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说说卢旺达难民问题
黄泽全
编者的话:本版8月23日首次开辟《热点对话》专栏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和肯定。我们计划每月3次,以对话形式解说当前重大国际事件和问题。文章力求侧重讲述事实,交代背景,通俗易懂。诚请广大读者同我们一起,不断为这个专栏出题目,想点子,提建议,把它办得受欢迎。                   
甲:自8月19日开始,扎伊尔出动军队强制遣返其境内的卢旺达难民,目前已有1.5万多难民被强行送回卢旺达境内,另有17.3万多人因惧怕遣返纷纷躲进难民营附近的荒山野林之中。一年多来一直令人忧虑的卢旺达难民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乙:确实如此。实际上,难民问题在当今世界十分突出,阿富汗难民、卢旺达难民、索马里难民、安哥拉难民、波黑难民、海地难民……而卢旺达难民人数众多,景况最为凄惨。人们对去年卢旺达发生的震惊世界的部族大屠杀仍记忆犹新,在短短100天时间里,约有50万至100万人被杀害,300万人逃往国外,200多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
甲:看来卢旺达难民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您能否扼要地谈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乙:引起卢旺达难民潮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根源在于其国内白热化的部族矛盾。这个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家,居民主要由胡图(占85%)和图西(占14%)两个部族构成。历史上,胡图族和图西族一农一牧,混杂而居,相处和睦。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先是扶植图西王朝统治胡图人,后又支持胡图人推翻图西王朝而统治图西人,于是两族间逐渐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关系。部族矛盾又往往同宗教矛盾、地区矛盾交织在一起,稍有不和,就导致冲突甚至内战。1962年卢旺达独立后,部族关系并没有得到缓解,从而成为后来动乱不止的祸根。1963年、1967年和1973年的3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曾使数十万图西人逃往邻国。多年来,流亡国外的图西人一再要求返回国内,而卢旺达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位居非洲首位,国内居民担心难民回国后会危及自己的生存而持反对态度,胡图人执政的哈比亚利马纳政府也没有采取妥善措施解决。国外难民便组成以图西人为主体的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最终于1990年10月采用武力攻入国内,开始一场持续近4年的内战。去年4月初,哈比亚利马纳总统与布隆迪总统同坐的飞机在首都基加利上空遭袭击而机毁人亡,卢旺达内战骤然升级。
甲:除了您讲的这些情况外,我认为大国的卷入和西方鼓吹的“多党民主”也是加剧卢旺达冲突、造成大量难民的一个原因。
乙:是这样。内战初期,法国先后派出600名军人,帮助政府军对付“爱国阵线”,并先后提供500多万美元的军火。特别是卢内战发生后,正值西方的“多党民主”浪卷非洲之时,西方以停止援助相要挟,迫使卢总统同意实行多党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然而,移植西方“多党民主”模式后,反而使卢旺达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局势更加混乱。最后,反政府武装“爱国阵线”军事上节节胜利,控制了全国,于去年7月19日宣布成立新政府。胡图人见图西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又大批大批地逃往境外。卢旺达难民在扎伊尔境内有200万,坦桑尼亚有70万,乌干达和肯尼亚也有。
甲:扎伊尔境内有那么多外国难民,压力一定不小。这次驱赶难民的原因是什么?
乙:百万之巨的难民滞留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然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扎伊尔反对党也抓住难民问题指责政府软弱无能。那些混杂在难民中的数万名卢旺达前政府军人和布隆迪难民中的极端分子,经常以难民营为基地袭击卢旺达政府军,扎伊尔担心某一天卢、布两国军队联手清剿难民营,既直接威胁自身边境的安全,也可能造成难民要求永远滞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联合国安理会8月17日决定暂停对卢旺达的武器禁运,也是促使扎伊尔采取驱赶行动的原因。扎伊尔政府担心,安理会的决定势必会使难民危机进一步恶化,给扎伊尔造成更为沉重的负担。
甲:解决卢旺达难民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卢旺达本身。卢旺达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乙:应该说,卢旺达现政府的态度是欢迎难民回国的。几百万卢旺达难民留在境外,既影响本国民族和解进程,也给本国同邻国的关系投下阴影。因此,卢旺达曾经多次同有关国家就难民问题举行谈判,一再号召难民返回家园,反复强调保证回国难民的人身安全。但是,混迹于难民中的前政府官员和军事人员不仅使用暴力手段阻止难民回国,而且直接威胁国际救援人员的安全,致使遣返工作进展极其缓慢。再说目前卢旺达正处战后刚刚开始复苏阶段,经济困难,资金匮乏,安置能力有限,在短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
甲:看起来要妥善解决卢旺达难民问题,首先是卢旺达政府须认真做好安置工作,确保回国难民的安全,消除部族间的怨恨,创造和睦、宽松的社会环境;其次,国际社会也要继续给予关注和帮助,尤其是发达国家答应的人道主义援助应该得到落实,使国际救援行动有资金保证。
乙:在联合国调停下,扎伊尔已于8月24日暂停强制遣返,但要求联合国难民署在今年年底之前将所有在扎境内的卢旺达难民遣返回国。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将尽一切努力争取实现这个目标。人们期待卢旺达难民问题能够早日得到妥善解决。(附图片)
8月26日,一名卢旺达妇女在扎伊尔布卡武的一处难民营生下女儿。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茨冈村”见闻
——今日吉卜赛(罗姆)人
本报记者胡锡进
前南地区的罗姆人无人不晓舒托卡镇。它位于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郊区,全称舒托—奥里扎里,是全欧洲、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罗姆(茨冈)人聚居区。
舒托卡镇只有32年的历史。1963年斯科普里大地震几乎毁掉了所有罗姆人的棚屋。城市重建过程中,政府划出这块土地,鼓励罗姆人迁到这里定居,并给各地迁来的罗姆家庭提供一笔安家费。如今,舒托卡镇已有5万人口,聚集了经济状况完全不同的罗姆人。镇子的主街相当象样,两边的许多小楼即使放到其他地区也决不寒酸。镇中心还有130套德国援助建造的很整齐的房屋,用来安置从德国返回的罗姆难民。主街是沥青路,不少小汽车跑来跑去,包括一些半新不旧的“奔驰”。镇上有农贸市场、餐馆、邮局、银行储蓄所和两所小学校,但没有中学校。绝大多数家庭使用自来水,镇子的地下铺有排水管道系统。在主街上走一走,给人以“现代茨冈村”的强烈印象。然而走向镇子的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简单、破旧的房子和棚屋。许多街巷是土路,有的地方肮脏不堪。这一切构成了舒托卡的不同色调,也恰如整个前南地区罗姆人各种居住条件的缩影。
前南地区的纯“茨冈村”一般都不大,而且无一例外位于城市的边缘。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开始,行程3000公里,走访了前南各地的“茨冈村”,看到种种景象,其中有压力水井,废汽车或破木板钉成的房屋,但也看到过林立的电视天线,红瓦的屋顶连成片。总的印象是,“住”仍是罗姆人的困难问题,多数人甚至睡在地上。冰箱、洗衣机则很少见。
“茨冈村”是前南各城市的一部分,村内无就业机会,罗姆人主要在村外谋生,但“茨冈村”的生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外部隔绝。在斯科普里,其它民族的居民很少去舒托卡。
前南各地的“茨冈村”村内无教堂,也无清真寺,罗姆人的宗教活动依靠当地的宗教体系。不同宗教信仰的罗姆人和平相处,彼此关系未受前南战争的任何影响。罗姆人认为,无论信奉什么宗教,他们首先是罗姆人。罗姆人对政治不感兴趣。提到前南战争,他们总是说战争以前生活好,挣钱容易。南斯拉夫和马其顿议会中各有一名罗姆人议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罗姆人争取更多的福利。
在离贝尔格莱德300公里普列波列市的“茨冈村”,记者详细寻问了罗姆人首领的情况。当地罗姆人说,村长就是他们的首领。村长名叫哈凯亚,53岁。他是6年前由村民选举产生,主要负责解决村里的纠纷,主持村里的喜庆活动,并与上级联系村里的事情,村里的人家有红白喜事一般都愿意请他参加。他在一家公司工作,村长是业余干的,没有酬劳。(二)(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与新芬党会谈未果
新华社伦敦九月四日电贝尔法斯特消息:英国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梅休与爱尔兰共和军政治组织新芬党领导人亚当斯四日就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在贝尔法斯特举行会谈,会谈未能取得进展。
亚当斯在会谈后对新闻界说,英国仍然坚持其立场,要求在新芬党被邀参加各党政治会谈之前,爱尔兰共和军交出其武器。亚当斯称,他已向梅休提出建议,以打破持续三个多月的僵局,但是梅休未能对这些建议作出“积极的反应”。
与此同时,梅休则拒绝了亚当斯的指责,说英国政府并不寻求爱尔兰共和军“投降”,只是想在各党政治会谈之前,看到解除武装的开端。他认为,和平谈判的障碍是爱尔兰共和军和新教派武装未能放下他们的武器。
爱尔兰共和军为反对英国统治北爱尔兰已进行长达二十五年的武装活动。最近,梅休和亚当斯就北爱和平问题举行了几次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指责日藏相干涉内政
新华社巴黎9月4日电(记者杨京德)法国外交部4日晚发表公报说,日本大藏大臣武村正义参加反对法国将进行核试验的示威活动是“不能容忍的干涉法国内政的行为”。
法国外交部的这一公报是在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当天召见日本驻法国临时代办之后发表的。法国政府同时决定,正在巴黎开会的法国驻日本大使将继续留在巴黎述职。
据报道,武村正义3日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帕皮提参加了反对法国在南太平洋恢复核试验的示威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
我代表重申核裁军立场
新华社日内瓦9月5日电中国裁军大使沙祖康5日上午在裁军谈判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并为此进行数量极为有限的核试验完全是为了自卫,中国已多次表明,一旦全面禁核试条约生效,中国将停止核试验。
沙祖康说,几十年来,一直阻挠谈判全面禁核试条约的不是中国。中国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宣布无条件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一直呼吁其他核国家响应中国的建议,早日谈判缔结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和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际法律文书。遗憾的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这些谈判都未能启动。
他说,中国承认并积极评价在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框架内早日谈判缔结一项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意义,并正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这一条约的谈判,以期在不迟于1996年缔结一项能真正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爆炸、具有有效国际核查和普遍参加的好的条约。
沙祖康指出,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一贯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不称霸。中国不属于任何军事同盟,也不享受任何核保护伞的保护。中国虽然没有遭受过核武器的攻击,但长期以来却一直生活在核武器威胁的阴影之下。中国决不侵略别国,也决不允许别国侵犯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国家统一。
中国裁军大使在发言中还对日本在裁军谈判会议上多次在中国进行核试验问题上借题发挥、大做文章的作法提出了严肃批评。沙祖康希望,在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50周年的今天,大家都能正确认识这一轰炸的原因。如果只强调自己是受害者,却故意掩盖、抹杀自己加害其他国家人民的罪行;只渲染原子弹惨祸,却讳言造成这一惨祸的原因;只是片面地夸大禁核试的意义,却闭口不谈自己享受着核保护伞的保护并支持以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战略,这种作法是不光彩的,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族重武器开始撤离萨市
北约恢复对塞族目标空袭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9月5日电(记者王森)据南通社援引外电消息报道,联合国维和部队驻萨拉热窝发言人苏哈茨基今晨说,波黑塞族正在集中他们在萨拉热窝周围的重武器并准备撤退。
据报道,白宫昨晚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从空中拍摄的照片表明,波黑塞族已将其部分重武器撤离萨拉热窝周围。
据贝尔格莱德一家电视台今天凌晨报道,波黑塞族议会主席克拉伊什尼克昨晚对路透社发表谈话说,波黑塞族接受北约最后通牒中提出的要求,同意将重武器撤出萨拉热窝。他说,维和部队司令让维耶已答应塞族的要求,即保证穆斯林不能进攻塞族阵地。
另据南通社报道,美国前总统卡特昨天在亚特兰大说,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昨天给他打电话说,塞族接受北约要其撤出重武器的要求,但他要求保证穆斯林不得进攻塞族。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9月5日电据南通社报道,联合国秘书长特使明石康5日在萨格勒布对新闻界宣布,从4日下午起已发现波黑塞族武装开始调动部分车辆,但尚未完全履行联合国提出的条件,即将重武器撤离萨拉热窝20公里。
另据塞族军方5日晨发表的公报说,就在北约要求塞族撤出重武器的最后通牒于4日晚22时59分期限刚到时,北约飞机就对萨拉热窝塞族控制区沃戈什切投掷了两颗炸弹。
但联合国发言人苏哈茨基5日在萨拉热窝否认了上述说法,他强调说,塞族军方所说的爆炸声是北约飞机飞行时发出的响声,而闪光是塞族防空武器开火造成的。
本报贝尔格莱德9月5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联合国和北约向波黑塞族发出的最后通牒昨天深夜23时到期,北约空军于今天当地时间约13时恢复对萨拉热窝地区塞族目标的空袭。
塞族议会主席克拉伊什尼克昨天晚上通过塞族电视台宣布,塞族接受北约的要求,将重武器撤出萨拉热窝地区。联合国部队今天证实了部分塞族重武器撤退的消息,但同时宣布,塞族只作了少量撤退,将大部分重武器仍藏于萨市周围20公里范围内。
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北约方面今天均表示,空袭将继续下去,直到波黑塞族完全满足最后通牒的条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朱佩总理会见迟浩田
本报巴黎9月5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总理阿兰·朱佩昨晚会见了正在这里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及其一行。
朱佩总理表示,他和希拉克总统都赞成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法国新政府愿意加强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迟浩田介绍了中国政府对发展同法国友好关系的立场,表示中国也愿意进一步发展同法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方面的互利合作关系。
朱佩重申了希拉克总统最近就恢复核试验致各国国家元首的信中表达的立场。
迟浩田介绍了中国在核武器试验方面的政策,强调中国发展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中国一再表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并承诺一旦明年在日内瓦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后,中国将停止核试验。


第6版(国际)
专栏:

  友好往来
▲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阿卡耶夫日前在总统府会见了前来参加《马纳斯》史诗诞生10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中国代表团。阿卡耶夫在会见中国代表团时回顾了3年以来吉中两国关系取得的进展。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文精对阿卡耶夫总统热情友好的讲话表示感谢,并赞扬吉总统为中吉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努力。
▲蒙古总统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彭·奥其尔巴特2日在乌兰巴托会见了中国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彭翠峰少将为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是应蒙古国防部的邀请于8月31日抵达这里参加蒙古庆祝二战胜利50周年活动的。会见时,彭翠峰对应邀参加蒙古庆祝二战胜利50周年的活动感到高兴,他希望中蒙两国和两军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1日,蒙古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部长嘎瓦少将也会见了彭翠峰少将一行。
▲葡萄牙共产党总书记卡瓦利亚斯3日在里斯本会见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卡瓦利亚斯是在3日下午群众集会前会见应邀前来参加葡党报节活动的40个外国政党和进步组织的代表后单独会见李成仁的。
▲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黄长烨5日表示,朝鲜劳动党遵照金日成主席的遗训和金正日同志的指示,将竭尽全力继续发展朝中两国间用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黄长烨是在平壤国会大厦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以青海省纪委副书记桑结加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友好参观团一行时作上述表示的。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利班攻占赫拉特市
进攻喀布尔被击退
本报伊斯兰堡9月5日电记者吴迎春报道:阿富汗学生武装塔利班昨晚占领了阿西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市,驻扎该市的国际救援机构证实说,所有的政府建筑都被塔利班所占领。
赫拉特省同伊朗交界,为拉巴尼总统的盟友、赫拉特省长伊斯梅尔·汗控制,丢失赫拉特市使伊斯梅尔·汗失去立足之地。有消息说,今天早上,有人看到伊斯梅尔·汗逃到伊朗边境线上。
这是继塔利班3日占领赫拉特市南部80公里的信丹德空军基地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目前,西线基本为塔利班所控制。在过去一个多星期中,塔利班已先后占领西部的赫尔曼德省、法拉省和尼姆鲁兹省。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5日电(记者汪红宇)喀布尔消息:阿富汗国防部官员4日说,忠于拉巴尼总统的阿富汗政府军击退了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向首都喀布尔发动的新的进攻。
这位官员说,塔利班武装是3日午夜向位于喀布尔以西35公里处的政府军阵地发起进攻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政府军击退了“塔利班”的进攻。(附图片)
塔利班进攻喀布尔市(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国金大中组建新党
据新华社汉城9月5日电(记者张忠义)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简称国民会议)今天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并推举金大中为该党总裁。
新政治国民会议在成立宣言中说,国民会议将以国民的参与为基础,成为代表中产层和平民利益、增进福利和执行中庸路线的政党。
新政治国民会议是由一度宣布退出政界的韩国在野党领袖金大中一手创办的。他于今年7月宣布重返政界后与原来由李基泽领导的民主党分裂,开始组建新的在野党,大部分追随金大中的原民主党党员加入了新政治国民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议会选举推迟
新华社莫斯科9月4日电原定11月5日举行的车臣议会民族会议的选举将推迟到清剿车臣非法武装工作全部结束后举行。
这是车臣选举委员会副主席萨比罗夫4日在格罗兹尼宣布的。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4日报道,萨比罗夫说,以阿夫图尔哈诺夫为首的民族和谐委员会作出推迟选举的决定,是“考虑到车臣复杂的军事政治形势”和“尚未完成俄罗斯总统关于清剿非法武装的命令”的情况。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德在波黑问题上仍有分歧
科尔总理莫斯科之行
本报记者许恒声
应叶利钦总统的邀请,德国总理科尔2日和3日在莫斯科同叶利钦总统进行了工作会晤。据俄总统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和此间各主要通讯社的报道,双方讨论了欧洲安全问题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等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就和平解决波黑危机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报道,叶利钦总统和科尔总理都表示,波黑问题的解决不能再拖延下去了,随着冬季的临近,解决前南斯拉夫的难民问题迫在眉睫。双方也都表示,不能用武力解决前南斯拉夫的问题,并表示支持波黑问题5国联络小组的工作。
然而,此间人士注意到,俄德领导人这次会晤时,双方在目前解决巴尔干危机的问题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叶利钦总统重申,必须公正、平等地对待有关冲突各方,呼吁解除对南斯拉夫的制裁。而科尔总理认为俄罗斯的政策是“亲塞的”,说他不认为俄罗斯的“亲塞政策会动摇波黑问题5国联络小组的工作”。对北约空军轰炸波黑塞族阵地的问题,俄罗斯表示反对空袭,因为北约的轰炸不能解决问题。而德国认为发动空袭是发出一种信号,能迫使塞族回到谈判桌旁来。对于叶利钦总统倡议召开的有关国家和冲突各方领导人国际会议,科尔总理表示,不反对10月份在莫斯科召开解决前南危机问题的国际会议,但他又说,只有在会议前举行的冲突各方的谈判能使会议有取得成功的实际可能时,召开这种会议才会有意义。
德国是波黑问题5国联络小组的成员国之一。由于德国是率先单独承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独立的国家,因此一些欧洲国家把前南斯拉夫的分裂和波黑的冲突归咎于德国。为了不激起英法等国的不满,不在欧洲受到孤立,德国作出了派兵波黑的抉择,直接参与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因而,德国在解决波黑冲突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目前,美国在波黑问题上正采取强大外交攻势,全力推行其和平计划。俄罗斯则力图发挥自己的影响,提出了召开国际会议、取消对南制裁等主张。俄注意到德国的地位,觉得有必要同它交换意见。然而,德国作为北约的成员国,其外交政策首先是立足欧盟和北约,维护自身安全。俄德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俄和北约之间的分歧。
(本报莫斯科9月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伊斯兰大会在巴格达开幕
新华社巴格达9月4日电第七届人民伊斯兰国际大会今天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幕。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据悉,这一为期三天的国际会议将再次呼吁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并就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各种分歧和矛盾寻求解决办法。
据报道,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约2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们表示支持伊拉克为结束国际制裁所作的各种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