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日本政局动荡
本报驻东京记者张国成
新年伊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村山首相宣布辞职。
村山辞职的原因,说到底,仍是社会党与自民党多年来存在的政治理念不同。前年,由于原联合执政党排挤了社会党,因此给自民党重掌政权造成了机会。自民党在国会议席不够半数的情况下,要夺回政权,只能与社会党联合。社会党为了能在日本政坛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不得不降格以求。于是,两党联合先驱新党,在确认社会党人担任首相并达成基本政策的一致后,成立了联合政权。但是,日本在战后形成的各种内外政策决不是社会党可以改变的。因此,形成了内阁要运作,社会党就要向自民党政策靠拢的局面。
村山首相去年三次“苦涩的选择”就是这种局面的真实写照。第一次是对冲绳美军基地使用权问题发出“首相命令”。第二次是同意奥姆真理教适用“防止破坏活动法”。第三次则是同意用6800多亿日元的公共资金解决日本金融系统的“坏帐”问题。所有这些都是与社会党坚持了几十年的政策理念相违背的。面临今年内阁的课题,眼看“苦涩的选择”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因此,不如见好就收,主动引退。
在日本,政治家的力量在于他所在的政党。由于近年来政策的转变,社会党正处于历史上最混乱、涣散的时期。前委员长山花早已离党而去;近日又有人另立山头。去年社会党在参院选举中失败已是信号。如社会党无起色,如何面对下次大选?因此,专心党务,重振社会党也是村山辞职的一个原因。
村山之后谁任首相?今天执政三党首脑已确认,维持三党联合不变;推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为首相候选人。如无特殊情况,桥本继任首相当无问题。
尽管如此,三党联合是否还像村山内阁时那样稳定?这将是影响日本政局的一个因素。如果三党联合稳定,最大的在野党新进党问鼎政权无计可施。但是三党若有缝隙,则会给新进党造成机会。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今年4月年度预算案通过后,日本将举行大选。第一次采用新选举办法的此次大选将改写日本的政治势力图。这种趋势更增加了日本政局的未知因素。战后50年后,日本政治、经济、社会都在经历着重大变化。这次村山辞职所造成的震荡和变化不过是走向新政治框架的一个通过点。
(本报东京1月5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村山挂冠而去
本报驻东京记者张国成
5日下午2时许,东京各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常节目,报道了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宣布辞职的消息。相对平静了555天的日本政局再次开始动荡。昨天,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大幅度贬值、股市大幅度升值曾给人们带来了些许欣慰。今天政局的突变又使人们的心情为之一紧。
村山首相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吐露了心声。去年12月28日,村山开始度年假,带着女儿和小外孙来到了风景如画的伊豆半岛。他利用这段闲暇,“在和煦的冬阳中,回顾了内阁成立后所走过的道路,反复考虑了内阁在新的一年中所面临的课题,并最终下定了辞职的决心”。
今晨7时,村山首先把自己的意向通知了他的密友、内阁前官房长官五十岚广三。按常规,新年伊始,内阁总要举行一次正式会议。但上午10时,走进首相官邸的只有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和先驱新党代表武村正义。首相官邸记者俱乐部的记者们敏感地觉察到可能有事情发生。半小时后,会议结束。记者们包围了参加会议的官房长官野坂浩贤,野坂宣布首相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然后,立刻有记者问,是否有什么重要事情宣布?野坂作了肯定的回答。
12时,内阁会议扩大到执政三党所有领导人。与会者挽留村山。村山表示,决心已下,不再重新考虑。2时30分,举行内阁全体会议。紧接着举行记者招待会,村山正式宣布辞职。顿时,首相官邸的新闻记者就像火燎蜂房般地忙碌起来。他们纷纷用手提电话发出第一报。村山为什么突然辞职?联合政权的命运如何?联珠炮般的问题向散会的内阁成员提出。被视为下任首相的桥本龙太郎更是被记者围得寸步难行。
消息传出,日本各界议论纷纷。执政党力求把村山辞职对政坛的震动减小到最低限度。他们称,现有政权框架不变,并已推桥本为首相候选人。政敌则要求趁此机会解散国会实行大选。经济界担心政局不稳会影响刚见起色的经济复苏。鉴于国内局势,现内阁的4名成员都已宣布取消了出访计划。
村山执政期间是日本战后历史上少有的动荡之年。日本政局很可能在村山辞职之后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本报东京1月5日电)(附图片)
1月5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东京首相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第3版(国际)
专栏:小资料

  村山执政大事记
1994年
6月29日村山在国会指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81任、第52位首相。
6月30日村山内阁组成。
7月8日出席在那不勒斯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因病中途缺席。
11月15日出席茂物APEC会议。
1995年
5月2日访问中国。
6月9日众院通过战后决议。
8月8日改组内阁。
8月15日就战后50周年发表讲话。
11月18日主持大阪APEC会议。
12月31日否认有关1996年4月把政权禅让给桥本龙太郎的消息。
1996年
1月4日对记者表示正在考虑参加社会党委员长选举。
1月5日辞去首相职务。(余山)


第3版(国际)
专栏:

  一百三十名维和士兵在利被扣押
新华社内罗毕一月四日电据此间今天收到的消息,利比里亚一武装派别日前扣押了一百三十名驻扎在利比里亚西北地区的西非维持和平部队士兵;目前维和部队的几百名士兵在坦克等重武器的支持下,正在向该地区挺进。
据报道,争取利比里亚民主联合解放运动中由约翰逊领导的克拉恩武装集团和由克罗马领导的曼丁戈武装集团前些时候为控制西北地区展开了激战。在维和部队的干预下,曼丁戈武装集团撤离了交战地区,而克拉恩武装集团却与维和部队发生了正面冲突。当时,另有一百三十名维和士兵正在该地一个废弃的铁矿排除地雷。约翰逊拒绝让他们撤离该地,将他们用作阻挡维和部队进攻的人体盾牌。
目前领导利比里亚的国务委员会曾命令约翰逊(国务委员会的一名部长)允许维和人员撤出交战地区。三日,约翰逊说,他已命令他领导的武装人员停止战斗,并同意率领一个由西非维和部队和联合国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维和士兵被扣押的铁矿,以安排他们安全撤离该地。但迄今仍无迹象显示该代表团即将成行。
利比里亚国务委员会成员泰勒三日呼吁争取利比里亚民主联合解放运动克拉恩武装集团支持西非维持和平部队的行动,停止与维和部队发生武装冲突。泰勒说,利比里亚过渡政府将派人到冲突地区进行视察,以确保在利比里亚实现全面停火。
西非维和部队与约翰逊领导的克拉恩武装集团的战斗已进行将近一周,这是自利比里亚各派领导人去年八月二十日在尼日利亚签署和平协议以来发生的一次最严重的武装冲突,它直接威胁定于本月十五日开始解除六万名游击队员武装的计划。


第3版(国际)
专栏:

  移植狒狒骨髓医治艾滋病人
新华社华盛顿1月4日电(记者徐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总医院的发言人日前宣布,两周前试验性地接受狒狒骨髓移植的一位38岁男性艾滋病病人将于今天出院回家。
杰夫·格蒂已处于艾滋病的晚期阶段。作为挽救他生命的最后尝试,去年12月14日,医生把从狒狒脊椎中抽取到的骨髓注入他的脊椎。第二天早晨,医生报告说,病人已能站立行走。
狒狒属于灵长类高等动物,令人惊异的是它不易受到感染能力最强的艾滋病1型病毒(HIV—1)的侵害。科学家认为,狒狒身上,或许存在着医治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就跨物种异体移植而言,迄今为止这只是第二例,因而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尤其是狒狒身上隐藏着一些病毒,可能由接受移植的病人扩散给与其接触的其他人,进而产生新的难以治愈的疾病。
就移植狒狒骨髓一事,医学界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争论很大。提出移植建议的旧金山总医院和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尽管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存在一线希望,可以帮助病人增强对病毒的免疫能力。
目前,格蒂身体状况正在好转,他本人也持有乐观态度。但医生告诫说,还需要至少一周时间才能做出结论,确定移植本身是否成功。至于治疗的效果,则还要几个月时间才能见分晓。(附图片)
1月4日,美国38岁的男性艾滋病患者杰夫·格蒂在医生的陪同下走出旧金山总医院。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3版(国际)
专栏:

  西班牙销毁36吨大麻
据新华社马德里1月4日电(记者胡泰然)西班牙警方4日把日前查获的36吨大麻付之一炬。这是迄今欧洲所销毁的最大一宗毒品。
这批价值4130万美元的大麻是西班牙警察和海关人员两天前在该国西北部马林港的一艘运载鱼粉的货轮上查获的。当时初步估计为15吨,但最后查实为36吨。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元对日元比价连日攀升
新华社伦敦1月4日电(记者李国威)欧洲外汇市场美元汇价4日急剧攀升,并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106.45日元,比上个交易日陡升两日元,为1994年3月以来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由于大量日本资金投资海外寻求高收益,亚洲市场美元看涨,这一涨势迅速波及到欧洲,再加上规模庞大的美国基金的干预,市场对美元的信心迅速上升,促使美元猛涨。在创造了近22个月来的最高汇价后,美元在欧洲市场收市前略有下跌。伦敦外汇市场美元收市价为1美元兑换106.35日元,比3日上升了1.90日元。与此同时,美元对德国马克也从上个交易日的1美元兑1.4400德国马克升至1比1.4555。
在今天的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从上个交易日的1美元兑104.87日元升到了1比105.30,对德国马克的比价则从1美元兑1.4453马克跌至1.4430马克。
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元的短期升势已经形成,美元对日元的比价将很快达到1比110,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认为,近来美元升值过猛,难以在目前的价位上站稳脚跟。
目前美元对日元的60天和90天远期汇率分别为104.95日元和104.51日元,远低于即期汇率,可见美元对日元的升势难以持久。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将释放1200名巴人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4日电(记者谢栋风)以色列司法部长利巴伊今天宣布,根据以巴签署的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协议,以色列将在下周释放其关押的约1200名巴勒斯坦人。
利巴伊是在以色列与加沙交界的埃雷兹边境检查站会见巴勒斯坦高级官员沙阿斯时作上述表示的。
以色列曾在以巴于1995年9月28日签署扩大巴自治协议后不久释放了第一批约950名巴勒斯坦人。


第3版(国际)
专栏:

  波黑各方
就实施和平协议举行谈判
交换全部在押战俘名单
新华社维也纳1月4日电(记者张浩)波黑原交战各方4日开始在维也纳就实施波黑和平协议举行谈判。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担任这次谈判的调解人。
波黑政府、波黑穆克联邦以及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代表当天上午就建立信任措施进行了谈判。波黑各方、克罗地亚和南斯拉夫联盟的代表下午开始进行军备控制谈判。据此间外交界人士透露,谈判各方可望于5日达成初步一致。
据透露,关于波黑境内的穆克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两军总参谋部成立军事使团以及交换武器清单问题是建立信任措施谈判的首要内容。这一谈判应于1月26日前达成一项广泛协议。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月4日电国际红十字会发言人证实,波黑交战各方代表今天在萨拉热窝机场相互交换了全部在押战俘的名单。
根据去年11月21日在美国代顿达成的波黑和平协议,波黑交战各方必须于今年1月4日前提交全部在押战俘的名单,并在1月19日之前,即多国部队开始执行和平使命后30天内交换战俘。
根据国际红十字会同交战各方达成的协议,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将从1月8日起开始走访战俘营,以核对各方提供的名单。


第3版(国际)
专栏:

  拉奥会见李光耀
据新华社新德里1月5日电正在这里访问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昨天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奥时说,印度可望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正式对话伙伴。
印度目前是东盟的非正式对话伙伴。
李光耀是应拉奥总理的邀请,于昨天抵达这里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的。
在会见中,拉奥总理说,印度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经济改革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已获得内在的推动力。
李光耀表示,他对印度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印象很深。李光耀曾多次访印。但自从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并推行经济改革政策以来这是李光耀首次访问这个国家。他这次率领的代表团包括新加坡经济界的一些代表人物。


第3版(国际)
专栏:

  讨论乌销毁核武器进程
乌俄美国防部长会晤基辅
本报基辅1月4日电记者慈汝岭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什马罗夫、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今天在基辅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3方会晤,讨论乌克兰境内核武器的销毁进程及有关军事合作问题,并前往“五一”城监督炸毁乌境内第五座洲际导弹发射井。
乌、俄、美国防部长是首次举行3方会晤。3国国防部长分析了第一阶段销毁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和乌、俄、美3方莫斯科声明的执行情况。乌、俄国防部长指出,乌、俄按规定履行了所承担的义务,乌境内90%的核武器已经拆除,并有70%以上运往俄罗斯销毁。美国防部长对销毁乌境内核武器的进程表示满意。乌总统库奇马今天会见了3国国防部长。他在会见后表示,乌、俄、美就举行3方联合军事演习问题达成了协议。
乌国防部长什马罗夫今天还分别同格拉乔夫和佩里举行了双边会谈。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鲜
  日本要摘敌国帽子必须清算侵略历史
新华社平壤1月5日电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刊登的一篇文章说,鉴于二战战犯国在认识战争和处理战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朝鲜同意删除联合国宪章中对德国、意大利的“敌国”称谓,但坚持对日本仍暂时保留这一条款。
文章在阐述其理由时说,德国与日本同为二战战犯国,德国在战后诚实地承认侵略,并承认侵略给欧洲受害各国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灾难。
但日本不仅没有彻底地反省历史罪恶,甚至还有人宣扬侵略有功,粉饰美化侵略行径。
文章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删除日本的“敌国”称谓、让它摆脱罪名,将会使日本美化侵略罪行的言论合法化,助长其侵略野心,这是与《联合国宪章》谋求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相违背的。
文章最后说,日本要想摘掉“敌国”的帽子,必须从认真清算历史问题等做起。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政府不开门经济难统计
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4日电(记者郭锡仁)已经长达20天的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关门使得官方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受到干扰,官员们认为这将对美国的商务活动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
商务部和劳工部在关门的9大内阁部门之列,而官方经济数据恰好大多出自这两个部门。
已经推迟公布的重要数据有:经过调整的1995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月份的外贸和11月份的住房建筑开工数量,12月份的失业率、消费物价指数和商品零售总额等。官员们说,由于缺乏精确的经济数据,现在经济预测工作更加困难。
劳工部长赖克和商务部副部长埃利希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官方的经济统计就可能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断档。
原定于4日举行的白宫和国会之间的预算谈判已宣告取消,这意味着部分政府机构关门的局面将延续下去。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从三环到多元
——英国调整外交政策
本报驻伦敦记者李文政
英国的对外政策历来以对美关系、对欧关系和对英联邦国家关系作为基石,国际外交界称之为“三环外交”。冷战结束以后欧美关系的变化,给英国外交提出新课题。梅杰政府一年来重新审视“三环外交”,对英国外交朝着多元化方向作了某些引人注目的调整,这主要表现在提出建立“新大西洋共同体”主张和更加重视亚太地区。
去年7月6日,里夫金德在就任英国外交大臣后首次发表的公开讲话里,正式提出了建立“新大西洋共同体”的主张,并表示要给这一“战略目标”以实质性的内容。9月21日,他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题为《英外交政策原则与实践》的演讲,再次强调建立新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表示要以英国的“特殊地位”为实现此目标“发挥特殊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英国有“超越欧洲联盟的世界性的利益”,表示英将进一步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去年5月英国贸工大臣访问中国,取得了积极成果。去年10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访英期间,赫塞尔廷副首相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独一无二,它令中国的朋友感到十分高兴。英国是中国传统的贸易伙伴,英国要保持发展,就必须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的一部分。此间权威人士评论说,英国官方从未使用过如此明确和热情的语言来表达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重视。在钱副总理访英期间,双方同意,为两国经贸合作,为实现香港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双方要保持两国高级领导人互访的势头。本着这一精神,英国外交大臣和副首相将于今年上半年先后访问中国。
英国政府提出建立新大西洋共同体和加强与亚太地区关系,反映了英国推行外交多元化的努力。
另外,英国政界对英国在欧洲影响力日益下降深感不安,势力强大的欧洲怀疑派不断向梅杰内阁施加压力,迫使英国的欧洲政策明显向右转,由“回到欧洲核心”,变为“在欧洲核心坚持自己的主张”。英国提出建立一个新大西洋共同体,似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拖住欧盟深化的脚步,以谋求自己的地位和发展。这些都是促使英国调整“三环外交”、推动外交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外交多元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英国政府顺应时势发展的努力,但这能够给外交带来多大起色,还有待实践的考验。(本报伦敦1月3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罗斯沙赫赖副总理科济列夫外长辞职
新华社莫斯科1月5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5日接受了政府副总理沙赫赖的辞职请求。
沙赫赖是去年12月26日提出辞职的,原因是他在12月17日的国家杜马选举中当选为议员。根据俄法律规定,杜马议员不得在政府中兼职。
沙赫赖生于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于1992年1月首次出任俄政府副总理,同年4月22日辞职。在1992年11月至1994年1月他又重新担任政府副总理,主管民族事务。在1994年1月俄政府改组后,沙赫赖先被解除了副总理职务,但当年4月又被重新任命为副总理。沙赫赖曾参与了俄现行宪法的起草工作。
本报莫斯科1月5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根据俄总统新闻处提供的消息,叶利钦总统今天已签署命令,接受科济列夫辞去俄外长职务。
俄总统新闻处说,接受科济列夫的外长辞职是由于他已被当选为俄国家杜马议员。
科济列夫是去年12月17日在摩尔曼斯克选区被选为俄国家杜马议员的。俄罗斯宪法规定,俄国家杜马议员不得在国家机构担任公职。现年44岁的科济列夫是从1990年10月开始担任原苏联俄联邦外长的。
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说,叶利钦总统今天与辞职的科济列夫通了电话,他们表示将“保持友好关系”。


第3版(国际)
专栏:

1月4日,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新闻部长阿什拉维(左)在耶路撒冷东部一条主要商业大街访问时,与一位以色列边境士兵交谈。阿什拉维正在为即将于1月20日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作准备。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