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大有可为
黄文
当前我国农业实践中出现了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城市企业投资开发农业。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由《农民日报》主办、深圳好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日前在京举行了“九五期间合作投资开发农业研讨会”,与会的50多位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讨。
与会同志认为,由农村和城市企业推动的农业产业化,体现了以企业为龙头,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的整体构思,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市场化、集约化这两个方面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代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和路子。当前,一批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扮演“龙头”角色,实行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是一个可喜的社会投资新动向。
企业投资开发农业,既加强了对农业的投入,也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它是有利于工农城乡共同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事。对农业来说,它不仅仅是引进了宝贵的资金,而且带来了城市工商业改革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尤其是市场化、集约化的新型生产方式。
专家们指出,农业毕竟是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产业。对于进入农业的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应给予扶持,使它们有利可图。率先进入农业的企业搞好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农业。
与会专家认为,企业投资开发农业,既要积极,又要慎重,切忌一哄而起。


第9版(理论)
专栏:

  民族地区要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创造条件
乌力吉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我认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的民族地区,更具重大现实意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民族地区尤显紧迫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在向集约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这种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内蒙古经济增长难有实质性突破的根本症结所在。其表现: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导致投资效益的下降。“八五”前4年,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内蒙古为0.5亿元,国家为0.63亿元,低了20.6%。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工业生产看,1994年内蒙古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达5.77吨标准煤,而全国仅消耗1.54吨标准煤。从农牧业生产看,目前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79亿亩,居全国之首,沙化面积近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面积的50.6%,并且每年以1200多万亩的速度继续扩展;粮食总产量在100亿公斤的水平上徘徊,难以有新的突破,单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亩产的66.2%。三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1994年内蒙古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8%,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效益指标与全国均有较大差距。因此,这种靠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经济增长的路子再也不能走下去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5条措施,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否则,国家的投入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民族地区要积极创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民族地区由于基础差、起点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困难就更大。因此,当前民族地区的任务是,从实际出发,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创造条件。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思路。要改变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旧的思维方式,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质量和效益意识,克服以往那种一讲加快发展,就想到是争投资、上项目、铺新摊子、追求产值、攀比速度等旧的思维定势。在指导思想上,要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立足现有基础,把建设重点放到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从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上;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品种和市场占有率上。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夯实基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要以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为契机,下力气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大力加强第一产业,巩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农牧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发展农牧业生产潜力巨大。要进一步采取支农、兴农、保农、促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牧业,树立大农业观点,促进农、牧、林、水、乡镇企业全面发展,把民族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其次,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做好资源转换这篇大文章。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在资源深加工、精加工上做文章,变原料、初级产品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多次增值的水平。内蒙古要在“九五”时期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石化、建材、森工、毛纺、电子、医药、食品等11大重点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再次,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民族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的滞后状况。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搞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积极开发、发展以展示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旅游业。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为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开放、开发创造条件。
(三)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科技和人才条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民族地区更要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今后15年,内蒙古必须把科教兴区战略摆在突出地位,力争使科技进步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5%。重点要做到四个加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建立科研、教育、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组织协调,集中力量对工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加强现有教育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积极探索与民族地区实现“两个转变”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教育人才的引进。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两个转变是紧密联系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旧体制,建立起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积极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13户试点的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路子。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全区200户重点骨干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优化资本结构、减轻债务负担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扶持鼓励政策,使其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同时,结合内蒙古的实际,加大国有小企业产权重组的力度。三是进一步落实“三改一加强”的方针,重点抓好质量、资金、成本、营销管理,下决心解决民族地区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松、软、粗、乱、散”的问题。四是搞好各项配套改革。重点建立起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坚定不移地依托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尽快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要通过改革,力争到2000年有7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对能源、通讯、交通三个基础产业和冶金、机械、化工、建材、轻纺五大行业的老企业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尽快使内蒙古工业企业整体技术和设备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再次,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要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重点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零售市场和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培育和建立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劳动力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在重点城市要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以平抑市场物价。要从民族地区农牧业、矿产等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发,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大宗农畜产品交易中心和工业产成品批发市场。要从民族地区农牧民居住分散等地区特点出发,进一步发展农村牧区的集市贸易、日用工业品等初级市场。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改革实践
黄兴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小平同志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不久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宏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必须完成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历史任务。要顺利实现《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的决定作用。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决定作用,首先要造就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善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实践,鼓励群众大胆创造,大胆探索。改革,就是通过社会主义运行体制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体制对生产力的作用,是通过活动着的人来进行的,因此,以体制的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通过对人的利益关系、权利关系、责任关系的调整,为人的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提供社会条件,使人作为主体生产力的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他提出要“大胆地试”、“敢闯”、“敢冒”,他充分肯定了“中央制订的搞活政策”,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在小平同志看来,只有通过改革,破除旧体制对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束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历史主动精神才能得到最大程度、最优向度的发挥。在人民群众丰富多采的实践中,新的生产力就会被创造出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慎重对待社会实践中涌现的新现象、新情况,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创造性。改革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而“任何新事物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听到的都是反对的声音”。人民群众中的认识、意见、呼声、情绪包括经验等等,尽管我们承认它包含了成熟和正确的东西,但不可能都是成熟的和正确的。但是,群众对社会变动的利害得失看得最清,感受最深,并随时会作出主动的反应,这些都是客观存在。面对那些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暂时还不能适应的东西,甚至与我们目前的观念水平有着尖锐矛盾的东西,我们要给群众以充分的信任,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态度,采取理解宽容而不是苛刻求全的态度,采取承认差异而不是强求一律的态度,采取用实践来检验而不是空泛争论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因为,同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和作用相比,任何领导的能力和作用都是很有限的。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小平同志曾举例说明,毛泽东同志非常善于从群众的怨言和议论当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小平同志对此态度始终十分明确,他说,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他提出不争论,争取时间干,反对那些急于要说法、下结论,结果贻误工作的本本主义者。小平同志倡导的态度,就是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让群众的创造成果去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让人民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决定作用,关键在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创造从而上升为指导全局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坚持下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正确思想的形成都必然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智慧和经验归根到底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的工作路线。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就是在参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上升为党的理论,同时,又用来动员、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更不可能靠哪个天才的头脑凭空设想。改革开放15年来,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靠群众的创造。小平同志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改革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我们党连续几个对农村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号文件”并不是事先由某一个人设计好的,而是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正因为经过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一直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一点是要解决如何对待群众这一根本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最近,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求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必须讲政治。那么,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廉洁奉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自身才会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凝聚力、示范力。现在,全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发工资都有困难,可却有少数干部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甚至拿公款搞高消费。这样干,叫群众怎么没有意见?这样的干部又怎能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群众的经验,反映群众的要求?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才能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实践的第一线,与群众交朋友,通感情,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作出科学的决策。当然,要科学地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提高在新形势下领导改革和发展的本领。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决定作用,还必须做到组织、引导和教育群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改革的自觉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今天的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巨大作用,又要清醒地看到市场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因此,对体制转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纷纭的矛盾,对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对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同时,还应该承认,千百年来形成的旧的传统和陋习在人们身上留下的烙印,不可能在短时期荡然无存,科学的世界观也不可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群众整体的先进性也并不排斥个体的落后。小平同志说:“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作为领导义不容辞地负有教育启迪群众、指导带领群众的神圣职责,放弃了这一点,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刻也不放松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帮助群众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提高素质,由自发走向自觉,保证改革和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地推进。要帮助群众自觉完善、提高原有的创造成果,要指导群众尽快适应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并产生更新、更多、更高层次的创造成果。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决不是以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形式实现的,也不是众多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现为一种合力。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创造积极性,以及广大群众从不同出发点,在各个领域丰富多采的创造实践,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才能真正成为强大的合力,而不至于成为一种盲目的力量相互抵消乃至于造成损失。
人民群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人民群众正以更丰富的实践创造未来。我们的事业,既是为群众的事业,也是靠群众的事业,因为有了群众的创造,也只有紧密地依靠群众的创造,我们的事业才大有希望。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简介
何伟
王维澄、李连仲合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阅读此书后,我感到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著作。全书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上层建筑如何作保证的问题。各部分之间由浅入深,浑然为一体,构成了该书的完整体系。
第二,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占的地位予以充分肯定。作者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第三,对一些经济学的范畴和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作者对市场经济主体下了一个定义:所谓市场主体,就是具有独立经济地位和自我组织等多功能、对交换客体拥有产权,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实际从事产权转让交易活动的市场供给者和市场需求者及其集合。这个定义包括了如下内容:一是它说明了市场主体是交换客体的监护人;二是拥有产权的监护人相互交换;三是拥有产权,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才称得上是市场主体;四是市场主体也是供应者和需求者的集合。书中还着重分析了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应如何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问题,指出,国有企业只要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就可以使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对接,二者并不存在对立或矛盾。
第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宏观调控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新课题,因而该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西方成功的宏观调控经验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看法。所有这些对于掌握我国宏观调控来说,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