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编者的话
坐在计算机屏幕前,我们编排着每天的报纸,就像面对着一个日新的世界。
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创造着奇迹的时代,科技的伟力无所不在。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经济的腾飞、生活的改善、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进步。建国四十六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和贯彻,我国的科技事业开始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科技工作的长足进步,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科技成果大量涌现,科技队伍迅速壮大,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领域展现出一片云蒸霞蔚的瑰丽景象。在建国四十六周年之际,我们从祖国科技事业亮丽的天空中采撷下几片鲜艳的彩霞,呈现于读者面前,望它能使大家领略到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锦绣前程
——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发展轨迹素描
本报记者温红彦
●突破高速纺丝技术难关
●纺出世界上最细丙纶长丝
●织成质轻保暖五彩霓裳
当一种由细旦丙纶长丝织就的“丝普纶”牌服装今夏出现在京城各大商场的柜台时,也许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纺织业一场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
本世纪初,被誉为“衣被天下”的土布还是中国多数人蔽体御寒的主要面料。50年代末,我国纺织业迅猛发展,棉、毛、丝、麻、各类棉纱、布匹已自给自足。70年代,普通的中国人都穿上了漂亮、挺括的“的确良”,在穿衣方面的确上了一个档次。而今,当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五朵金花”开遍神州时,由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制成功的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制品如同奇葩初绽,格外绚丽。
旦,是标志纤维粗细的技术指标,一克重纤维长9000米为一旦(蚕丝的纤度为1.3旦),旦的数值越小,纤维越细。我国研制成功的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为0.8—1.0旦,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衣用丙纶长丝。
丙纶作为合成纤维的五大品种之一,其成本低、原料丰富,但是,普通的丙纶纤维织物蜡质感强,手感生硬,穿着不舒适,长期以来,被纺织行业认为是一种中低档合成纤维品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商品包装塑料绳、编织袋、土工布以及化纤地毯等,都是丙纶纤维制品。如何将这种大路货和低档货开发成比涤纶、锦纶更好的纤维、甚至比天然纤维还好的高档衣用纤维,成为一项世界性高科技难题。
中科院化学所瞄准世界细旦丙纶的技术难点,潜心研究细旦丙纶专用切片和高速纺丝技术,纺出世界最细的丙纶长丝,并织出质轻、保暖、透气性好、卫生舒适的五彩霓裳。
1992年,国务院生产办、纺织部和中科院专家三堂会审,当场拍板定夺,将“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其制品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产学研工程第一批启动的5个项目中的第一项。1993年,化学所与北京涤纶实验厂等单位通力协作,突破了工业化高速纺丝的工艺技术难关,至去年夏天,终于纺出0.8—1.0旦的超细旦丙纶长丝,并制作出各种漂亮的服装。
至此,中国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称: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专用切片和高速纺丝技术已完全突破了工业化生产技术难关,具备了实施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技术条件。
一个月前,在中科院周光召院长的亲自推动下,化学所和中科实业集团公司携手合作,创办“中科丝普纶公司”,开拓出一条高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新途径。
一个星期前,0.7旦的超细丙纶丝在北京实验厂的纺线设备上纺织成功,这又一次令国内纺织、化纤界欢欣鼓舞。高科技的发展正勾勒出中国纺织业的锦绣前程。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为两千万农户开拓致富之路新品种推广效益达四十亿元
科技再创蚕丝业新辉煌
“梦一般的神秘,诗一般的美妙”——这是数千年来外国人对中国丝绸的赞誉。
中华民族通过自己铺设的“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贸易,迎来了中国东南沿海蚕桑之乡数千年的丝绸业兴盛。苏州、杭州、湖州、盛泽“四大绸都”名扬天下,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世称奇绝,南京云锦、四川蜀锦、苏州宋锦“三大名锦”美若云霞。当年的江东,“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日出万绸,衣被天下”。
然而,在帝国主义列强数十年蹂躏下,中国辉煌的蚕丝业一度萧条,1949年桑蚕茧产量仅为全盛时期的13.9%。
经过46个春秋奋斗,迈过8个“五年计划”,中华民族依靠科技,在人们追求穿着“回归自然”、国际对丝绸需求剧增的今天,再创辉煌。到去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80万吨,蚕丝产量超过8万吨,原料蚕和生丝约占世界总量的3/4,生丝及制成品出口创汇额达33亿美元,成为我国唯一能够垄断国际市场出口创汇的商品。
国家计委通过“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选育出18对家蚕优良新品种,作为全国第四次更新换代品种大面积推广。春用更新蚕品种与过去的蚕种相比,茧层率由20%提高到25%以上,茧丝长由1100米提高到1400米以上,鲜茧出丝率由15%提高到21%以上,净度已达到95分,彻底摆脱了春用品种单纯依靠引种的局面;夏秋用品种“新四元”、“川蚕13号”等,在解决蚕的强健性与出丝率矛盾、茧丝品质与抗逆性的平衡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目前,蚕丝业为全国1300个县的乡镇企业、2000万农户开拓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10年来,全国推广新品种总量超过6000万盒,累计社会经济效益已达40多亿元。(谢联辉周立)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传书鸿雁振翅飞
——现代科技给中国邮政注入活力
本报记者杨健
9月20日的生日还差好几天,北京军区的离休老军人孙菊生就收到战友们来自远方的祝福了。这是他们多年来形成的老习惯。以前的信件和包裹的投递哪像现在这样迅速和方便?常常是生日过完了,朋友们的贺卡还没到。于是老战友们总要提前许多天到邮局去发信,生怕误了时间。
如今打电话已经很方便了,信件和包裹的投送也基本上是准时准点,可老人们的习惯看来是改不掉了。捧着这些提前的祝福,孙老只是摇着头一个劲儿地笑:老了,跟不上形势了!
其实,孙菊生老人收到的信件只是全国每年75.2亿件信函中有限的几封,他所能体会到的邮政服务的改善,也只是中国邮政业进步中很小的一个侧面。
近年来,中国邮政正在发生着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的转变,邮政服务的科技含量正不断提高。昔日身背肩扛的重体力工人,如今正在被身穿“蓝大褂”、“白大褂”的技术工人所代替。营业柜台内,一台台微机使营业员办理各种业务得心应手,也使用户感到更加方便、可靠。
随着信函自动分拣技术的发展,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的信件、包裹分拣都已基本实现自动化,寄件人员只要在信件、包裹上写上邮政编码,机器就可以自动将函件按区域进行分送。目前,已有49套信函自动分拣机分别在32个城市服役。过去一个熟练分拣工人平均一天可分拣2万封信,而分拣机1小时就可分拣3万件,大大加快了邮件的处理时限和传递速度。包裹分拣机的使用,更是极大地改善了邮政工人的工作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最近信件上的邮戳已经由过去的圆形戳变成了波浪形,这便是自动过戳机加盖的新戳,有了它,工作人员再也不用抡圆胳膊盖邮戳了。
目前,邮政营业窗口服务正走向电子化。走进邮局,无论是特快专递邮件的跟踪查询、报刊收订、邮政储蓄,还是接寄汇款、包裹投递的编码和结算,都已实现计算机管理。以前的汇款和包裹单每经过一个邮政枢纽局都要由工作人员重新抄写誊清,现在计算机联网后,所有的信息都可由计算机传递和读取,要多方便有多方便。目前全国这样的电子化邮政营业网点已达591个,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000个,也就是说,全国2000多个县级邮政部门基本都将实现电子化服务。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两种基因导入棉株我国治虫独辟蹊径
抗虫棉研究达世界水平
本报讯国家“863”计划项目“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自1992年国内首次人工合成“苏云金芽孢杆菌”(B.t.)抗虫害基因,并成功导入棉花之后,今年又改造了第二种抗虫基因——棉铃虫消化道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并再次成功地将这两种抗虫基因构建成双价抗虫基因,并将其导入棉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这项技术并获得抗虫棉花的第二个国家。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上亿棉农的棉铃虫危害可望由此得以解决。
小小的棉铃虫,昼伏夜出,危害性极大。据统计,全国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亿元以上,每年投入治虫的农药费每亩达80—120元,令棉农望虫生畏。为此,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的支持下,经过5年的努力,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郭三堆研究员主持的这项课题,采用双链合成抗虫基因技术路线,分段合成基因片段,再将基因片段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首次合成了经改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B.t.)。经在大肠杆菌和烟草中表达后进行的杀虫试验表明,这种人工合成的杀虫基因具有很强的抗虫性。之后,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陈志贤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又将这种人工合成的杀虫基因导入晋棉7号、冀合321等7个棉花栽培品种中,获得了4个抗虫转基因棉花株系。经取样测定,有的株系抗虫效果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黄骏麒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也将人工合成的抗虫基因导入泗棉3号和中棉12号,获得了9个抗虫转基因棉花株系,其中有的株系抗虫效果在90%以上。合作单位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遗传所也获得了具有较好抗虫能力的转基因棉花株系。
据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郭三堆研究员介绍,按照“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序列,利用植物优化密码,将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导入棉花,通俗地说就是人为创造了一个新的棉花品种。由于棉株内抗虫基因的存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晶体蛋白,棉铃虫等鳞翅目昆虫只要食用这种棉花,杀虫蛋白与害虫中肠道上表皮细胞膜就会结合,在幼虫体内产生毒性,导致细胞裂解,消化道溃烂,终止进食而麻痹死亡。
在人工合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成功地导入棉花之后,为解除棉铃虫对这种单一的抗虫棉基因可能产生的抗性问题,课题组今年又完成了构建双价抗虫基因——棉铃虫消化道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研究试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产生蛋白酶抑制剂,它与棉铃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结合后,使蛋白酶失去消化作用,吃进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而饿死,达到治虫的目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基因与“棉铃虫消化道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同时导入棉花,可缓解害虫对抗虫棉产生的耐受性,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治虫作用。
目前,人工合成的B.t.抗虫基因已成功地导入长江、黄河流域产棉区的主栽棉花品种,明年可较大面积地试种示范。双价抗虫基因正在导入棉花,为彻底解除棉铃虫危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闻)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精密一号”有两层大脑与视觉
“探索号”无绳缆可入千米洋底
智能机器人开始走进企业
本报讯记者陈祖甲报道:日前,报界披露了我国一汽、熊猫、牡丹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将要建立智能机器人装配生产线的消息。这无疑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新声。
我国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如何?记者就此问题访问了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蒋新松工程院士。他说,我国“863”计划确定研究3类智能机器人,即:移动式智能机器人、水下无缆机器人和智能装配机器人。“863”计划从1987年起设立了智能机器人研究主题。中科院、高校和产业部门许多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投入这项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有的产品开始投入市场,走进企业。
他说,智能机器人不同于一般的工业机器人。那上面安装微型电子计算机,电脑的指挥使它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一定的思考能力。这样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走进人无法靠近或长时间工作的有损于人体健康的作业场所。比如,我国研制的移动式机器人,既能避开障碍物,上下台阶,还能够沿壁面爬行。这类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于核电站等核工业领域,检测放射性的程度,处理核废料。
今年,“863”计划的第一台高性能精密装配机器人在上海诞生。这台名叫“精密一号”的装配智能机器人,有上下两层“大脑”。它既管着“眼睛”,产生视觉,又管着转动“身躯”,指挥“手臂”、“手指”自由活动。其用途也就不问可知了。
谈到水下无缆机器人,蒋先生显得更加兴奋。他说,21世纪是开发海洋的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而陆地表面的非再生资源逐渐减少、枯竭。这样,就需要向太空或海洋索取资源。要想探明海洋资源就要靠水下智能机器人提供综合性的基础技术,像80年代初用拖网式探测锰结核矿那样已经不够用了。
我国已经研制出千米级的水下无缆机器人,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开始,我国的水下机器人在南海进行近海石油勘探,多次被外国公司租用。1990年,在渤海湾,我国“瑞康号”水下机器人探明了日本“玛雅8号”沉船的位置和水下姿态、腐蚀状况,为打捞工作开了路。“863”计划的“探索号”水下无缆机器人可以深潜千米,在12海里范围内活动,进行目标观察、拍照和录像,采集需要的信息和图像。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活力源于竞争
——我国高科技医疗器械研制一瞥
本报记者张羽
改革开放的春风将各种新型医疗器械带进了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它一方面给求医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医疗器械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到中国访问的国外友人说:在北京,你几乎可以找到当今世界所有的尖端医疗器械产品。在这里,我们像走进了世界医疗器械博览会。那么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高新医疗器械产品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激起了科技人员奋起竞争的雄心,近年来,他们开发出一批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高技术产品,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中低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体外碎石装置、新型人体移植材料等等。它们正在以其高水平、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而稳步夺得国内市场份额。
深圳安科公司首先瞄准了目前用于癌症诊断的最先进技术——磁共振成像,针对人体的软组织病变或肿瘤,它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精确、清晰地取得人体的断层图像。安科公司相继推出了ASM—015P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和ASM—060S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到1994年底已装备我国80多家医院,约占国内市场现有磁共振成像系统的1/3强。其图像质量和使用功能已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为此他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初,他们又及时地推出了新型的ASM—016P永磁型磁共振系统,使我国在这一技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治疗人体恶性肿瘤的现代医疗设备。它所产生的X线可以其特有的穿透能力射入人体深部肿瘤,致使癌细胞逐渐收缩、死亡。由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独立研制生产的BJ—4型、BJ—6B型和BJ—6M型医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成功地填补了国内此项空白,并已迅速占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60%以上。BJ—4型医用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第一个荣获国家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我国防科研成就举世瞩目
导弹、火箭、潜艇——技术达先进水平
遥感、通信、气象——卫星成三大系列
本报讯近年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迅速,以最新研制成功的磁悬浮载人列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成果,展示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的勃勃生机。据统计,1978年以来,国防科研系统获国家发明奖和各类科技进步奖达2000余项,大量高新技术成果注入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显示出共和国钢铁长城坚不可摧的威力。
向太平洋成功发射洲际导弹,标志着我国地地导弹系列化已走完了研制、试验的全过程,有了战略核自卫能力,随后,我军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使我国迈入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潜艇国家的行列。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使我国在核物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大型科学计算工程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相继诞生的银河仿真Ⅱ巨型计算机是我国仿真技术领域的又一大突破,其整体性能已领先于国际同类仿真机水平。在航天技术领域,以“长二捆”大推力运载火箭为代表的火箭技术、“一箭三星”技术、卫星返回式技术等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1980年以来,我国已成功地将43颗中外卫星送入太空。目前,已形成了近地轨道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和太阳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三大系列,建成了从陆上到海上的导弹、卫星综合测控通信网,具备了承担外国卫星发射与测控任务的条件和能力,其测量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确保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积极推进军转民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军工企业吸引外资1亿多美元,创汇4亿多美元,一批军工科研院所成为我国技术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已初步实现了单一军品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军工行业已能生产50多个大类,1.5万种民用产品,民品产值已占总产值的76%。所开发的民用产品涉及通信、能源、交通、轻工、纺织、医疗卫生、工程建筑等行业和领域,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程贾西平)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

用充气橡胶芯模制作空心混凝土构件,工艺简单,只需将芯模穿入钢筋笼内,用小型空气压缩机充气,待混凝土初凝时将芯模抽出,即可完成构件的成型,并可大量节省木材、水泥和钢筋。几年来,这种模具直接应用于天津新港、上海港、宝山钢铁公司等工程的建设中效果良好。
图为用于大型工程建设中空心桩、柱、梁、板等制作的充气橡胶芯模。 科文摄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和上海光机所开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图为长春应化所的科技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科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