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努力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
刘忠德
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繁荣文艺的指示精神,研究和探讨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和整个文艺创作的更大繁荣,由中宣部文艺局、人民日报文艺部、中国作协创联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作家协会联合召开“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会议”。我因故不能到会,特驰函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有12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马克思说过,超过农业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在中国不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离开了农村,任何问题都难以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状况,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无论是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广大农民都曾做出并且正在做出巨大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军队的主体是穿军装的农民,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广大农民踊跃支前,流血流汗,全力以赴,成为革命战争胜利的强大后盾。解放以后,广大农民焕发了极大的生产的积极性,为改变农村的面貌,支援国家建设,创造了新的业绩。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改革事业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崛起,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都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直接影响和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广大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漫长的战斗历程,都曾得到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反映、表现和讴歌,他们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燃烧的情感投入到农民的生活、命运和斗争去,涌现了一大批像《白毛女》、《暴风骤雨》、《红旗谱》、《创业史》等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这些文艺作品不仅在当时给人民以鼓舞和激励,而且至今仍然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给人民以启迪和教益。一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影响教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并且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永远值得珍视的精品。
从新文艺发展的历史上看,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在整个文艺创作中是很有成绩的一部分。重视农村题材创作,已经成为我们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又有了新的开拓和发展,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文学戏剧、电视剧、电影等都推出了一批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紧贴农村现实,内容积极健康,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村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旧事物、旧观念的消解和演变,新事物、新观念的成长和发展,观念冲撞给农民精神世界带来的新面貌,特别是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奔向小康的巨大热情,讴歌了农民群众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展现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农村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反映农村题材的精品力作,鸿篇巨制还为数不多,与时代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仍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召开这次农村题材创作会议,就是要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研究、探讨农村题材创作中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推动农村题材创作精品力作的产生。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潮,并且面临着随之而来的文化建设的高潮。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中,将把几代中国人所梦想的现代化一步步地变为现实。我们所处的这个变革时期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现在正在创造着辉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场变革,它将给中国的历史带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从这场变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给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厚的生活基础,必将给中国的文学史、艺术史造就经世作家和经世作品。在一个人短暂的生命中,能遇到这样一个变革时期是非常难得的。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有的年轻人看了过去时代的小说或影片,常常感叹生不逢时,而没有看到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就其变革的深刻性来讲,是可以和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相比的。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当珍惜并且抓住这个机遇,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看待、把握这样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创作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相称的优秀作品,攀登文学的高峰,创造艺术的辉煌。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繁荣长篇小说、影视文艺和儿童文艺的创作,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论是直接从事文艺创作的同志,还是从事文艺研究、评论及组织、管理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意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十分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繁荣创作,在今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出几部书的问题,而是要在现今普遍繁荣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和力作。这次会议我们就农村题材文艺创作进行研究和探讨,还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解决和回答。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能使作家、艺术家发挥其才华的环境和条件。文学艺术的实践证明,优秀的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都是在丰厚的生活基础上创造的。我衷心希望有志于农村题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发扬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深入农村的现实生活,投身到农村伟大的变革中去,紧贴现实、紧贴人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汇到伟大的时代洪流中去,从中激发创作的激情,汲取创作的灵感,呕心沥血,潜心创作,把农村题材文艺创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反映农村的伟大变革
张炯
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在反映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鲁迅的《阿Q正传》到柳青的《创业史》,便描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村通过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程;而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农村体制的变革,包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尝试多种模式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及其引发的人们精神领域的深刻变化,也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广泛的表现。作为一个具有九亿农业人口的大国,我国作家理所当然必须继续十分重视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在这方面,为了更加深入反映农村伟大的历史变革,我以为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要继续加强前瞻意识。我国人民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描写农村题材时,前瞻意识首先就要求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感。要认识到当前农村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发展模式,都不能也不应该最终背离社会主义。尽管当前各地发展不平衡,也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但共同富裕毕竟是未来社会主义必须达到的目标,只有具备明确的方向感,才能更好地认清农村中什么是先进的、富有生命力和广阔前途的,什么又是落后的、腐朽的和必然要在历史进程中被淘汰的。从而也才可能确定该歌颂、赞美什么和该反对、鞭挞什么,而不至于被一时的现象所迷惑。近年我国许多作家在描绘农村变革中注意歌赞先进的人物、事物和人们先进的精神世界,也注意揭露和批判落后的现象,但也有些作家在复杂的现实面前不免困惑和迷惘,或描写落后多于描写进步,或歌颂了不应歌颂的人物与现象,或采取无判断的纯客观的描写态度,表现了方向感的失落,这正说明创作中加强前瞻意识的必要。
第二,要继续加强人文意识,文学是文化的集中的表现形态。文学中不仅有政治、有道德,而且有法律、宗教、美学和哲学。从来伟大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仅以自己的艺术魅力,而且以自己的高度思想性,强烈地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农村题材创作同样不应例外。或者说正因为农村相对比城市文化较为落后,加强农村题材创作中的人文意识才尤为重要。人是社会的动物,也是有文化的动物。如果不从社区文化的角度去描写农村生活,并从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去烛照农村生活、升华农村生活,而只是客观地去再现农村的一切,包括写愚昧、写性、写连篇累牍的脏话,甚至把农民作为只知吃喝和性交的动物来写,那只能把我们的农村题材创作引向误区。
第三,要继续加强史诗意识。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像短篇小说那样描写一雕栏、一画础的作品很必要。但起码也同样需要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广泛精神和深刻矛盾的,内容厚重的、史诗性作品。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尤为如此。目前,这方面的作品虽也有涌现,但就其艺术描写的血肉的丰满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丰富性来看,能让读者获得强烈感染和深切震撼的作品还太少。因此,继续加强史诗意识,加强对于社会的有历史深度的宏观把握,加强历史唯物史观的生活透视力,从而使自己获得远为广阔的生活和思想的大视野,获得了迈向光明、美好未来的崭新精神境界,长篇小说作家以史诗的规模去描绘农村又越出农村的生活变革的伟大历史画卷,正是大有可为。我们殷切地期待从事农村题材创作的作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获得新的出色的成就!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时代精神的高扬
孙占国
对于所谓农村题材,所谓农民、农村问题,我们应主要地从文化的意义上去把握和理解。在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城市化并不等于农村文化精神的消亡,并不等于农村题材要消亡。事实上,在现代化中国逐渐走向城市化的农村,仍弥漫着浓郁难散的农村文化的精神氛围,现代中国文化中的那些以城市生活、战争生活、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都脱离不开农村题材。因为,现代中国城市的居民主要地来自农民,现代的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农民群众参加的革命。我们不难理解,现代中国文艺在群众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村题材文艺,中国有最悠久的农业文明的历史,其农业文明的传统保存得最完整;中国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农业人口,有最为广阔的农村文化土壤,因此农村题材文艺成为现代中国文艺中最为发达的文艺种类之一。
时代精神在农村题材文艺中主要体现为,在广大农村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反映出来的我国农村文化精神的历史变迁。在当前,反映现实的时代精神还是要以农村题材文艺为主要载体,中国实现现代化最困难的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换也最为艰难,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农村题材文艺所负载的时代精神内涵,应该是最为丰富多彩,最为深厚的。20世纪中国的社会大变动赋予农村题材文艺以弘扬时代精神的更大责任,农村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趋势,农民的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需要作家艺术家倾尽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去表现,以优秀的作品承载反映时代精神的伟大任务。
正确揭示当前的社会矛盾是成功反映时代精神的关键。时代精神总是通过一定社会矛盾的冲突而展现出来的,在那些或明或暗、时隐时现、复杂而微妙的社会矛盾内部,在那些回避与冲突、平衡与失衡、纠缠与交锋的矛盾运动之间,蕴有时代精神的巨大内涵。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尤其主要地在农村社会的矛盾发展与变迁中得以最突出的表现,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这种变革趋势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更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展现在我们面前。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路线的终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而经济改革所涉及的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又使得当代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向着更加微妙、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许多矛盾赋有了新内容,许多矛盾由隐形变为显形,许多新的矛盾也出现了,这些涉及广泛的经济利益冲突、政治利益冲突、道德伦理冲突、生活方式冲突、中外文化冲突的矛盾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提供了表现时代精神的广阔空间。而就目前农村题材创作现状看,在反映当前社会矛盾方面还缺少深刻的、准确的、有力的表现。
反映时代精神的落脚点在于塑造新时代的农民形象。在今天,我们伟大的改革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命运和精神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断地催生着人们新的性格、新的精神、新的素质、新的风貌。而我们农村题材文艺创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要不断地发现这些人物素材并将他们艺术地表现出来,比如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壮大,在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就产生了一批新式的农民;而在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人群中,一大批大胆接受城市文明的新人也在不断地产生;同时,依然在农村生活的人们,由于社会改革的大变动潮流冲击,使得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民开始觉醒,并涌现出来大批走在时代前头的被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优秀人物,对于他们的出现,我们的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应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发掘其性格命运和时代精神,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当代农民形象来。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只有反映现代化过程中的新的农民形象,才能正确地表现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题材:强化与超越
潘凯雄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节骨点上来讨论如何进一步深化和繁荣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问题时,不能不顺着时间隧道将思绪回溯到逝去的时光。
从题材出发来探讨文艺创作的确是一个颇具个性特色的视角。在西方,更多提及的倒是有文学精神、母题、类型、形态……伴随着社会主义在世界出现,题材问题在这些国家也变得重要起来。或许是与之所实行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这些国家在对文学题材的处理上也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具体表现为一种产业化行业化、阶段性和相对独立的特征。每个行业和产业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题材领地,但总体上又服从国家在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平心而论,对题材的这种处理将十分可能导致一种喜忧参半的结果:一方面是文学创作涉猎面的广泛和某一阶段重点的突出;另一方面则可能因其对“写什么”的强调而忽略了“怎么写”。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已经由单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作家的主体意识已大为增强。这种新的背景、新的条件、新的因素也是我们今天在讨论题材问题时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前提之一。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农村题材文艺创作问题在今天的讨论已无关紧要。事实恰恰相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必然在我们的整个文艺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土地广博,农业文明悠久;更是因为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内的种种矛盾、艰难和彷徨在农村的表现更为集中、尖锐和突出。这一切无不成为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事实上,新时期以来相继涌现出来的《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乡场上》、《鲁班的子孙》、《凤凰琴》乃至《浮躁》……等一大批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变革的作品业已成为我们考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业绩时所无法回避的重要现象。因此,问题的要害不在于要不要写农村,而在于如何写。尤其是当我们身处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世纪之交时,是满足于平面的状写还是追求深刻的透视,是拘泥于传统的农村与都市的分野还是在一种新的文明观照下作整体审视……很显然,能否如此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写到了农村和农民的过去与现在乃至未来,是否有简单的后顾与前瞻,关键还在于创作主体是否具备了熟悉的第一手生活、深邃的历史穿透感和先进的人文意识。因此,在强调或倡导一种题材重要的同时,更需超越题材作文学整体观,农村题材同样如此。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乡村的叙事
关仁山
8月21日至23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人民日报文艺部、中国作协创联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50多人参加。本报今日特辟专版,以飨读者。——编者
每当我提笔创作时,总是离不开乡村。如果生命是条河,乡村便是源头。面对乡村的苦难,面对乡村变迁的脚步,面对田野和海湾弯曲的脊梁,我们总是很激动,总是有话要倾诉。面对乡村父老姐妹,我们的创作就不仅仅是个人兴趣了。关于乡村的叙事,便有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和责任。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转型时代,农民精神矛盾的丰富性颇有情味儿。对于这一时期的乡村现状,我注视已久,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也是复杂而独特的。生活激发我表现这些,进行雪莲湾风情系列小说创作,试图在乡村叙事的沃土上挖一眼深井。1991年春天,我从城里到渤海湾涧河村挂职深入生活时,想将这里的风情写得清丽些,可是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沉重,迫使我不能太轻松。真正走进农民中间,就会发觉,个人的孤独悲哀微不足道,民族的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突出。生活把什么没有展示出来呢?如今的乡村是日新月异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界。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关注人类的文学理应表现他们。可有时,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它的残缺。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可是乡村又不断出现干群矛盾激化、产销失衡打白条子、盲目引资和资源浪费、新的浮夸现象以及出国热上城热等,为社会提出各种难题。我们茫然,但又要正确把握它。这些严峻的问题,并不能阻隔我们的乡村情结,谁也无法否认,乡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我们还是发现弯曲绵长的乡路上开满鲜花,把对土地的深情歌唱还给乡土。乡村的新故事酝酿着新的生命力,乡村温情的童话展现在自我的怀抱中。农民的淳朴、坚韧,乡村变迁的脚步声,虽然充满悲怆的情调,但是人与土地的美质熠熠生辉。这里,道德的评判和审美的评价代替不了历史的评价。作为村社文化的最后光环,正随乡村企业的发展和道德演变而变化,既收束了中国老一代农民辛劳而盲目的生存奋斗史,又透示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景观。文学,虽然不能够一一解决农民问题,但是,它以应有的步骤和形式,以血肉丰满的农村新人艺术形象,向农民的生命意义、生存状态发出凝重的叩问和深情的呼唤,其深隐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乡村自身了。我忽然明白,文学是爱。那种对乡村的淡淡的叙事,总会把人带进精彩而无奈,浪漫又现实,可恨又可亲,透着泥土气息的艺术世界。
乡村给我们诸多新经验,时代给我们一双新眼睛。所有的寻觅,所有的叙事,旨在对一种精神的阐扬:以乡村民族魂的重铸,来证明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生命活力。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在生活的土地上开镰
王兴东
农民谈起丰收来,一句话:庄稼行里不用问,除了人工就是粪。
去年,中国电影农村题材影片拍了12部,获得大丰收,我认为除了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外,就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底肥,厚重的生活积累给予这批农村影片出土的全部养料。前辈艺术家用自己的心血在上亿尺的胶片上留给我们四个字:深入生活。
这四个字旧了,生活却是常新的。只有深入到日新月异的农村生活才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农民的心声,农民群众的热门话题则是我们作家创作的最好主题,农民大众关心的焦点必然是我们深入生活的着眼点。
搞《留村察看》选题在干群关系上,我们强烈感受到农民们对反腐败有着一种极度的热情,他们认为天灾人祸中,腐败是灾害中的灾害,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农户家里,谈起干部乱摊派增加农民负担,干群关系疏远了,他说:“人生了,狗熟了,连狗都不咬他们了。”
一位农民对我们说:“现在是干部有病,让群众吃药,《焦裕禄》电影让我们看,其实干部更应该好好看看,学学人家焦书记,现在焦书记少了,你们要写一部给干部看的电影才对劲儿!”
我和王浙滨把深入生活的吸管插入长白山区的扶贫县,从县到乡,从村到屯,走访了一个哑巴村,由于山区水质严重缺碘,孕妇长年饮用此水造成胎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有的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聋哑,这种克汀氏病与地甲病一样,危害山区人民的健康,不下来不知道,看到哑巴村的生活,我们心里有一种要为之代言的情感在涌动。
生活给了我们鲜活的人物形象,生活给了我们故事内容,生活最大的馈赠是我们对农民的感情。《留村察看》所描写的县长简正就是因妻子受贿被捕,自己被撤职察看,他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选择了下乡扶贫,重新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改造了一个官僚,再塑了一位公仆。这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有关一个县长的故事。
深入生活是电影编剧永远毕不了业的一门学问,这是一切从事现实题材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生活蕴藏着比我们戏剧中反映出的情节和故事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没有去选择。九亿农民在广阔的天地间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事迹,播下多采多姿的故事情节,我们的任务只是去用文化的镰刀,收获由他们用血泪种植的情感。
为了创作《孔繁森》剧本,在电影里再现这位中国农民的好儿子,只凭事迹材料和电视录像资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去西藏,去养他育他的鲁西大地的小村庄五里墩。在那里见到孔繁森94岁的老母和他的所有亲人,我们看见孔繁森推老母上街的地排车,也亲手推动车轮,感受和寻找繁森同志心中的希冀。在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物里,1000多条哈达引起我们造型思维的灵感,听他儿子孔杰讲述赴西藏收拾父亲遗物的心灵旅程……给了我们结构剧本的一把钥匙。
平时积累,用时补缺。这是我深入生活的方法,积累就是上底肥,补缺好比追化肥。当创作中感到人物性格模糊,事件真实依据不足,就要直接对准生活目标做专门采访,直到城府在胸,情感洋溢才能开始写作。
深入工农兵生活这个口号喊出半个世纪了,今天的电影已经全面推向市场,还要不要提倡深入生活?我认为在市场上第一轮的竞争就是比谁占有了生活,甚至就是深入生活的深度和较量,谁占有了生活谁就能征服观众。
对准生活是要下笨功夫的,比起从外国的录像带里引进情节,对准报刊资料拼凑故事是笨得多。但是,如果从源于生活收获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和独特的细节来评估,深入生活又是巧功。在“下乡”远没有“下海”时髦的今天,只有热爱农村题材创作的艺术家,才会去了解农民,熟悉农民,研究农民,只要他们不折断插入生活大地上的吸管,创作源泉就永不枯竭。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走向生活深入灵魂
韩志君韩志晨
近年来,我们兄弟俩虽然也写过不少反映都市生活的作品,像《雾·海·帆》、《女性世界》、《特区大亨》等等,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对“农村题材”的创作有所偏爱和偏重。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国家,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农民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有相当多的从小就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不管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也不管乐于承认还是不乐于承认,实际上头脑中和灵魂深处仍有一个“意识的乡村”。我们的民族文化,在相当多和相当大的程度上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在作品中对农民生存状态和精神现实的关照,实际也就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现实的关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的民族性的全部秘密不在于服饰和烹调,而在于它思考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别林斯基语)。我们在《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以及《烽烟飘过的村落》等剧的创作实践中,都有一种很直观的感受:只要真正把创作的着眼点放在“写人、写心、写魂”上,那么搞农村题材的作品就特别易于鲜活地触摸到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相当独特的“思考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特别易于探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也特别易于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写出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心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人类灵魂的剖白。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人灵魂的深处,作品才可能具有较深的文化意蕴和较高的文化品格。在这一点上,“农村题材”的创作为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
写“农村题材”,特别是“现实农村题材”的作品,谁也无法回避生活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伟大变革。在创作中反映这种变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如何更好地更深刻地反映这种变革,却还很值得研究。当前,“农村题材”的创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艺术品位,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撞击力和艺术说服力,并努力表达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致力追求作品的“历史铭文价值”。
有一些“把生活改革化”的作品,从表面看时代精神很鲜明和强烈,似乎是弘扬了“主旋律”,但由于它们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也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撞击力和艺术说服力,因此便在广大观众和读者那里受到冷遇。我们认为,这种情形,对真正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是不利的。因为中国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不同于批评家,他们不善于把自己对作品的真实看法诉诸文字、见诸报端。但是,他们对付这类作品的办法,虽格外简单却又十分厉害,那就是:我不看!不管你对这类作品怎样地“拔苗助长”,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这在事实上,就败坏了“主旋律”作品的声誉,同时也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的观众都赶到那些虽思想和艺术质量不高但却“可看性”很强的某些港、台片那里去了。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很值得深长思之。 深层次地了解和熟悉生活,准确地洞察和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绪,保持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种对生活的“常醒的理解力”,从而努力把笔触伸向生活和人灵魂的深处,并把作品写得更精美、更艺术、更好看,这是当前我们进一步搞好“农村题材”创作,出好作品、出大作品、出不朽之作的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