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荧屏热点

  五部委联合推出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
人民战争胜利的壮丽诗篇
易凯
9月2日晚,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之际,由中宣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以磅礴的气势、宏大的规模登上人民大会堂大舞台,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强大的电波,与全国人民见面。
《光明赞》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艺术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和平民主力量的胜利,是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充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展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全民族团结的中流砥柱;同时讴歌了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崭新的精神风貌,从而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胜利的壮丽诗篇。
《光明赞》站在表现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高度,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写意的笔触,侧重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晚会分序幕、《记忆》、《血印》、《丰碑》、《光明》等部分,共25个节目。
为了强调历史的凝重感和真实性,晚会大量采用了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以及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有代表意义的音乐作品,并辅以若干当代创作的被列为“二十世纪经典”的舞蹈节目,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令人难忘的艺术画卷。入选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长城谣》、《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延安颂》等,以及前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美国歌曲《一路平安》等。
《光明赞》熔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武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炉,汇老中青三代演员于一堂。参演的演职员有1500多人,主要演员有:骆玉笙、陈燮阳、吴雁泽、彭丽媛、杨洪基、佟铁鑫、程志、么红、殷秀梅、沈培艺、吕继宏、万山红、宋祖英、郁钧剑、程桂兰、郑咏、卢秀梅等。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老战士、有代表性的老艺术家、三军仪仗队以及山东运城宋江武术学校的80名小演员也参加了演出。晚会总策划为曾庆淮、成志伟,总导演为赵安,舞蹈总监为门文元,音乐总监为刘廷禹,舞美灯光总设计为鞠艺,撰稿为凯传、张士燮。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深刻的内涵光辉的形象
——电视连续剧《乌兰夫》观后感
扎拉嘎胡
11集电视连续剧《乌兰夫》,是通过乌兰夫前半生的革命斗争生涯,表现了蒙古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走向民族解放道路的光辉历程。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解决民族问题上树起了一个榜样。11集电视连续剧《乌兰夫》是歌颂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大书,是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的一首赞歌,是在蒙古族人民中间高高耸立起来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丰碑。
乌兰夫是蒙古民族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的民族战士,也是各族人民敬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于1906年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于本世纪20年代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义无反顾地跨上了革命的征程。这部电视连续剧以《百灵庙祭》、《高原岁月》、《五月之光》等三个系列,表现了乌兰夫为党为人民赤胆忠心和出生入死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在领导百灵庙暴动、在抗日救国的新三师工作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前后,尽管遭到各方面的强大压力和反对,险些遭到敌对势力的暗算,但在他机智勇敢下,踏破重重艰难险阻,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迎来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使饱受苦难的蒙古族人民终于得到解放,赢来了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生活。
电视连续剧《乌兰夫》是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相统一,历史的真实在艺术真实的观照下,闪现出了迷人的光芒。真实是这部剧的灵魂。真实在编导者和演员的心目中颇有重量,对此始终未敢松懈。因而真实使这部剧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不论是人物形象刻画、生活环境营造、地区方言运用等方面,编导者和演员的才华得到了充分表现,无主观臆想和人为编排痕迹,一切显得自然流畅,颇有新颖别致之感。剧本没有把乌兰夫描绘成未卜先知的圣人和神人,他在艰险的革命道路上,既有革命的远大志向和胆略,又有普通人的儿女亲情,在事业上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痛苦,这使得乌兰夫的形象丰满而鲜明,逼真而亲切。全剧从始至终充满了矛盾冲突,摆在乌兰夫面前有多种人生选择,而乌兰夫一心一意所投奔的是革命道路。演员邱英三成功地扮演了乌兰夫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剧中的博彦满都、哈丰阿、特木尔巴根等人的爱国、爱民族的自强不息、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也表达得酣畅淋漓,虽然他们与乌兰夫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发生严重的分歧,但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影响下,他们终于殊途同归,与乌兰夫一道走上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导岗位。
全剧结构严谨,事件集中,通过大量生动场景环境氛围的描绘,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境界,呈现出朴实、凝重、含蓄、深远的艺术风格。全剧具有回顾历史反思历史的深刻内涵,为观众提供了开阔的思考空间。乌兰夫在新三师工作期间与老朋友该师师长白海风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在生死攸关时刻,他们两个人的情谊总是踏破“政敌”的迷雾,走向光明的前景。这在过去的影片中并不多见,这既反映了民族地区革命进程的特殊性,又巧妙地避开了生硬的编造故事。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影公司采取新举措
帮助国产片打入国际市场
西央
作为中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入手处的中影公司,近两年来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时有新举措推动电影改革的发展。该公司继试行在全国部分城市分帐发行进口片,以及和儿影厂联营,与地方电影公司建立联营之后,近日又决定成立国产影片经营部代理国产片外销业务,斥资一千万元帮助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际市场。
对此,该公司负责人认为,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应该在更广泛的地区实现其价值。国外不少电影业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即是从本土外的票房赚得的。而长期以来每年能生产出一百多部影片的中国制片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收入,寥寥无几。目前作为中国最大的影片输入输出机构的中影公司,一直只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买家。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不愿再当这样的买家。他认为,这些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经过新时期十多年来中国电影艺术家的努力,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已取得广泛的承认,这使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已具备了可能。
两年前开始的电影体制改革,使各电影制片厂有了影片的海外发行权。但囿于人才、渠道和财力的困难,制片厂实际上无力自行向海外推销自己的影片。而这正是中影公司的长处。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影公司已和海外一百个国家及地区的四百多家电影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并还在国外设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中影公司代理国产片外销,就是要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将那些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优秀国产影片推向世界。让这些影片在真正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实现其价值的同时,也使更多的人通过它们了解、认识当今之中国。
为此,中影公司决定一改过去的作法,而对外采取以进带出的买、卖原则,促进国产片外销;对内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国内各制片厂合作,代理中不收任何费用,不成交分文不取,成交后也只收取低于常规的代理费。吴孟辰说,中影公司这样做,只是想用自己的人力、财力为振兴民族电影做点实事。


第8版(副刊)
专栏:百家艺话

  “生的伟大”与“死的光荣”
——银幕英雄形象纵横谈
李西岳
首先,我要说,一个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的民族是可悲的,那么,我还要说,已经有90年历史的中国电影,如果不突现民族英雄形象,如果不讴歌英雄主义,同样是可悲的。
客观地说,在中国的银幕上,描写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影片也不乏其例:《董存瑞》中的董存瑞;《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雷锋》中的雷锋;《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靳开来;《炮兵少校》中的楚宁……这些英雄形象集中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有着强烈执著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成为几代人心中崇敬的楷模。概括地说,这些英雄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死的光荣”。如王成紧握爆破筒,高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激昂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英勇献身。楚宁大喝一声:“快闪开,我来啦!”大鹏展翅般地推开战友扑向炸弹……这些影片,编导不仅在英雄死的“壮”上大泼笔墨,也在死后“悲”上积极渲染。王成壮烈后,青松挺立,群山肃穆,雷霆万钧;楚宁光荣后,将士列队,悲歌四起,恸声如潮。可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哉壮哉!
面对悲壮,我又生发出另一种思考,难道英雄只有“死的光荣”,而没有“生的伟大”?雷锋一生为人民做好事,却偶然死于一根电线杆的倒下;蒋筑英对科研事业呕心沥血一辈子,却死于疾病猝发;梁三喜死前不是高呼“万岁”,而是留下一堆“欠帐单”;靳开来活着是一个“牢骚大王”,死因却是为战友“偷甘蔗”踩响了地雷……他们活得平凡而伟大,死得却不悲不壮,死亡的价值和意义也未必“光荣”。那么,他们算不算英雄,算不算英雄主义?的确,自我牺牲精神是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是英雄人物走向“光荣”的顶点。但我认为,死亡并不是英雄最辉煌的标记,更不是英雄的全部内容和真正涵义,因此,写英雄“生的伟大”比写“死的光荣”更难,更有其价值和意义。
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悖的,因为英雄也是群众。这就是说,英雄首先是普通人,有自身的生命过程和人生轨迹,有其性格特征、信仰嗜好、人生际遇和情感经历,但英雄毕竟是英雄,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目标,所以,才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英雄的使命。董存瑞刚入伍时动机并不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是“走南闯北,东游西转——又光荣,又体面”,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从小就有英雄的遗传基因,也不是每个动机都充满了英雄主义。他发现别人的子弹袋比自己的鼓囊,就找连长发倔:“为什么一样的八路两样的待遇?”这些描写使观众看到了英雄的成长过程,也为他将来完成英雄业绩作了铺垫。楚宁为自己的职务上不去也曾感到自卑,甚至发牢骚,尽管搞科研那么忙,但还是很食人间烟火地带老婆孩子逛公园,清早归队前轻轻吻儿子的脚……英雄的感情不仅丰富细腻,有着英雄品格和美好人性的完美统一,同时也是善于释放和表达的。这些对英雄生命过程的交待并没有使观众把他们误认为不是英雄,相反,他们大悲大壮的牺牲,却带给观众一种悲天悯人的痛惜。
我想,正因为英雄伟大,他们的生命才比常人更可贵,人们既需要英雄精神与魂灵的鼓舞,更需要英雄生命和行为的延续,让更多的英雄活下来,创造更多更辉煌的英雄业绩,用活的楷模鞭策来者,激励后人,使更多的凡人变得伟大,使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达到新的高度。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华之剑》获金盾影视奖
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华之剑》荣获公安部授予的金盾影视奖,表彰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华之剑》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的名义摄制的反映我国禁毒领域斗争的大型纪录片。本片真实地展示了毒品泛滥对我国家庭、社会和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反映了缉毒战线的工作人员的献身精神。《中华之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赞誉该片是一部“以生命换取真实”的佳作,它的成功摄制、映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岸柳)


第8版(副刊)
专栏:

  赵道英演《玉堂春》观感
周桓
艺术流派,是艺术家在博学广纳,积累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融会贯通,经广泛实践而形成的。得到广大观众首肯,自然而然地广为流传。流派,是艺术家改革的成果;是艺术家的心血结晶。流派,各具特色,各有其爱好者。京剧流派,以其异彩纷呈,争妍斗艳,使京剧百花苑多姿多彩。
近些年,创成流派的艺术家多已作古,健在的也都在古稀之年,多时谢绝舞台。流派爱好者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流派继承人身上。由此看来发扬流派是十分必要的。发扬,包括继承与发展两方面。两者不可偏废:不能限制某些已经很有艺术造诣的流派继承人,只能一成不变地固守老师的流派,如此则不会再有新流派形成;也不能督促艺术造诣尚浅和对原流派还没掌握好的青年自创新流派,这就如同催着还没学会走的小娃娃去跑,跌了跤,想走也走不成了。
前不久,江苏省京剧院主演“赵派”名旦赵道英在京举办了一场“赵派”戏展示演出。赵道英是“赵派”创始人赵燕侠女士的得意弟子,继承老师行腔委婉、顿挫分明、吐字清晰、表演活泼的特点。演唱酷似乃师,内外行观众都说她“可以乱真”。这晚演出的是“赵派”风格的《玉堂春》。“会审”出场前,幕内的一声“苦啊”的“叫板”,已经显示出“赵派”特色:音色上甜润,音质上纯正;拖音流畅,高低有致;尤其是能深刻地表达出剧中人的哀怨、悲伤,把观众带入戏里。在《会审》中赵道英通过唱、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把由于处境不同,心里压力不同的人物内在、外在表现得十分清楚,足以使观众体察出不同。而且不论以唱来回答什么样的发问,既没有脱离犯人受审的现实,又从细微处流露出人物内心的羞涩、缠绵或愤怒、哀伤。没有失态的过分,也没有呆板的叙说。演得恰到好处。陆定一同志曾赞扬赵燕侠的这出戏“与众不同,态度严肃,像个打官司的苦孩子”。这个特色赵道英学到了。唱中的抑扬顿挫、变换、优美的行腔和动人的长拖腔;特别是无论唱与念,字字送入观众耳中,不必借助字幕,也能一清二楚的特点,赵道英也学到了。正如热情的观众盛赞她:“真是地地道道的‘赵派’传人!”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壮心不已歌抗战
几十位从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老战士、老艺术家近日聚集一台,深入北京的几个区、县演出,纪念胜利,缅怀英雄。他们中有人们熟悉的女高音歌唱家管林、张越男、王昆等。至今仍活跃艺坛的田丹、陈志坚、鲁威等还重排了抗战名剧《十六条枪》。这次演出由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主办。(王一之)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抗日老战士观看《血肉长城》录像片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北京五岳文化咨询公司和广州艺宝影音制作传播公司联合编辑制作了一部抗日战争史诗录像片《血肉长城》,并作为纪念礼品于近日赠送给几十位抗日老战士。《血肉长城》采用珍贵的历史电影资料组成真实的画面,贯穿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配以深沉激昂的解说词,看后感人肺腑。(文同)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拉开帷幕
为了促进电视事业的发展,繁荣电视屏幕,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从九月一日起,举办“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本次大赛分新闻、社教、综艺、少儿四大类进行评选。采用观众投票与专家评定的方法,排出四类节目各自的名次,进入决赛,产生金、银、铜奖、优秀奖以及伯乐奖。(纪文)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海峡两岸儿童画寓言评奖揭晓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峡两岸儿童文化艺术交流,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继一九九三年“海峡两岸儿童画唐诗”比赛之后,今年又举办了“海峡两岸儿童画寓言”比赛,两岸评委从两岸初评出来的六百幅儿童画中,复评出金牌奖六幅,银牌奖六幅,铜牌奖十二幅,优选奖七十二幅,佳作奖五百零四幅,获奖作品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台北市立美术馆轮流展出。(亚文)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中华男装专业委员会成立
为提高中国男装的品位,创建中国男装名牌,经文化部批准,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于近日正式成立男装专业委员会。该会将团结国内有志于中华男装事业的专家、学者及企、商界人士及国外同仁,通过中国传统男装艺术的研究和现代流行的男装文化,以提高我国男装设计、裁剪、制作及高科技含量和艺术附加值,树立中国男装业的形象。该会将开展系统的男装设计与研究,收集与传递国内外男装信息;制定创立中国男装名牌的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男装文化。(亚利)


第8版(副刊)
专栏:迎接第四次世妇会

  京剧《北国红菇娘》公演
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新近以东北抗联“八女投江”悲壮故事为素材,排练出现代京剧《北国红菇娘》于9月2日公演。戴英录、邹忆青创造出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使八位女英各具光彩,导演任凤波、白继云构思出紧凑凝练的场景和调度唱念做舞的京剧技巧以及发挥流派特色,使一台年轻的阵容展现出一个抗战英雄的群体。(季文)


第8版(副刊)
专栏:迎接第四次世妇会

  中央电视台推出两部电视系列片
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电视台和美国黄线国际公司联合推出10集电视系列片《来自世界的半边天》;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推出9集电视系列片《春华秋实》。
《来自世界的半边天》介绍了坦桑尼亚、加拿大、约旦、波兰、巴基斯坦、德国、中国等10国妇女的生存状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她们为男女平等所做的努力。其中既有对“妇女问题”和“妇女权利”的深层次探讨,也有对妇女为生存、平等而努力奋争、妇女与社会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勾画与素描,同时还有对世界杰出女性与普通女性的访谈、介绍。
《春华秋实》以纪实采访和第一人称的夹叙夹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的女人的采访,真实地反映当今中国妇女的生存现状,表现中国妇女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品格和善良美好的情怀。(立秋)


第8版(副刊)
专栏:迎接第四次世妇会

  电视片《银梦群芳》拍成
为庆祝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部、北京电视台影视部及北京锦江西妮公司联合制作成十二集电视片《银梦群芳》。
该片以中外电影史上一百五十多部经典影片为素材,通过对世界电影中各种女性形象的分析,阐明女性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了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妇女对生活、爱情、事业与理想的拚搏与追求。这部融知识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电视片,将于九月世妇会召开之际在北京电视台首播。(夷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散花郎(漫画)夏清泉画


第8版(副刊)
专栏:

海政歌舞团新近创作排演了一台大型歌舞“金海岸风情”。这台歌舞以我国沿海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生活为题材,以祖国1.8万多公里海岸线作为一条金链,表现了沿海地区各族群众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
(文同)


第8版(副刊)
专栏:

9月2日晚上,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上空,将腾起一只巨大的白色和平鸽,这是大型文艺晚会《光明赞》中将出现的一个新颖独特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台晚会辉煌壮丽,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振兴中华的英雄气概。 成志伟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