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苏丹总统巴希尔中将
今日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苏丹共和国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中将将于9月24日至29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巴希尔1944年1月1日出生于苏丹北部的尼罗河省,曾就读于瓦迪西纳军事学院及苏丹行政管理学院,并获有苏丹指挥参谋学院及马来西亚国家军事学院军事学硕士学位。自1966年起他一直在军队工作,曾任第八步兵旅旅长,1989年6月出任苏丹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任政府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长,1993年10月改任苏丹共和国总统,仍兼任政府总理。
巴希尔总统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曾于1990年11月访华。
(附图片)
巴希尔中将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50届联合国大会决定
不将台湾“代表权”问题列入议程
新华社联合国9月22日电(记者李健雄)第50届联合国大会22日决定不将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列入本届联大议程,这是联大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三次拒绝有关所谓台湾“代表权”问题的提案。
19日开幕的本届联大22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根据联大总务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不讨论所谓台湾“代表权”问题。
总务委员会于20日讨论本届联大议程。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发言反对将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台湾“代表权”问题提交大会讨论。他们认为,联大2758号决议在24年前就已经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无资格加入或“重返”联合国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
在总务委员会28个成员国中,只有尼加拉瓜等3国表态支持台湾问题提案。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反对该提案,总务委员会未对其进行表决即决定建议本届联大不讨论此议题。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企业专设读报员
王法军
报载:苏州城乡不少企业设有专职读报员,每日阅读十几份报纸,研究各级政府的法规、经济政策,了解国际金融动态,收集整理与本企业有关的科技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发挥了作用。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搞市场经济,谁拥有的有效信息多,谁的成功机会就多。信息何来?报纸即其主要传媒,由此,报纸又称“信息纸”,有心人称之为“信息库”。今年春天,青岛某公司看到报上《铜陵人爱戴国旗徽章》消息后,第二天就试制出一批国旗徽章,首先“走红”青岛,然后辐射其他省市,到6月底就已销售70万枚。可谓报纸一条小消息,换来企业大生意。
读报致富,读报受益,但并非所有企业经营者都能有时间和精力仔细读报,在这种情况下,找一些善于读报并能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人专职或兼职读报,是投入少、收益大的好办法。企业专设读报员是件新鲜事,提示企业更加重视读报,提示报纸更加注意增加信息量。


第1版(要闻)
专栏:信手拈来写变化

  昔日来信呼困难
今朝捎书求信息
本报记者段存章
我家农村亲戚多,收到乡下的来信也多。
“姑夫,北京山药蛋一斤卖多少钱,我想把老家新刨的山药蛋拉到北京能挣多少钱?”
“伯伯,你给我打问一下,北京有没有嫁接核桃树的新技术,我去学学?”
“哥,我有手艺(木匠),想办个木器厂,不知销路顺不顺?”
这几年,我收到亲戚们这类信件有增无减,还有的为大理石、红石板、石膏找出口销路,等等。
10多年前,亲戚们来信也不少,那时打开信往往是“儿子结婚缺钱”,“想去看你没路费”,“吃的粗粮多,细粮少”。我也同情,曾设法资助过一家最困难的远房亲戚,终因扶不起,背不动,很为难。
我的亲戚数姑姑家最穷。“串房檐住(借),五黄六月就没了粮”,姑夫当阴阳先生,常给别人看风水,可没给自家找到一块“富水”,苦了一辈子,临闭眼也没看上什么叫“福”。我的二表弟徐新祥中学毕业返乡务农,当队长累死累活也没摘下“穷家帽”。80年代初,他给我写信说:“办起了家庭果园。”过了几年,家乡来人说:“你表弟成了新财主!”我立即去信祝贺。他回信说:“只开了个头,好戏还在后头,请你回来看!”表弟的儿子徐彦刚也有出息,他给我写信说:“肩上有力养一口,心上有力养百口。”他懂得靠智力致富之重要,努力学管理果树技术,还准备考山西农业大学。“姑姑家有了好风水”,我想写篇文章。
我从亲戚们书信的变化,听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内蒙古草原勘探设计院蒙古族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邢旗(中),20多年来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1994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这是邢旗(中)与课题组的同志在天然草地调查了解产草情况。
新华社记者施长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世纪的产业高地
——记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崛起
本报记者贾西平
提起古都西安,人们想起的往往是庄严古朴的城墙,斑驳古老的文化遗迹。然而,如今往西安城南走一遭,定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时代气息。起步仅仅三年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以自己“起点高,机制新,速度快,效益好”的英姿,高高地耸立在黄土高原上,成为西安走向21世纪的象征。截至1994年底,区内已有科技企业2119家,含高技术企业468家,三资企业212家,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的高科技产业集团12家,有1200项高技术成果已在这里形成了产品,正在向更大的产业规模发展。西安高新区跃居全国十大先进高新区之一。
    第一把手抓,桩桩难题迎刃而解
西安是我国现代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仅市区就聚集了42所高等院校、500多个科研院所。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和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支彩色显像管,都凝结着这里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然而,这里既有辉煌,也有遗憾。正当沿海地区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际,西安却在徘徊不前。思想观念比较滞后,机制不活,科技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在经济发展上与沿海同类城市的差距在拉大。
问题出在哪里?据市科委和高新区的同志介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起步并不晚,由于种种原因,财政、工商、外贸、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就像几匹方向不一的马,尽管都在用力,但车却原地未动。问题出在未能营造出一个新的环境,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转机出现在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和西安市作出决定,成立了以当时任西安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崔林涛同志为组长,省市29个委、办、局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新区领导小组。“看准了的,就横下心去干!”这是崔林涛同志经常勉励大家的一句话。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次机遇。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没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拓精神是不行的。崔林涛同志要求大家在创造新机制上下工夫,决不允许把旧机制带进开发区。新组成的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独立处理项目审批、规划定点、土地征用和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事务,实现了一个楼办公,一个图章对外,一个口子说话。有了第一把手的领导,有了精干得力的办事机构,于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各项工作如沐春风,开展顺利。当年3月,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9月高新区破土动工,年底投资70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实现技工贸收入2.1亿元,新开工面积居全国第一。
第一年成绩非凡,即说明他们的思路是基本正确的,新机制是充满活力的,同时也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于是,西安高新区便以迅猛的发展势头一鸣惊人了。1992年技工贸收入升至4.47亿元,1993年11.9亿元,1994年达25.17亿元,连续几年以翻番速度增长。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这就是西安高新区一举崛起给人们的启示。
    梧桐成荫凤归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初步形成
西安高新区位于西安市南郊风景宜人的科研文教区,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区管委会把规划任务交给西安冶金建筑大学建筑系,这一片土地在这一群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的年轻人手中,就像进了万花筒似的变化着,那些新奇的设计使人看后如饮清泉。他们吸取国内外科技园区的经验,改变过去单一的生产布局,把生产、休闲、居住、文化、商贸等功能集成为一体,不光有高质量的产业用房,而且有高档次的商场、娱乐、购物、餐饮设施,有第一流的医疗中心,有高标准的中小学。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西安高新区以良好的环境、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大批高水平项目和人才,已经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工程以及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前几年南飞的“凤凰”,纷纷调头飞回西安,在开发区内扎根。
仅西安交通大学就在开发区注册了30多家公司,从业科技人员1000多人。短短三年,这里已形成了一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过去口头上说科技优势的西安人,现在眼睁睁地看到了。这些优势的集中体现就是这里的高技术产业。西安人的自信心增强了。正像崔林涛同志说的那样:“高新区的建设,说明并显示了西安是能干一番事业的,别的地方能干的事我们一样能做到。”
现在西安高新区以其高技术优势,开始向陕西全境及临近省份辐射,为一批国营大中型企业注入了活力。许多大企业都采取研究开发和组装加工在高新区,中间加工在原企业(即:“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方式,加入到高新区中来。航天工业总公司生产的空调压缩机已形成拳头产品,年产值达6亿多元。
核工业总公司262厂在高新区内办了4个合资企业,开发生产大批新产品,从根本上搞活了企业,人均产值达10万元。在西安地区之外,陕西的宝鸡、汉中,甘肃、山西的大企业也纷纷到西安高新区投资办厂。目前大中型企业注册的公司已超过300家。
三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如今已高楼林立;三年前开拓者在这里搬砖运瓦,如今整箱整箱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外……西安高新区用短短三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十年的路程。前来这里参观的外国人感叹:“过去只知道西安有兵马俑,看了高新区,才知道西安有这么强的科技实力,这么雄伟的科技园区!”
希望正在这里升起,辉煌将在西部铸就。


第1版(要闻)
专栏: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良种
福建农业大步迈向“两高一优”
本报福州9月23日电记者潘帝都报道:福建省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及优良品种,加速农业向两高一优升级转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更上新台阶。
据统计,至目前,全省农村累计合同利用外资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利用国外贷款2.1亿美元,兴办农业三资企业3355家,创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创汇农业综合开发区、创汇农业试验区、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引进隔离区等数十个,引进先进农业科技400多项,良种1100多个,先进机械设备4000多台套。全省81个县级行政区域农业引进已无一空白。
深受红黄土壤之害的闽北、闽西等山区,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改造红黄土壤,大力种植果、茶、桑、林、竹,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浓荫覆盖的“绿色企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道。据统计,目前全省森林蓄积近4亿立方米,覆盖率达52.4%,为全国之最,商品材生产居全国第3位,水果年产量近200万吨,比1978年增长18.6倍,竹林面积超过1000万亩,食用菌产量28万多吨,居全国首位。
通过积极地对外引进,也大大促进了全省外向型农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优质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蔬菜、竹笋、花卉等9类出口创汇基地,有16类农副产品出口创汇逾1000万美元,去年全省农村出口创汇达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总数的40%,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1版(要闻)
专栏:

  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
温州城市建设市场化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张和平、胡宏伟报道:素有“百姓富、城市破”之称的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来,以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设施服务商业化、政府行为合理化为内涵改旧城,建新城,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走出一条城市建设市场化新路子。
驱动市场化旧城改造,是温州市政府实施城市建设市场化宏伟工程的先导工程和突破口。1987年下半年,温州市开全国之先河,试行国有土地资本化,按市场经济的价值法则,以开发房地产业为载体,进行市场化的旧城改造。7年多来,有上百家中外企业投资参加旧城改造,市政府以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共投入25亿多元巨资,拓宽了人民路等市区12条主干路,其中近5年来,在城市中心区增建道路面积220万平方米,比建国40年总建道路面积增加了1倍多。投入2.5亿元的10大基础设施一应配套并“脱胎换骨”。近5年中,共拆了1.4万户居民113万平方米的旧、危房,建成206万平方米的高楼大厦,已竣工待验收、即将竣工和在建的建筑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
温州的旧城改造还与新城建设相得益彰。城市建成区已从1992年的27.68平方公里,扩大到1994年的56.4平方公里,两年之中增加了一倍。
这几年,旧城改造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市政府头脑不跟着发热,不管房地产的开发需求有多大,依然紧扣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按旧城改造控制性规划实施。市政府动用了一个“杀手锏”:适时调控出让土地的投放量,以此形成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的态势。政府每年放出土地开发量不高于需求量的30%左右。1992年5月18日,市政府经科学的市场分析后,抓住时机,推出市区118公顷(占老城1/8面积)的16条街,供海内外投资者选择开发。但到今年初,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政府便果断暂停其中4条街的开发。
政府这些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较佳的平衡作用。7年来,温州市的开发房地产业没有大起大落,市场价格稳中上升,开发频率适中有快。这种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旺盛的发展势头,使温州市既有效地避免了国有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国有土地资本的流失,又保证了开发者的投资效益。从而平稳而持续地推动了城市建设市场化战略计划的实施。
在温州,工业与民用水、电,政府要收建设费,工业排污要缴设施费,使用管道煤气要纳集资费,夜市设摊须上夜间道路占用费。新架公路过江桥、扩建国道线,政府允许各类企业入股,扩建改造电力、电网,社会各界可以集资入股,新建的高架桥命名桥名和工业小区中的道路命名实行公开拍卖。还有捐资助教等等。政府收了费,“反哺”城市各项设施建设。
市政府借鉴环保机制,以享用市政设施资源要予回报的观念,引导群众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新型的社会契约规则,建立起享用与回报的社会契约关系,使市政府每年聚集起可观的社会资金,将之投入城市建设。其中,1993年至1994年,市政府就投入1.47亿元新建、扩建了市区供水设施,从根本上提高了供水量和水质。据统计,近3年来,温州市依靠市场化、社会化、契约化运行机制,实际投入城市建设资金高达70亿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建立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为积极探索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家教委日前决定,在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国家实验室。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而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性工程。然而,我国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长期滞后于世界同一领域的先进水平。
去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东北师大校长王荣顺向国家教委提出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想法,立即得到国家教委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国家计委于今年4月函复国家教委,同意东北师大建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国情开展不同层次的具有超前性的典型课程模式改革实验;承担基础教育重大研究实验课题;接受国家教委委托,对新的课程和教材进行论证性实验;促进高层次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提供国内外基础教育教材和信息服务及开放实验条件和协助实验等。
国家教委决定,该中心实行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东北师大双重领导的体制。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东北师大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等条件,并将“中心”建设纳入学校长远的改革与发展整体规划之中。


第1版(要闻)
专栏:

  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
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和农田建设
本报讯秋分已至,秋季农业生产从北到南即将全面展开。当前正是夺取秋粮丰收,并为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日前,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三秋”工作,全力抓好秋收、秋冬种和秋冬季农田建设。
通知要求,各地首先要加强秋收工作,力争颗粒归仓。秋收时间紧、作物种类多,而且直接影响秋冬种。因此各地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正确处理秋收与秋种的关系,做到秋收秋种两不误。各地要树立抗灾思想,适时收打,精打细收,做到颗粒归仓。
其次,要抓好秋冬种工作,确保明年夏粮丰收。通知说,今年秋冬种的目标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确保夏粮面积、单产和总产有新的增加。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正确处理粮食作物和经济、油料作物的关系,稳定油菜籽面积,确保夏粮面积的恢复。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切实抓好扩大良种的统一供种面积,扩大精粮和半精粮播种面积,扩大旱作技术推广面积,扩大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面积,扩大适时播种面积等五项关键措施的落实。
通知还强调,要加强秋冬季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求各地抓住秋冬季这个关键时期,迅速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要结合“沃土计划”的实施,广辟肥源,积造和增施有机肥,大搞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通知》指出,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三秋”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到工作早计划、群众早发动、物资早准备、措施早落实。同时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政策、资金和物资,特别要搞好秋冬种所需种子的调剂和供应。
(江边)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办通报批评擅自出台提价项目
责令少数地区立即纠正擅提物价错误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三日电针对少数地区今年以来擅自出台提价项目的错误,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出通报予以批评,并责令其立即纠正。
通报指出,为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出台新的提价项目。今年国务院又作出明确规定,一般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这是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出发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数地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的决定,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据有关部门调查后反映,也有少数地区违反国务院的规定,今年以来以各种名义擅自出台了电力、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公用事业收费以及棉花收购价格等提价项目。这种做法,既增加了相关行业的困难及人民群众的负担,也严重干扰了物价控制措施的落实,增加了实现全年物价控制目标的难度。为了严肃政纪,坚决制止擅自涨价的行为,保证国家控制物价各项措施得到贯彻执行,国务院决定,对上述少数地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行其是、不顾大局的错误做法予以通报批评。国务院责令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纠正自己的错误做法。同时,责成国家计委对这些地区擅自提价的问题进行清理并督促其予以纠正。逾期不予检查纠正的,国务院将追究有关政府领导人的责任。
通报指出,当前,全国物价涨幅虽然逐月回落,但物价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国务院重申,今后几个月,未经国务院批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提价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的领导同志都要顾全大局,严格执法,严肃政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各项措施,切实担负起稳定物价的责任,努力做好今年后几个月抑制通货膨胀的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