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心香一瓣

  良师益友
——沉痛悼念丁峤同志
李前宽肖桂云
丁峤同志于1995年8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得知这一噩耗我们正在外地参加影片《七·七事变》的首映活动。这突如其来的不幸使我们惊呆了,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8月9日我们离开北京前去医院看望他时,他的精气神还是那么好,他兴奋地说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影片《七·七事变》的报道,他为这部片子能在“八·一五”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开始在全国放映感到鼓舞。他永远是那么富有朝气,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电影界的同仁都把这位才华横溢而又潇洒热情的长者视为良师益友。
就在一个月前,7月11日,他冒雨赶到西直门外的“德宝饭店”,参加影片《七·七事变》看片会,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放映完之后,他向到会的新闻界朋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发行放映战线的经理们大声疾呼,中国人民不能忘却“七·七事变”这段历史;在他愤怒地谈及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战争创伤时,这位当年新四军的老兵双眼冒火;当说到为拍摄这部影片我们付出的艰辛时,这位电影界的长者对我们又寄予那么深厚的情感。丁峤同志在看片会上为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呐喊,为中国电影的呐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曾料到,这次呐喊竟是他为中国电影事业奋斗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后冲刺,也是他为中国电影界留下的闪光的精神力量。
丁峤同志是我们中国电影界的老领导,是在战争硝烟中过来的坚强战士,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他曾在新四军文工队里担任过队长,又导演过《前线》和《白毛女》等许多中外名剧。解放后,参与故事片《海上风暴》的导演工作,又在新中国的新闻电影战线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又与“四人帮”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新时期以来,他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才华,为中国电影的振兴和发展,特别是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和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我们看到他日渐消瘦,重病缠身,但他依然以过人的精力,顽强工作。他那热情赤诚、关心同志、提携后人、特别是与艺术家广交朋友的品格,令我们由衷尊敬和爱戴。
1982年丁峤同志当了文化部主管电影的副部长。当时由于我们执导的影片《黄河之滨》需要作大的修改,我们的情绪很低落。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在电影局的小院里,丁峤同志主动把我们叫到跟前,语气谦和地告诫我们说,一个艺术家应该有博大的胸怀,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把作品修改好。同时,他又很在行地具体地提出了修改意见,使我们心悦诚服。他身为部长而不以官自居,在他身上没有一点世俗的官气,而是善解人意,和蔼可亲。
为建国40周年献礼而拍摄的《开国大典》,把我们跟丁峤同志联系得更紧密了。他这时已是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从研讨剧本、看样片、审查、修改、通过后的新闻发布会,我们的接触更多了,相互了解、理解也更多了。特别是在我们艺术创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丁峤同志那里便会得到理解和支持,在他身上会深切感受到良师益友的力量。
我们不会忘记,1991年在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会上,丁峤同志向与会各省、市主管宣传的领导和创作人员热情推荐我们执导的影片《决战之后》的情景,同时为另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庆谈判》五年多来迟迟未能搬上银幕而奔走呼吁,他极力推荐由我们来执导这部影片,并希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拿出来。当我们在山城拍摄《重庆谈判》时,丁峤同志在百忙中亲自前往外景地站脚助威,还热情地出任群众演员。他风趣地说:“老汉年近七旬能在前宽、桂云的片子里跑跑龙套可谓是一大快事也!”
是的,丁峤同志不仅精力过人,热情、潇洒,而且在困难面前始终是一个乐观的人。在《重庆谈判》后期制作那段日子里,一天还下着大雨,丁峤同志携妻子绿顺大嫂来北影录音棚看望我们,并邀请我们到国贸大厦共进晚餐,那顿西餐他自己掏腰包,我们心里很过意不去。在这温馨的环境里一对长辈主动宴请一对晚辈,畅谈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情真意切,令我们终生难忘。
去年的仲夏,我们接到《七·七事变》的创作任务时,季节已过,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他看出我们的为难心理,便热情鼓励我们上这个戏。他当时说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影坛应有几部力作,我相信你们夫妇会拍好这部片子的。他一直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直到7月11日看片会,他听说我们最后要将十六本片长压缩到十三本时,他表示出院后要再看看这部片子,可是还未来得及看便突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丁峤同志是把整个生命投入到中国电影事业的人。他十分关心艺术家与艺术创作和年轻人的成长,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依然惦记着中国电影事业的振兴,他曾多次谈及中国电影是大有希望的,因为我们有一支强大的忠于党和人民的电影队伍。他经常鼓励我们多为党的电影事业献计献策,分忧解难,下大力气拍好片、出精品,为中国电影画廊增光添彩。
往事回首,如同叠印着的无数电影画面,丁峤的形象与中国电影叠化在一起,他那慈祥的面孔,潇洒的风度,还有他那富有魅力的欢声笑语,将永远活现在我们的眼前。丁峤同志的人格力量作为一种永存的精神财富,必将伴随我们为振兴和发展中国电影事业同行。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百家艺话

  再说不确定
王朝闻
生动,是艺术形象是否引得起美感的重要特征。艺术形象是否生动,要看它是否反映了事物运动的差别以至冲突。只要艺术形象符合事物运动的矛盾规律,即使它不是纪实而是虚构的,甚至荒诞得有如梦境,也经得起艺术观赏者的推敲而具有动人效应。
宋人姜夔《踏莎行》结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或《扬州慢》下片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不论是“皓月”与“千山”那“冷”感的交织,还是“荡”动在“波心”而“无声”的“冷月”,都使自然现象染上了作者低落了的情绪色彩。不论是人格化了的自然景色,还是借此引起读者体验的情绪特征,这些词句那动人的虚幻感,都是以灵活方式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都是以客体或主体自身的矛盾为条件的。
堪称姜白石前辈的苏东坡,咏杨花的词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把自然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体现着对立物的统一。更早的李白名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也可以理解诗歌那状物与抒情的对立统一,离情别绪的伤感意味与艺术形式美的对立统一,艺术形象的奇诡特征与真情实感的对立统一,为什么可能比生活本身更能感染读者?
对待这样的问题,我在1984年2月发表的一篇短文《不确定的确定》里,已有相应的论述。那篇短文以《聊斋志异·郭秀才》为论据,认为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于无形的意象创造的不确定与确定的矛盾。只有从矛盾性着眼,才可能掌握艺术的魅力。读者面对没有出场的人物青娘子的绝技,能从那十余个酒友的“踏肩之戏”获得确切的预见。他们一人挺立、余人攀肩踏臂而构成仿佛可以接天的人柱,这样惊人的表演,引起旁观者郭生产生一睹青娘子绝技的愿望。青娘子是鬼是狐的身份虽然没有确定性,但她那超越“踏肩之戏”的绝技却获得相对的确定性。正因为小说作者把想象的余地留给读者,在意象思维中继续作定型化,这就近似上引唐宋词句那样,在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境界的同时,从形象的不确定里获得有相对的确定性的感受。
如果说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可能通过艺术观赏而确定化,这样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关系之间,存在尚待转化的中间状态、中间环节或中间地带。如果我们把上引小说或词句当成艺术对客观实际的能动反映来理解,它与其他文化现象也有共性。客观事物在矛盾运动里,在特定条件之下,总是要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着。大家知道的《曹刿论战》,鲁人曹刿给鲁庄公献策而取得了抗齐和胜齐的结果,是他对敌军士气的起伏变化——“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预见为条件的。尽管曹刿料敌的功利目的和艺术观赏不同,但他一番“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的分析可以说明,他的预见是以切实的调查研究为条件的。这样的事例,和欣赏艺术掌握中间现象的可能有同一性。
这就是说,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情势变化多端的复杂现象很难掌握;艺术观赏的愉快,也像打胜仗那样不是坐等艺术家代替自己的审美思维。不能设想,倘若作品对读者或观众的独立思维采取包办代替的态度,不尊重生活实际的复杂性,力图把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意义说尽道绝,那么,这样的作品既不可能适应读者或观众审美思维的能动性与主动性,而且只能导致艺术形象的简单化,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蕴的贫乏化。
可以认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与艺术境界的广阔性,不是源于艺术家在创作活动时的寻章摘句,而是依赖主体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主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的苦吟,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样没有脱离他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宿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这些动人的诗句,绝不是可以硬挤出来的。诗境对读者的体验或揣测所提供的精神刺激,是以他对当时的战乱生活的切实感受为基础;因此,他的作品才可能在千年以后引起读者的再创造——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有所发现以至有所补充进而深受感动。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影视窗

  滴水映太阳
——“半边天”女性人物短片比赛观后
易凯
9分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过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间单位;在电视节目中也不过是一段不起眼的“过场戏”。然而,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而主办的“全国女性人物短片比赛”,却在这短短的一个个“9分钟”里,浓缩了130多位中华女儿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奏响了一曲曲令人感动而难忘的母爱之歌。
在这些女性人物中,有极为普通的草原藏族女人,也有叱咤风云的女特警;有“父母官”佤族女县长,也有“婆婆妈妈调解百家”的女居委会主任;有残疾人奥运会力举千钧的举重女冠军,也有红透屏幕的影视女明星;有率领400名威风锣鼓汉子大闹亚运会的女教头,也有情有独钟、终日与孔雀为伍的留洋女学生;有孤守青灯的女尼姑,也有儿女成群的接生婆;有走进城市、勇于向命运挑战的打工妹,也有40年和中国人打成一片的美国“洋媳妇”……她们虽然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同样都用那一双双勤劳的手在风雨中撑起了“半边天”,都用一颗颗女性所特有的无与伦比的爱心,温暖了亲人、家庭和社会。
参加此次短片比赛的有来自26个省市72家电视台、有线台等影视制作单位,其中包括10名独立参赛人。参赛作品达130个左右。参赛作品中,省级以上电视台拍摄的只有28个,地市及基层单位拍摄的作品占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此次比赛的一大特点:来自基层,来自生活。
参赛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注意到真实性和新闻性,注意到用事实说话、用细节说话,绝少那种粉饰生活的浮光和摆布事实的矫情。如获一等奖的《草原女人卓玛措》(青海电视台),就是通过对其生活环境的实录:丈夫的早逝、70多岁的母亲、3个年幼的儿子,200只羊、30头牛……一个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奋力拚搏的伟大的女性形象在观众心目中油然而生。
选择独特的视角切入生活、观察人物,是不少参赛作品普遍运用的一种技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如获一等奖的《女特警雷敏》(武警总部),摄制者选择了雷敏的宿舍——一个只有3平方米却充满了女性温馨气息的小屋为采访支点,辅以大量的表现雷敏艰苦训练,表现她击木破石、拚打格斗的勇猛精神的资料片,形成一静一动、一文一武的巨大的画面反差,较好地揭示了“女儿未必不丈夫”的多重性格。再如获二等奖的《走进城市》(独立参赛人:冯丽),表现的是一位进城工作的农村打工妹,摄制者却有意识地淡化了城市背景,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主人公从城返乡的特定场面,给予浓墨重彩的描写。走进城市的姑娘回乡,干的还是旧时的活,但她的眼界高了,心胸宽了,连话说得都不一样了。城市文明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此次比赛,成绩不俗,特别是通过比赛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基层摄制队伍,这对于今后办好“半边天”意义更大。当然,就采访、摄影、编导和录音等综合指标来看,能够全部达标的力作为数不多。
滴水映太阳,“半边天”从8月28日起将陆续播出部分获奖作品,让我们从这9分钟里领略一下中华女儿多姿多采的生活吧!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外景地

  《大转折》移兵怀来拍外景
河北怀来卧牛山下,最近崛起了一座村镇,既有繁华的闹市街道,又有错落有致的院落和民居。村镇周围,还布满了碉堡、鹿砦。这是八一厂为拍摄革命历史巨片《大转折》、《大进军》而建造的综合外景地。八一厂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修复了怀来旧县城的部分城墙,建起了近千间各式各样的房屋,并挖掘池塘、修建小桥垒筑碉堡、构筑鹿砦。八月二十二日,影片《大转折》中鲁西南战役攻打羊山集的战斗在这里打响。刹时,枪声大作,炸点四起,杀声震天,战士们纷纷跃出战壕,如下山猛虎,向蒋介石嫡系部队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踞守的羊山集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三台摄影机(包括直升机的空中摄影)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将这一难得的画面摄入镜头。
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等三总部领导及广电部田聪明副部长到拍摄现场观看了拍摄,并向摄制组及参拍部队表示了亲切慰问。(春铭)(附图片)
《大转折》拍摄现场。郭扬摄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献身于民族艺术事业
——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观后
沈培新
9集电视连续剧《大老板程长庚》把京剧形成期的代表人物程长庚的生平业绩艺术地再现于屏幕。程长庚这位被称之为“京剧鼻祖”、“剧神”、“伶圣”的人物一生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而奋斗,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剧中展现了程长庚坎坷的一生,以创新的精神观照当今的戏剧改革,以感人的人物形象激励人们奋而进取。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使人们爱看,其主要原因是在思想内容的开掘、人物塑造的典型化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该剧在程长庚这一人物的塑造上,突出地刻画一代宗师努力继承传统,敢于不断创新的性格特征。一方面,该剧描写了程长庚立志学戏冲破家庭封锁,拜师求艺历经艰辛磨难,学艺有成几番遭人暗算,这些扣人心弦的情节,表现了程长庚迷恋戏曲艺术的锲而不舍;另一方面,又抓住力排众议吸收众家之长,革除陋习严格整治班规,磨戏不怕挫折的情节,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程长庚一生为京剧的发展而追求、进取、创新的精神。由于对人物性格准确提炼与把握,使得人物形象可亲可敬、光彩照人,栩栩如生地突现在观众的面前,折射出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新鲜感。
剧中对程长庚敬业精神的描述引人入胜,令人感动。与之相辅,该剧又着力表现了程长庚的做人准则、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展示出程长庚的人格魅力,表现出这位杰出艺术家“德艺双馨”的高风亮节。在这两条线的进行中,巧妙结构,注重细节刻画,每一集都有重头戏,都能掀起戏剧波澜,集与集紧紧相扣,动人心魄,高潮迭起。它使人们在剧情的发展中感悟到,程长庚的敬业精神和做人准则,是源于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执著热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厚的土壤。这对于我们今天振兴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都有积极的意义。该剧在尊重人物历史的前提下,独具匠心地从新的角度设计与发掘程长庚这个人物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念。程长庚所处的时代,正是经历鸦片战争外强入侵,封建王朝走向衰落,分崩离析,社会孕育着变革的时代。戏曲艺术园地诸腔杂陈、群芳斗妍。这一历史时代的风貌和典型环境的再现,形成了程长庚思想意识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爱国主义的信念和献身民族戏曲艺术的价值观。在信念上,剧中着力揭示了程长庚爱祖国、爱家乡、爱同仁、爱艺术的深沉的情感世界。在价值观上,集中着笔于程长庚的抗争意识,对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戏曲艺人歧视、偏见的抗争,对家庭反对、阻止学艺的抗争,对戏班中陋习的抗争,这种人物内心世界的掀动和审视,有情、有人、有戏,充满了感情的起伏,使剧中人物的命运牵动了观众的视觉,产生出艺术的共鸣。使人们为献身民族艺术事业而义无反顾、百折不挠的人物形象所感动、所激励。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长短录

  何必“竞拍”
谭贤邦
如今一些事真令人费解。正当人们对“重复出版”、“同时出版”颇为不满的时候,又冒出了“同时竞拍”的怪事。据报载: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以《李叔同》为名,拍20集电视剧;黑龙江影视中心以《弘一法师》为剧名,拍10集,剧本已定稿;杭州电视台的剧名为《李叔同——弘一法师》,以正剧样式拍20集,已列为杭州台重点剧目;福建电视剧制作中心拟拍20集,以《弘一法师》为名。
李叔同是中国早期话剧活动家、艺术教育家,第十一代宗师弘一法师,国内外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以此作为电视剧的选题,集中力量精心拍摄,是很有必要的,其效果也一定不会错。但同时竞拍,或“你方唱罢我登场”,有必要么?不是一种浪费么?
如今能在观众中引起轰动的电视剧确实不多,展开竞争,对提高电视剧质量,提高收视率,当然大为有益。但这种竞争何必在同一人物身上展开?中国是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风流、风云、传奇、英雄、先进人物不胜枚举,要拍,也值得拍的东西比比皆是。发现“撞车”,及时掉头,重新选题,保证质量,岂不是避免了无谓竞争?于己、于观众,不是大为有益?
我赞赏李太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思想,更钦佩刘禹锡“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创新精神。竞拍者们何不效仿效仿呢?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全国杂技比赛将在沈阳举行
由文化部和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将于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沈阳市举行。参加本届比赛的六十八个节目是在广东、山东、天津、云南、宁夏、吉林六个预选赛区的节目中选拔出来的,其中有杂技、魔术、马戏、滑稽、高空等品种,参加单位包括: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部队、产业单位所属的三十五个表演团体,共八百九十多名演职人员。本届比赛设置节目综合奖金、银、铜狮奖和单项奖。
与前三届杂技比赛相比,本届比赛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规格最高、实力最强的一次。大赛组委会主席由文化部部长刘忠德担任。
(晓纪)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推新人影视表演基础大奖赛揭晓
为庆祝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首都老艺术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方达影视广告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推新人影视表演基础大奖赛,日前在广州进行决赛,评出苗圃等十位新人。此次比赛在全国分十二个赛区,有一万多名年轻人报名。(家梅)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中央实话推出喜剧《伐子都》
中央实验话剧院近日推出新编话剧《伐子都》。该剧假借历史的依托,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创作出一部不同于戏曲因果报应悲剧故事、既玩笑又悲哀而近乎荒诞的喜剧。该剧编剧为姚远、汪遵熹、蒋晓勤,汪遵熹担任导演。(冼济华)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文短波

  三十集电视剧《御花子》开镜
一部描述清末活跃在京畿的叫花子组织——丐帮兴盛衰亡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御花子》日前在京开镜。御花子,真名纪海子,其母乃是专为慈禧提供洗浴人奶的奶妈。纪海子小时曾入后宫,并被慈禧在手心亲笔书写“花”字,故名御花子,后成为京东八县丐帮头领。该剧通过丐帮及义和团、红灯照种种传奇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刻所迸发出的忠勇壮烈和高风亮节,同时也揭示了这些民间帮会自身的弱点和历史局限。该剧由北京凯煌文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文化发展总公司北京公司联合摄制。赵恒煊饰纪海子、王馥荔饰演慈禧。(茶儿)


第11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贵州电视台根据贵州省镇远县当年关押日本战俘的“和平村”的史料,新近拍摄成电视剧《那年那月》,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心声。
(晓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