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新疆正在腾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紧密团结,共同努力,使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各族人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
回顾40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心情十分激动,全区1600多万各族人民备受鼓舞,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新疆而奋斗。
自治区成立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茁壮成长,各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疆,各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论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人口多少,都实现了本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干部担任;83%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也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实行区域自治的州、县地方自治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本地方与维文维语、汉文汉语同时使用。自1984年起,自治区已在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先后建立了42个民族乡。
4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互相信任、尊重、互相关心照顾,政治上实现了平等,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反对分裂,共同维护祖国统一。从1983年起,自治区把每年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局面早已形成。
4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新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的经济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发展。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2亿元,比1955年增长23.2倍;财政收入28.7亿元,增长15.4倍。
自治区工业已形成了一个包括钢铁、煤炭、石油、电力、机械、化学、建材、纺织、制糖、造纸、皮革、食品、卷烟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9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90.52亿元,比1955年增长51.4倍。
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已连续17年获得丰收。199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47亿元,比1955年增长8.4倍,其中农业总产值233.78亿元,粮食生产从1984年起便自给有余,而且外调他省。1994年棉花生产已达88.2万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之首;甜菜糖产量34万吨,亦居全国之首;油料居全国第四位;水产业居西北五省区之首。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从1979年到1994年,出栏牲畜年均增长7.8%。1994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已逾百亿元大关,达102亿元,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沿边开放已形成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10.41亿美元。
与此同时,新疆的基础设施已有了巨大改观。目前,新疆铁路横贯东西,公路纵横交错,空中航线四通八达,亚欧陆地通信光缆在新疆连通。
今年又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陆续完工,同时又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陆续上马,这为自治区成立40周年增添了光彩。
为迎接自治区成立40周年,自治区把庆祝活动的重点放到了为群众办实事上。目前已基本上实现每个乡镇有卫生院,农牧区改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基本解决“无电县”,解决偏远乡镇看电视、收听广播难等具体问题。
回顾40年的历史和征程,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从1950年到1994年中央财政对新疆共补贴305亿元。
自治区40年来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兄弟省市区大力支援的结果。
我们坚信,全区1600多万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援下,发扬过去40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新疆资源、地缘优势,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一定能把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以法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各族人民开始迈进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一九五三年九月,全新疆进行了首次普选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入全面建立阶段。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新疆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决议,选举产生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同年十月一日自治区正式成立,从而也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在新疆全面贯彻实施。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告诉笔者,四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新疆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新疆每一届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的比例,都要高于其人口比例。自治区主席、人大常委会主任,各行署专员、自治州州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县的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都由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少数民族占百分之六十四。新疆少数民族各类干部也由解放初期的三千人发展到一九九四年的二十六点九万人,占新疆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六点八。
阿木冬·尼牙孜介绍说,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必须以加强法制建设作保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为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一九七九年以来,结合新疆实际,先后制定、批准、通过了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法规性决议、决定一百三十九件,使自治区的各项事业逐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这些地方性法规、条例、决议和决定,坚持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结合了自治区的实际,突出了民族特色。
与此同时,自治区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执法大检查,改进和加强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工作监督,推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阿木冬·尼牙孜举例说,近年在“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上,自治区各级人大层层实行监督,使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
阿木冬·尼牙孜还介绍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还审议决定了一系列事关新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促进了重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执法大检查,改进和加强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工作监督,推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阿木冬·尼牙孜强调,今后,自治区人大将进一步加快地方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步伐,把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加强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新疆全面、有效地贯彻执行,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李德华)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致富便民的天山路
彭文明
新疆地域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1/6。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到南疆重镇喀什1500多公里,到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近2000公里。区外旅游者仅仅走上一两个地州,便感到旅途的漫长,“不来新疆不知中国之大”的慨叹便出自他们口中。
1949年9月新疆解放时,旧中国在交通方面留给这里的只是一点可怜的家产:3000多公里破败不堪的简易公路和300多辆汽车,大多数平民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毛驴、马和骆驼。
要想富,先修路,新疆人对路的期盼更为迫切。新疆的阳光、土壤、雪水滋养了晶莹的葡萄、香甜的哈密瓜、肥壮的牛羊等诸多产品,没路运不出去,很好的东西变不成钱。
40年锲而不舍,修路不止,新疆人把公路修到戈壁、天山,修到世界屋脊,修到农村牧区,修到边防、口岸,修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现在,全自治区842个乡镇已有834个通了公路,28600公里的国道省道(其中柏油路面16800公里),30000多公里的县乡公路,在天山南北、城乡之间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为区内人员、物资的流动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新疆人不满足于有路,还要有好路。自1985年乌鲁木齐至昌吉的28公里一级公路建成后,高等级公路开始问津新疆。目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高等级公路有今年3月开工的283公里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公路和明年开工的25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奎屯全封闭高速公路。
1962年12月才加盟新疆交通运输行列的铁路,在进出疆客货运输中担当了老大的角色。铁路运输出疆物资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疆经济发展的速度,新疆不少企业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运定产。一条与内地相连的铁路线,牵动着自治区领导和全疆各族人民的心。1993年,乌鲁木齐铁路局克服重重困难,使客、货运输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21.3%,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此召开表彰大会,奖励100万元,感谢铁路部门为新疆经济作出的贡献。足见铁路在新疆经济中的举足轻重地位。
40多年来,新疆的铁路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有了长足的发展。1952年9月,天水—兰州铁路通车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继续努力修筑兰新铁路”的号令,10年后火车通到乌鲁木齐。1973年底,周恩来总理批准了南疆铁路修建方案,这条穿越天山的铁路1984年通车库尔勒。接着又修建了连接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北疆铁路和缓解老线运力的兰新铁路复线。现在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的铁路线路已有2000多公里,去年完成货运量2160万吨,开往区外的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成都、兰州、玉门,在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间开了直通国际列车。连同区内通往南北疆的线路共开行11趟列车。去年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6万余人。新疆铁路已成为人流物流进出疆的一条至关重要的通道。(附图片)
乌鲁木齐航空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新疆农民有了科技意识
王春华
通过多年来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新疆农民的科技意识已经被唤醒,新技术在新疆农村的推广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农民依靠科学技术致富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尉犁县如今已成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植棉大县,但在1983年全县只有2000亩棉花,单产只有20公斤。正是那一年,新疆开始推广地膜植棉新技术,农民望着白花花的地膜,闹不明白它怎么能增产,死活不接受。县上无偿提供地膜,免收机耕费,可到了铺地膜的时候,农民竟躺在拖拉机前说:“要铺,你们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吧。”
1991年,棉花生产的“矮、密、早”技术开始推广,农民不拒绝也不主动,很多人表示说:“先看看别人的,明年再种。”结果这项技术的推广用了3年时间。 1995年,棉花生产的第二次白色革命——机铺宽膜植棉新技术波及尉犁。这次农民不再推辞,主动要求种植,2.5万亩宽膜棉的种植计划顺利完成,播种完一结算竟然超额了3000亩。
在众多科技意识已经觉醒的农民中冒出了一批科技精明人。新技术、新品种一到,他们最先使用,成为科学技术的最先受益者,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 巴州和静县维吾尔族农民马木提就是其中的一个。几年前,他在开垦30亩果园的同时,把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请到了家里做技术指导,结果他的果园成了示范园,他也因此获得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的收益。今年他被和静县授予“十佳致富能人”称号。当记者问起致富的秘诀时,他用流利的汉语说:“我总是先用新技术,所以就先富了起来。”
还有一些农民,他们不仅仅局限于一两项新技术的使用,他们开始大胆地向土地投入,以期得到高效益。
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农民白光今年承包租赁了350亩地种哈密瓜,全部采用双膜小弓棚新技术。加上拉电线、打井、使用地膜、化肥,他的350亩地总投入达50多万元。有人给他估算过,他的收益将是以百万元为单位的。
“科学技术一旦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这句话在新疆农民身上得到了验证。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迈向农业大区
徐军峰
新疆的棉花、长绒棉、菜糖、啤酒花、枸杞、番茄酱总产均居全国第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6,其中高原山地和戈壁荒漠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和1/3。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族农牧民在高山和荒漠边缘建起了500多块绿洲,拥有4700万亩耕地,7亿多亩草原,7700万亩林园。耕播机械化程度达85%,农业科技含量40%。
去年,新疆农牧业喜获第17个丰收年。棉花总产82.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甜菜299.24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糖产地;肉类总产量增长9.1%;粮食总产666.17万吨,是西北每年调出粮食最多的省区;油料总产达50.76万吨,人均31.4公斤;人均瓜果120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新疆主管农业的副主席章恒在与笔者的笑谈中,一语道破了新疆农业高速发展的奥秘:“一靠投入,二靠科技,三靠市场经济。”
新疆历届人民政府都重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据统计,仅水利建设一项,全区累计投入已超过100亿元,修建水库480多座,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5580万亩。
借外资发展农业,是新疆农业的一大特点。目前,新疆引进外资发展农业已超过3亿美元。在新疆南部,正在实施的“塔里木农业灌排及环保”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外资项目之一,总投资11.07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25亿美元。
机械化是新疆大农业高效益生产的优势。拥有农机总动力609万千瓦,拥有37万台农用拖拉机和与之配套的作业机具,拥有26架农用飞机和5000多台收割机械。“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镰”,在新疆大部分农村已成为现实。
科技更是为新疆的农牧业腾飞插上了金色的翅膀。新疆每年有1300多名农技人员下乡,区、地、县形成三级丰产技术承包集团。精耕细作、模式栽培、推广良种、培肥地力、综合防治、节水农业等六大主体技术已在新疆13个地州全面铺开。
目前,新疆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550万亩,年增粮食一亿公斤。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和新疆军垦型的育成,使羊毛的总产量增加了35%,年增效益1.5亿元。绒山羊的培育,使新疆羊绒总产值增产80%,年增产值1500万元。
市场经济使新疆1600万人口的小市场与全国12亿人口的大市场和周边国家的国际市场接轨,多年来新疆农牧业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
为满足新疆农牧民走出绿洲的迫切愿望,新疆在建设大交通、大通讯的同时,还专门抽数十亿元资金修建了县乡道路、口岸公路,增添了农村通讯设备。并在全疆各地兴建了160多个粮油、棉糖、瓜果、活畜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与遍布天山南北的1200多个农村集贸市场构成新疆农副产品的销售网络。
现在新疆不仅棉花、粮食、食油、菜糖、羊毛、皮张成了全国客商的抢手货,而且面粉、白糖、玉米、活羊、瓜果等农畜产品还销到了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和中亚各国。这不仅为周边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也为新疆农牧业走向国际市场闯出了一条新路。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农垦人”的贡献
吴国平
作为全国最大的农工商联合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不断开拓和发展土、特、名、优产品的生产。分布在天山南北的172个农牧团场,是兵团特色商品的生产地。当年垦荒造田,种稻植棉的“农垦人”,根据西北内陆干燥少雨,日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特殊地理气候,种起了杏、桃、苹果、葡萄、红枣、瓜等,逐步发展起万紫千红、甜蜜诱人的水果产业。目前,兵团所属团场和连队,几乎都有自己的瓜果生产基地,“金黄后”甜瓜及各种品名的西瓜;“元帅”、“红富士”苹果和无核白葡萄等,色泽艳丽、含糖分高,成为跻身市场的拳头产品。尤其是南疆各团场生产的久负盛名的“库尔勒香梨”,皮薄清香、汁多甜脆,一直成为中外客商的抢手货。1993年与1994年,梨的出口量就高达7900多吨。
在准噶尔、塔里木,各垦区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各领风骚地生产出了土特产品。紫色的薰衣草,在伊犁河谷的农四师,尤其是在六十五团,连片成畴,一望无际,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这个团生产的薰衣草精油,香味纯正,曾在全国天然香料评比中夺冠;晶莹剔透滋补健身的枸杞,在各垦区尤其是在博乐的八十三团,红透了半个天。近年来,除了集体种植外,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枸杞,每年产量在1500吨以上;在塔里木垦区,先前自由出没于野草河滩的马鹿,经人工驯养,成为“摇钱树”。去年,农二师饲养的8000头鹿,其鹿茸几乎全部出口,创外汇1500多万美元。目前,塔里木马鹿已发展到1.6万多头,是我国最大的马鹿基地。
此外,兵团还利用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水产、矿产资源,发展棉织、毛纺,皮革制造,渔业养殖,矿产开发等生产。管理着两大水库,水面达2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水管处,不仅养鱼,近年还从内地引进牛蛙、蚌、虾等稀有水产,栽植了莲藕、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使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出现了江南水乡独有的风貌。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草原上的定居点
陈砚
8月的新疆巩乃斯草原,花繁原茂,成群的牛、羊、马群游动在碧绿的草滩上,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宛如舞台天幕上的一幅田园牧歌图。
新源县委书记董长明和我们沿着新修的环城路驱车向阿热勒托别镇杏花滩牧民定居点驶去。眼前是一排排砖木结构的牧民住房,大部分都粉刷一新。雪白的墙壁在日光下直刺人眼。顺着平坦的沙石路,我们来到牧民卡努玛克巴依家。五间砖房修饰一新,女主人在地下洒了水,卫生香味弥漫在空中,屋里有电灯、收录机,盆栽的鲜花正开得火红。哈萨克族的饰物、挂毯把墙壁装点得绚丽夺目。卡努玛克巴依1991年定居,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这套住房。喝着喷香的奶茶,吃着女主人烤制的热馕,他如数家珍般地和我们聊起来:“我种了30亩小麦、玉米,还买了拖拉机。以前有27头牲畜,现在马有17匹,牛23头,羊100只。去年育肥50只羊,赚了2万多元。”
董长明介绍,定居后的牧民到4、5月间就把牲畜赶至夏牧场,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天然草场放牧。到9月底,又回到定居点。冬天,人有住房,畜有砖木结构的塑料暖圈,牲畜死亡率大大降低。每户牧民都种有50亩饲草、饲料地,育肥50只羊,养5头奶牛,培育50只冬羔。新源县采取自筹资金的牧民定居办法,统一规划出定居土地,又有技术人员指导牧民种植牧草、口粮和经济作物,彻底改变了定居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全县已有94%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半定居。共建成围栏草场46.74万亩,灌溉草场42.5万亩,人工草场11.63万亩。
在新疆,像新源县这样的牧业大县有好几个。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福海县、布尔津县、富蕴县的牧民定居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晾制葡萄干。 宋士敬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坐上“马的士”赶巴札(集市),是喀什街头的一景。 宋士敬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