列进行报复。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政府军与猛虎组织激战
新华社科伦坡1月6日电斯里兰卡政府军同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游击队5日在斯东部的巴提卡洛地区发生激战,政府军伤亡14人,打死15名猛虎组织游击队员。这是三周来双方最激烈的一次交战。
据斯里兰卡军方人士今天说,猛虎组织游击队在巴提卡洛地区的一条公路上伏击了政府军的一支巡逻队,政府军在增援部队的帮助下击退了游击队的进攻。交战中有7名政府军士兵丧生,7名士兵受伤。
据悉,政府军目前正在交火地区继续搜寻猛虎组织游击队员。
自去年12月5日政府军收复了被猛虎组织控制多年的北部贾夫纳城和贾夫纳半岛大部分地区后,猛虎组织游击队转移到东部地区集结兵力,加强了对政府军的进攻和骚扰。


第6版(国际)
专栏:

1月6日,萨拉热窝塞族区伊利扎的居民在家门口一边饮着自家酿的酒,一边烤乳猪,准备迎接7日晚开始的东正教圣诞节。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