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农民的创举
——关于促进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几个问题
刘济民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的变化。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产业,成为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强大支柱,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兴办和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全国来讲,有过几次大的机遇。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握机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这对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发展乡镇企业,不能盲目发展。乡镇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坚决服从宏观调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乡镇企业要不断地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切不可自我陶醉,不能护短,不要讳疾忌医。
●发展乡镇企业要正确处理好同农业的关系,同国有企业的关系,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
兴办乡镇企业坚定不移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的变化。就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来分析,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共产党基层组织的领导;二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三是实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是有比较灵活的经营机制;五是有一支不断成长壮大、素质在不断提高的产业大军,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纪律的队伍。
早在50年代,在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村,就出现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萌芽状态的乡村企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异军突起,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到1994年,全国已拥有2495万个乡村企业,职工1.2亿人,总产值42588亿元,创利润2572亿元,上交税金1591亿元,出口交货值3398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产业,成为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强大支柱,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领导满腔热情地支持乡镇企业,充分肯定乡镇企业的成就。毛泽东主席在1972年的一个重要批示中就曾预见到乡镇企业(当时叫社队企业)是“光明灿烂之希望所在”。邓小平同志多次肯定乡镇企业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他在1987年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他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兴办和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农民的正确选择。乡镇企业经历了30多年的曲折和磨练,已经从一株小草成长为参天大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呢?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规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均占有耕地又少,如果农民只是在仅有的耕地上务农,不发展多种经营,不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广大农民不可能富裕,广大农村不可能摆脱贫穷,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把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吸引在农村就地办工业,办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全国已有1.2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其重大意义是无可估量的,估计近十年内乡镇企业职工将超过两亿。当然,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半转移,即大多数乡镇企业职工是兼农的,“工业三班倒,农业早中晚”。即使是半转移,也算得上是世界奇迹了!因为这种转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欢欢喜喜地实现的,是在不断增强农村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在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的,这就使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一些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工业发达、农民破产、城市繁荣、农村凋敝的弊端。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走过的一条路。中国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闯出了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这种选择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党中央指引的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所以,乡镇企业必然创造奇迹,必然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城乡社会事业的进步,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之,对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将作出更大贡献。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有三大难题困扰着我们:一是人口太多,越来越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二是耕地太少,越来越少,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出路何在?三是农业生产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央和地方的财力都困难,为农业生产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筹集更多资金的出路何在?实践证明,大力扶持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乡镇企业,是解决这三大难题的重要途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那里的生产建设、社会事业、生活福利,包括农业生产、多种经营、村镇建设、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征兵复员、人民武装、民政优抚、农民住宅、幼儿老年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公益事业等等,无不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为财源,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难题。乡镇企业对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对于造就一大批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干部,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对于培育农村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改变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等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更是中西部地区加速经济发展、缩小同东部地区差距最现实、最可行的重大战略措施。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使我们党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乡镇企业经济实质上是我们党领导的最初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可以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不可能解决的两极分化的弊端,可以实现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的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还有利于实现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并相互促进。总之,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使我们增强了一种信念,就实现农村的现代文明来说,资本主义能办到的,社会主义一定能办到;资本主义不可能办到的,社会主义也一定能办到。正是由于有了遍布全国各地、经济实力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乡镇企业,才能更有力地吸引广大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农民把乡镇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命根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乡镇企业,就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壮大,就没有农业的稳定和提高,就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我们应该把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充分估量它的重要地位、重大作用和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加快提高
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全国来讲,有过几次大的机遇,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次机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大政方针,这是推动乡镇企业大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次机遇。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政策、舆论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促进了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有计划地向乡镇企业转移。60年代和70年代大批知识青年回乡下乡、城市老工人为子女顶替而提前退休,也为乡镇企业把握80年代这次大好机遇准备了必要的技术力量。所以,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地方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失时机地采取以劳代资、对外融资、横向联合、内部集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大量筹集资金,大批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引进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加大了对乡镇企业的投入,使乡镇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特别是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县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期间形成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乡村骨干企业和优质产品,为乡镇企业培育了大批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现在和以后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水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8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急剧变化,许多乡镇企业的产品销售不畅。在这种市场疲软的形势下,一些乡镇企业存在的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不好,以及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等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了。一些乡镇企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把这种暂时出现的困难局面,看作是解决自身问题的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机遇,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适时对乡镇企业实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整顿。这期间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更加重视市场需求,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强化企业管理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注重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和企业效益意识,这对推进乡镇企业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壮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小平同志1992年初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国再一次出现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次最重要的机遇。
90年代初,在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出现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形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乡镇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开始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以国内外两个市场并重的转变,出现了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的乡镇企业实行全面改造的好势头。一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一批新产品率、优质产品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高的新型企业群体开始形成,新的投入明显地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面倾斜。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以量的扩大带动质的提高,进入了以质的提高带动量的扩大的新阶段。中西部地区利用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一部分技术、资金等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同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调整相呼应,发挥当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等优势,明显地加快了这一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小平同志指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机遇是客观经济规律的阶段性表现,把握机遇则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个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机遇就是水平,机遇就是效益,机遇就是实力。如果丧失机遇,眼下也许平平庸庸过得去,但从长远看,差距会拉大,问题会成堆,许多大事情想办也办不成。丧失机遇是最大的失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握机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这对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重经济效益积极服从宏观调控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不能动摇。问题是如何加快发展,而且要快得适度。我们所追求的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进企业效益基础上的加快发展。不具备加快发展条件的地方,也不必着急,积极创造条件就是了。在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不顾产品质量、不顾经济效益、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做法都是要失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是资金投入、人员素质、科学技术、资源配置、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等各种要素的一种综合效应。虚假的速度等于饮鸩止渴。要把速度同效益统一起来,把速度同水平统一起来,而不能对立起来。乡镇企业发展是否健康、正常的客观标准要看效益、看市场。乡镇企业只要结构合理,符合市场需求,产品销得出去,效益又好,发展越快越好;不符合市场需要,产品销不出去,发展再慢也不好。我们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待乡镇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问题。
要坚决服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如同公路上行车要有交通警察,否则交通秩序一片混乱;如同空中飞行要有导航,否则飞行秩序一片混乱;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好比“经济警察”,没有宏观调控或宏观调控不力,经济秩序同样会一片混乱。宏观调控绝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要限制那些不符合市场需求、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的、质量差效益差的项目和产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发展乡镇企业,绝不能盲目发展,否则就会背上包袱,自食恶果。不能把加强宏观调控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当然也不能作茧自缚。乡镇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坚决服从宏观调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都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能一个模子。中西部地区尤其不能舍本求末照搬照套发达地区的做法,一定要避免盲目性。一些农业比重大、多种经营资源很丰富的地区,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经济优势,有一条最现实的路子,就是要特别重视发展以农业和多种经营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加工业,组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原料)加(加工)销(销售)一条龙的格局,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有竞争能力、有综合效益、又能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实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战略,也要走这条路。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而且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促进农村经济,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条坦途。各地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弱点,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适合办什么就办什么,适合怎么办就怎么办,怎么办效益好、有竞争力就怎么办,切不可千篇一律。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
乡镇企业有许多积极的重大的成果,这是主要的,但是也有教训。主要教训有四条:一是占地太多,二是有的地方污染太严重,三是布局太分散,四是有些企业管理太粗放。这些问题虽不是主流,但也不可忽视。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引导乡镇企业不断地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切不可自我陶醉,不能护短,不要讳疾忌医。比如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千万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有的地方乡镇企业办起来了,但污染相当严重,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后患。绝不能用牺牲优美环境、清洁水质、肥沃土地的代价来换取乡镇企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加强企业管理,注意环境和水源的保护,注意布局适当集中,注意节约用地。各地的乡镇企业都要特别重视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自身的问题。总之,乡镇企业如果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并下决心解决,那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发展乡镇企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农业同乡镇企业的关系。农业同乡镇企业是“母子”关系。农业如同母亲,孕育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靠农业提供的原始积累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如同儿子,现在长大了,能赚大钱了,理应反哺农业(包括多种经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忽视农业,放松农业,千万不能用牺牲农业、荒废农田的办法来发展乡镇企业。有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为什么农业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能生机勃勃地发展和提高呢?就是因为那里有乡镇企业的强有力的支撑,实行了依靠乡镇企业补农、建农、带动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试验等一系列的扶持农业的措施。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乡镇企业的扶持和带动下,逐步把农业建设成为富有自身活力和自我调节机能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国有企业的关系。这是一种“亲兄弟”关系,国有企业是长兄,乡镇企业是小弟。两类企业各有优势,也各有弱点,应该互学、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提高。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局大为有益。一般地讲,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比较先进,人员素质较好,管理水平较高;而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则比较灵活,市场竞争意识强烈。这两类企业优势互补,如虎添翼,将迸发一种更加强大的活力和内在的动力。企业的这种“杂交优势”的出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第三产业的关系。乡镇企业以工业为支柱是对的,但不能只盯着工业,尤其是不能把中西部地区的大批劳动力无限制地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去办乡镇工业。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商贸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目前就要把发展第三产业和发展第二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这是乡镇企业发展和提高中的一项大战略。
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乡镇企业要为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乡镇企业的发展布局要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相呼应;小城镇的繁荣,又可为改善乡镇企业的投资环境,促进乡镇企业提高水平,同时为就地就近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一般都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全面规划,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小城镇的建设规划,这是必要的。但是,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讲究科学,要考虑到乡镇企业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的适当集中。千万不要搞一个无休止的占地规划。用牺牲农业的办法来建设小城镇是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惩罚的。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做小城镇建设规划,第一原则就是要保护农业、保护耕地、保护绿地、保护环境。
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在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当地农村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大多集中在乡镇企业,当地农村思想文化素质较好、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青年农民大多集中在乡镇企业,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也主要在乡镇企业。这就使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最重要的阵地;成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巩固基层政权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对广大农民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成为不断地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依靠。总之,就总体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为农村党政基层组织领导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提供了最重要的经济支持、组织保障和政治思想基础。农村的基层党政组织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政治思想的导向力量和组织力量。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应该自觉地、主动地把加速发展和加快提高乡镇企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乡镇企业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断地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吸引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不懈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为维护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乡镇企业能有今天这种局面,来之不易,应该说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进步。今后乡镇企业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增进效益,持续、健康地发展,仍然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靠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乡镇企业大的格局不能变,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能变,集体资产只能不断地增值,绝不能削弱;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能变,要避免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地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农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不能变,不能摆脱了物质的贫困,陷入科学、文化的贫困。在这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乡镇企业的领导同志一定要坚定不移,非常清醒。
乡镇企业已深深地扎根于农村的土地上,扎根在亿万农民的心坎上,将永葆其旺盛的活力。但乡镇企业成长的历史毕竟太短,基础还相当脆弱,困难很大,问题不少,还需倾注很大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坚信乡镇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农民共同富裕为基本特征的乡镇企业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第9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理解科学体系掌握精神实质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
张峰尤元文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通知后不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山东省东营市委在东营市委党校联合举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通知精神,着重研讨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和意义、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等问题。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这一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带头认真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并自觉地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的同志指出,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地位和意义,必须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个总体中来加以研究,既要看到其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理论的共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个性即创新性的一面;既要看到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个历史长河之中,又要看到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新阶段。也有的同志提出,应当用开放的态度来研究这一理论,从实践源泉的开放性、思想源泉的开放性、体系的开放性三个角度来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充分认识其地位和意义。还有的同志认为,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和地位,首先要确定参照系,基本的参照系有三个:中国共产党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世界历史。以这三个参照系来看待这一理论,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这一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多数同志认为,这一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或初步形成的,因为这次全会不仅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和政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不仅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其历史起点。也有同志认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应看主题或核心内容是否产生。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应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定在党的十二大。还有的同志认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看它的创新性观点是否充分表达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有创新性的观点,而这一观点是在邓小平1992年初视察南方谈话中充分表达出来并为全党所接受的,因此可以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形成于他1992年年初视察南方谈话。
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有的同志对这一理论的发展情况划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个要点,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主要思路已初步形成;第二阶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个理论要点,标志着这一理论基本形成;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说明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第四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条内容,表明这一理论更加成熟和完善。也有的同志认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从党的十三大到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时期。还有的同志认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初步形成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及其内容的扩展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的阶段;从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正式形成并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概括的阶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研究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贯彻这一理论,有助于把这一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思想统一。与会同志还就《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阐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纲要》概括得比较好。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同志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志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它的精髓;第二个层次是这一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三个层次是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基本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也有同志认为,这一理论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方法论和出发点,包括思想路线、对时代特征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二方面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三方面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包括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还有的同志认为,这一理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哲学基础,有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第二是理论基石,有标准论、阶段论、本质论、中心论、市场论五个观点;第三是政治纲领,即党的基本路线;第四是战略原则,即在中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四个基本领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有同志把这一理论概括为“四柱一基”,四个支柱是:理论精髓即思想路线;立论依据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干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治灵魂是党的基本路线。一块基石是生产力标准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