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智搏人生
赵鹏李加林
90年代,不少人下海办公司当经理,福建省建阳市工人出身的李贵生却办起一个规模不小的农场。
“很多人都问我怎么会搞第一产业,这也许是缘分吧。”在园艺场,李贵生手指刚从安徽阜阳引进的100多头大黄牛,说起了他的“农缘”。
李贵生初中毕业后在县拖拉机厂干了一年修理工,便“不安分”了。学着别人,他也开始经商,跑运输。几经摔打,从眼见的事实,耳听的报道中,他逐渐悟到:无农不稳。1990年,他试着承包了县城郊一块5亩的鱼塘,买进30头猪仔。白天,他和工人们在场里一块垒舍、喂食。晚上,他一头扎在屋里翻阅各类种养技术书籍。一年下来,竟旗开得胜。第二年,他东借西贷凑足了8万元,果断地把饲养场周围的80亩村办果场全部租赁下来,修建了8个大型猪舍、两个鸡场、两个鸭池。不久,他再次包下一片120亩的鱼塘,又将原县食品公司两个濒临倒闭的国营猪场租下来,改造成专门实验繁育畜牧良种的基地。李贵生谈起他的这种“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如话家常。
《爱拚才会赢》是一首在闽南地区传唱已久的歌曲,在今天经济相当发达的闽南地区,这首歌曾激励、鼓舞过不少人艰苦创业。而李贵生则有一番独到的见解:要想成功,拚搏精神当然可嘉;但在科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成功更取决于头脑与头脑、智力与智力的角逐。
李贵生指着鱼塘对我说:“一般农民的鱼塘,每立方米只能放养两尾左右,可我的可放养8尾。道理很简单,把鱼塘挖得深一些,再添些增氧设备,使用我自己研制的饲料就行了。这些不全是从书上学来的,主要还是智囊们的点子。”
为了智搏取胜,建场伊始,凡是能请到的在水产、畜牧、兽医、农艺、果树方面有专长的人,都被他以高薪搜罗进智囊团,并分别委以重任。就连刚刚退居二线的原县畜牧水产局局长也被他三番五次挚诚相邀,到农场总管技术工作。他自己还没有小汽车,智囊们却一应配齐了摩托车、传呼机。
靠着这批人才,短短几年间,园艺场成功地研制开发出酒糟喂猪,猪粪沤肥养蚯蚓,蚯蚓再用来养鳖鱼等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益的科学饲养方式。现在李贵生农场的产品不仅稳定地满足了整个建阳市的市场供应,价格还比周围地区低10%左右。
李贵生的名声大了,不少人劝他见好就收,他反驳说:“出名有什么不好,干事业就得有股子人要出名猪要壮的闯劲,要不然就别干。”
从农场场长办公室出来暮色已浓,李贵生指着左右两个房间告诉我们:“左边是生物化学研究室,右边是农场电脑监测控制室。我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就靠它们了!”
他的笑声中充满自信。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两代“财神爷”的欢欣
本报记者郑盛丰
在柳州微型汽车厂,65岁的总会计师韦武廉和33岁的财务处长关小霞,都欣慰地笑了。
他们是为来之不易的荣誉而笑——1995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这家企业的财务处和总会计师,双双荣获“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和“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并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与表彰。
这是中国实施“会计法”后第一次表彰先进。一个企业,双双摘取全国财务工作的集体和个人桂冠,在广西独此一家,在全国也属罕见。这份荣誉,对于已进入中国汽车企业10强之列的这家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弥足珍贵!
在获奖一个多月后,当记者为此走访被简称为“柳微”的这家汽车企业时,鹤发童颜的韦武廉和充满青春活力的关小霞,都一样显得兴奋而自豪。
对来自瑶寨农家的韦武廉来说,得到这顶桂冠意义不凡。从1953年起,他就致力于企业会计工作,经历了从50年代到90年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数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理财,持之以恒地学习。他早在建国初期就财经专修班毕业,后又进修于财经院校,专业功底已较厚实。但到80年代中期,在他获得高级会计师职称后,又读了3年现代管理会计专业的刊授大学。学习、工作和对年轻人的传帮带,构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也最丰富的内容。
而关小霞,这位说话和做事都是快节奏的“女财神”,10年前通过人才招聘以挑战精神来到这家企业。6年后,她以她的聪颖、勤奋和敬业精神,成为厂里当时最年轻的中层主管,挑起这家大型企业当家理财的大梁。她与力荐她走上这一重要岗位的总会计师的相似之处是:自我超越,发奋学习。去年初她去美国汽车城底特律考察学习汽车企业财会管理35天,所得甚丰。她不满足于原有的专科学历和已有的会计知识,现在正攻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同时苦读外语。她说,面对社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她必须及早为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做好准备。
在北京,是关小霞代表广西登台领奖的。会后,她谈得最多感慨最深的,是朱镕基副总理亲手所写印发大会的“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她指着附有副总理手写体的这一重要文件说:朱镕基副总理那么繁忙,仍关注着会计工作并亲自起草“章法”,这说明依法理财对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多么重要。
正是着眼于此,柳微两代理财人都深知责任重大。他们都谈到一个共识:严格而又高水准的财会管理,事关企业的生死兴衰;是否能如实地对国家提供财会信息,关系到国家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以成功地开发出五菱微型汽车而日显声名的柳州微型汽车厂,“八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都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递增,去年产销已超5万辆,名列中国500强。现在,这家生机无限的国有企业,正向更高的发展目标快速行进。已在企业会计领域跃上人生新高度的韦武廉和关小霞,又在向着新的目标挑战了!(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情系老兵
本报记者汪波
走进贫困老兵的家,县长张吉贵难过得低下了头
吉林东南长白山系老岭和龙岗山脉的重峦叠嶂中,坐落着美丽的小城通化。
在这块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土地上,如今还生活着899位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他们平均年龄在68岁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足250元的占总数的15%。大多数老兵在战场上流过血,负过伤,回乡后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在生活、住房、治病上的困难十分突出。
去年年初,县长张吉贵来到了四棚乡三棚村老兵王玉的家。这位老兵全家三口人,老两口的年龄加起来140岁,有一个40多岁的傻儿子。两间土草房即将倒塌,几张塑料布兜着房顶。此情此景使张吉贵低着头走出了这个老兵的家。
人们的心在颤抖,领导的声音也在震颤:“过去他们扛枪打仗,不顾个人生死,今天因年迈身残生活在贫困中,解决他们的困难是我们的责任。全县899户在乡老兵在盼着我们,全县25万人民在看着我们,老兵‘三难’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要尽快解决。”
通化县政府责成民政局将原来解决老兵“三难”的五年规划,调整为一年解决老兵“三难”的实施方案。县民政局干部深入到全县21个乡镇、160个村进行调查摸底儿,形成了文字汇报材料,拍摄了照片,录制了电视专题纪实片。
5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解决老兵“三难”动员大会,会上播放了电视纪实片《硝烟后的贫瘠》,强烈震撼了与会人员的心。县委书记陈宝华说:“解决老兵‘三难’,不仅是个优抚问题、政策问题,更主要的是感情问题。解决老兵‘三难’关键是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住上新房子,走上致富路,老兵们流下了热泪
老兵住房难是“三难”之最。通化县以此为突破口,每个局及企事业单位包建一户老兵住房,凡是需要维修住房的,责成老兵所在村解决。县直13个局、12户企事业单位和20个老兵所在乡镇包建66户危房,共投入资金298万元,林业局、城建局、土地局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仅土地局免收土地征用费就达11万元之多。
县公安局包建东来乡兴安村老兵甄兆华的住房,局领导班子与乡里、村里的领导一起定房场、搞设计。一位局领导当天就住进这个村,组织送水泥、木材,并立即开工兴建。他们早晨3点钟开工,一直到晚间8点多钟才收工,渴了喝凉水,饿了吃面包,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感动得甄兆华流下了热泪。一座58平方米的住房、一座8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一个20平方米的仓房外加花墙,仅用8天时间就全部竣工。甄兆华自己找人写了一副“世世跟着党走,辈辈不忘党恩”的对联,用水泥雕刻在房门两侧。
为解决老兵生活难,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通化县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帮助老兵发展生产,减免老兵各种陈欠负担,落实扶持项目和措施,在传递信息、选定项目、落实资金、教育培训、销售管理等诸多环节实行全方位服务。县里采取局包村形式,优先解决在乡老兵的种子、化肥、农药等;乡镇机关干部包户,妇联、共青团、民兵连定期到老兵家中料理家务,搞好种、铲、收等服务;县民政部门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优抚对象联户组”的试点工作,每年还拿出数万元,作为老兵发展生产的扶持资金。
全县机关干部和部分企业职工还捐献衣物4600多件,捐款2万多元,解除了老兵们燃眉之急。
于维君是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回乡后一度衣食无计,生活困窘。在民政局和七道沟镇政府的扶持下,他建起了印刷厂,又开办了一个饭店,他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于彻底摆脱了贫困,从一个上访户变成了十几万元户,还安排20多名待业青年和贫困户子女就业(见左下图)。
县委、县政府把解决治病难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安排县财政拿出一部分,民政部门拨出一部分,政府在解决“三难”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全部用于解决老兵的治病难问题。县医院、中医院及2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优抚诊室,实行老兵治病“三免费、四优先”。
牟世庆18岁就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身上5处负伤。这位67岁的老人住在果松镇的一个小山坳里,去年正月上山砍柴,不慎腿部两处骨折。县、乡、村三级组织高度重视,及时为他解决了医疗费用,使老人得到了精心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82岁的老兵姚喜洲前不久叫老伴带着煎饼,从百里以外的石湖镇公益村来到县城,感谢党和政府治好了他的病,并解决了全部医疗费用,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
现在全通化县899户在乡老兵,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均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其中有204户成为小康户,住房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每年人均医疗费达到210元,高于机关干部110元的标准。(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渤海岸边“金达莱”
周熔
冬季的南戴河游人不多,然而,坐落在渤海之滨的朝鲜族村却热火朝天。这个村庄在河北省抚宁县西河南乡,东面靠海,西边临街,村前是辽阔的田野。
阵阵发硬的海风袭来,使人难以睁眼。可是,田野仍响着脱粒机的马达声。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妇女,正在场地繁忙劳作,运送稻谷、稻草的马车、机动车不断在身边经过,村舍的房顶晾晒着金灿灿的稻谷。
这场景不免使人想起朝鲜族兄弟扎根抚宁,推广水稻种植的故事。
1952年春天,从辽宁省昌图县来了14户55个朝鲜族人,头顶简单衣物和专门做米饭的铁锅,怀揣介绍信,乘火车来到抚宁县,要求政府分给土地种水稻。他们被安置在西河南乡朱建坨村汉族农民家住下。当地政府按高于汉族农民三倍的比例,分给了200亩土地。他们修渠引水,在一片盐碱地上播下了从东北带来的稻种。
为了帮助朝鲜族农民定居、发展生产,1958年,经抚宁县政府同意,从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又陆续迁来67户朝鲜族农民,形成了如今500口人、1110多亩地的朝鲜族村。
1954年春天,西河南乡农民按自愿原则,组织了初级农业社,朝鲜族农民也组织起来,成立了“宁鲜社”。社长李钟泽带领大家种水稻,这年高产丰收。汉族农民在盐碱地上种高粱、玉米,收成甚微,亩产只有100公斤。同住一个院落的农民收入差距拉大,李钟泽心里很不安。
在群众大会上,他对自己的同胞说:“做人要讲良心。去年春旱,水田缺水,插不进秧,是汉族乡亲们主动把渠水全部让给咱们浇地,还借给抽水机,他们自己却用肩担、手提的办法,从井里提水浇了3000亩等待返青的小麦。现在,他们有困难,我们能不帮一把吗?”
1961年的自然灾害使西河南乡农民每天只能吃4两粮,而朝鲜族人种水稻仍然获得好收成,他们给国家交售了30万公斤公粮,又由李钟泽主持,按汉族农民每人一斤粮的标准,慷慨地分送给各村5000公斤大米。他反复地寻思:应该让汉族兄弟了解种水稻的好处。
李钟泽找到水沿庄村党支部书记梁林,劝说他们改种水稻。
他见梁林面有难色,就说:
“你们村1700亩土地归我,秋后,每亩地给200公斤粮,行不?”
这年,水沿庄村第一次种上了水稻。秋后,每亩地收稻谷250公斤。
第二年春天,李钟泽又来到宗阳村,在群众大会上宣讲种植水稻的好处。他说:“愿意下水田的,有人指导;不愿下水田的,把地包给我,秋后,每亩地按200公斤给粮。”
第三年,西河南乡的40000亩旱地,在朝鲜族农民的帮助下,全部改成了水稻田。秋后,平均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汉族农民确认,种植水稻给他们生活带来希望。
这事震动了抚宁县机关。许多人到西河南乡参观、学习。从此,抚宁县的平原地区、沿海一带普遍种上了水稻,朝鲜族种田能手,也被派到桃园、沿沟屯、杨洛木等村传授种植水稻技术。到1985年,全县一半耕地都种上了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成了河北省水稻生产基地之一。朝鲜族村也因此获得荣誉,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的称号。李钟泽被选为河北省政协委员、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农业劳动模范。
如今,朝鲜族村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80%的人家安装了电话,家家有电视机、电饭煲。
40多个国家的朋友相继来这里参观、访问。他们对朝鲜族农民与汉族农民和睦相处交口称赞。一批韩国记者慕名来朝鲜族村采访,他们十分感慨地说:“中国的民族政策真好!”(附图片)
朝鲜族村妇女在享受丰收的喜悦。周熔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绝

  巨画《蜀乐宫》
本报记者罗茂城
巨幅宫廷仕女图《蜀乐宫》去年9月在成都面世。这幅宽6米、高2米的工笔重彩画实属罕见,引起四川画坛的关注。
《蜀乐宫》取材于成都王建墓石刻中乐伎和舞伎部分,意在表现当年蜀宫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画家根据乐伎所持不同乐器的特点,对吹、弹、拍、敲以及演奏时的轻、重、疾、徐等姿势、动作和表情,都作了极细腻的刻画。画中的6名舞伎,衣着华丽,相互之间舞姿协调,体态轻盈,面部表情喜悦。歌舞之外,衬以四根远近不同、神态各异的蟠龙柱,两只活灵活现的凤凰,以及各种精致的宫灯,巍峨的宫殿,让人如临其境,如在其中。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焕民称,该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据了解,此画是四川著名工笔画家王良贵及其子王龙,经过四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创作出来的。
王良贵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其父绘画的熏陶,从事工笔重彩画的创作近40年,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在虎、佛像、墨龙、仕女等画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许多友人竞相收藏,称赞王先生的作品是真正具有东方情调的东方绘画。
王良贵之子王龙,现年23岁,从小随父学画,也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画的佛像、仕女都较成功,尤以画虎见长。他画的“上山虎”、“下山虎”,呼之欲出,啸震山林,受到画虎专家的好评,被认为是画虎新秀。(附图片)
右图:宫廷仕女画《蜀乐宫》(局部)
王良贵王龙作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脱贫致富希望在山
——广东省始兴县县长李石保一席谈
本报记者梁兆明
刚过“不惑”之年的李石保,生在粤北山区,长在粤北山区。19岁就进深山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先后在翁源县岩庄、庙墩公社任党委副书记。1982年9月,考入华南农业大学。1984年大专毕业后,他先后任翁源县农委主任、农村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1992年1月调到始兴县任县委副书记、县长至今。他在翁源县任上以治山扬名,与记者攀谈也开门见“山”:
我长期在山区工作,深信“靠山吃山”的道理。所谓“靠山吃山”并不是消耗山区资源,而是培养积蓄山区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抓好综合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峦重叠的始兴县是粤北的重点林区。全县总面积有21.5万公顷,林业用地占了16.9万公顷。县委、县政府统一思想,持续动员全县人民绿化,艰苦奋斗3年,全县林业用地已林海茫茫,活木蓄积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年活木生长量达到60万立方米,与1985年相比较分别增长10%和14%以上;森林资源的年消耗量也从41万立方米减少到38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调节改善了小区气候。据测算,县内主要河流枯水期的流量已从原来的3.6立方米/秒增加到5.6立方米/秒,上万亩旱地因有水灌溉而改为水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也增强了,1994年虽是大灾之年仍然增产增收,粮食总产量突破9万吨,比上年增长5.7%;水果、花生、蚕茧、大豆、香菇、茶叶等经济作物增幅更大。农民收入连年提高,1990年人均纯收入突破900元,比1985年增长102%,199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48元,比上年增长23.9%。
今日的始兴山清水秀,走兽出没,飞鸟投林。仗着这美好的大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抓好交通、电信、小水电建设,不用建多少星级大宾馆、高级别墅群,一样能吸引客商,踊跃进山门投资办企业。
以1994年为例吧,在第二届韶关招商节期间,始兴代表团发出请帖9份,结果来了89位客商。这一年合同利用外资数达42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4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6%和181%。包括国营、集体等各种体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山区资源型工业体系。去年工业销售总额超过3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46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5.8%和8.7%;县级财政收入突破了1705万元,增长10.2%,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始兴人昔日贫困怨山,如今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了。(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