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丰收计划结硕果

  “玉米王国”的科技神威
——吉林省实施“丰收计划”见闻
本报记者夏珺
吉林真是个玉米的“王国”。飞机徐徐降落时,就已清晰看见那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玉米群,仿佛铺展在大地上的一条条锦绣的地毯。数日采访,长春、梨树、四平、公主岭、农安、吉林、敦化等市(县),沿途所见满山遍野的玉米带皆黑绿茁壮,惹人喜爱,那傲立枝头硕大饱满的玉米棒子向人们展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铁杆庄稼”更“铁”了
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处于我国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又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便成为绝对的当家品种,年播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约占播种总面积的60%,商品率也在60%以上,而且在全国玉米出口总量中,吉林独占35%的份额。吉林人亲切地称玉米为“铁杆庄稼”。
自1987年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以来,吉林省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了玉米杂交种综合丰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725万亩,新增总产量12.37亿公斤,新增产值5.47亿元,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有人算过一笔帐,如把实施“丰收计划”8年来所卖出的玉米(商品量)用火车装,一节一节货厢连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带个拐弯儿!
省农业厅副厅长伍章龙对记者说,玉米的连年增产,“丰收计划”首当其“功”。正是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将农业中多学科的单项技术和科研成果(涉及种子、栽培、耕作、土肥、农机等)有机地组装配套,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科技成为农业增产的“第一推动力”。实施“丰收计划”前,玉米亩产在300公斤上下徘徊,而去年亩产已达到430公斤以上,增幅为43%。“丰收计划”的实施,不仅使玉米大幅度增产,而且带动了全省粮食生产的大步前进。1986年,全省粮食总产140亿公斤,而到1994年,则已迈上了200亿公斤的新台阶。
省农业厅的同志风趣地说:“丰收计划”使“铁杆庄稼”更“铁”了。说更“铁”了,有两层含义。一是说玉米“第一作物”的地位日益巩固,全省年产粮200亿公斤,就有150亿公斤是玉米,而且为国家贡献的商品粮中玉米也占绝对份额。今夏南方饲料告急,国家一下子就从吉林调出150万吨玉米。二是玉米正向着优质、高效益方向发展。吉林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瞩目,近年来国家及外商纷纷前来建立大型玉米加工厂。适应深加工的需要,吉林大面积推广了高淀粉、高油、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不仅“为了大地的丰收”,而且“为了农民的微笑”,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吨粮田“零的突破”和农安的“三级跳”
实施“丰收计划”,不仅涌现出大面积的高产稳产田,而且实现了吉林历史上吨粮田“零的突破”。1993年,梨树县喇嘛甸镇农民郑佳兴的3亩玉米地亩产达到1038公斤,成为吉林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吨粮田。1994年,还是这个镇,一鼓作气,又在3公顷土地面积上实现了亩产吨粮!
农安县粮食生产的“三级跳”同样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70年代,农安粮食总产5亿公斤左右。80年代初,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总产猛增到9亿多公斤。但接下来却出现了6年的徘徊。直到1991年,粮食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跃上了15亿公斤的台阶,进入全国十大产粮县行列,受到国务院表彰。1994年,粮食总产又神话般地达到了近20亿公斤!
农安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崔立群自豪地对记者说:“就粮食生产来说,等于用这5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农安。第一次跨越(由5亿公斤增到9亿公斤),基本上是大包干政策的威力。而后两次跨越则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神威,特别是‘丰收计划’立了头功。”接着,他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从品种改良到栽培方法、耕作制度、测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套套的新招数,末了,他感慨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真万确呀!”
吉林第一块吨粮田和农安的“三级跳”的事实,揭示了它们粮食生产的后劲和十分广阔的前景。这个事实所透出的深层信息是粮食生产潜力巨大,而科技正是开发其潜力的大力神。这也正是“丰收计划”生命力之所在。
农民欢迎“接着整”
省农业厅的同志说,项目区内家家有个“明白人”。百闻不如一见。一次驱车路过一块玉米地,见地头坐着几个正在抽烟的老农,记者便下车跟他们唠了起来,实际上是想考考他们“整明白”没有。
我问一个名叫蔡良田的老汉:“这玉米是啥方法种的?”蔡老汉答道:“这叫4∶1,苞米、小麦间作。”果然,这片地是4垄玉米1垄小麦套着种的。“这样种有啥好处?”“好处可多了。苞米通风见光好,这4根垄就顶上5根垄打的棒子了,那1根垄小麦就等于是白捡的,合适。”“你算你们家的明白人吧?”“我不行,没啥文化,我儿子比我强多了。”我又问了周围其他几位老农,发现这些识字不多的老人也能说出诸如“测土配方施肥”、“性诱剂杀玉米螟虫”之类的科学名词儿,也知道“丰收计划”是推广科学种田的事儿。我问他们,明年还想参加“丰收计划”吗?他们几乎一致说:“嗯呐,明年还得接着整。”“有什么好处吗?”他们说了三条好处:一是有些事儿能先知道,二是有什么新方法能先学到,三是种子、化肥、农药什么的能有保证。
“丰收计划”架起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桥梁,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过去推广一项技术往往需要四五年时间,现在一两年即可推开,生产中的难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敦化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大豆,但重茬、迎茬问题很难解决,造成减产15—30%。省农科院与敦化市及时进行专题攻关,采用“豆茬宝”、专用肥、种子包衣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重、迎茬减产问题,项目区内大豆单产比实施“丰收计划”前增加了46.8公斤。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丰收计划”还密切了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农民的联系,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民是最讲现实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但一旦认识到科技的威力,就会“咬住肥肉不撒口”,主动学科技,要成果。如四平农科院的玉米种子包衣技术,抗低温、防虫又增产,一药多效。可刚推出时农民不信,得无偿供种求农民试种。一年下来,农民尝到了甜头,拿着现金主动登门求农科院来了。今年,农科院扩大了种子包衣加工规模,推广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了200万亩。现在,科技专家成了最受农民欢迎的“财神”。四平农科院的育种专家、全国劳模郭海螯研究员在农民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只要他到村里一露面,准有不少人来拉他,非要给他包顿饺子吃不可。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集资、提留”难在哪里?
山东省临朐县沂松
农村工作有三难,“计划生育难、新村规划难、集资提留难”。但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看,前“两难”已有缓解,原本排号“第三”的集资提留问题,一跃而成为最大的难题。
年年集资,年年难集,收者望而生愁,缴者火气上窜。一边是干部们在村喇叭中或声色俱厉,或苦口婆心;一边是农民们在家中或牢骚满腹,或无动于衷。于是收缴双方便展开了“拉锯”战……最后,或采取强征措施,导致干群反目,或无奈偃旗息鼓,致使任务落空。
提留集资为什么这么难?笔者认为,除有些收缴项目明显属于乱收费乱集资外,某些村庄财物长期“隐蔽”,帐目混乱不清、义务工出工不均、以钱代劳、支部和村委班子涣散、个人利益严重、不为群众办事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重要因素。
财务长期“隐蔽”,帐目混乱不清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有的村却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公布过一次。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年年集资、年年提留,有的村里还有工副业项目及一些承包费等收入,而这些钱到底用在何处,究竟干了些什么,群众一无所知。有群众说:“年年都要钱,这些钱弄了去干什么,我们是不明不白。
就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不足800口人的山村,年年村提留逾万元,再加上各种山林、果园、池塘等承包费,收入不下几万元,可村里不但无钱,还欠债不少。村干部甚至说他们的工资已好几年未发。而村里又没上任何项目,公益事业也毫无起色。天知道每年的钱干了些什么!群众对此岂能没有意见?
义务工“民”出“官”不出
这是导致集资提留难的第二焦点。现在,随着各乡镇村诸如一些道路、桥梁等公益事业设施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拿出一部分义务工、基建工来积极参加修建。然而,据笔者所知,在一些村子里,出工者却尽是些普通群众。只要在村里有个一“官”半“职”,便不论大小全家都享受“赦免”。无端增加了普通群众的出工量。更有甚者,有些村干部干脆不让群众出工,让群众以钱代劳,然后私自将工程转包,从中牟取私利。当时拿不出钱者便一块加到集资提留款项中去,来个“秋后算帐”。在加重了农民负担的同时,也恶化了干群间的关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领导班子涣散,个人利益至上,不为群众办事
在农村有些地方,支部、村委形同虚设。村干部只拿“俸禄”不讲“奉献”。个人利益至上,裙带关系严重。对自己及其亲属的事,处处求全,处处照顾,对一般群众的事则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现信手拈来几例:某山村,有几家养羊户,所放羊群不加约束,糟蹋庄稼、啃咬树木,影响极坏。有村民反映给支书,建议在村喇叭中宣传制止一下,支书竟回答:“随他去,管不了,越管越厉害。”某村道路年久失修,小小木车都难以推过,群众一致建议,要求村里号召修整,而村干部们权做“耳边风”过;有的村民因天灾人祸生活无着,急需救济,而某些村干部却将以其名义申请到的救济粮款“救济”到自己的亲戚家中;有些村干部拿着集资集上来的钱发家致富,却不顾一些困难户待米下锅……如此事情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由表及里,由点及面。这样的领导班子在群众中还能有多高威信?
总之,造成某些农村集资难、提留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关键还是领导班子——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问题。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个好的厂长能救活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一个好的农村领导班子也必能使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富裕、先进起来;村里富裕了,农民富裕了,还愁什么“集资难、提留难”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朝阳沟》新篇
——新野32对“拴宝”、“银环”建起股份制农庄
温卫平
河南新野县施庵乡32对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建起一个占地396亩、以养殖为主附带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集体农庄,乡亲们夸赞他们是本乡里的“拴宝”、“银环”。
圈圈肥猪,架架瓜豆,塘塘荷香鱼跃,岸岸果树成行……景色迷人的农庄,最北边是两排农庄人的宿舍,过马路向南,32个单元分南北4排,东西8座。每个单元占地6亩,有猪舍10间加饲养配料室2间,一字排开,猪舍前是一亩水面和4亩饲料种植田,全部采取一圈、一塘、一田模式。圈内养猪,塘里养鱼种莲,岸边栽果树种南瓜,猪舍前后是葡萄和丝瓜及扁豆架。形成了猪粪养鱼壮莲、塘泥肥田,田地种粮食或经济作物,秸秆和杂粮喂猪的种、养循环。 据了解,文革时期,一批知青曾在这片位于三县交界偏僻处,不长庄稼多长草的礓石低洼地上垦荒几年。后来知青陆续返城,这里又被撂荒。去年,贺云平等4名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办综合养殖场,年获纯利13.08万元,乡里号召大家报名重垦这片荒地,办综合养殖场,建集体农庄。条件只有一条:有知识文化就中。结果,报名者众。有五六十年代初中毕业的回乡青年,也有近两年回乡的高中和中专毕业生。
乡领导介绍,这座单元式生产的农庄是集体管理,股份经营,分场实施,整体核算,纯利分红。共有100个股份,32名承包人就占72股。 为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和生产经营水平,农庄建立了党、团组织,乡里派专人住在这里搞协调服务,给他们架起了广播喇叭、电话,配备了录放像设备,经常播映电教片。还聘请市、县的农业专家定期来讲课指导。并根据每个人的专长爱好,把这些青年分成防疾治病、品种改良、饲料配比、营销攻关、种植管理等几个研究小组,开展多种活动。在每个单元里,有的夫妇带着小孩吃住在场,共同生产;也有的是“拴宝”住场搞生产,“银环”在家当后勤,忙时来场协助经营。但都是明争暗赛比着干。现在,他们搞的“三元杂交”、“生猪快速育肥”等七八个科研项目,已引起了市、县农科部门的重视。
采访中,我们见到了张焕新和孙从改夫妇,这对青年人是宋庄村1986年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带着小孩住场,同喂猪,同耕种。眼下,10个圈存栏肉猪100头,母猪8头。其中,就要出栏的100公斤以上的大猪就有34头。他们说,马上就可收纯利6200元。
当问他们为啥不在城市找个事干,而恋这荒野僻地时,去年从南阳农校毕业的20岁的蒋化立引用了那句六七十年代的流行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和戏上的拴宝、银环是同时代人。”正在喂猪的现年60岁的刘富占说,他过去总认为自己有文化,前几年跑生意去过东北,到过广州,结果也没搞出个啥名堂来。后来悟出了个理儿,还是把知识和精力献给家乡好。如今这对老“拴宝”、老“银环”也成了农庄里的新人。正说着,现在正上着师范大学,放暑假来场里体验生活的老刘的儿子刘朝怀过来插上了腔:“我感觉在农庄里很有前途,等毕业了也来这里干。”
这时,场里接到武汉市赵家桥肉联厂来的长途电话,说他们过两天要来这里拉猪。乡畜牧办主任介绍,他们已同上海、天津、深圳等10多家肉联厂签订了生猪购销合同。他还保守地算了笔帐:每个单元每年养猪100头,可获利1.5万元;收鱼250公斤,收利2000元;挖莲菜800公斤,收入700元;饲料田里的作物加上塘边舍前的柿子、葡萄、花椒等可收入4400元,总共拿个两万多元没问题。
施庵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却说,不能光算经济帐。这主要是给高考落榜的回乡青年辟一块用武之地,也是对他们进行热爱农村、建设家乡教育的一个课堂。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好山好水独缺树
刘艺兵
周日,与好友一起慕名前往秦岭山中的红岩沟去写生、摄影。在这条据说县上意欲辟为旅游区的山沟里,山的确是好山,水的确是好水,山势挺拔峻峭,云彩飘逸飞扬,阳光四时变幻,山体晦明陡转;峰峦之间,悬泉飞瀑,汇聚成溪,跌宕奔流,顽石巨岩,砰然击流,虽是阳光曝晒,仍觉凉气袭人。
行至观音庙,见一群山民匠人,正用山下扛来的松木修庙。新庙尚未修成,老庙荡然无存,观音尊像,只好屈居岩洞口,洞前三两株盆口粗的柏树,是唯一能让人幽古思静之物。匠人们言及,原先这里柏树多得是,但都在“文革”中与老庙一起消失了。可惜,可惜!
叹息之间,细究四周屏峰,豁然发现此山此水此景之中,但缺树木山林。那些干巴巴的玉米地和杂乱的灌木、野蒿,给人一种破坏感,使人顿觉这山这水一览无余,毫无“桃源”仙境之妙矣。我不禁问匠人们:“你们咋不栽树呢?先把这风景集中的山坡、河沟种上些树木,一种与闹市相隔的大自然氛围就有了,城里人就喜欢来这寻清静啦!”
“就是,我们要搞绿化。”一个小伙子含糊地应答。其他人却是一脸茫然。我想,他们怎么去绿化呢?譬如,在哪些地方种树,才能既遮丑,又不遮美呢?先栽什么树,后栽什么树,才能省时省钱呢?怎样才能解决因退耕还林,而引起的少打粮的矛盾从而有效调动山民种树的积极性呢?
树乃山水风景中的灵秀之物,哪怕在城市或乡野之中,只要有一片树林,便会招来鸟聚人驻。所以,实在应该用绿化来“包装”我们的旅游景点,用绿树来美化我们的山河,这样的“包装”,这样的美化,不仅能使游人流连忘返,更重要的是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长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农民董英武自费修公路
本报讯董英武是武汉新洲县徐古镇农民。他所在的将军山村海拔675米,20年前为备战修的一条山路,如今已面目全非,车辆难出进。董英武发誓要修条公路,沟通镇和县城。
1991年,董英武开了个小卖部,设了个山货收购站。经4年的积累,他攒下了4万多元钱,他又外借1万多元,率150名劳力开始修路。
经过近4个月的艰苦施工,这条9公里长、6米宽的武汉最高的乡村公路便与镇、县公路连通。短短的乡村公路竟有26条涵洞、3座石桥,用掉2吨炸药,挖掉2.4万石方,投工4000多个。
为表彰他造福乡梓,董英武所在的柳河经管处总支书记黄小霞拿出自己的200元工资奖励他。最近,县政府决定拨款2万元,帮助改善路面。(陶兴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农机租赁方便农民
本报讯近来,河南省社旗县兴起的3200家“农机具租赁店”,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成为农民种田的好帮手。
近年来,社旗县农民在农具的购置和使用上遇到一些难题。有的农户买不起农机,即使买得起也缺少人手操作。加上有的农具每年只使用一两次就闲置起来,没有必要一家一户样样购置。于是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便筹措资金购置农机具,自办或合股创办起“农机具租赁店”。他们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大到拖拉机,小到喷雾器和犁耙,样样齐全。租赁店的收费标准较低,少则两三毛,多则四五元不等,计时计件收取租金,也可记帐。(刘鲜芝)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赤城“四荒”拍卖有新招
本报讯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人均山场面积达25亩。近年来,他们对荒山开发进行了多种探索,找到了“四荒”拍卖的新思路。一是招标拍卖,主要针对荒山、疏幼林、残次林面积较小,部分户购买;二是股份拍卖,适垦荒山面积较大,多户联合开发;三是协商拍卖,主要针对以前承包到户又没有治理的荒山,优先卖给原主;四是作价拍卖,适应于疏幼林、残次林面积较大、林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大,农户普遍要求经营的村。(柳材李世聪)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大堰推行“化肥卡”
本报讯今年秋播期间,湖北省长阳县大堰乡推出“化肥供应卡”。农民凭卡买肥,专营店见卡卖肥。
所谓“化肥供应卡”,就是先由农户根据承包耕地面积多寡,按春耕、秋播、夏培、冬管所需的各类化肥量如数上报,再由政府会同供销等部门分户填卡盖章。农民在持卡购买化肥时,营业员如实填写品种、数量和价格,供足为止。
实行“化肥供应卡”制度,一是供销社可根据掌握的数据分片、定量、定时按农时所需品种采调供应。避免盲目仓储以及分店间往返调剂,减少资金占压,提高供肥效率;二是有利于化肥价格接受监督,保护农民利益。化肥销售价见“卡”一目了然,经营者无法作弊,违犯政策有据可查;三是有利于保障贫困农户购肥,避免肥源外流。(李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新闻美术速写

库尔勒梨香飘四海
金秋,驰名中外的库尔勒梨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数万亩梨园果实累累,清香四溢。库尔勒香梨是这个师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已形成规模生产,年产1.5万吨以上,从80年代初便出口外销。图为老外手捧香梨爱不释手。      董介吾速写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辽宁省昌图县头道镇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蕊资源,组织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目前,全镇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食用菌专业户已发展到110多户,两季产鲜菇近400吨,收入达100多万元。
图为头道村农民姜凤芹在采收平菇。
郑维国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