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本报评论员
“只要患者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就应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这是温端生恪守的行医信条。尽管温端生手术成功率始终保持百分之百,但他总是把每一次手术当作第一次,慎之又慎。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治百分之一的希望,用自己的百分之百去对待患者的百分之一,把患者的利益放大开来,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能力、思想、感情集中起来,百分之百地集中在一个点上,为患者解除病苦,这叫什么?这就叫专门利人,毫不利己,这就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叫医术高明,精益求精。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与高超医疗技术的结合,使温端生成为光辉灿烂的白求恩式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有些同志看来,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是等价交换。当年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似乎可以淡化了。这是误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讲竞争,讲等价交换,这是为了反对平均主义,不吃“大锅饭”,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使大家过上更富裕、更文明、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好日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那种弱肉强食式的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决不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市场化,决不能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切相联的,是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相联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反对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战争年代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建设时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这是我们的事业得以发展繁荣的精神命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南通天生港电厂10号机组并网
江苏南通天生港电厂2台12.5万千瓦机组技改工程,经过江苏省电建一公司及参建各单位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首台10号机组日前一次并网发电成功,这对缓解用电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赵虎田洁陈俊)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
琼粤湘津查禁非法放映雷厉风行
本报海口1月7日电记者鲍洪俊报道:截至6日,海口市200多家影像产品经营单位已基本停止营业性放映激光视盘。连日来,省市宣传、文化、工商、公安部门携手对海口文化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处了一批非法经营窝点。5日上午,省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解放西路东京假日影宫仍在放映侵权镭射故事片《黑手套》,立即将其查封,且查扣影碟机一台、录像机3台、影像混合器4台。另外5家经营非法影像制品的单位一并受到查处,4000余张侵权盗版激光视盘被查禁收缴。同日下午,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符兴、副市长罗素兰率领的市文化市场检查组再次出现在海口的大街小巷,累计封存收缴非法放映、出租、销售的激光视盘15200张。
本报广州1月7日电记者郑德刚报道:据广东省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介绍,广东省数以千计的营业性激光视盘放映场所均已停止放映,放映场所较多的广州、深圳、中山、汕头等地采取果断措施迅速组织查禁工作,并收缴了大批非法激光视盘。
中山市对全市发行、出租和销售激光视盘故事片的单位进行了全面清查,对非法激光视盘故事片一律查封并清点造册登记。在拥有1000多家营业性激光视盘放映场所的广州,1月3日晚6时起已全面停止放映活动,悬挂在放映场所的各种激光视盘故事片宣传海报绝大部分均已拆除或覆盖。
本报长沙1月7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到6日为止,湖南省大部分镭射放映厅已关闭。
去年底,湖南省召开镭射放映厅负责人会议,组织公安、工商、文化、广播电视、城管等部门的人员到镭射放映厅检查,督促其关闭。长沙市宣布:元月8日前关闭所有镭射放映厅。到6日为止,已有20多家镭射放映厅主动摘牌关闭。全市市属102家镭射放映厅已关闭了80家;省文化厅直属单位在长沙市办的镭射放映厅已全部关闭。目前,全省大部分镭射放映厅已关闭。
本报天津1月7日电记者陈杰报道:天津市从去年12月26日始,一律禁止营业性放映激光视盘故事片以及从激光视盘故事片转录下来的录像带,现有用于营业性放映的非法激光视盘故事片,包括转录的录像带,由音像行政管理部门收缴封存;清除现有镭射放映的宣传广告、招贴、灯箱等各种标记,禁止录像厅假借镭射名义招徕观众和使用刺激性、诱惑性的宣传内容,严厉打击非法激光视盘的销售、租赁、放映活动,对违反规定者予以严肃查处。
目前,天津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组织专门执法队伍,制止非法经营活动,收缴非法录像带、VCD和CD盘800多张。已有28家镭射放映厅关闭,全面停止了营业性放映镭射故事片活动。


第1版(要闻)
专栏:

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近日,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周总理。
左图:1月4日,江苏省南京市考棚小学400多名师生来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通过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缅怀周恩来总理,树立远大的理想。新华社记者 高梅及摄
上图: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自1992年1月6日开馆至今,已接待250多万人。谭长国摄(新华社稿)


第1版(要闻)
专栏:

  海关去年征税近700亿
本报北京1月7日讯记者赵志文报道:记者从《海关快报》获悉:1995年全国海关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共698.68亿元,比全年税收计划650亿元增收48.68亿元。其中,征收关税298.01亿元,比上年增收12.95亿元,增长4.54%;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400.67亿元,比上年增收63.32亿元,增长18.76%。
去年,全国海关努力克服影响税收的不利因素,在税收征管工作中深化改革、挖潜堵漏。各海关一把手亲自抓税收征管工作,加强全体关员的税收意识,加强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审查和税则归类,严格查处低报瞒报价格行为,共查获低瞒报价格案件7万余宗,防止偷逃税款26亿余元;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追缴税款入库近11亿元;加强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加工成品出口的监管,依法征税和补税近100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邀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缅甸国家元首丹瑞抵京
新华社北京一月七日电应中国政府邀请,缅甸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丹瑞今天下午乘飞机途经昆明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丹瑞一九九二年四月就任现职以来首次访华。随同来访的丹瑞主席的夫人杜江江和政府高级官员等也同机抵达。
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建设部部长侯捷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陈宝鎏等到机场迎接丹瑞一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长春市引松供水工程完成过半
由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资助和自筹资金兴建的长春市引松供水工程已完成一半以上,进度比计划快一年。承担该工程第三净水厂建设任务的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五处等单位苦战攻关,到目前,第三净水厂4万立方米的清水池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王超英)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吉林省直干部系统学法
最近,吉林省委作出决定,从1996年开始,组织省直机关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基本法律知识,争取用两三年时间在省、厅两级干部中率先完成近期普法任务。(李安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西重奖农技有功人员
1月5日,41名农业科技人员捧走了为数100万元的1995年度广西农业科技成果奖。去年,广西农业科技工作者先后完成了杂交水稻汕优桂99等8项重大农业科技研制、推广工作,使广西的粮食总产大大地超过1994年。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华远”集团资助经济改革研究
近日成立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一月四日接受了北京市华远集团的八百万元捐款。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经济理论研究基金会。它主要通过民间筹资方式,为高水平的经济学术研究与政策理论研究提供资金。基金会将利用华远集团的捐资在内部设立“华远宏观经济研究专项基金”和“华远企业管理研究专项基金”。(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讲求实效
本报评论员
关于今年的工作,中央的政策明确,思路清晰,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干部群众热情很高,劲头很足,势头喜人。现在的关键是落实,是在各项工作中讲求实效。
讲求实效,首先要符合实际,符合规律,符合科学,把中央的精神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对于影响全局,关系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诸多因素、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两个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坚决克服各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弊端,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讲求实效,就要实干。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求实务实方面,作出了重大成绩,出现了不少求真务实的先进单位、先进人物。我国预计在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完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但也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干部不是把心血用在干实事上,而是用在造声势、搞“花架子”上,诸如五花八门的评选,应接不暇的应酬,名目繁多的观摩等等,使群众很不满意。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的“政绩”和“进步”,不顾财力、物力、人力,不讲时间、地点、条件,滥铺摊子,大上项目,以致劳民伤财,后患无穷。所谓“报项目时拍脑袋,批项目时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就是对于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和尖锐批评。至于虚报成果,伪造政绩,隐瞒问题,以求升迁,问题就更严重。
讲求实效,就要巧干。要善于总结新经验,不断创新;要少投入,多产出,争取事半功倍。要善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其热情,发挥其才智,鼓舞其精神,更加有效地运用知识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努力开拓新局面。胸无良谋,手无良策,满足于一般的工作、一般化的领导,是不足取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走向务实之路。从本质上看,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务实的讨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务实的理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一个讲求实效的建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讲求实效的方针;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也是讲求实效的转变。提出讲求实效,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日趋成熟的表现,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意义深远的进步,也是对各级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
党中央提出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怎样把蓝图变成事实,今年是开头之年,也应该成为讲求实效的一年,为今后5年直至15年开个好头,打下坚实基础。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南成立职工扶贫基金会
为给困难企业的职工和遭受意外灾害职工排忧解难,经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批准,湖南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湖南省职工扶贫基金会1月5日成立。目前已筹集资金600余万元。扶贫基金的来源是:全总、省总工会的资助,社会团体和企业、个人的捐赠等。(吴兴华)


第1版(要闻)
专栏:

  “军中白求恩”
——追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医生温端生
新华社记者黄秋生万初升本报记者沈兴耕
这是一篇迟写的祭词,也是一首成千上万名患者为痛悼一位普通军医而吟唱的挽歌。年仅42岁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温端生英年早逝,在闽赣两省军内外引起强烈的震动,人们像悼念自己的亲人一样,缅怀这位人民的好医生。
(一)
1995年3月8日,对于福州的很多人来说,是个悲痛的日子。设在军区总医院的灵堂外面,涌动着黑压压的人流。在淅淅春雨中,人们默默地为好军医温端生送别。
哀乐低回,哽咽声声。原定200名医院员工参加的小型遗体告别仪式,一下子涌来了1800多名男女老少。从各地赶来的患者,跪倒在温端生的遗体前,失声恸哭:“好人啊,你不能走!”
清明节那天,闽赣两省各地近200名没能看上温端生最后一眼的患者,不约而同地追寻到公墓,用鲜花、花篮、花圈,寄托他们不尽的哀思。
从温端生逝世的第二天起,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夜半心声》直播节目,电话一个接一个,100多名打电话的听众,倾诉的话题不约而同,全是温端生。每晚2小时、本是无特定主题的漫淡节目,却成了有集中主题的颂扬,而且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温端生生前的桩桩感人事迹,随着电波回荡在夜空,叩击着成千上万人的心扉。
1995年7月28日,温端生的家乡江西石城县召开万人大会,追悼这位红土地的好儿子。大会实况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15个分会场同时转播。
1995年8月5日,一尊高70厘米、宽50厘米的温端生半身雕像,由38位自发捐资制作的患者代表护送到福州的军区总医院,系在雕像上的红色缎带上写着:“军中白求恩温端生永生”。
今年1月6日,一部展现温端生在平凡岗位上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的六集电视连续剧《永恒的雕像》,在福州摄制完毕。
连续9个多月以来,关于温端生先进事迹的数十场报告会从福州开到南京,又从军区机关扩展到京城首都,场场爆满。去年8月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好军医温端生事迹报告会上,解放军总后勤部号召全军医护人员像孔繁森那样当公仆,像温端生那样当大夫。
(二)
第一个给电台主持人打电话的是福州一家广告公司策划员林红。去年3月8日这天,她又早早赶来为温端生送别。当温端生的遗体即将被推进火化炉时,她硬是从铁门下钻过去,将一封信塞进温端生的口袋。上面写着:“温哥哥,我曾经以为天空是灰色的,认识你才发现自己多么幼稚。你不仅医治了我躯体的残疾,也医治了我心灵的创伤,使我从此热爱人生……”
13年前,18岁的林红住进了温端生分管的骨科病房。她出生3个月就因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脚残疾。因为残疾,她过早地品尝了人间冷暖。从第一次施行“三关节固定术”开始,温端生10年间为这名肢残姑娘开6刀,做4次儿麻矫正手术,次次获得成功,结束了她脚面做脚底、走路“扭秧歌”的历史。在温端生13年的精心治疗和鼓励下,林红不仅告别了残疾,而且获得了函授大专文凭,还自学了英语、电脑和财务知识,成为学有专长的人才。
家住福州鼓西路的残疾姑娘李榕,3岁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腰不能直立,靠双手护膝爬行了22年。加之家境贫寒,她一个个美好愿望全都成了泡影。她心灰意冷地写下遗书,离家出走,准备了却残生。这时,她遇上了温端生,经过3次住院,6次手术,从此不再靠护膝爬行,完全可以直立行走了。李榕住院期间受到精心照料,出院后温端生又拿出500元资助她学习缝纫技术,鼓励她自强自立。送别温端生这天,她望着灵车远去,昏倒在殡仪馆里。
铭记温端生医术医德的患者何止一二。
(三)
温端生太累了。
运送温端生遗体的平板车向焚化炉门移去时,60多岁的李英时老人赶来了。他一把拽住平板车,哽咽着说:“温医生,这些年你为病号操碎了心,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往后在九泉之下你可要学会休息……”李英时是骨科配合医生给伤员打石膏的职工,与温端生一起共事近10年,温端生为病人日夜操劳的事,他再清楚不过了。
“只要患者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医生就应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这是温端生恪守的行医信条。
1991年4月,福建长乐县农民吴品官因机械事故打断左前臂,只剩下内侧一点皮肉连着,医院会诊结果认定断臂无法保留。病人家属纷纷恳求医生再想想办法。一个农民失去手臂意味着什么,农家出身的温端生心里最明白。他毅然站出来承担风险。手术从傍晚6时一直持续到次日上午7时,获得完全成功。当连续奋战13个小时的温端生刚刚躺下休息时,手术室门外又传来阵阵哭声。原来,一个小女孩被压断3个指头。他立即重上手术台,经过两小时的接骨缝合,终于保住了小孩的全部断指。
1994年12月,江西赣州地区残联邀请温端生去老区开展小儿麻痹症手术。他二话没说,马上启程直奔赣州。9天时间里他亲手为50个儿麻后遗症患者做了矫治手术,最多时一天手术11例。那些天,他累了,在手术室墙根儿靠一靠;饿了,就吃几口方便面。别人一天做两台手术,他平均每天5至6台。带队的领导责怪他太玩命了,他总是淡淡地说:“下一次医疗队不容易,这么多病号盼着我们,不拚命干哪成。”
一次出差,温端生在大街上发现有个人走路打拐,便追上去自报家门,并把他拉到路边,左摸摸右捏捏,告诉他病腿能治好,当即约他第二天到医院就诊。后来经过温端生几次手术,这个陌生人的腿真的给治好了。
温端生每次回乡探亲,放下行包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诊所、镇保健院,看看有无重病人,或者到县医院帮着做手术。
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的温端生,长期从事骨科专业。尽管他是有名的“快刀手”,尽管找他手术的患者长年累月排着队,尽管他的手术成功率保持着100%的纪录,可他总是把每次手术都当成第一次,慎之又慎,唯恐有丝毫差错。遇有重大手术,他白天查房,夜间查资料、定方案、搞演练,妻子常常在睡眠中被他唤醒当“模拟病号”。17年间,他用精湛的医术为成千上万个小儿麻痹症和骨外伤患者解除了病痛,仅骨科手术就达4000多人次。他曾与战友一起创下了8指断离8小时全部再植成活的全国纪录;他曾在国内首创采用食指、中指背侧带蒂血管皮瓣再造拇指成功。
温端生终于精力耗尽。3月5日凌晨,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去。
让我们看看温端生殉职前一天的时间安排:上午为一位6岁的患儿做矫形手术;下午轮休在家整理资料赶写论文;晚上9点多还到骨科、中医科和招待所分别查看他治疗的病人……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这位军区跨世纪重点培养对象,还有20篇论文没有来得及修改或写完。
(四)
“温军医,你生前不肯收我们一分钱的礼物,现在让我们为你的坟墓添把土吧!”福建省福清市患者司封平得知温端生的部分骨灰送往老家安葬,便带着妻子奔波两天赶到江西石城县乡下,硬是将2000元塞到温端生的母亲手中。他在新坟前失声痛哭:“没有温医生,我这辈子就瘫痪在床了。”
一个鞋业个体经营者的妻子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住进了骨科。手术前,这位姓张的老板打听到温端生父母年迈,5个弟妹都在乡下,经济十分拮据,便塞了一个“红包”给温端生。温端生不要,老板急了:“只要你对我妻子尽心尽力,钱我有的是!”望着他那焦虑的目光,温端生收下了。第二天做完手术,温端生把“红包”原封不动地退给张老板:“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福州郊县有个农民从楼上跌下来,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住院期间,温端生查房时发现前来陪伴的5个农民兄弟蜷缩在大厅里打盹。当得知是因为无钱住宿时,他立即掏出200元硬塞给他们:“夜里风寒,你们快去住招待所,病人由我来照顾。”面对这样的医生,病人亲属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处在沿海开放地区,温端生发财的机会很多。福州市一家外商独资医院老板慕名找到温端生,以月薪千元、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聘请他去操刀主持骨外科。石狮拥有亿元资产的吴老板看上温端生那把手术刀,动员他脱军装到石狮创办骨科医院,保证他三年内发大财……这些都被温端生谢绝了。他说:“党组织把我这个农家子弟培养成人民军医,我只有用手术刀为人民医伤治病的义务,没有用它谋私赚钱的权利。”
他生前拒收病人的红包、礼物,死后却无法拒绝患者对他的一片深情。医院为他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那天,经他治疗过的病人或家属一天之内给治丧办送来了一叠叠人民币、港币和美元,折合人民币39630元。
温端生逝世不久,福州市郊一位7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拄着拐杖步行七八里路,来到福州市的一所中学找到温医生的儿子温亮,硬是递上100元和一袋水果,含泪说:“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像你爸爸那样做个让人崇敬的人……”
温端生走了,但他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雕像将永远向着他梦魂牵绕的千千万万的患者微笑……(附图片)
压题照片:温端生正在给进修生讲授显微外科学。     高智勇摄
1994年12月下旬,温端生赴赣南山区为儿麻后遗症患者进行手术,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神刀”。     高智勇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各方协同行动群众大力参与
全国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立竿见影
一批大案要案受到查处一批犯罪分子落入法网
本报北京1月7日讯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卢新宁报道:全国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开展半个多月来,各地各部门互相配合,积极行动,广大群众大力参与,踊跃举报,已取得成效。市场上的非法、黄色出版物被依法收缴,一批制作和销售非法、黄色出版物的窝点被查获,涉嫌单位和有关人员受到查处,案件正在抓紧审理。近日,在“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查获一起复制加工淫秽、盗版光盘大案,非法印制《奇异的性婚俗》一书的主要案犯已落入法网。
据有关部门介绍,深圳市公安机关日前搜查了位于该市大围坊的一个音像制品犯罪窝点,当场查获非法制作的激光唱盘、视盘共计294种46万余张,其中大量含有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初步查明,这一伙案犯非法将母盘送到音像制品复制企业大量复制,然后批发销售,情节极其恶劣。目前,公安部门已将主要案犯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
《奇异的性婚俗》是几个不法书商制作的一本非法出版物。去年12月下旬刚流入市场,即被群众举报。全国“扫黄办”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此书不仅非法出版,而且内容十分恶劣,色情淫秽,破坏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对此案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各部门迅即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予以查处。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立即行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追查案犯,收缴这本坏书,认真做好有关工作。据悉,此案查处已取得很大进展,制作此书的几个主要案犯已被抓获,初步查清了这本非法出版物的制贩情况,绝大部分成书已被追缴。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此案正在抓紧审查,对犯罪分子将依法从重从快惩处。查处结果将公诸于众。
全国“扫黄办”负责人指出,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周密部署,组织力量,追根究底,扩大战果。同时,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上各种“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积极举报,以促使全国“扫黄打非”活动更加深入、有效地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