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社论

  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祝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会议的重大贡献是,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历史性文献,全面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胜利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这次会议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在我们国家的振兴史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绩,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于今年提前完成。放眼神州大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有步骤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所有这些,为《建议》的制定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也为《建议》的实施创造了根本的条件。
今后的15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建议》提出了在这一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即: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鼓舞人心的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的目标。这一目标实现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
《建议》为制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根本原则和重大方针。《建议》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指出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贯彻这个方针,就能总揽全局,抓住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这一基本方针的概括和提出,是对过去17年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党有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了“二十字”大局的基本方针,加上一系列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就能够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建议》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逐步实现这两个转变,就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建议》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方针对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建议》通篇贯穿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这一理论和路线科学地分析了当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矛盾,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设计出这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表明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对丰富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更加成熟。
《建议》充分代表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这是我们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又一生动体现。要把美好的蓝图化为光辉的现实,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长期奋斗。《建议》全文不久将同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见面。我们相信,它一定会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关注,成为动员群众、团结群众、鼓舞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建议》,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远大目标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这表明我们党有决心、有能力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必将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钢铁意志。历史将会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排除万难,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会不断放出新的光彩。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建议》提出的宏伟目标,把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生机勃勃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而奋发图强,艰苦奋斗!


第2版(要闻)
专栏:

  新增补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张万年同志简历
张万年,男,汉族,1928年8月生,山东龙口市(原黄县)人,1945年8月入党,1944年8月入伍,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现任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书记。
1944至45年,为胶东北海独立三营七连战士。1945至47年,任东北十二旅三十五团三营通信班副班长、班长、东北四纵十二师三十六团警卫员。1947至48年,任东北四纵十二师三十六团五连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1948至50年,任东北四纵十二师三十六团通信股参谋、副股长、股长。1950至56年,任陆军某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某军司令部作战科参谋。1956至58年,任陆军某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1958至61年,在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预科系、基本系学习。1961至62年,任陆军某团副团长。1962至66年,任陆军某团团长。1966至68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科科长、副部长。1968至78年,任陆军某师师长。1978至81年,任陆军某军副军长兼某师师长。1981至82年,任陆军某军军长。1982至85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85至87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87至90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90至92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1992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书记。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迟浩田同志简历
迟浩田,男,汉族,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1946年10月入党,1944年6月参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现任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委员。
1944至47年,任胶东区招远县齐山区中队文书,招远县独立营通信员、班长,在胶东军区抗大分校教导二团学习,任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三营八连文书。1947至48年,任华东九纵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书记、连文化干事。1948至50年,任三野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七连副指导员、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50至55年,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三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55至58年,任陆军某团政治处主任。1958至59年,在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59至6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学习。1960至66年,任陆军某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66至67年,任陆军某师政治部主任。1967至69年,任陆军某师副政委。1969至70年,任陆军某军政治部副主任。1970至73年,任陆军某师政委,《解放军报》社核心小组成员。1973至77年,任北京军区副政委,《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副总编辑。1977至87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政委。1987至92年,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书记。1992年起,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委员。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附图片)


第2版(要闻)
专栏:

  “八五”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丁坚铭)“八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其增长幅度之高、增加额之多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据统计,“八五”前四年,全国财政收入共完成16200亿元,今年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又完成3460.4亿元。按照这一进度测算,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可完成6000亿元,这样,预计“八五”期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可达22200亿元以上,这一数字比“七五”的12280亿元增加近10000亿元,增长幅度超过81%。
据了解,前些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低速增长,一般情况下,每年的财政收入只能增加上百亿元,即使“七五”期间,平均每年的增加额也仅有186亿元。进入“八五”后,特别是在财税体制改革后,我国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八五”前四年,全国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增加570亿元,其中1993年和1994年,财政收入增加额都超过865亿元;今年前8个月,财政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增加735亿元,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第2版(要闻)
专栏:

  北京西客站已露雄姿
尉健行等参加祝捷大会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记者颜世贵报道:2万多名建设大军经过近1000个日日夜夜的奋力拚搏,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大型客站——北京西客站,今天实现了“站房亮相,火车进站、塔钟敲响”的目标,为国庆46周年的到来献上了一份厚礼。
上午11点50分,一列桔红色的空调列车,徐徐驶进西客站第4站台。其乘客是一些为建设西客站做出贡献的设计、施工单位的代表,他们为能首先享受到这份荣誉而喜气洋洋。
下午1点,两塔钟奏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尉健行,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北京市市长李其炎等领导参加在西客站举行的祝捷大会。
位于800年前金中都遗址莲花池畔的北京西客站,自1993年1月19日动工兴建以来,目前,雄伟的站房综合楼已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站房内部的装修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贵宾厅和部分候车室已达到使用条件。从长阳村接轨的28公里铁路已全线接通,8座铁路特大桥和3座隧道已经完工,3座车场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之中进行。9万平方米的乳白色邮件处理中心、公安楼、热电厂、电信中心、变电站等一大批配套、附属工程全部按计划达到形象部位。
据悉,北京西客站目前的进程将为年底建成通车打下基础。


第2版(要闻)
专栏:

  迈向第九个台阶
——喜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
本报记者艾丰
金秋时节,国庆将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发表。
展开公报,人们心潮澎湃。新中国建立以来,制定和实施了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八个五年计划犹如八个台阶,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拾级而进。而今,已胜利地踏在第八个台阶上,党将指引我们迈向第九个台阶。
半个世纪,九个台阶——辉煌,艰难,伟大,空前。这中间极其丰富的内涵,更令人思绪万千。
回头看看已跨上的八个台阶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至1957年。三年经济恢复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一五”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我国工业的初步基础,著名的“156项”,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到1957年,计划顺利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了492亿元,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每年平均增长4.5%。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开始时计划指标还是比较恰当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激发了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但由于“大跃进”的冲击,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赫鲁晓夫撕毁几百个协议与合同,这个计划没有完成。到1962年,工业总产值甚至退回到了1957年的水平,农业下降了4.3%。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至1970年。接受“二五”教训,这个计划本意是着重调整“农、轻、重”关系,解决吃、穿、用的问题,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三线”建设的过重,打乱了计划。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至1975年。“四五”计划提出了粮食上《纲要》(总产3000亿公斤)、钢达4000万吨、增长速度15—19%的偏高指标。后因林彪、“四人帮”的破坏,造成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问题成堆。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至1980年。1975年在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时,经济开始好转,并着手制定10年规划。这时又被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搅乱。1978年形势回转,但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要求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搞120个大项目等等。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计划作了重大调整,才避免了新的失误。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至1985年。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确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要求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4%。这个计划执行情况良好,结果,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1%,农轻重关系趋于协调,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有了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至1990年。它是在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执行结果,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7.5%,按时实现了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至1995年。
经过八个五年计划,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这里只需举出一个数字:1952年,我国的国有资产不过200亿元,而今天,已经达到4万多亿元,是当初的200多倍。
三种背景 三个阶段
分析走过的八个台阶,可以发现,不同历史背景之下,它们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全党一致,计划得当,全国努力,完成得很好。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10.9%。在并不长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的工业就初步确立了比较好的基础。全国人民皆大欢喜。
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在这23年(其中1963年至1965年是经济调整时期,未算在五年计划之内)中,我国经济有明显发展。但由于“左”的错误和经济工作的急于求成,计划执行得并不顺利。“二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0.6%,这是一次大的起落。其他三个五年计划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9.6%、7.8%,8.1%,虽说不低,但其中曲折起伏甚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正确总结了历史经验,集中明确了三条:一、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坚持”。三、经济建设必须遵守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步走”的伟大战略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三个阶段是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这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总体说来,每个五年计划都顺利地完成了。这期间,国民经济一直是在以9%左右乃至更高的速度增长着。原定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前五年实现。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都是以六个字为核心的这两条方针,凝练了这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经验,反映了思想认识上的新的飞跃。
对“八五”需要多说几句
“八五”计划执行情况最近陆续公布。看来,“八五”是很值得骄傲的:
主要计划指标顺利完成。
“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提前实现。
是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最高而又没有发生大起大落的时期。各年经济增长率是:1991年是8%,1992年是13.6%,1993年是13.4%,1994年是11.8%,1995年是10%(预计),年度间的速度落差,由“七五”的94.9%缩小为48.7%。快速平稳,难能可贵。
在此期间出现了两个“三万亿”的突破: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三万亿元,1995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将突破三万亿元。
此期间还有两个突破:年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到1994年,外汇储备突破600亿美元。
放在全世界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原来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之后,居第八位,现超过西班牙前移至第七位。我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比例由8.5%上升到11.9%,相当于日本的比例从14.6%上升到20.9%。
“八五”期间顺利出台了经济体制宏观改革的各项措施,改善了宏观调控。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命力。
站在更坚实、更宽阔的第八个台阶上,我们有理由说:风景这边独好,跨越更有信心。
跨世纪的新台阶
一个新台阶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这个台阶可不矮啊!到2000年,要实现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考虑到我国人口已经比那时增加了三亿的情况,这决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是一个转折性的台阶。在这个期间我们将努力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对前一个转变遇到的深层困难,人们已经有所体会;而对后一个转变的含义恐怕至今还有人不甚理解。多年来,人们只把发展理解为量的膨胀,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科技和管理的地位,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凡此种种,还远远没有深入人们的头脑。五中全会文件中有一个中国人还不很熟悉的名词——“可持续发展”,就很值得深入理解一番了。
这又是一个特大的台阶——跨世纪的台阶。党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是这样一个跨世纪的宏伟蓝图。面对“这个蓝图”,每个中国人都在想:怎样更深地理解它?怎样更好地描绘它?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对这20个字,今天的中国人,正在从世纪之交的时间坐标,从全球范围的空间坐标,纵横交汇,做进一步思考。
百年的梦想,五十年的建设,九个台阶的攀登,“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一个理论,一条路线,“二十个字”,“六个字”,再加“六个字”……每个人的心中在用这些“数字”盘算着这本“大帐”:当新世纪太阳升起的时候,祖国大地该怎样地辉煌!


第2版(要闻)
专栏:

国庆节前夕,首都各大菜市场积极组织从全国各地调进大批量蔬菜、果品、肉类等副食品,品种上万个,货源充足。图为崇文门菜市场海鲜专柜前顾客们在选购。张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