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三万亿元:高额储蓄怎么看?
——总量数字看发展(一)
本报记者施明慎
居民储蓄接近3万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达到2800亿美元,工商税收实现5300多亿元……,据初步统计,刚刚过去的1995年,我国经济的一些总量数字明显增长。这些巨额数字意味着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报从今天起刊登一组“总量数字看发展”的记者述评,就此作一些分析。——编者
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传出信息:截至1995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2.97万多亿元,接近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000多亿元,是“七五”末期7034亿元的4倍多。
有关数据表明,去年我国物价总水平能够在过去几年连续攀升的基础上逐步回落到15%以内,流通中现金增加量能够自1992年以来首次控制在最低点,与居民储蓄的持续、高额增长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通过储蓄渠道回笼大量现金,延缓部分购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对市场物价造成的冲击。同时,居民储蓄的大量增加,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了主要、稳定的来源,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后盾。粗略统计,3万亿元居民储蓄几乎占银行整个资金来源的一半,约等于5万多亿元银行贷款余额的60%。
短短五年时间,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增加了3倍多,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以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居民收入增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手中有了余钱。居民或为了正常生活需要,或为了替孩子积攒教育费,或为了购买房屋和高档消费品,或为了将来购买有价证券,以及追求稳固、相对较高的利息收入,选择了把钱存入银行。特别是自1993年7月起,国家恢复了保值储蓄,贴补率一直居高不下,更推动了居民的储蓄倾向。
从另一方面看,居民储蓄存款的持续高涨,也潜藏着对市场和物价的压力。因为这部分资金,尤其是定期存款,只是把当前的一部分社会购买力暂时推延到未来一定时期实现,反映的是潜在的社会需求。一旦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原来回笼的一部分货币就有重新出笼的可能。不过,只要继续保持政治、经济的稳定,采取积极的对策,高额储蓄并不构成现实的危险。
我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储蓄始终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银行的立行之本。今后几年,抑制通货膨胀仍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储蓄筹集资金、回笼货币的积极作用。有关专家建议,国家要保护居民的储蓄热情,实行存款利率高于通胀率的政策。同时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措施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优质服务。
在稳定储蓄的同时还要鼓励适度、合理消费,以化解一部分潜在社会需求。国家要加快住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引导居民合理调整消费结构。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兴农新气象
郑梦熊
近日,在农民日报举行的“九五”期间合作投资开发农业的研讨会上,深圳好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宣布:投资3亿元在乌苏里江畔的虎林县开发荒原38万亩。黑龙江省副省长表示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的企业到该省投资开发农业,并保证这种投资“有利可图”。
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指出,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产品畅销国内外,既发展壮大了企业,又为振兴我国农业作出了贡献。这是党中央强调把农业放在首位之后出现的新气象。
多年来,“无工不富”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投资工商旅游业见效快、收益高,投资农业风险大、周期长、效益差。因而工商企业过去很少投资开发农业。可是,近年来人们的看法逐渐改变了。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的眼光,已开始盯向农业。他们说,人活着就得吃饭穿衣,12亿人的吃饭穿衣,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市场。农业是永恒的事业,任何时候国内国际市场都需要农产品。开发农业只要走集约化、现代化的道路,经营得法,一定能出高效益。沿海一些地区农业搞规模经营夺得高产高效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有9亿亩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有20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有47亿亩可利用的草原草地,还有2.6亿亩内陆水域、1.8亿亩浅海海域……看来,综合开发农业潜力很大,大有可为。党中央提出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是完全正确的。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有更多的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为振兴我国农业作出新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潇洒
于宁
近两年,“潇洒”是个颇为时髦的话题。
有朋友说,这是因为一首《潇洒走一回》的歌曲曾颇为流行的缘故。此说可能有些道理。“诗言志,歌永言。”有些流行歌曲易懂易唱,那浸透在优美旋律中或昂奋、或深沉、或缠绵、或惆怅的情调,不独对青少年,就是对很多中老年人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潇洒”本是一个形容词,最早出现于何时,难以查考。它虽然也曾用来摹写大自然的凄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用来形容人的谈吐举止不受拘束、超尘脱俗的风度。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有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早已超越表面的行为举止,而升华为胸怀的潇洒,意志的潇洒,参透人生真谛的潇洒,垂之青史,启迪后人。
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潇洒”一词似乎不愿意囿于辞书给它下的定义,而“潇洒”为形形色色的“潇洒”了。在纷纷扬扬的“要活得潇洒”声中,对“潇洒”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是,如果像有的人那样,把潇洒理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爱谁就爱谁”,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打球、下下棋、练练书法,谓之“潇洒一下”,其实是休息休息、调剂调剂,这种潇洒有益身心健康,有利于更好地工作,无可非议。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干部,每逢双休日,就爱到基层、到乡下去“潇洒潇洒”。有的要乡镇或企业的领导陪他们大吃大喝,玩扑克、打麻将,还要带点儿赌,否则“没劲”;有的专找农民的鱼塘去钓鱼,一钓钓一天;有的卡拉OK外加迪斯科,一直干到下半夜两三点;有的去搞桑拿按摩,甚至参与色情活动……这一切的费用嘛,自然是由下面的干部用公款支付。他们的所谓“潇洒”,其实是吃喝玩乐的“潇洒”,是挥霍公款的“潇洒”,是侵占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潇洒”。对这样的“潇洒”,基层的干部和群众早就烦透了,虽然他们当面不得不陪笑脸,背地里却是要骂娘的。对这种“潇洒”,实在不敢恭维。
党政干部可不可以潇洒,应不应该潇洒?当然可以,当然应该。现在,有少数干部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而煞费苦心,日复一日,成天盘算的就是如何升官、如何出名、如何钻营之类,活得很累。过去有个词叫“名缰利索”。一个人如果被“名缰利索”套上了,哪里还谈得上潇洒?人在社会上生活,受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个人的名利地位完全置之度外,确实不容易,但是对名利地位总不能看得过重,以为“人生在世,唯此为大”。只有从个人主义的小天地里解放出来,才谈得上活得潇洒。
也有的人认为自己把人生看透了,“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工作上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钟也不撞,只顾追求感官刺激、物质享受,把肆意挥霍、花天酒地、游戏人生看成“潇洒”。这种“潇洒”观貌似新潮,其实是承袭了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旧观念,陈腐而危险。近些年来,有极少数干部不就是在这种“潇洒”观的支配下,一步一步腐化堕落,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了吗?
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潇洒,也不笼统地赞美潇洒。首先要问一问:是什么样的潇洒?谁都有潇洒的权利,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潇洒。潇洒观之不同,折射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不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潇洒观。
其实,对我们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更应当注重的不是什么潇洒,而是责任,对国家对人民肩负的责任。我们的许多古代先贤都非常注重社会责任。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是有口皆碑的;即使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古人,很多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并创下了流芳千古的业绩。
如果一定要讲潇洒的话,那么我们欣赏那种健康有益的潇洒的生活,更赞美那种造福大众的潇洒的生活,主张把个人的潇洒寓于对祖国对人民的出色奉献之中。讲潇洒不能离开讲政治,不能忘记肩负的政治责任。我们追求的潇洒是: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争先、善于争先,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胜任愉快,不断开拓新局面,不断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假如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好,还有许多群众受苦受穷,哪里有什么心情潇洒,哪里谈得上什么潇洒呢?一些先进地区、先进部门、先进单位的领导干部非常忙碌、非常辛苦,但是他们从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别人难以体会的潇洒和自豪。这种工作上的潇洒、事业上的潇洒、心灵上的潇洒,是高水平、高境界的潇洒,是更可贵的潇洒。有幸领略这种潇洒的同志是幸福的、可敬的、令人羡慕的。
当然,如果性格活泼,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能够在百忙之余发展一下个人的兴趣爱好,也确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潇洒。如果没有这些爱好,而是喜欢读读书,写写文章,那也不能说不是潇洒。各人与各人对潇洒的理解不同,潇洒的方式也不必强求一律。记得当年刘伯承元帅,对打球、下棋等等都不感兴趣,有点儿时间就爱读书,能不能说他就不潇洒了呢?我看不能。众所周知,刘帅指挥起打仗来,是有名的“智多星”,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横扫千军如卷席”,那才叫难以企及的大潇洒呢。如果追求潇洒的话,这样的大潇洒令人敬佩、令人神往。至于个人生活上潇洒不潇洒,无伤大雅,不会潇洒又何妨?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为驻香港部队题词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5年12月6日在深圳视察新组建的驻香港部队时,亲切接见了部队官兵,并题词:“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附图片)
江泽民同志为驻香港部队的题词。 (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查处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案做出重要贡献
中纪委给曹克明记一等功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近日作出决定,给予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同志记一等功。
中纪委在决定中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案已圆满结案。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同志直接领导了这一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他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江苏省委的决策,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办案第一线,亲自组织指挥办案工作,与参加查办案件的同志一起,查清了无锡新兴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32亿多元的问题,揭露出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和重大经济犯罪线索,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了表彰曹克明同志做出的重要贡献,经中共中央批准,给予曹克明同志记一等功。
中央纪委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以曹克明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政治上坚定地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政治觉悟;学习他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能恪尽职守,始终如一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责任,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困难,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善于组织协调,果断决策,充分调动各方办案力量的领导艺术;学习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要把学习曹克明同志同学习孔繁森同志结合起来,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1版(要闻)
专栏:

  收了棉花又种菜一亩田派两亩用
陵县冬季农业一举多得
本报讯记者贾建舟、钱志新报道:山东省陵县充分利用冬季闲置的资源,在现有的土地上挖掘增产潜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县在上年度20万亩冬季农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去冬种下的30万亩冬季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由陵县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这种“冬季农业”,只需用少量的投入,充分利用冬季棉田及其他闲地,连同光热、水源、劳动力等闲置资源,变季节性种植为冬季种植,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全县1994年20万亩冬季农业,冬季一个轮作期就收获蔬菜10万多吨,增产小麦1万多吨,增加经济总收益2.6亿元,每亩农田增加收益1300元,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陵县冬季农业种植模式主要有三种:棉——麦——菜、棉——菜、棉——牧草。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是菠菜、油菜、甘蓝、圆葱、大蒜等,三种模式都能实现多种多收,有的达到四种四收甚至五种五收。冬季种植的蔬菜和牧草收获后,土地变成了纯棉田,有的留出棉花套种行。农民高兴地说:冬季农业使一亩田派了两亩田的用场,有了两亩田的收获。
为使冬季农业健康发展,陵县县委、县政府积极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他们在技术、信息和销售等主要环节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他们培训了大批合格的种植技术人才,村一级都建立了农民技术服务组织。县里在城区和集中产区建起了两个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在部分大中城市设立了蔬菜销售网点,有的与大城市、大企业直接挂钩,农产品不愁没有销路。
陵县的冬季农业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确保了国家的粮棉种植面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生产门路,激发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陵县的冬季农业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前不久,他们论证后认为,陵县的经验在我国北方地区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军驻港部队喜迎嘉宾
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港事顾问参观军营
新华社深圳一月二十九日电(记者曹国强、刘建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今天以隆重的礼仪,欢迎第一批来参观访问的尊贵客人——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港事顾问。
在欢快的迎宾乐曲声中,国务院副总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安子介、霍英东、周南、王英凡、李福善、梁振英等三百多人兴高采烈地步入军营。
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少将在仪式上,代表全体官兵对贵宾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驻香港部队的基本情况。
欢迎仪式后,驻香港部队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进行了分列式和军事表演。威武严整的军容和精湛的军事技术,博得来宾的阵阵掌声。表演结束,钱其琛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港事顾问,向驻香港部队赠送锦旗,旗上写着“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八个大字。
接着,客人们来到驻香港部队步兵旅的旅史馆参观。这支部队的前身是著名的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客人们在这里看到了这支英雄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红军传统,严守群众纪律,积极协助地方兴建公益事业、参加抢险救灾的许多介绍材料。来宾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连队的营房,详细询问了官兵们的日常训练、工作及生活情况。有的筹委会委员还提出了有关香港的法律和风土人情的一些问题,官兵们当场作了回答。


第1版(要闻)
专栏: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抵京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一行今晚飞抵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
穆塞韦尼曾于1989年访华。此次随同他来访的有总统夫人、外交部长、贸工部长等约50人。
前往机场迎接乌干达贵宾的有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和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等。
据了解,江泽民主席将于明天举行仪式欢迎穆塞韦尼总统,并同他进行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文化部邀请各地优秀新剧目进京展演
江泽民观看歌剧《苍原》
本报北京1月29日讯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今天晚上,首都剧场再现了200多年前漂流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东归祖国悲壮的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同上千名观众一起观看了中国歌剧《苍原》。
晚7时许,当江泽民总书记等来到剧场时,全场观众热烈鼓掌。文化部邀请的各地优秀新剧目进京展演,今晚达到了高潮。
大幕开启,戈壁、荒原、白雪、黄沙,漫漫的归途上留下了勒勒车深深的辙印;刀光、剑影、饥渴、死亡,阻挡不了一个马背民族东去的决心。波涛般涌动的旋律,把人们带回到历史风雨中苍凉的原野。
由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苍原》,是一曲献给伟大祖国,献给因历史灾难而离散在外的中华子孙的赞歌。歌剧取材于18世纪70年代,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由于不堪忍受沙皇的重压,在祖国殷切慈爱的感召下,历尽艰辛,冲破围追堵截,踏向回归祖国,奔向天山的壮丽史实。歌剧气势恢宏,情节曲折悲壮。
《苍原》以深邃的意境,倾诉了对祖国的眷恋和深情,辉煌的乐章铺出了在火焰与血海中开辟出的通向自由的征程。为了追求自由与和平,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百折不回,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歌剧尝试运用了诗韵道白部分代替宣叙调,用它向歌唱过渡,在朗诵中使用音乐衬底,加强了全剧音乐的完整性,同时注意加强人物的动作和剧情的戏剧性,努力把西洋歌剧的特点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回荡在历史长河中震撼人心的强音。精彩的演出不时激起观众热烈的掌声。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文化部部长刘忠德陪同观看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江泽民、丁关根等走上舞台与演员亲切见面,祝贺演出成功。
(今日四版刊登《苍原》排演速记)(附图片)
下图:演出结束后江泽民与演员们合影。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