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代表团团长吴邦国)
同志们、朋友们: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中央代表团带着党和国家的嘱托,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和各条战线来到美丽的拉萨,与西藏各族群众一起,欢度这喜庆的日子。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和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向支援西藏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
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西藏各族人民踏上了与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三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全区人民的聪明才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西藏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如今的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巩固,民族干部大批成长,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工业和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及卫生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群众开始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万里高原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喜人景象。西藏人民勤劳、朴实、勇敢、智慧,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创造现代文明,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也是当今世界的奇迹!
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年的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西藏的前途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西藏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才会温暖幸福。
同志们、朋友们,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去年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加快西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西藏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西藏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稳定和发展两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西藏的发展,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望。邓小平同志指出,“西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要“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希望西藏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到本世纪末,实现西藏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翻一番的目标,从而使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下个世纪的全面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维护西藏的稳定,是西藏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对于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为保持西藏的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各族人民一定会更加珍惜西藏安定团结的局面,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促进团结,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搞好西藏的发展和稳定,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包括西藏在内的我国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伟大变革,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和保证了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陆续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巩固,一定会引导和保证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少数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西藏人民一直非常关心。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西藏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重申:全国支援西藏的政策长期不变。今后,中央将继续从各方面关心和支持西藏,全国各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将进一步支援和帮助西藏。全国人民将永远同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同志们、朋友们,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前程似锦,作为祖国大家庭重要一员的西藏大有希望。我们坚信,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殷切关怀下,通过230多万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崛起在西藏高原,屹立于世界之巅!(新华社拉萨9月1日电)


第2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接受六国新任驻华大使国书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分别接受了六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这六位新任驻华大使是:也门大使阿瓦德、丹麦大使白慕申、克罗地亚大使斯特雷尼亚、赤道几内亚大使曼格、马来西亚大使马特阿米、沙特阿拉伯大使阿马达尼。


第2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分别会见法国和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张荣典)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分别会见了由主席弗朗索瓦·达尔库率领的法国法中—2000年协会代表团和日本日中经济贸易中心会长木村一三先生一行。
李岚清向法国客人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经贸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说,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改革开放政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这项政策。
李岚清说,发展中的中国对法国和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法中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达尔库赞扬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说,法中两国是长期的合作伙伴,法国非常愿意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李岚清同木村一三就中日经贸和文化交流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法国客人和日本客人是分别应对外友协和贸促会邀请访华的。


第2版(要闻)
专栏:

  迟浩田出访西欧三国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应法国国防部长米永、西班牙国防大臣苏亚雷斯和葡萄牙国防部长洛佩斯的邀请,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一行今天离京,对上述3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第2版(要闻)
专栏:

  庆祝越南成立50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越南友好协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招待会,庆祝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5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越南驻中国大使邓严衡和夫人,以及正在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越南文化通讯部副部长武克连出席了招待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齐怀远和邓严衡分别在招待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出席招待会的还有中联部副部长戴秉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吴铨叙等。


第2版(要闻)
专栏:

  邹家华会见泰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泰国SVG集团总裁苏拉真,希望SVG集团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预祝SVG集团与中国联合通信公司的合作取得成功。
会见后,联通公司与SVG集团签署了双方在中国建设移动通信和城市电话工程的合作意向书。


第2版(要闻)
专栏:

  人民气象事业迎来五十周年
姜春云要求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拓宽服务领域
新华社北京九月一日电(记者鹿永建)中国气象局今天隆重纪念人民气象事业创建五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到会并高度评价气象部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希望气象部门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我国人民气象事业一九四五年始创建于延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已居领先地位,并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凝聚着广大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姜春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创建人民气象事业的延安时期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广大气象工作者表示问候。
姜春云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气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要求气象部门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使气象事业发展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谈到气象服务工作,姜春云说,要坚持以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象工作在坚持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要把为农业服务作为重点。
姜春云强调,延安精神过去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现在也仍然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宝,要发扬延安精神,把广大气象职工队伍建成政治立场坚定、道德高尚优良、业务技术精湛的队伍。他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关心气象工作,帮助气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姜春云称赞气象预报的准确程度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他说,今年入汛以来,气象服务主动及时,在防汛的关键时刻,对天气气候情况作出了准确预报,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作出防汛抗旱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防灾、抗灾减灾作出了贡献。
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等有关部委负责人到会。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央代表团慰问驻藏部队
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战线代表
本报拉萨9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永华、谭道博,本报记者赵川东报道: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今天下午慰问了驻藏部队和武警、公安政法战线的代表。中央代表团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政法干警为保卫西藏、建设西藏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和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陈奎元、热地、江村罗布及解放军三总部的领导一同前往慰问。
下午3时30分,中央代表团来到西藏军区大院,受到2000多名官兵和手执花束的300多名军队子弟学校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吴邦国在慰问大会上,代表中央代表团向战斗在西藏高原上的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和公安政法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吴邦国说,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0多年前,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来,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全体公安政法干警,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胜利地完成了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自卫反击作战、维护稳定等各项任务,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西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军民、警民之间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鱼水深情。
吴邦国指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同志们肩负着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稳定西藏的历史重任。希望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与西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再立新功!
西藏军区政委胡永柱少将代表驻藏部队和武警全体官兵、政法干警,向中央代表团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几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关注西藏工作,十分关怀西藏广大军民。驻藏部队之所以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决心大力加强党政军警民的团结,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增强民族团结,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新功。我们要按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建设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使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担负起戍边卫国的历史使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第2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等参观布达拉宫
充分肯定布达拉宫的维修和保护工作
本报拉萨9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倪四义、本报记者赵川东报道:前来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团长吴邦国、副团长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兆国、钱正英、张万年和代表团部分成员,今天下午在西藏自治区领导陈奎元、江村罗布等陪同下,参观了布达拉宫。
在参观过程中,吴邦国向工作人员询问布达拉宫内的一些文物情况,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布达拉宫维修成就展。吴邦国说,布达拉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同时也是记录中华民族历史的珍贵见证,其维修和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他充分肯定了布达拉宫的维修和保护工作,并勉励有关方面再接再厉,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再做贡献。
据介绍,布达拉宫去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2版(要闻)
专栏:

  战斗在华中敌后
——陈丕显回顾抗战岁月
新华社记者贾永周志方
编者按:《战斗在华中敌后》是陈丕显同志生前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访问记。今天本报刊登此文,以表示对陈丕显同志的深切悼念。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陈丕显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过中共苏中区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等重要领导职务,在大江南北领导解放区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搏斗了整8年。
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我们访问了这位老红军战士。谁成想,这竟成了陈老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战争的伟力在民众之中。”陈丕显动情地说:“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党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陈丕显回忆说,他是1940年7月离开苏南踏上苏北的。当时苏北地区既是控制日军沿江进出的重要侧翼,又是连接我新四军、八路军的重要纽带。苏北局面一旦打开,向南可以与江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直接威胁设在南京的日本侵略军总部和汪伪政府;向北向西可以与山东、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连接。控制苏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打开苏北的抗战局面,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反复分析敌顽我三方斗争形势,确定迅速东进黄桥,开辟泰兴、靖江、南通、如皋地区。陈丕显当时作为支前工作的负责人,随新四军军长陈毅及指挥部机关,参加了这次不平凡的进军。
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对新四军的发展十分害怕,百般阻挠,调集主力向黄桥大举进犯。新四军一面呼吁和平,一面奋起自卫,于是打响了著名的黄桥决战。
谈到黄桥决战,陈丕显对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结下的血肉情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东西不过5里路长的黄桥镇,有7000居民参加了各种抗日团体,有3000多热血青年参加了主力部队或地方武装。决战前夕,男女老少都从早到晚忙于支前准备活动。黄桥镇上60多户烧饼店不分昼夜为战士们准备干粮。黄桥烧饼的佳话流传开来,成为党和人民血肉深情的象征。
1940年10月4日拂晓,激烈的枪炮声打破了决战前的寂静。枪弹、迫击炮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多处民房着火。从支前委员会出来,一路上看见群众挑着饭菜、烧饼、汤水向着激战中的东门送去。人民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光着膀子冲上去与敌人拚刺刀。7000新四军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天的激烈战斗,歼敌1.1万人,保卫了抗日阵地。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之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创建和发展,我党在江都、靖江等14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整个苏中根据地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成为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根据地与日伪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隔江相望,被敌人视为“心腹大患”。日军和汪伪政府动用上万兵力反复进行“扫荡”、“清剿”,都被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粉碎了。于是,敌人狗急跳墙,出动重兵,进行更为残酷的所谓“清乡”。
自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苏中军民展开了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反清乡斗争。当时敌人从江南运来500多万根毛竹,用3个月时间筑起一道长两三百里的竹篱笆,妄图靠这道封锁线隔开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联系。根据地人民出动10多万人次,拆毁、焚烧了这道竹篱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壮举。
人民的铜墙铁壁彻底摧垮了敌人的竹篱笆。在根据地军民的英勇奋战下,反清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944年春,苏中军民在粟裕等同志的领导下打响了著名的车桥战役。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共歼灭日军465人,伪军483人。车桥战役是抗战以来我军在华中歼敌最多的一次,被称为“华中6年抗战以来的创举”。
8年奋战,终于赢来了胜利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投降。回忆起这个胜利的日子,陈丕显心情激动不已。他说,8年间,我们新四军从江南到江北,从几千人发展到30万正规军、80万民兵,威震敌胆,屹立在华中敌后,活跃在平原湖荡,出没在崇山峻岭,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迎来了胜利。
陈丕显同志说:全国解放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抗战中同过生死的苏中人民。我总是一有机会就重返苏中,寻访那些支援过我们的父老乡亲,凭吊那些为抗战献身的先烈们。当乡亲们依旧亲昵地称呼我“阿丕老陈”时,当乡亲们一再叮嘱“不要忘记我们,常常来看看我们”时,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多好的人民啊,我们共产党人始终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呀!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组部召开农村老党员座谈会
本报北京9月1日讯王平、陈锡联、叶飞、廖汉生、杨成武、吕正操、马文瑞等老同志今天在这里与参加中组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活动的农村老党员亲切座谈。
座谈会洋溢着欢乐、热烈的气氛,来自河北白洋淀雁翎队的老队员赵波,坚持地道战的冉庄村妇联委员张景芝,来自山东的胶东民兵英雄、“爆炸大王”于化虎,武工队长、“独臂英雄”王兑一等老英雄、老模范与老领导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共忆往昔抗战的峥嵘岁月。
会后,老领导们与老党员合影留念,今天的座谈会由中组部部长张全景主持。(张帆)


第2版(要闻)
专栏:

  拉萨欢乐之夜
本报记者赵川东董宏君刘伟
9月1日,美丽的高原古城拉萨,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
夜幕在21时许徐徐降临,宽阔的布达拉宫广场上,华灯齐放,鲜花盛开,彩旗招展,喜气洋洋。莲花状的彩色喷泉把广场装点得分外妖娆,人们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晚21时30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节日之夜”联欢晚会在这里拉开了序幕。
霎时,数十支巨型探照灯照射在布达拉宫高大的宫墙上,使布达拉宫显得分外辉煌壮观;当三组名为“吉祥之夜”、“欣欣向荣”、“前程似锦”的焰火腾空而起,广场上一片欢呼声和惊叹声,这璀璨斑斓的焰火,连同广场周围无数的彩灯,构成了拉萨之夜“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图景。
56岁的藏族阿妈卓嘎,身着盛装,带着女儿、媳妇和孙子、外孙女来到广场,不停地在鲜花、喷泉旁留影。当记者问她是否高兴时,这位老人连连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在欢快的《北京喜讯到边寨》的乐曲声中,中央代表团团长吴邦国、副团长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兆国、钱正英、张万年以及自治区有关领导等来到广场,与拉萨市各族各界群众共同欢度这个美好的夜晚。
热情豪放的“果谐”舞跳起来了,悠扬的六弦琴弹响了,它与西藏军区乐团演奏的雄壮乐曲一起,汇成了歌颂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乐章。在主会场,中央艺术团与自治区歌舞团联合演出文艺节目,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表达了全国人民与自治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主题。
今日的拉萨之夜,几乎是万人空巷;欢乐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人海如潮。一些群众伴随着五彩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跳起了西藏踢踏舞。
记者在广场上巧遇古稀之年的前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阴法唐同志,这位当年走路进藏,两度在藏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望着广场上空盛开的礼花,感慨地说:“变了,拉萨的变化太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