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启示·编辑篇——
案边绣华章
本报记者杨明方祝华新
“亚林可惜了,本该能写出许多好稿。”在安徽日报,有人这样赞叹很有才气的年轻编辑袁亚林。也是,他198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驻站,是有名的“高产记者”,仅1986年就有6篇稿件获年终好新闻奖,居全报社第一。此后不久调回编辑部,编稿、组版、上夜班,少了许多抛头露面名扬一方的机会。然而,编辑又是新闻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严格把关和精心加工,新闻传媒就难以出色地面对公众。编辑做的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真可谓“为他人作嫁衣裳”,无名无利又辛苦。惟其如此,编辑的无私奉献最是可贵!
于细微处见精神
夜深人静,人民日报海外版办公室里,副总编辑蒋荫安还在精心审阅报纸大样。看着满纸勾勾点点变成“大花脸”的报样,有的编辑忍不住说道:“您是领导,看看标题把把关就可以了,干嘛要花这么大的功夫、受这么大的累?”
蒋荫安回答:“我们是党中央机关报,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每一个字每一句都要对读者负责!”
在编辑岗位上干了30多年的蒋荫安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版大样都要从头看到尾,逐字逐句地推敲,从标题的制作、文字的润色、逻辑的调整,到错别字的改正,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他都一丝不苟。有时为订正一个地点、年代,他亲自去翻阅资料;为了一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他思忖良久……
也许有人以为,编辑不过是勾勾划划、砍砍删删而已。其实不然,“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光明日报理论部编辑赵石宝说:“作一个编辑责任重大,一篇文章刊出的效果如何,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编者的水平和功力。”1993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对我国当前消费问题的思考》。原文分两部分,赵石宝在审定稿件时毅然把学术味较浓的第一部分删掉,将第二部分论述的几个观点勾勒出来作为小标题:“不宜提倡过度消费”,“不宜压抑人民正常的消费”,“应当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应该大力倡导消费文明”,“应该研究消费品市场”。他还给文章题目冠以“当前”二字,使文章的现实针对性鲜明地凸现出来。后来这篇文章被评为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论文。
编辑是质量检测员、产品加工师。企业界普遍承认:加工也能创造价值,这种新增价值甚至可能超出产品的原始价值。在新闻界,很难统计有多少文章经过编辑磨出老茧的手而起死回生、锦上添花,成为被人传颂的上乘之作!
把思想溶进作品
1993年3月,擅长“把思想溶进作品”的新华日报副总编辑周世康与报社几位记者一道去吴江采访。吴江外贸曾获得江苏省外贸的“十一连冠”,有关报道已发了不少。周世康觉得,只有立足吴江又跳出吴江,放眼全省乃至全国,才能写出新意来。循着这条思路采访,他组织写出4篇通讯:《开放,为你提供的天地有多大?》、《出口,赚钱的余地有多大?》、《人才,跨越的幅度有多大?》、《体制,蕴藏的活力有多大?》。这组报道从推进江苏经济国际化的高度,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连吴江人自己看了也觉得很受启发。“没有一天按时回过家、从未有过星期天”的山西电视台副台长董育中,总是在琢磨着如何不断地提高节目品位,使名牌栏目常办常新、百看不厌。他负责的专题节目“电视桥”被评为全国最佳栏目一等奖。1993年,山西电视台第二套节目——“黄河电视台”开播,他又大胆提出黄河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的设想,与山西电视台原有的节目风格拉开距离、办出特色,结果一炮打响。《浙江日报·经济专刊》主编李丹认为,经济编辑应提高报道的“组织程度”,做到“总揽经济全局,组织连续而又全方位的深度报道”。1994年,李丹将国庆报道定位在“要有历史沧桑感”,从群众身边触摸得到的变化中反映建国45年的成就与变革。于是,以“10·1叙旧道新”为总题,先后推出4个专版:《老牌子·新牌子》、《新衣裳·旧衣裳》、《新票子·旧票子》、《老饭碗·新饭碗》。新闻界内外人士一致认为,“这是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创意的好教材。”
不慕纷华,耐得寂寞
1993年11月,当西藏日报年轻的编辑孟晓林从要闻室夜班岗位被提升为汉文编辑部副主任时,有人祝贺他说:“你终于脱离苦海(夜班)了。”小孟付之一笑:“我不上夜班,谁上夜班!”是的,孟晓林知道,西藏日报采编人员紧张,尤其是冬季干部轮休时。就这样,他一上任就又担起了夜班审校付印大样的任务。到今年,只有31岁的他已经上了12年夜班,而且冬季从未休过假。
天天上夜班,个中甘苦,小孟体会得最深切:生活规律颠倒,“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一天只能吃上一两顿饭;夜阑人静,人们沉浸在甜蜜的梦乡之中,自己却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等稿、编稿、划版、校样、跑车间,忙个不停;天快亮才躺到床上,有时合上眼睛还不放心,担心报纸印出后还有差错。
岂止是孟晓林,所有奋斗在新闻编辑岗位上的新闻工作者都有相同的感受!
“上夜班辛苦不说,出点差错谁都能看见。因为没有时间出去采访,往往在评职称时连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55岁的吉林日报的王熙元大学毕业到报社,一干就是31年,时事、要闻、经济、文艺、政教、专刊,在吉林日报,“编辑这一行他都干全了!”他对编辑工作一往情深、无怨无悔,报社也没有冷落编辑这一行当,把老王评为高级编辑。
云南春城晚报编辑李成章在夜班、早班编辑岗位上已有30多年了,从黑发干到白发,始终兢兢业业,毫无怨言。轮休中,他10多年来都主动把休星期天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而对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蒋荫安来说,家里——办公室成了每日来回往复的“两点一线”。上夜班,他每晚审阅4块版大样;上白班,经常要审阅5块版大样。两年来,经他修改审定的稿子在1000万字以上。当被告知获得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时,他的谦虚令人动容:“荣誉和贡献不成比例,我有一种愧对荣誉的沉重。”
在一些人看来,编辑拥有“发稿权”,可以利用版面来作“交易”、谋私利。事实上,我们的“百佳”非常珍惜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权利,维护党和人民“喉舌”的“社会信用”。这种信用是一笔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需要长期的努力来积累、维系,却极有可能被一篇“关系稿”、“人情稿”而毁于一旦。1993年,有人拿着钱和稿件找《陕西日报·经济特刊》主编杜耀峰要求发稿,他将此事提交报社编委会讨论,并在报纸上公开登出杜绝“有偿新闻”的声明:“经济特刊不发任何‘有偿新闻’,稿件一律按新闻价值审定”,并“请读者监督”。
“外不慕纷华,内耐得寂寞”,这是“百佳”中几十位编辑高尚情怀的写照。他们这样长年累月伏案劳作任劳任怨,乐趣何在?韬奋先生说得好:“编者每日一到夜里,独处斗室之中,就案旁拥着一大堆的信稿,手拆目送,百感交集。读者以知己待编者,编者也以极诚恳的极真挚的情感待他们,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然若置身于另一天地中,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互诉衷曲似的,则感负托之重、期望之殷,竭我智能,尽忠代谋。”诚哉斯言。
[下期刊出:笔底汇风云——“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评论员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泰安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90%
本报讯山东省泰安市着力做好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结合的文章,进一步加快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今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90%。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到43%。
今年初,泰安市明确提出了科技成果推广要“围绕经济、贴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农业方面,把科技项目的引进、示范、推广作为重点,着重搞好立体种植、良种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32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工业方面,有针对性地扶持了35个技术含量高、管理基础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大中型企业,力争开发50个科技名牌产品。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个重点技改项目以及400个技术开发项目。工业重点产品开发、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实行月调度、季汇总,落实资金、狠抓进度,已有一批项目形成规模效益。
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网络,该市进一步发挥由机械电子、化学化工、矿冶能源等9个专业组和50名驻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教授、专家组成的“市政府科技顾问团”的作用,新建立起了14个科工贸一体、产学研配套的企业技术应用开发中心。根据农业“两法”和本市实际,泰安还在各乡镇普遍恢复健全了农技、经管、林业、畜牧、水利水产、农机等机构,与7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委培、代培关系,并建起16所农民中专、职业中专。
今年以来,全市已有近万名科技人员深入到广大农村和工矿企业,有60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了技术承包。全市落实科技资金55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80%。(戴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通过国家鉴定
本报讯记者罗茂城报道:一种使用安全、方便,能促使动物生长并防治多种疾病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最近在四川通过国家鉴定、验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究,是由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何明清等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终于研制出一种耐酸、耐盐、耐一百摄氏度高温的微生物制剂。中试产品经二十余个单位试验,证明该制剂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污染,能防治多种动物细菌性下痢,可提高肉质,并使仔猪、肉禽和鱼虾增重百分之十二至百分之二十六,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九江长江大桥钢结构设计领先
本报讯我国长江上最大公路铁路两用桥——九江长江大桥,最近在它的制造单位山海关桥梁工厂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
山海关桥梁工厂在承担这一特大桥钢结构制造中,采用新技术,突破了世界焊接钢板最大厚度五十毫米的纪录,为我国历经二十余年厚板焊接试验研究划上了圆满句号。此外,采用焊前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对称施焊等技术,使世界性技术难题——箱形杆件扭转变形一举攻破。采用样板和数控钻床新工艺确保制孔精度,使工地孔重合率达到百分之百,一千八百零六米主桁钢梁在江心合龙时,南北误差只有零点二毫米,创下了中国造桥史上栓孔重合率的奇迹。(徐宝林)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金颁发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李斌)在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诞辰85周年之际,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金今天在京颁发。
这项奖金由考古学家夏鼐在1985年捐赠3万元人民币设立,1994年社科院考古所又筹集7万元,使奖金本金增至10万元。奖金在全国范围内授予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学者。据悉,这次是时隔9年后的第二次评奖,共有7项著作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分别是《殷周金文集成》、《西汉南越王墓》、《侯马铸铜遗址》;获得二等奖的分别是《定陵》、《包山楚墓》、《密县打虎亭汉墓》、《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另外有9个研究项目获得鼓励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首次发掘北魏平城遗迹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周笑雪、张志仁报道:一座1500多年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都市——北魏平城一处建筑遗迹,最近由考古学家掘出。
遗迹位于山西大同市。公元4世纪末,鲜卑族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强大的北魏政权与南朝抗衡,并借鉴汉文化修筑了首都平城。考古学家们说,平城建筑处于汉、晋向隋、唐都城建筑模式发展的转折时期。
由于北魏建筑遗存甚少,此遗迹本身弥足珍贵。
该遗迹位于平城南部(现柳航里住宅小区建筑工地上),是一座南北长27米、东西宽16.3米的建筑夯土台基。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郑州发现商代供水设施
据新华社郑州9月19日电(记者顾月忠)最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郑州市北大街发现一段商代宫城城墙和地下供水设施。
新发现的宫城墙呈西北东南向,现仅存基槽部分。供水设施位于宫城墙以北并与之平行,它是为了解决宫殿区用水而专门修建的。这一设施由地下石板筑水管道、管道上所填夯土和汲水井三部分组成。
汲水井共发现4个,间距相等。这些井平面呈长方形,南部有二层台,可能与汲取清水、清淤或控制水量有关。
这个供水设施与1992年发现的商代蓄水池相连,二者方向一致。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与考古

  史长同义务查堵走私文物5000余件
新华社郑州9月18日电(通讯员刘万奎、王在民)今年61岁的河南新乡火车站退休职工史长同8年来义务查堵走私文物案90多起,缴获文物5400多件。
史长同退休前是郑州铁路局的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曾被评为铁道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986年的一天,史长同在检查违禁物品时从两位男旅客的挎包里搜出了4个陶罐,经有关部门鉴定,均为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出土文物,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史长同1987年底退休后,不顾亲朋好友的再三劝阻,谢绝了一些单位的聘请,坚持每天到车站义务查堵走私文物,与犯罪分子进行斗争。
8年来,史长同先后从不法分子随手携带的胶靴、棉衣和棉被里,查获了西汉时期的陶俑、东汉时期的瓷碗和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罐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国家2级文物6件,3级文物140件。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华北电力大学成立
本报讯记者王力军、董建勤报道:华北电力大学成立大会分别于9月8日、9月18日在保定和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李岚清、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以及电力工业部、北京市、河北省的有关领导同志为大学成立题词祝贺。
华北电力大学是根据电力部党组的决定,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的。成立华北电力大学是电力部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适应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电力教育发展的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
新组建的华北电力大学,将是集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为一体,以工为主,兼有经、管、理、文、法等多学科的、具有行业特色和较强实力的全国重点大学。大学成立后,撤销原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建制,设保定和北京两个校区。大学校部设在河北省保定市,并设北京分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简讯
▲国家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日本侵略东北教育史》日前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日本侵占东北局部和全部40年(1905—1945年)间教育历史的学术著作。 (子木)
▲《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日前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述了具有8000余年历史的山东陶瓷文化、陶瓷制造业的发展与演变。
 (王仁倜)
▲由英国医学专家撰写的实用性工具书《家庭医疗指南》日前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是给每种疾病开出药方,而是告诉你在什么时候最应该去看医生及如何与医生配合,防病治病。  
  (马风云叶继红)
▲在北京第三届图书节期间,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刚出版的诗歌版《阿凡提幽默》受到小朋友的青睐。 
  (天沛)
▲一本妇女读物——《新女儿经》近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以“三字经”的形式,揭示了妇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现代妇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陈复尘)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培养各类文艺人才七千多名
解放军艺术学院迎来三十五华诞
本报北京九月十九日讯今天是解放军艺术学院建院三十五周年,学院举行庆祝大会、文艺晚会、院史展览、优秀论文报告会、校友座谈会等多项活动,师生员工、校友欢聚一堂,共抒喜悦之情。总部首长于永波、曹刚川、周子玉、唐天彪、杨德清等参观了军艺建院三十五年来的成果展览。
解放军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高等艺术学院,担负着为全军培养专业文艺研究、创作、表演人才和部队文化管理干部,开展军事文学艺术研究等任务。自一九六○年建院以来,为军队和国家培养出七千多名文艺人才,有四百多人次先后在全军、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奖,创作、演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发表出版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文学艺术研究论著,圆满完成了国家和军队交给的许多重大演出任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军艺师生也应邀赴许多国家演出、访问、展览。该校被文坛、艺术界誉为“当代军旅作家、艺术家的摇篮”。
(邹中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上地杯”教科文卫新闻摄影竞赛

文物巡逻队
陕西省长安县活跃着一支由县公安局组建的文物保护巡逻队,他们深入农村田野、古墓遗址,宣传文物法规,被人们赞誉为田野文物保护神。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