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武警部队切实整顿后进党支部
本报讯对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是武警部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1995年,经武警总部统一部署,总队、支队两级党委共派出有662名师团干部参加的500多个工作组,对500多个问题较多的基层党支部逐个进行整顿帮助。通过整顿,93.1%的后进党支部有了进步或明显进步,其中35个跨入了先进行列,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年来,武警各总队、支队党委成员亲自带工作组,对后进党支部一个一个地帮。领导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很多单位还把后进赶队上升的幅度与工作组成员的政绩挂钩,让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对后进党支部实施整顿中,各级本着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态度,在提高党支部一班人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功夫,注意教方法,传帮带,打牢他们作好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功。新疆总队75%的支部书记任职仅为一年甚至不满一年,他们就在解决不懂、不会上下功夫,对书记进行系统培训。江苏总队在摸底中发现后进党支部普遍存在抓思想建设的“主线”意识不强,便在帮助提高党支部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能力上下功夫,从分析干部战士思想状况、培养使用思想工作骨干、建立完善思想工作制度等方面一项一项地具体教,具体帮。一些总队还对后进党支部进行了必要的组织调整,对不安心工作、思想错位、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狠刹了邪气歪风。
(范步春张忠林)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出色的答卷
——记云浮市六都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刘植兴
金晓颖蔡海辉
广东云浮市六都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刘植兴与支部一班人艰苦创业,用10年时间,把一个人平均收入不足100元、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贫穷落后的农村管理区带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坦途,为全区群众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今日的管理区,90%以上的农户是万元户,30%以上的农户是20万元户。
六都管理区位于西江中游,属粤西贫困山区。全管理区有人口3560人,耕地却只有400多亩,人多地少,经济发展一度十分缓慢。1982年,刚刚入党的刘植兴退伍返乡,工作一时无着落,干起了个体贩运。凭着他的精明干练,仅一年刘植兴就成了万元户。然而,他心里却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1986年,管理区支部改选,他担任支部书记。当管理区支部书记,当时每月只有43元的津贴,一年收入也才500挂零,可他内心深处竟一下变得充实起来。刘植兴带领支部一班人,制定了工业主区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根据山区的资源优势,管理区贷款130万元建起了合金耐磨材料厂;投资20多万元建成年吞吐量25万吨的码头;组建港城经济发展公司……
可贵的是,刘植兴并没有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看作是支部的唯一宗旨。他十分注重基层组织的建设,模范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1986年刘植兴担任管理区支部书记时,全区只有50多个党员,且呈老龄化趋势,平均年龄50.5岁。他认为要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党员队伍要壮大,素质要提高。为此,党支部注重从有文化的青年中吸收党员,特别是把“能人”、“强人”作为培养对象,使每一个党员都成为致富带头人。这几年,支部每年发展新党员都在3名以上。刘植兴还健全各项制度,党支部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不少于15次,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充满了活力。1995年,六都管理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农村党支部,刘植兴也荣获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实践中选课题学知识长才干
临邑县领导学习理论推动实际工作
本报讯山东省临邑县委重视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1995年临邑县委中心组坚持在实践中确定学习课题,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县里把深化县属企业改革、发展特色农业等10项重点工作拟成10个学习专题,每月集中学习一天,同时注意把搞好调研安排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年7月,中心组围绕县属企业改革专题进行学习前,各成员分头深入到个人所包企业搞调研,分别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会上为县属企业改革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县委、县政府据此出台了“临邑县属企业改革意见”、“临邑县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等,从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6家已停产和濒临停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临邑县委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同时,还注意安排好领导干部的自学。县委书记王佑成、县长王文升结合理论学习和本县实际,先后深入100多个村庄、50多个企业搞调研,先后写出《切实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发掘对外开放的动力源》等文章,分别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对全县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李新平孟繁强)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个村子
迭部县五十二个行政村面貌一新
本报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各乡党委、政府注意“选好一个支书,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个村子”,使全县村级组织建设出现新局面。目前全县52个村“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的迭部县现有52个行政村,261个自然村,境内95%以上的农牧民为藏族。由于山大沟深、居住分散,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昔日大部分村存在水利失修,道路中断,乱砍滥伐,民事纠纷无人管的涣散现象。近几年,全县12个乡党委、政府把村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对那些名存实亡的村委会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先后调整村党支部30多个,使一批党性较强、工作大胆、群众反映较好的同志直接参与村组两级管理。通过调整充实,这些基层组织焕发出生机。各村根据当地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办起了木材加工、木耳栽培等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汪志)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佳木斯公开选拔招聘领导干部
本报讯日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顺利完成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计委主任、市经贸委主任、市林业局长、医药局长等20个领导职务的选拔招聘工作,使该市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一大步。
佳木斯市公开选拔招聘领导干部,其根本目的在于推进领导班子建设的“四化”进程,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增加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活力。
按照市委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该市从1994年9月开始组织实施选拔招聘领导干部工作,经历了由内部选举到面向全社会、由岗位工作目标到承担经济指标、由组织选人到在岗择聘、由部门行为到共同参与的转变过程。截至目前,通过科学制定目标责任、公平合理竞争、好中择优任用,已有37名优胜者走上不同的领导岗位,占应试人选的23%。他们平均年龄为41·6岁,最小的32岁;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有11人担任了政府部门一把手。 (田荐)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长铁娄底机务段民主监督抓得实
本报讯长沙铁路总公司娄底机务段,注重民主监督促进了思想作风改变,连续两年摘取广铁集团公司和长铁总公司首次和二次“优秀五好班子”建设这一桂冠。
娄底机务段领导班子认为只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地在工作中做到民主、科学、正确。为此,他们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每年都下大力气开好半年一次的党委民主生活会,征求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追踪有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效果。对涉及全段重大问题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充分利用职代会这一民主管理形式,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他们为加强日常监督工作,对段订主要制度和重要事项以文件或通报公开,为群众提供充分的监督依据。如,分房是职工敏感的话题,过去,只要谁分了新房子,就是领导关系户。在制度公开后,再无此议论。
为方便职工反映情况,该段还设立了监督信箱,聘任监督员,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曾连)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风采录

  关心国防的好书记
——记新疆疏勒县委书记白晓
白战胜王好元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新疆疏勒县委书记白晓,从稳定边疆、繁荣边疆的大局出发,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为驻军部队和后备力量建设办了许多实事。
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占97%的疏勒县,部分同志对后备力量建设不那么关心,一些民兵不能正确处理“兵强”与“家富”的关系,相当一部分同志把国防建设看成是“多余的负担”。白晓到乡、镇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些情况,心里感到十分不安。人武部的主官建议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呼唤人们的国防意识,他马上采纳了这一建议,组织起草了在全县进行国防教育的9条措施,亲自担任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他还到广播电台向全县干部、群众讲解国防常识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为党报撰写了《深化国防教育,振兴民族精神》的理论文章。在白晓的重视和带领下,疏勒县各单位密切结合实际,运用墙报、板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形式,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普及面达90%以上。
白晓常说:“我是县委书记,又是武委会主任和武装部的党委第一书记,就要真抓实干,决不当甩手掌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武装部工作遇到的问题,他做到了事事有回声、件件有落实。
人武部办公室几间土木结构的平房都是50年代初修建的,由于地下碱和40多年风雨的侵蚀,房屋地基下沉,墙壁裂缝,加之经费紧张,各族干部只好在危房里办公。国务院和兰州军区为了改善人武部办公环境,决定由新疆军区拨出13万元,喀什地区拨5万元,不足部分20多万元由县政府拨款解决,为人武部修建一幢办公楼。疏勒县属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要拿出这么多钱谈何容易,白书记从大局出发,坚定地表示:“县以上财政再紧张,对武装工作要花的钱,不能打折扣;难度再大,也不能让武装部的同志受委屈。否则,就是失职!”他拍板了:“先向有关单位借钱、借建筑材料修办公楼,等财政有了收入再还。”他到各单位为人武部筹措资金,资金到位开工后,他又到工地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去年2月,人武部分来了一批新兵,被安排到会议室里住下。白书记十分着急,他让县劳动就业局马秀英局长在一个大酒店腾出客房,解决战士的居住问题。随后,他详细察看了人武部办公楼施工平面图,发现当初计划时,仅按现有干部数预算了建楼面积,当机立断,决定把原计划建两层半630平方米的办公楼扩建成三层,增加了13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并增拨了7万元资金。当人武部维吾尔、汉族官兵全部搬进了窗明几净的大楼,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奖:“白书记亚克西!”
在白书记的带领下,县委“一班人”形成了共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为加强人武建设投入精力和财力,值得!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纵横谈

  团结“一班人”的艺术
孙克雄
加强党委建设,书记必须把团结党委“一班人”干事业、调动党委“一班人”的积极性、带领党委“一班人”向前进,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搞好“班子”团结,首先要打牢班子团结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班子团结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体讲,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坚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此为基础,各级领导班子才会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团结。只有学好了理论,思想通了,才能把团结的“支点”立在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为党的事业忘我奋斗的基础上。
第二,坚持集体领导。这是党委建设的关键,也是搞好班子团结的关键,有些班子在团结上出问题,多数是因为集体领导制度坚持不好。常见的表现有这么几种:一是比官谁大谁小;二是争权谁多谁少;三是论功谁高谁低;再一个就是把资历当“资本”,把选干当“选亲”,把意见当“成见”,从而闹成“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因此,党委书记要带领“一班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作出决定,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有党委成员,在党委内部一律平等,都享有一票的权力。同时党委书记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
第三,掌握化解矛盾的艺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产生一些小的矛盾和磨擦是难免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矛盾解决得好,隔阂消除得快,和好如初;有的却适得其反,“小事闹大”、“大事闹炸”,使裂痕加深。因此,党委书记必须学会掌握化解矛盾的艺术。做到经常交心通气,及时消除误会;培植感情,消除隔阂;隔阂是滋生矛盾、影响团结的萌芽。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化解矛盾的有力思想武器,运用好这个思想武器要讲究方法,要在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基础上,因人、因事、因时采取不同形式。在批评语言的表达上,能“和风细雨”就不“急风暴雨”,能规劝就不指责;在批评的“切入点”上,可一针见血,也可迂回渐进;在批评的场合、时机上,能个别批评的就不公开批评,能平时批评的就不等到会上批评,能本级进行批评就不等到上级来批评;在批评的方式和手段上,同样要注意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第四,经常分析形势。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班子的团结,面临着新考验。一是在“权”的使用上;二是在“利”的分配上;三是在“情”的处理上;四是在“名”的对待上。这四个方面处理不好,搞好团结不可能。作为党委书记,消极适应不行,就事论事也不行。要带领党委“一班人”经常分析团结的形势,及时预见各种矛盾,做到有问题时抓,没问题时也要抓。同时,抓团结还必须跳出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小圈子,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难点,认真解决问题,以此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总之,作为党委书记,只有掌握了团结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方式方法,明确了团结的真谛,才有可能团结好一班人,并通过一班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影响部队,形成一个自觉顾大局,讲团结的良好风气,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为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党委书记)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县穷,志不能穷
李高山
静乐县是山西省出名的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300多元,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3、全省水平的一半。穷不可怕,它终究是可以改变的;可怕的是没志气、没信心改变贫困。
人们在贫困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久了,因为到处是艰辛,到处是困难,往往就生发出精神的贫困,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没信心,既不积极思考,更不积极行动。你让他养猪,他说怕死了;你让他做买卖,他说怕赔了;你介绍他出去打工,他说怕人骗了;你说好好种地吧,他又说粮食不值钱,又怕卖不了。总而言之,什么事情都把最坏的可能性端出来,作为一事当前的理由,凡事怕万一,凡事“闹不成”,不愿干。哀莫大于心死。没志气了,没信心了,不论什么环境,只能消极地承受,就谈不上改变贫困面貌,这是最可怕的。
在贫困县工作,首先要振奋民气、士气。
我们县五套班子领导,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满腔热情,充满信心地工作。我们搞农田建设和义务修路,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各负责一个战区,住在乡村,吃在乡村。有一位人大副主任翻山越沟时闪了脚,骨折了,肿得像馒头一样,还坚持不下工地。我们这样干,使大家感到县上的领导不是在糊弄,是有信心的。其次,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爱县教育,召开千人大会进行动员,总结了静乐的四大优势,提出“鼓士气,长志气,对内树信心,对外树形象”,“改变静乐面貌,你做哪些贡献?”等口号,会议上反复讲,电视上反复放,有的制作成广告牌,竖在街头。对干部群众中做了好事或做出成绩、为静乐增了光添了彩的,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激励先进树立榜样;对消极怠工贻误工作、甚至违纪违法损害静乐形象的人,也及时地公开批评和处理,惩戒后进以警他人。第三,选择一些能凝聚人心、振奋民气的事情,下决心干成。县城旧城区东关、西关的街道,由于地形狭窄,地下没有排水设施,夏天是臭水沟,冬天是冻冰坡,给沿街两边几百户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人们呼声强烈,怨声载道,同时也对修好这条街失去了信心。我们体察群众情绪,感到这条街的整修已经成为振奋群众精神,建立领导威信的一件大事。我和县长带领城建局的同志多次沿线考察,制订修街方案,发动群众集资,精心组织施工,终于彻底根治。竣工之后,沿街群众欢呼雀跃。
(作者为中共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兴国农村的干部“政绩图”
邱昌源
近日,在老区江西兴国县,刚刚跨入乡镇企业亿元乡行列的五里亭乡又爆出一条新闻:去年村级经济收入还不足5000元的下渡村今年却奇迹般地办起8家企业。熟悉内情的群众说,这里面“政绩图”的鞭策作用不可小瞧。
所谓“政绩图”,就是把村里每个村干部当月为村里、村民办的实事张榜公布,形成干部本身和干部之间的纵横对比,这是1995年该县提高村干部积极性的“绝招”。前几年,该县曾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抓村级经济和农民增收,但效果不甚明显,相当一部分村仍处于后进甚至瘫痪、半瘫痪状态。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不是这些村的干部不具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关键在于缺乏竞争机制,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都能稳做“太平官”。为改变这一状况,从今年开始,长岗、埠头等20个乡镇率先在村干部当中实行“政绩图”制,村里还聘请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每个村干部当月完成工作情况分好、中、差三等级如实反映,并由村民评头论足。同时,县里还制定了奖罚、评审条例,奖优罚劣。
古龙岗镇蜈溪村原是全县最落后的“瘫痪村”,推行“政绩图”后,原班村干部一个没换,村里的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连一向只问家事的治保主任李善辉也一心扑在村里公益事业上,主动培养了近10个民事调解员,使往日的“乱子村”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民事纠纷。
有比较方显山高水低,常对照才见尺短寸长。小小“政绩图”成了村干部你追我赶的“助力器”。短短10个月,全县就涌现先进村145个,161个中间状态村和41个薄弱村迅速转化升级。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定陶县保宁乡鲁店村党支部有一项特殊的工作。请看——
庄户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王贞勤牛涛
“大伙请注意,‘新闻和报纸摘要’又开始广播啦,今天的内容是……”山东省定陶县保宁乡鲁店村的村民们,经常可以听到村支书王宪玉主持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节目。一年多来,该节目已给大伙播放1460条致富技术和信息,它被评为村里为大伙办的10大好事之一。
鲁店村地理位置偏僻,农民闯市场苦于技术不通,信息不灵。去年初,村支书王宪玉在报上看到某乡开办“经济半小时”广播节目,没少给大伙帮忙。他想,俺村也有广播室,何不办个类似节目?他这么一说,党支部一班人都表示赞成,商定借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做节目名称,由支部一班人当“记者”,王宪玉当“编辑”和“主持人”。
去年2月1日,节目正式同大伙见面。每周播出4次,每次约10分钟,大多在早、晚饭间播出。主要内容分“新闻”和“报纸文摘”两大块,小栏目有“致富经”、“市场动态”、“牵线搭桥”、“当前农事”等11个。由于内容全是大伙挂心的事,每次大伙都支着耳朵听,不少人还专门准备了笔记本哩。
去年10月,由于大蒜滞销,村里1万多公斤大蒜眼看要发芽坏掉。王宪玉和支委王宪本听说邻近何庄村有人用大棚培育蒜黄成功,就去采访。这条介绍具体操作技术的新闻,帮了蒜农大忙,他们将大蒜全培育成蒜黄。不久,节目把县食品厂收购蒜黄的信息告诉大伙,大伙的蒜黄都卖了好价钱。从此,这些蒜农外出也“多长了一只眼”,碰到新闻及时给“编辑”发稿,成了节目的编外“记者”。
发了棉花财的村民,更忘不了“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功劳。去年,村里刚开始落实棉花面积时,还落实不到一半。节目连续广播报上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报道,大伙的心又热起来,最后超额20%完成任务。棉田管理期间,节目又教给如何施肥、灭虫、化控……鲁店村的棉花当年获得好收成,单产皮棉87公斤,坐了全乡头把“交椅”。打那,大伙听节目更上瘾了。一次,王宪玉要外出考察项目,广播节目准备停播几天,大伙吵嚷着不同意。末了,村里只好另选了一名代理“主持人”。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门诊部哈萨克族护士、共产党员阿兹古丽(右二),积极为军政、军民、民族团结作贡献,先后为一千二百多名少数民族病人义务当过翻译。图为阿兹古丽正和姐妹们在一起学习。 
 李天伟摄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曾当了32年党支书的河南扶沟县吴桥村吴书款老人(左),用自己对人情世故和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写出了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弘扬传统美德的《劝世良言五字歌》,年前在《河南日报》全文刊载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现已成为当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王天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