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黄河·珠峰·凤池
——读《陈云》画册
程代熙
翻开《陈云》画册,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幅黄河的鸟瞰图。那蜿蜒曲折的黄河就像一条蛟龙,时而劈开两旁的高山峻岭,穿出峡谷,时而又呼啸着冲上黄土高原,再飞落而下九千尺。
黄河的这个形象,可以移来比喻陈云的形象。他从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他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虽百折而不回。
画册里收入了陈云同志1925年时的两张珍贵的黑白照片,其一是这年9月,他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执行委员们的合影,他那时才20岁,是这个职工会的委员长。陈云同志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从那以后的大半个世纪里,不管是投身工人运动,从事秘密的农工运动,或是在中央苏区,在长征途中,在宝塔山下,在松花江畔,在南满,在长春,在沈阳……以及在建设新中国的年代,陈云同志无时无刻不是在为实现人类的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
画册里有一幅陈云同志的彩色大照片,他正在中共中央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做报告。在报告结束时,他高呼:“社会主义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使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感到精神振奋,心情十分激动。
《陈云》画册里的500余幅照片,就生动而形象地映出了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陈云同志光辉一生的历程。
画册的最后,是一幅巍峨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俯视图景。悬崖峭壁,傲岸峥嵘。珠峰笔插霄汉,直指天庭,“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那里没有飞鸟,没有草木,也鲜见人迹,只有常年不化的冰雪。喜马拉雅山虽然每天都受到风暴的袭击,时时都有雪崩发生;但是,它却始终矗立在那里,没有任何力量能撼动它一丝一毫。坚定不移,就是它的性格。陈云同志就具有这样的性格。
在画册里,收入了陈云同志1958—1962年间的照片59幅,其中,1958年的有15幅,1959年的有19幅。我们知道,1958年是所谓的“大跃进年”,工农业生产战线“浮夸风”、“共产风”刮得天翻地覆。相当多的人,主要是一些各级干部,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把主观想象当成客观现实,想一步登天,一步跨进共产主义。在这个时候,陈云同志不受这种情绪的干扰,他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收集第一手的材料。第二年,即1959年,从3月到7月,他又先后到桂林、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和长春等地进行调查研究。这一切,在画册里都留下了他鲜明的身影。
中国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之后,陈云同志也进入了生命的晚年。这时,他考虑得最多,甚至使他寝食难安的问题,就是培养、提拔、使用中青年干部——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陈云同志80岁那年(1985),他书写了一张条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见画册第300页)。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陈云同志的条幅,虽然借的是古人的原话,但诗意却是两个天地,因为陈云盛赞的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后继有人。他相信年青的一代会比他们那一代干得更出色,成绩会更大。所以,他在条幅上特别写上这样一句——“后来居上第三梯队”。
在画册里,还收入了陈云同志的另一条幅(两张),书写的是郑燮的一首七绝:“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相扶持。明年更有新生笋,十丈龙孙绕凤池”(可能版本不同,有三字与另本相异)。这是陈云同志90岁时写的。
《陈云》画册,内涵精深,不是这篇小文所能述说的。这篇读后感,聊表我们对这位历史巨人的追念之情。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瓜分名家
梅桑榆
一个像西瓜一样令人垂涎的东西,闹得一伙人你争我夺,不可开交,结果只好像切瓜一样切成数块,分而享之,是为“瓜分”。古人造出如此形象生动的词汇,真令人叫绝!而今一些出版社争相编选出版名家的作品,也不妨称之为瓜分也。
近几年,现当代名家的散文随笔行情日益看好,于是乎一些出版社一哄而上,大出特出散文、随笔、小品文集。所憾数年前已有一两家出版社慧眼独具,出版了此类文库与丛书,几乎囊括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有文学巨擘的作品,不仅编选精当,容量颇大,而且价格低廉,使得醒悟较迟的出版社无法再走其老路。但路是人走出来的,后学们可以改头换面,可以增减篇幅,更妙的办法是将名家的作品零打碎敲,或分门别类地混编,或与二三流或未入流作家的作品杂凑。好在大师们已经作古,无论怎样编选,他们也无法提出版社的意见。结果各种经过乔装打扮的选集争先恐后地进入市场。
读者若走进一两家书店就会发现,书架上的散文、随笔选集真是琳琅满目,花样繁多:或曰丛书,或曰大观;或曰系列,或曰文选;或曰精粹,或曰丛编;或曰文丛,或曰经典;或曰文库,或曰精选……虽名目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多要冠以名人、名家、名士等词。而其内容则大同小异,充其量只是在分门别类上玩些花样:你编“社会世相”,我选“人生情趣”;你选“吃喝玩乐”,我编“逸致闲情”;你编“山水游记”,我选“情书家训”……你曰“隽语”,我曰“美文”;你曰“诗意”,我曰“温情”……至于被编选的次数,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大概可并列为排行榜第一。而所编篇什,大多相同,只是数量有别而已。被瓜分的名家,其作品就仿佛一盒积木,被选家堆来搭去;又如魔方般被编者左拼右凑,倒仍不失其原装原色,而那些与二、三流作品混编杂凑的选集,未免有搞搭配之嫌。在此类选集中,那些并非名家的作者戴上了名家的桂冠,而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等却成了几块招牌或是一种点缀。
瓜分名家的办法,并非仅编选一种。有的将名人的散文拆开切碎,再用自己的文字将其串起,按时间顺序编排以充作该名人的传记,分门别类编排以充作名人谈人生的专集;有的专写名人的癖好,有的专写名人的轶事,或写名人的头发,或写名人的脚,或写名人的袜子,或写名人的鞋……琐琐碎碎,不一而足。当然,更多的则是写名人的私生活,写名人的爱情,写名人的婚姻……然而不论瓜分名家的方法如何,有名家作品、与名家沾边的书,定价大多很高,一本二三百页的书,有的要几十元。
这些重复出版,良莠杂凑、优次混编的选集,以及种种写名人趣事、琐事、情事的书销路如何,无法去做调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吃亏上当的乃是广大读者。


第10版(书评)
专栏:

  风采与境界
周溯源
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院士风采》,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画册。她采用国际流行的大12开本,全书360面,用157克进口亚光铜版纸印制,精装硬封。每位院士一幅大型艺术摄影照片,加配一幅本人的题字手迹,并设有中英文对照的院士简介(共计291位),展现了为古老中华带来现代文明之火的科学家们的辉煌业绩和人生风采,反映了他们终生追求的理想,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赤子之心,他们身体力行的治学座右铭和人生格言,为探索自然奥秘、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画册由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写序,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主编,侯艺兵摄影并征集题词。江泽民主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题词,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与厚爱。这部画册的出版,既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也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画册收录了卓越的科学家,他们中有我国现代科技的开拓者和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例如,有的院士被称为中国的“儿科之父”、“火箭之父”、“两弹元勋”,有的被誉为“数学大师”、“设计大师”,有的发明了为世界公认的“陈氏定理”、“吴氏通用理论”,有的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指导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等。
院士们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品德学风等方面,境界高尚,堪称楷模。画册中收入了一些院士们的题词手迹,使人们窥见了他们的情怀和多才多艺。
青年摄影家侯艺兵,寻踪采访了291位院士,为他们留影写真;同时,征集院士的亲笔题词,汇编成这本大型画册,成功地塑造了科学家的群像,刻画了一代学者的精神风貌,从光与影和时与空的交叉点上,把握、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画册中诸多的传神之作是作者用“心灵的眼睛”感受后凝固的结晶,饱含着作者对被表现者的敬重和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这部画册,是科学与艺术的成功结合。对作者来说,其艺术创作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院士风采》,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读与思

  读传感怀忆夏公
荒煤
一口气读罢《夏衍传略》,感慨万千,不禁要呐喊一声,呼吁一下关心文化事业的同志们,特别是青年文艺工作者都来读一读这本传略。
作者周斌同志用质朴的文字,简明扼要,充满热情地为夏公刻画出一幅真实生动的肖像,的确为夏衍这位世纪同龄人坎坷曲折的一生作了鲜明的概括。书名叫做传略,但书中对夏衍一生向往和追求真理的历程,在各个革命时期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以及他所作出极其丰富宝贵的贡献,却可以说是详而不略。
我认为,这本传略很有特色。
首先,传略非常清晰地概述了夏衍人生的道路,特别是投入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于家庭和社会的演变和动荡,受到“五四”运动新潮的影响,抱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幻想在日本留学,学化工专业,却又热爱文学,逐渐参加革命运动,终于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遭到失败之后回到上海。不久,就在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夏衍于5月底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入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的前列。这说明夏衍这位世纪同龄人的思想发展,完全是随着中国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步前进的,不是由于某种偶然的机遇和因素。
也正因此,夏衍一旦投入党的文艺事业,忠心耿耿,战斗不息。在左翼十年文化运动的创立到蓬勃的发展,从文学运动,逐步扩展到戏剧以至电影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团结爱国民主人士,使得30年代新文艺运动得到历史上空前的发展和繁荣。30年代的文艺运动为中国新文艺运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这个光辉的历程中,夏衍不仅是实际工作(后来以戏剧、电影为主)的领导人之一,而且还亲自参加了文学、戏剧、电影的创作,留下了《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狂流》、《春蚕》等许多优秀的作品。至今也仍然是新文艺史上的传世之作。
新中国建立之后,夏衍为促进创作繁荣,提高质量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传略对夏衍在各个革命时期的多方面的创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剖析,给予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评论,这是构成传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夏衍从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开始到90年代,一直是文艺界一位重要的领导人,但他也从来没有放下笔来,完全放弃创作,他仍然是一位勤恳的作家,在报告文学、杂文、小说、戏剧、电影创作中都有重要的收获。也只有还夏衍以作家的原来面目,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夏衍的全貌。
当然,传略也特别概述了从抗战开始,夏衍开始了长达12年的办报生涯,从国内到香港、南洋等各种困难条件下从事新闻事业的经历,写下了无数的短评、随笔与杂文。
现在还不能精确地计算出夏衍笔下究竟留下了多少文字,因为在办报生涯期间,他随时提起笔来写下无数的短评、随笔、杂文至今还没有汇集起来,然而这大都是通过党的喉舌所发送出来的党的呼声。
然而,我们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难道对这种奇特的“夏衍现象”不应该进行一些更深刻的思考么?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不应该认真、深入地思考、研究一下这种奇特的“夏衍现象”么?
从这位与世纪同龄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夏衍毕生战斗的坎坷经历来看,我们党究竟如何正确评价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和作用问题,如何培养、信任党内外专家,尊重艺术客观规律,重视并科学地领导文化事业的问题;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繁荣创作,向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而文艺创作千姿百态,丰富复杂,因人而异,党在强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前提下,怎样坚决尊重文艺客观规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问题……等等,还不能说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完全解决了。研究这些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觉得,这本《夏衍传略》值得一读。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人书事

  读书,亦须“读”人
胡德培
王火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战争和人》,现在已被人们广为流传和称赞,但知道王火的人,更常常称赞他的为人,称赞他的精神和品格。
《战争和人》这部著作实在来之不易。
如果从最初说起,50年前,王火是亲身经历过八年伟大抗日战争的。他和他的一些亲属,对抗日战争大都有多方面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40年前,新中国成立不久,王火就开始了搜集资料、构思小说,花了10多年业余时间,写出了一部12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本来已被一家出版社审阅通过,准备出版,可是,没有想到,20多年前,却被一场“文革”的狂飙卷得原稿尽失。
今天,有报纸称赞他为“现代谈迁”。这是说他受到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谈迁精神的启迪。原来,谈迁55岁时巨著《国榷》丢失原稿。他虽然伤心却不灰心,竟然又花了整整10年时间重新写出了108卷的史学名著《国榷》。那年王火也正好55岁,他毅然决定重新搜集资料,重访苏州、南京等旧地,重新构思和写作这部小说,做起来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更不容易的是:当王火写好小说第1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候,为了写好后两部作品,他再下决心,全家从多年生活的山东迁入四川,以便就近旧地重游,实地调查了解抗战大后方四川各地的民情风貌,以唤起他当年生活的更多感受和回忆,以丰富他对许多事物的实际观察和体验,使创作的激情更饱满,形象的感受更具体、更真切。这个决策,这种努力,无疑对王火《战争和人》在激情和理性的融合与深化,在创作艺术上是起了催化和促进作用的,对小说成功是增添了光彩的。
现在人们交口称赞,后来在文坛传为佳话的还有一件事:那是王火写完小说第2部《山在虚无缥缈间》不久,为了去救一位掉下深坑的小女孩,自己撞伤了头部,后来造成了左眼失明,而右眼也只保存了很差的视力。就在这一只有白内障并老花了的右眼支撑下,他写得很累、很苦,经常眼部疼痛,身心疲乏之极,眼前白光闪烁,以至模糊一片,而小说中的一些悲惨故事又不断使他心情沉重、激动万分。这样,他仍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小说第3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写作。
今天,我再读《战争和人》,常常便陷入沉思。王火写作这部小说的数十年经历,不正是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抗战精神和抗战品格么?不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民族品格么?
因此,我深深地感到:读作品,自然可以了解作家。同时,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作家,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我们读书,亦须“读”人;书是人写的,人是书的精魂。


第10版(书评)
专栏:

  创造的艰难与辉煌
孟丁山
举世闻名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过了4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占祖国版图1/6的土地上,建起了176个农牧团场和近700个独立核算的工交建商企业。它不仅是新疆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稳定新疆的强大力量。40多年来,兵团人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不断地升华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创造了一种极为可贵的兵团精神,塑造了自己扎根雪山大漠,面对国门国墙的大无畏的兵团形象。1994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集《艰难与辉煌》就是兵团精神和兵团形象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兵团精神?什么是兵团形象?《艰难与辉煌》全书17篇文章30余万字都在形象地回答着这个问题。《张仲瀚与你我他》回答得最集中、最典型、最具有普遍性。张仲瀚曾经是兵团政治委员,是220万兵团人的排头兵,在他身上凝聚着兵团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青年作家王刚用现实的立场、历史的眼光,审视了兵团三代人的经历和生存状况,通过张仲瀚的经历再现了兵团人社会人性的崇高美和社会人生的悲壮美,读来催人泪下,使人振奋。老作家孟驰北的《胸怀、气魄、品格》形象地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缔造者王震将军在50年代初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发展军垦事业对知识分子宽容大度的大将气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仍不失为今人的楷模。中年作家丰收的《大地有记忆》则以兵团人挺进大漠,人进沙退,变沙漠为绿洲的伟业为载体,塑造了一批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爱绿如命,敬业忘我的干部和普通农工的光辉形象。陈建中的《超越》、张学民的《泥土中的追求》、刘岸的《神圣的事业》等,描绘了兵团科技战线上的英模和培养科技英才的事迹。
“改革、发展、稳定”是当今中国,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生活的主流。突出地表现兵团人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大有作为,才能使文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才能表现出220万兵团人的命运、追求和境界。《艰难与辉煌》的17篇作品中,2/3是以新时期为背景,写了兵团人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王正的《艰难与辉煌》写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带领职工鼓动着沉重的翅膀,艰难地腾飞的四位团长。虞翔鸣的《陇东人李金昌》、江东浦的《冷暖人生》表现了改革者的艰辛和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境的大趋势。东虹的《西部酒神曲》则描绘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兵团所属的伊力、奎屯、五五、楼兰四大酒厂的领导、专家和工人们使自己的美酒佳酿屡获国际金奖,走向北国江南的盛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华民族始自西汉的屯垦戍边大业的历史延续,是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占国土1/6的西部边疆实行垦边防边的伟大创举。“屯垦戍边”是历史赋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可分割的两大使命。郭培中的《西疆国界山》以祖国西陲巴尔鲁克山兵团边境团场的生活为载体,真诚地告慰人们,以孙龙珍烈士为代表的220万兵团人,是共和国西部边境永不移动的界碑。尹平的《西天一剑》则写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兵团第二、三代人组建的一支武警部队,在天山南北茫茫大漠中管押、改造全国各大城市严打后被判重刑的犯人,在自然环境极其严酷的条件下,默默无闻的为共和国分忧解难的英雄事迹。读了以上两篇文章,就会使人深刻地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那个“兵”字的真正含义。
报告文学《艰难与辉煌》既避免了人们常见的那种只有报告(指纪实性)没有文学(指文学性)的倾向,也避免了用大量枯燥的数字去倒读者的胃口的毛病。入选的作品大都是开掘人生,启迪情智,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有绚丽的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
历史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多年的岁月抽象为一个概念——“艰难与辉煌”;文学家们把它物化成了这本书——《艰难与辉煌》;您想透视兵团三代人魂铸边关的高尚情怀吗?请读——《艰难与辉煌》。


第10版(书评)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李准的文艺评论集《繁荣与选择》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套“当代名家散文精品文库”丛书。丛书包括15位当代著名作家的散文自选集。丛书中的作家,有著名小说家,也有散文家,手法各异,丰富多彩。
△瓜田主编的“幽默5分钟”丛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50多万字,共6册。
△钱小惠的报告文学集《独臂厂长》由西苑出版社出版。
△《朱光斗快板选》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央珍的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汤世杰的长篇小说《情死》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索峰光的报告文学集《大写的女性》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尧山壁的游记文学《漫游美利坚》和《逍遥游》分别由工人出版社和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元丰、王元著长篇小说《心役》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草原深处的情愫
张怀恩
有人说过,散文是一扇精美别致的窗户,是作者心灵感受的倾泻,是作者思想涌动的坦露。
《月出之光》的作者乌力吉是一位蒙古族领导干部,公务繁忙,然而几十年不懈坚持创作,借着月出之光研墨展纸,染笔挥毫,记下社会的进步、发展,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
文丝如心思。作者在这册散文集中,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与大众沟通,坦露自己的思想。责任就有一个:他是祖国、人民、党养育成长的儿子,他要把自己的炽热情感奉献给养育他成长的大地,“以报效养育我的祖国、党和人民”。全书分四辑:《智慧之光》、《故乡之情》、《建设之歌》和《天涯之旅》,最长的不足4000字,短的则只有四五百字。
在《故乡之情》一辑中,作者热情描绘了内蒙古大地的一草一木,众人众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大草原的历史、风习、文化背景,历历在目。作者的笔触随着他的足迹可以说走遍了内蒙古的千山万水。从出生地“代钦塔拉”(汉语意英雄的草原)到“蓝天、绿地、白雪”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从“乌兰泡”的小山沟到“青山名珠”的呼和浩特。景物从元宵灯火到成吉思汗庙;从海拉尔松到乌来盖花……作者不仅写景,写人,而且叙事,抒情,笔锋炽热,情感至诚,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丽大草原的文明富裕,安定团结,及作者心系基层和人民群众相濡以沫的份份真情和深情。在《乌来盖花》一文中,作者写到:草原上的“半边天”就像乌来盖花一样,健壮,纯朴,干练,俊俏。草原妇女所承担的里里外外的活儿要比男人多,生产、生活的巨细之事,多半由她们承担。乌来盖花就是草原妇女和草原母亲的代表和象征。细微之处见情感,作者用纯朴的语言讴歌勤劳、善良、奋进的草原人民,顺笔成章,也是他的情感的真实流淌。
《建设之歌》、《天涯之旅》二辑,可以说是经济散文、时事散文的创新和拓展,是一种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的历史书写。作者解放思想,学他山之“识”,把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融于自己的思考中,这二辑散文是作者政务的一个缩影,是内蒙古大地改革开放奋勇前进的一个折射。“双翼神马”——包钢;“展翅”的天鹅彩电;“环球卡盘”的名牌效应等等,作者把内蒙古经济发展作为第一己任时时着想,时时入笔,丰富和拓宽领导全区建设的才干。而《天涯之旅》更是清风扑面,精妙动人,直迫人心。作者把世界和国内先进的东西经过加工、思考、过滤,结合内蒙古实际作了大胆而实事求是的引进和引用。充分表现了觉醒了的大草原人民,不甘落后,顽强拚搏,立志追上发达地区的雄心。流贯于作品中的这种宏大向上的奋发力量,正是目前我们民族和国家不断强化和弘扬的当代意识的核心。
《月出之光》从平常事、平常人中表达作者一种平常的心情和独特的感受,读来入情入理。在散文集中,作者的思想兴奋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科学和实践的丰富而成熟。
(《月出之光》,乌力吉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小城“大书店”
新疆建设兵团农10师所在地北屯市,是一座军垦新城,地处我国最北疆。这个边疆小城,最漂亮、最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四层楼的新华书店。小城市大书店,吸引了来访者的兴趣。 叶于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