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热点追踪

  治治医药购销中的回扣
本报记者李建兴
当今,医药购销中的回扣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家医药管理部门是怎么看的?将采取什么措施加强管理,杜绝回扣?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医药管理局。
惊人的回扣
且从湖北省某市的一项调查看一看一些药品的回扣幅度:
三氮唑核苷针剂,批发价每盒16元,实际供应价8元,回扣幅度为50%;
肌苷片100片装批发价每瓶15元,实际供应价每瓶7元,回扣幅度54%;
硫酸小诺霉素批发价每盒18元,实际供应价9元,回扣幅度为50%。
不用再列举了。回扣已经很惊人了。
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石峘说,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回扣问题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1985年。刚开始出现在包装上,即用一些生活用品作药品包装,后来赠送一些生活用品,以后又发展到让利、回扣,大约为交易额的2—3%,是在帐面上的。后来又发展到帐外的回扣,而且花样名目越来越多,从现金实物到高档招待、安装电话、装修居室、做高档服装、异地旅游、出国旅游摸奖等等。单说现金的名目就有什么“宣传费”、“广告费”、“推销费”、“医疗器械使用保健费”等等。
这一不正之风泛滥的结果,腐蚀了我们的一批干部。回扣款相当一部分流入了小集体或个人腰包,一些医药卫生战线的职工思想受到侵蚀,一些人成了贪污受贿犯罪分子,败坏了党风和职业道德。
另一方面造成国家利税大量流失,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据估算,自90年代以来,由于让利、压价、回扣等因素,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都在60亿元以上。由于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严格,质量要求高,相应生产成本也高,有的企业为不丢弃市场舍本推销,因此出现严重亏损。据统计,国有医药工业企业今年6月份亏损面已达到32%,国有医药商业亏损面24.6%,12个省的医药商业出现全面亏损。
还有就是造成医药市场混乱、伪劣药品久禁不止,人民用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有些生产、经营企业盲目参加医疗单位以回扣大小进行的招标活动,为中标甚至有的企业以低限投料降低成本,这样做成交易的往往都是一些回扣大、成本低的药品,甚至有时是假药。有些合资企业与医生串通,左右医院用药,开一张处方给一定提成费,有些药虽然质量平平,但价格很高,却照样在医院畅用。
回扣成因
是什么原因致使药品的回扣风屡禁不止?据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及近年来企业重效益轻管理、企业基础管理滑坡是首要原因。据调查回扣比较严重的绝大部分是长线产品。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点是企业自身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没有适销对路的好品种,产品档次上不去;另一点是审批机关把关不严,批准的生产企业过多,批准的进口药品也过多。有的品种在全国有百十家生产,一个省有几十家生产同一个普通品种,造成低水平重复,导致企业采取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来求生存。
“以药养医”的“医院与药房合一”的体制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医院的同志反映,目前医院收入的60—70%来自卖药。
再就是药品价格管理机制不合理。我国对国产化学药品一直实行国家定价,全国统一价,这部分药品价格统得较死。例如:青霉素是国内抗生素类的当家药,目前80万单位的国家定价仍是0.58元一支,而原材料、能源大幅上涨,国内几大青霉素生产厂都面临严重亏损的局面。另一方面,合资药、新药和中成药价格基本上是放开的,这些药的价格都比较高,特别是合资药、进口药,有些药品价格一般都高出国内同类药的几倍到十几倍。这些企业自然能拿出钱来搞推销,给回扣。
此外,国家管理药品的大体制不顺,责与权不统一,政出多门,导致医药管理宏观上控制不力。
治治回扣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医药购销、使用环节的回扣行贿、索贿等不正之风问题,从深层次讲:
首先,完善医药管理体制,设立一个职能完善的有权威的医药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医药的生产、经营(包括进口)和使用,加强医药生产经营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和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有效宏观调控。
其次,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再次,建立、完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建议药品价格分段管理,该放的放,该管的管严、管好,以管好作价原则为基础,不论是合资的还是国产的,化学药、中成药、新药、普药一视同仁,都按作价原则定价,政府部门审查。这样便于形成合理的价格竞争机制。
最后,加快改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医疗经费使用和补偿制度。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医药行业的回扣等不正之风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药品大部分是通过医院消费,因此,医药、卫生部门要联起手来进行治理,把当前治理这股歪风与反腐倡廉很好地结合起来。
治治医药购销中的回扣!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消费者说

  服务人——
你说什么语?
无论我们是干哪一行的,只要一离开工作岗位,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顾客。“50句服务忌语”已经公布实施了一段时间,下面是记者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近日在京城部分服务行业的直观感受。
凌言厉语
1995年9月1日下午——王府井大街邮局。
售邮票窗口一女营业员冲一顾客嚷起来:“你不是已经买了邮票了吗?刚把钱找给你怎么又要买?”窗口前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辩解道:“刚才是寄信,我看邮票挺好看,再买三张。”女营业员愤愤地说:“你怎么不想好了呀,等会吧!”她一边接过别的顾客递的钱,一边对另一窗口的女营业员说:“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刚买完又买。”另一窗口的女营业员接过话茬:“他们就是这么讨厌!”闻言,几位顾客面面相觑。
好言好语
1995年9月4日中午——呼家楼邮局。
记者先取汇款,后寄药。在汇兑窗口,一位女营业员指着身份证上的红色圆章对一位戴眼镜的男士说:“下次取款请把发证机关名称写在汇款单上,这次我替您填上了。”那位男士赶忙说:“谢谢,我刚才找了半天都没看见这个章。”
在寄包裹的窗口,营业员递过来一只最小规格的纸盒并找来几张废纸要记者塞入纸盒把药瓶放好,然后麻利地封好过磅,并主动告诉记者:“盒子前面地方小,可以把邮票贴在后面。”
和言悦语
1995年9月4日中午——蓝岛商业大厦。
休闲装和牛仔装柜台前。一位女顾客看中一条蓝色休闲裤,售货小姐拿给她看,并说:“您可以试试。”从试衣间出来,女顾客对裤子颜色不太满意,售货小姐又拿出一条颜色略浅的让她对比,并说:“您不妨再试一下,看看穿起来的效果。”这位顾客又试了一回,颜色合适了,但又对裤长不满意,最终还是没买。小姐仍满脸带笑:“欢迎您再来!”
不言不语
1995年9月7日下午——朝阳区惠新南里。
从5日开始,记者家里的电话话筒出现“咔咔”的噪声,且只能打进来不能打出去。于是打电话给112故障台报修,是接线小姐答应马上通知维修人员。第二天记者不放心又打112,服务小姐说:“已经查出来是线路有故障,通知人去修了,我再给您催催。”
7日下午,两位负责维修的小伙子冒雨骑车来到记者宿舍,在大雨里跑出去好几百米、上下6层楼几个来回反复查线,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线路修好。没喝一口水便消失在雨幕中。临走只拿了两个废塑料袋,去包那满是雨水的车座。
花言巧语
1995年9月11日上午——樱花东街路口。
从这里到记者工作单位正好9公里多,基本上是在三环路行驶,路不算不好走。看见“面的”过来,记者一招手“面的”停了。“去哪呀?”不等记者上车司机便开口问道。“去人民日报社。”记者拉开车门,准备上车。“哟,那边太堵,不去。”他一踩油门走了。又是一辆“面的”停下来,一听记者去的地方便摇头:“您再截一辆吧,我还没吃早饭呢!”第三辆“面的”一停,记者先坐上去。听说去处后,车开了不到50米便停在了路边:“我这车刚刚修过,怎么又坏了?”司机自言自语之后说:“对不起,您要是着急再打一辆得了。”记者只好下车往前步行,大约走了20米,一回头,见那辆“坏”了的“面的”已发动起来,眨眼之间超过记者跑远了。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他山之石

  自信:“三星”印象
本报记者艾丰
中国人知道韩国的“三星集团公司”,恐怕是近一两年的事情。记得三年前,我在北京建国门的一座高层建筑物的大型广告上看见“三星电子”,还以为是中国某地的一家公司呢。
前不久,三星邀请首都新闻界的记者去韩国采访他们的集团公司,我们的一位同行见到三星北京总部的代表林先生就说:“你们想在中国同日本的名牌竞争,恐怕知名度还很不够。”林先生点头称是:“1992年我们两国才建交,我们来晚了。”
到了韩国,在三星集团,我们采访了一周的时间,对这个企业,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还不能说有深刻的了解。
首先一个印象是它“块大”。据公司给我们提供的资料,三星1994年的销售额是610亿美元,在全世界500家大企业中,排名第14。它在全球有30个分支机构,42个生产工厂,26个科研基地,工作人员是19万多人。每年的利润在50—60亿美元之间。谁都知道,无论从人口还是从领土面积来说,韩国都算是一个小国。在一个小国之中,有这样一个大企业,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三星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集团公司,包括重工、化工、造船等等,而领头的是三星电子。在三星电子总部所在的汉城,我们看了几个它的工厂。一面看,我一面暗自作一些对比。三星的电视机厂的设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一年产量是600万台。我国最大的电视机厂年产量是200万台(1994年)。它的彩电显像管13年累计出口了1亿只,平均算起来,它这一个厂的年产量可能等于我国全年的总产量。韩国实行的是大企业大集团的经济发展战略。无论是从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来看,还是参与国际竞争来看,“大”都是优势。正像拳击比赛一样,如果你的块头不够,很难登上重量级拳王的宝座,甚至连交手资格都没有。
第二个印象是“领先”,主要是指技术领先。在三星的电子计算机工厂,一进它的接待室,就让人觉得很新鲜。环形会议桌的每一个座位前面,都有彩色的液晶显示屏,旁边还有一个微型的话筒。介绍者一边讲一边在屏幕上打出各种表格。有什么问题,使用小话筒提问也很方便。在生产车间,我们看到这里生产的最新式的笔记本的电脑,386、486,以至更高的,对我们这些记者们,是很有吸引力的。三星最拿手的是它生产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目前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世界第一。其中256M的芯片,是世界上第一家制造出来的。难怪美国《商业周刊》把它评为“韩国高科技的希望”。
第三个印象是“人才”,这里特别指的是他们非常注意培养人才。我们参观了三星集团的培训中心。那里的设备相当齐全,生活的设施也相当的舒适。凡是三星的职工,在进入企业之后上岗之前,都要首先在这里进行入厂教育。公司的业务骨干,每年至少要在这里培训一次。而短期的培训班就更多了。生产和经营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就把有关的人集中起来,进行三五天或一周时间的培训。所谓培训,其实主要是研讨,通过结合实际的研讨,既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又提高了职工素质。我们参观的时候,就看见一个关于电焊方面的小型研讨班正在那里进行活动。
在汉城市中心的三星总部,我们见到了三星的副会长金光浩先生。他对记者们的问题回答得都非常之简单,几乎都是微笑着“一带而过”。这使我们很不满足。在其他场合,陪同我们的三星人,也是语言不多。我不知道这是由于语言不通的关系,还是因为保守商业秘密。但后来我隐约地感到,这里面有一种自信。他们的逻辑是,看就够了,无须多说。
其实这种自信也许更主要地表现在他们企业的发展上。三星企业最早是由李秉喆先生于1938年建立的。当时总部在大丘,职工不过40人,资本才2000美元。1948年总部迁往汉城,开始扩大经营范围。60年代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70年代成了跨国公司,80年代它成了高科技的领先者……三星集团的核心是三星电子,它是1969年才成立的,也就是20多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级的大公司,把它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现在中国已经成了他们“延伸”的重点。最近他们已经和我国的天津广播器材厂(生产北京牌电视机的厂家)合资,共同生产彩电;同时又在苏州合资准备建设一个投资若干亿元的大的项目。他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和日本、美国等大企业在中国这个最大市场上角逐了。
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亚洲四小龙”崛起的经验。三星的浏览使我感觉到,千经验万经验,具有充分的自信,可能是最基本的经验。有了自信,才能自立,有了自立才能自强。因为具有自信,才敢于打出自己的牌子,才勇于闯出自己的路。想想看,1969年三星电子成立的时候,世界上已经有了多少大的电子集团了,但他们勇敢地打出了自己的牌子,并且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人们现在熟知的“现代”、“大宇”,也是类似,在他们搞汽车的时候,西方和日本的大汽车公司也已经几乎“霸占”了世界全部的市场。但他们同样是勇敢地打出了自己的牌子——如今他们不是已经也成了那些老牌汽车公司的强劲的对手了吗?
只有自信,才会有立足于自立的一整套战略、策略、方针和措施。不然就会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和局部利益,从“借助他人”而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依附他人”的道路。韩国的这个基本经验可以说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市场观察

  走访京城“旅游街”
冯奎
北京站往北,在国家旅游局的大楼附近,有一条百米长的小街,这就是今年4月28日开张的北京旅游街。北京地区30多家实力雄厚的旅行社一字排开,露脸亮相,恭候游人垂询。
现在简单了
8月17日,家住西城区达智胡同的吕秀敏女士走进中国鑫海国际旅行社,业务员阎先生热情迎了上来。两三分钟后,吕女士掏出了身份证和1774元现金,登记开票。两天后,她就能和女儿莎莎参加由“鑫海”组织的“宜昌—三峡—重庆”8日游了。吕女士很高兴,她说:“花上十几分钟就把旅行社定下来,可以等着随团出游,这真方便多了。”
在这十几分钟以内,吕女士已经逛过了几家旅行社。且听她“比较”:隔壁那家明天有团,时间太紧了;“皇冠艺苑”是“双飞”,服务标准高,价格也贵,我一个人就要2600元……
旅游街办公室的同志介绍,旅游街5月份还少有人知,近三个月来,在这儿登记旅游的人数每月都要增加1000多人,现已达到五六千人。
可贵的窗口意识
走进旅游街,可以看到30多家旅行社推出的300多条路线。远的可以去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领略异国风情;近的可以去京郊诸地品尝周末休闲滋味。既可以去西藏雪域,也可到海滨小城。
同样的路线,同样的级别标准,收费大体是一样的。比如去北戴河,眼下就是180元。山河旅行社的于阳告诉我们:以前包旅客的吃饭和门票,价钱不止这些。但有些旅客愿意自主用餐,自选景点,这样,旅行社的钱少赚了一点,顾客却是满意的。
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易先生说旅游街刚开业时,中旅特辟了一条新的线路,只有3个旅客登记。结果,旅行社照常发车出团。“在这儿做生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给总社做个‘窗口’,信誉比什么都要紧。”
追求更完善
“外出旅游是享受,旅游街里解忧愁”,旅游街的大幅广告宣传标语如是说。当然,也有“忧愁”不能获解的。北京教育学院范老师抱怨说:“那么几条远程热线,还得两星期以后才能走;走别的线呢,旅行社又说散客不好接待,难以组团成行。”
团队是由散客聚集而成。笔者几次去旅游街,都碰到一些旅客在几家旅行社咨询可否去黄山。答复都是“难以组团”。
旅游街是新生事物。来来往往的人不断光顾,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人们也期待着,旅游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红火。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包装要为顾客想
重庆綦江县打通镇张金才
一次到商店买衬衫,当我想打开精美的包装看看衬衫真面目时,售货员很不高兴地说:“要买就买,不想买就别打开,打开就得买。”听了她的服务用语,购买欲全消。不让打开,谁知道美丽的包装里有无“陷阱”?
售货员的难处我也能理解,包装得好好的商品,你打开了又不买,她不好卖。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商品包装造成顾客“尴尬”的事屡见不鲜。小自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家用电器,不少厂家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只注重包装的艺术性、牢固性,却很少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考虑人们选购、使用商品时,是否方便。如某些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说明书的包装,厂家将其“关死”在一塑料袋里,使想购买的顾客先看看说明书,了解一下商品的性能、操作方法等都不行,许多商家又无开袋的习惯,顾客只好慨叹而去。事实证明,这种“谨慎”包装说明书的商品,往往没有把说明书装在“活袋”中的同类商品销量高。
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缺陷则是使用时太不方便。手撕牙咬都无济于事,非得备把小刀什么的才能“如愿以偿”。
这些事情看来细小,却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生产厂家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还应在包装的设计上尽可能少些“缺陷”,多些方便。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我身边的故事

  村长管俺“瓦上霜”
河南省淮阳县人武部齐修众
我在县人武部工作,妻子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下种田。
今年麦收后一场喜雨,家家忙着犁地灭茬种晚秋,我也赶忙向领导请了三天假,回家犁地种秋。
到家一看,妻子正忙得团团转,喂养的一头牛在这节骨眼上得了急病,住进了“兽医院”。人家都利利索索种开了,我家承包的一亩三分地还是麦茬子“站岗”。常言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这可咋办?
找找村长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村长,说了一下情况。村长问了地块在哪儿,有多少,末了却说牛也不闲,不外借。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我把老婆、孩子叫到一块,又叫来小孩他舅舅和隔壁的堂弟,拿上家伙,准备到地里多卖点力气。走到田头,我傻眼了。那地已经快犁完了,党员村长齐修敏正站在耙盘上吆喝着牲口耙地。我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村长见我笑了笑,说:“快回家拿种子耩地吧!”他接着说:“我要是昨天告诉你,你又是打酒哩,又是买肉哩,咱庄稼人得把钱花在正地方才是。再说,我是党员,是村长哩!”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都市生活

  唐山:职业介绍所遍地开花
曲若兰
职业中介组织在河北唐山市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行业,目前唐山市专业的职业中介所至少百余家。
在路南区的站前一条街上,10多家中介所连成一溜排开,每家都挂着一块红底白字的招牌,门前地上竖一两块黄色的招工广告牌,上面列着各种职业和用工条件,看起来挺醒目。
这里的职业中介所介绍的工种非常多,有钢铁、煤矿、建材等各类重工企业用工,有的招泥瓦木工,还有服务员、厨师、保姆等服务业的工作。具体划分也十分细致,如餐饮业就有包包子、揉馒头、糕点师等。各种工作报酬从二三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一位中介所的老板说,到他的中介所来找工作的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天津和河北其他地区的。因为求职的有不少是外地人和离乡农民,很多招工广告后面都写明包吃住,作为一种优惠条件列出来。
中介所,给相当一部分无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两人世界
这里是华北油田采油三厂高29—26拉油点。在这远离城市的旷野里,只有潘建新和杨义香夫妻两人。一年前,杨义香毅然离开任丘市,随爱人来这里安了家。生活虽然清苦,可他们过得有滋有味,为了油田的建设,他们愿意在此扎根。 宋学功摄


第10版(经济生活)
专栏:

国家卫生城市——江阴市。在这个花园般的城市里,街头文化热悄然兴起,每天清晨5时左右,由群众自发组成的交谊舞表演队、武术队、舞蹈队纷纷聚集在街心花园和绿带区,给卫生城市又增添了新的风采。
王加令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