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恩施铁路百年梦
木木
湖北恩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土家族人民的母亲河,八百里清江,向你展开如诗如画的百里画廊;那里人民勤劳,民风淳朴,“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向你展现着人民的好客与热情……
恩施是一个富饶的地方:这里资源丰富,全州初步探明矿产资源60余种360多处,其中经国家储委批准有较高开采价值的有16种。州内的硒资源,经有关专家论证为“世界最大的硒资源地”,其硒储量为世界之冠。利川市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3.3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5位;鹤峰县的磷矿是全国四大磷矿之一,已探明储量约17亿吨,且品位高,开发和建设条件好。建始、巴东等县境内的铁矿储量12.93亿吨,属高磷铁矿,占全国此类矿藏储量的44.7%。此外,在恩施境内还有大量的煤矿、黄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煤、古生物化石、优质大理石、生物礁、铅土矿、钾盐等。
守着聚宝盆,过的却是穷日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地区。全州8个县市均是全国重点贫困县。到现在,全州还有近100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9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是1120元,湖北省是1170元,而恩施自治州是665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差距还在越拉越大。据资料表明,从1983年到1992年,恩施自治州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拉大80元,人均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年平拉大133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平拉大17元。
历史和现状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铁路,丰富的资源怎么能得到开发?没有铁路,恩施的经济怎么能腾飞,怎么能与全国一起同步进入21世纪?!
全国人大代表袁仲由认为:修建恩施铁路,不仅是开发恩施振兴恩施经济和推动湖北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建成川汉线和优化全国铁路布局的需要。他说:“九五”期间,达县至万县铁路建成后,成都至万县铁路得以贯通,但到万县向东就出现了断头。因此,将成都至万县铁路向东延伸,修通恩施至枝城铁路,与焦枝、枝柳铁路连接,这样,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出川运力紧张问题将得到解决。恩施州地处襄渝、川黔、焦枝柳铁路范围24万平方公里的中心,现有客货运输完全靠汽车长途绕行,既增加了运输成本,又加重了襄渝、川黔、焦柳等铁路的运营压力。按照国家规划,“九五”期内,达县至万县和武汉至荆门西段铁路均将建成。如果能在“九五”期内将东至枝城接荆门达武汉,西延万达接成都的恩施段铁路纳入规划,“十五”兴建,开辟一条西南至华东的东西骨干大通道,在我国中西部经济带结合部建立起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网络,那么必将形成贯穿东西的经济大动脉。随着经恩施州的川汉铁路开通,必将在长江经济带崛起一个原料市场开发的国家级热点,大大有利于我国东西部资源、技术优势互补和加速长江经济带开发步伐。
1994年,受湖北省政府和省计委的委托,铁四院对恩施铁路全线进行了现场踏勘,编制了《恩施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初步踏勘,恩施铁路全长约420公里。
恩施修铁路的梦想,穿越了一个漫长的世纪。新世纪的钟声,也即将敲响。恩施各族人民渴望跨上时代的列车,穿过簇新的铁轨,迈向21世纪!
但愿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仓木拉和她的一家
孙为刚
山东省莱州市有座干休所,所里住着一户藏汉合一的幸福家庭。女主人叫仓木拉,藏族,今年60岁,退休前是莱州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男主人叫卜宪合,汉族,今年六十有九,离休前是莱州市第一招待所副所长。
1956年春天,同在西藏自治区团工委工作的藏族姑娘仓木拉和汉族转业军人卜宪合相识了。语言不通并没有影响他们感情的交流,卜宪合跟仓木拉学藏语,仓木拉跟卜宪合学汉语。在西藏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上,一对藏汉青年走到了一起,两颗火热的心碰到了一块儿。
1957年春天,婚后不久的仓木拉和丈夫一起来到设在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仓木拉学政治、卜宪合在学院当管理员。这年秋天,他们爱情的结晶——大女儿庆云出世了。1959年,达赖集团叛乱的枪声打乱了仓木拉紧张的学习生活,她中断学习,提前毕业,和丈夫一起回到西藏,投身于平叛和民主改革。1960年,他们的二女儿秋云在西藏江孜地区出生。1962年,他们的小儿子庆军也在江孜地区出生。这个藏汉合一的五口之家在西藏高原上深深扎下了根。十年内乱,尽管仓木拉因为是“当权派”,又因为她嫁了个汉族丈夫而受到过批斗,但是,这一切没有动摇仓木拉对党的忠诚和对亲人的深情,一家人的心贴得更紧了。
仓木拉深深地爱着她的汉族丈夫和三个儿女,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的大女儿庆云七岁的时候,从卜宪合的家乡莱州市土山镇又冒出了一个已经15岁的大女儿。
原来,卜宪合1948年参军的时候,在莱州市土山镇老家已经结过婚,婚后,卜宪合即参军南下,随军一直打到大西南,并从那里边剿匪边修路,一直修到西藏的拉萨,整整6年。在进军西藏途中,老家的妻子接连来信,要求离婚,卜宪合不想离婚,他只想解放西藏后,回到他的土山老家。怎奈妻子要求离婚的信接二连三,并声称有过一个女孩死了。在同志们的劝说下,卜宪合同意了妻子的离婚要求。这一切,卜宪合在恋爱时都已向仓木拉说明,并给她看了离婚证。其实,卜宪合哪里知道,就在他参军离家八个月后,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可能是怕卜宪合要走他们的女儿,也可能出于别的原因,前妻谎称这个女儿已经死了。
15年后的一天,当卜宪合带着他的藏族妻子回老家探亲时,一个名叫卜秀巧的15岁的姑娘来到卜宪合的面前,口口声声叫他“爸爸”,并吞吞吐吐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卜宪合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通过走访老街邻居,卜宪合确认眼前这个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卜宪合为难了,自己好办,自己的女儿还能不认?可仓木拉会怎么想?仓木拉认不认这个女儿?
没想到,身子不高的仓木拉,胸怀却宽广得能装下喜马拉雅山。她不仅认下了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还把秀巧拉到怀里,亲切地问寒问暖,视同己出。如果不是秀巧的亲妈舍不得,仓木拉还想把她带到西藏,供她读书,安排她工作。从此,汉族姑娘秀巧又有了一个藏族妈妈。
1980年,考虑到卜宪合、仓木拉的身体状况,党组织安排卜宪合和他的藏族妻子一起回到了阔别31年的故乡——莱州。随后,他们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先后回到莱州。
在西藏工作时,不管生活多么艰苦,他们每月雷打不动的一件事是发工资后给在山东老家的母亲寄钱,在这个藏汉合一的家庭里,卜宪合是“财政大臣”,仓木拉对丈夫说过,“给母亲寄多少钱,你说了算。”回到了家乡,卜宪合夫妇立即将长期寄养在亲戚家的老母接到了自己身边。此时,老母亲已经88岁高龄。当时全家只有一铺火炕,仓木拉、丈夫和婆婆,三个人挤在一铺炕上,一住就是5年。回到了老人身边,仓木拉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的晚年生活。婆婆愿吃什么,她做什么;婆婆身体不适,她忙前忙后;有时老人大小便失禁,仓木拉从不嫌弃,洗净弄脏的,换上干净的。感动得婆婆逢人便说:“仓木拉好,打着灯笼难找。”
回到家乡后,在处理与卜宪合前妻及女儿秀巧的关系上,仓木拉更让人叹服不已。秀巧结婚,仓木拉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置办嫁妆;秀巧家盖房子,仓木拉从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中,拿出1000元。在她的带动下,庆云、秋云、庆军姐弟仨也纷纷解囊,帮助同父异母的姐姐盖起了几间新房。
如今,两家人亲如一家,离退休后的仓木拉和卜宪合有时还到大女儿秀巧家住上几天,卜宪合的前妻还健在,仓木拉和她以姐妹相称,仓木拉把自己的毛衣给她穿,自己的帽子给她戴,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逢年过节,都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及其子女欢聚一堂,足足16口人。仓木拉,这个藏族妈妈忙里忙外,喜上眉梢。仓木拉以自己宽广的胸怀,为这个藏汉合一的大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1990年10月,国家民委授予仓木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这个汉藏合一的家庭近40年的风雨历程,证明仓木拉获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简讯

  满族妇女吴桂英剪纸作品获奖
本报讯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安镇红城村小学满族教师吴桂英精心创作的以“母亲孕育了世界”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千人图”,被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作品大奖赛组委会评为获奖作品,并编入了《中华巧女》画册。这幅长二十米、宽一点二米的大型剪纸作品,风格独特,千姿百态,一千零一十九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在作品上栩栩如生。(张帆)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简讯

  彝族劳模李政权捐奖金办教育
本报讯最近,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唯一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彝族共产党员李政权将省政府奖给自己的三千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家乡的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今年三十六岁的彝族工程师李政权,从成都科技大学毕业后一心扑在家乡的电力事业建设上。由于他成绩显著、贡献突出,成为怒江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尹善龙)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简讯

  普米族有了第一位高级会计师
本报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普米族有了第一个高级会计师。目前,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副矿长兼总会计师熊伟拿到了高级会计师资格证书。
现有二点九万余人口的普米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北高原的兰坪、宁蒗等县。解放以来,普米族涌现出一批作家、工程师和主治医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今年四十九岁的普米族干部熊伟,从事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三十多年。他一九八七年被晋升为会计师,一九九三年出版了《乡镇冶金工业会计核算》的专著。(尹善龙)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一位残疾老人的追求
李国臣
一位失去右手、年届60的残疾老人,独爱荒山、痴心不改,靠一只手开辟出百亩果园,植树1.8万株,年产苹果、鸭梨等鲜果4000多公斤,收入5000多元。这个故事发生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木希嘎乡四义号村,主人公叫王凤朝。
1989年,王凤朝被粉碎机切去右手,1991年,村里为了照顾王凤朝的生活,让他买下了村果园的87棵黄太平沙果树。从此,他便和荒山铆上了劲,把家搬到果园里,每天起五更爬半夜地靠在山上,白天除了吃饭从不下山,随身带着2.5公斤的塑料桶,每天喝两桶凉水。为加强管护,他硬是挥锹垒起了宽1.5米、高1.5米、长1100多米的草坯子围墙。
王凤朝经过5年多的苦干实干,建成了108亩的果园,山顶栽落叶松1.6万株,山腰栽杏树1400多株,山脚栽樱桃、鸭梨、李子、苹果等1100多株。他又在果树下一镐一锹地开垦出13亩园田耕地,修了水渠,种植了胡萝卜、大萝卜、芥菜、白菜等蔬菜。秋季,周围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农牧民都来他的果园“赶集”。
王凤朝的花果山,3年后进入盛产期,仅果类一项年收入将超过2万元。他致富不忘乡邻,为周围群众免费送果树苗300多株,义务嫁接近千株。在他的带动下,又建起3处小果园。
昔日光山秃岭、水土流失的落荒坡,每当大风天气,这里风沙弥漫,遮天蔽日,眼睛都睁不开;而到雨天,山水裹着泥沙,形成滚滚浊流,大雨过后,地表上一片鹅卵石,寸草不留。经王凤朝“一手”治理,变成青黛遮日、瓜果飘香的世外桃源。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安娜心中的歌
蒋顺利
“鸡呀,蛋呀,送到哪里去?送给恩人解放军……”今年建军节前夕,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沿岸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七卡村,军民联欢庆“八一”晚会上,50多岁的俄罗斯族、华俄后裔安娜老妈妈满眼泪花,饱含激情,引吭高歌,把自己改编的歌献给她心中的亲人解放军,并把4只大红公鸡、一篮鸡蛋捧给了部队首长。
安娜有二儿一女,丈夫也是华俄后裔,“文革”期间丈夫被打伤致残,从此生活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1990年秋,眼看几个孩子就要相继失学,这时,当地驻军、北京军区边防某分队党支部发动全队官兵捐款,使3位孩子重新背上了书包,并且分队每周派人到她家中给孩子辅导功课,使3个孩子最终1人考上了中专,1人考上了高中,1位读完了初中。
每年春节,每当安娜看着别人忙于备年货而自己却因无钱发愁时,分队都及时送去米、面、肉、钱等。为彻底改变她家贫困的状况,分队还帮助她家建起了一个小型养鸡场,分队的卫生员负责预防瘟疫。并且分队需用的鸡、蛋也都从她那里购买,现在她家的年收入可达3000余元。如今安娜老妈妈日子过得很红火,女儿出了嫁,儿子上了班,娶了儿媳妇,住上了新房子。
富裕起来的安娜老妈妈没有忘记恩人解放军,她发挥自己种菜的特长,帮助连队在自家温室里育秧栽苗;发挥自己俄汉语兼通的优势,在分队开办俄语学习班,教官兵们巡逻执勤的日常用语。分队蔬菜自给有余,边防执勤连年取得好成绩,都凝聚着她的汗水。这几年,每年建军节,她都把第一茬鲜鸡蛋送给部队一些,并带领全家人义务给官兵拆缝浆洗被褥。
今年春节前夕,识字不多的安娜妈妈亲手写了一副对联:牛肥羊壮鸡鸭成群;吃穿不愁子孙满堂。横批:驻军胜亲人。尽管字迹不算漂亮,对联也不算工整,但却表达了她对军人的一片感激之情,表达了驻军和当地少数民族密切的鱼水关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知音
云南大理州无量山上的彝族打歌队曾赴日本等国演出,粗犷豪放的表演深深震撼了外国友人的心。这些彝家汉子在大理三月街民族节上的表演再次让中外宾客倾倒。演出结束后,这位外国知音来到演员中间,请求再为他演奏一支芦笙曲。
苏云汉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赶集去本报记者任维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