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

  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
科学技术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关键因素
本报北京9月18日讯记者李新彦、杨明方报道:今年6月底、7月初,鄱阳湖、洞庭湖地区相继突发洪水,灾情牵动中南海和全国人民的心。我国第一次将国际上首例研制成功的“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投入灾情监测,灾区遥感图像被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地面指挥中心,数千里之外的指挥员对水势涨落、灾情大小也了如指掌。
面对此情此景,一些“老水利”深有感触:50年代发水,县委书记骑着毛驴趟水踏勘灾情;60年代靠着吉普车星夜兼程查看水灾;70年代还只能通过手摇电话机急促的铃声通报水情;80年代,人们已能借助飞机航拍照片了解水势;90年代的今天,“飞机—卫星—地面”遥感图像传输系统则使人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指挥若定。水灾监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便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突飞猛进的缩影。
这种令人称奇的空间遥感技术,就是我国科技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个层次,即高技术开发工作的成果之一。
80年代以来,我国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三个层次的总体部署:第一个层次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作,主要有国家就重大课题组织科技攻关的“攻关计划”、促进农业科技化的“星火计划”、把重点科技成果推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推广计划”以及农业部、国家教委分别实施的“丰收计划”、“燎原计划”等;第二个层次是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工作,主要有跟踪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的“863计划”、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火炬计划”;第三个层次是为新技术、新发明提供“保证、先导和源泉”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有集中科教优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开展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的“攀登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这一系列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对提高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科技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令世人瞩目。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出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部分行业和领域中,我国的科学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统计,从建国到1994年,我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近40万项。科技成果的实施应用率从改革开放以前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每年的新成果为国家增收节支近300亿元。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优秀发明和科技成果获奖。1979年—1993年,我国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近万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2265项、自然科学奖527项、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179项。我国“六五”和“七五”计划获得国家奖励的科技成果累计取得经济效益为2800亿元。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值中的比重,已由“六五”期间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
在农业方面,通过培育、改良、推广新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合理施化肥和农药,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我国粮食总产量从建国前期的1321亿公斤,提高到1994年的4500亿公斤,单产从70多公斤提高到260多公斤。“籼型杂交水稻”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等科技人员发明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良水稻新品种。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农业第一项技术转让给美国,现已走向世界五大洲。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继60年代我国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之后,多种核糖核酸结构合成和测定、正负离子对撞、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若干人工智能晶体的理论和实验发现、微分动力系统等数学理论研究、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等研究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学家对东亚大气环流、成矿(成油)理论、中国植物和动物分类编目等研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资源勘探开发、自然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面临的与人口问题相关的农业、医药、卫生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了道路,也为世界科学技术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科研成就硕果累累,来源于科技战线人才济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年来,我国科技队伍成百倍地迅速发展壮大。1949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万人,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不超过500人,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只有30多个。到1994年底,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58万人,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有241.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2.9万人,成千上万名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如群星灿烂。全国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发展到5860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增加到3000多个,大中型企业办科研机构猛增到11656个,这些已经成为“科教兴国”的坚实基础。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与奥地利总统会谈
指出中国愿同奥地利保持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本报北京9月18日讯记者廖先旺报道:今天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与来访的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举行了会谈。
江主席说,当前中奥关系总体上发展顺利。中奥两国分处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相距遥远,国情差异很大,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不相同,但中奥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存在突出的困难问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近年来,双方政治往来日益增多,特别是高层互访频繁,两国总理已经进行了互访,总统阁下的来访将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发展势头很好,科技、文化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也很活跃,我们对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感到高兴和满意。
在展望两国关系时,江主席指出,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奥建交25周年,我们愿意同奥地利政府和人民一起,继续保持并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欢迎更多的奥地利政治家访华,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中奥经济互补性很强,奥地利工业发达,不少领域技术先进、富有特色,我们欢迎更多的奥地利企业家到中国投资,参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希望奥地利工业企业界在价格、金融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并加强两国在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我们也欢迎两国在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不断充实合作的内容,使之更富有成效。
江主席强调,只要中奥双方严格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两国关系就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克莱斯蒂尔总统说:“我这次访华的代表团十分庞大,包括人数众多的经济界人士,这说明我十分重视这次访问。明年是奥中建交25周年,这些年来,奥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奥地利在许多领域有着优势,两国合作还有发展的潜力。因此,随我来访的经济界领导人将十分愿意同中国同行探讨奥中两国经济合作的途径,我相信我的这次访问一定会有力地促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克莱斯蒂尔总统说,奥地利十分赞赏中国这几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随同克莱斯蒂尔总统来访的奥地利几位部长在会谈中也先后发言。
克莱斯蒂尔总统邀请江主席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奥地利,江主席对此表示感谢。两国领导人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
中方陪同团团长、铁道部长韩杼滨、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奥地利国防部长法斯尔阿本德、经济与交通部长克利马参加了会谈。
会谈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奥地利总统一行。 (附图片)
9月1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奥地利共和国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宾主步入会谈大厅。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奥地利总统克莱斯蒂尔
克莱斯蒂尔总统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四日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经济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一九五七年获商业学博士学位。
克莱斯蒂尔总统大学毕业后在奥地利总理府供职,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在奥地利驻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表团任职,一九六二年赴奥地利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一九六六年任使馆经济联络处主任,后回国在奥总理办公室任职,一九六九年任奥地利驻洛杉矶总领事,一九七四年回国担任奥地利外交部国际司司长。一九七八年,他出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任奥地利驻美国大使兼驻美洲国家组织大使,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二年任奥地利外交部秘书长,一九九二年七月,当选为奥地利总统。
克莱斯蒂尔总统此次访问是他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此前,他曾于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一年访问过中国。
               (新华社发)
(附图片)
克莱斯蒂尔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六届中国十杰青年评选揭晓
本报北京9月18日讯记者唐维红报道:历时半年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今天揭晓。10位在科技、教育、医药卫生、新闻、经济、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获此殊荣。
他们是:云南工商联副会长吕有珍(女),哈尔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吕树文,南京军区某部坦克车长许永楠,新疆广汇企业集团董事长孙广信,中央电视台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机译中心主任陈肇雄,武汉市“秋云倾心热线”志愿者协会会长秋云(女),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主任曹建明,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健。
此外,张兴民等20位青年获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评选活动是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本报等首都10大新闻单位联合主办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会见法新社社长
全面阐述中法、中美关系和关于香港台湾等问题
欣然介绍邓小平健康状况和新一代领导核心的工作
在回答关于邓小平的健康状况问题时,李鹏说,江泽民主席和我本人最近都看望了邓小平同志。“我可以负责地说,作为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邓小平的身体是好的。”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
自1992年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已完全独立地处理好一切国内、国际事务。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杨国钧)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中南海会见法新社社长里奥内勒·弗勒里时强调,中国政府希望希拉克总统和新组成的政府能继续执行戴高乐将军的对华友好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方共同努力,把中法关系推向新阶段。
李鹏说,对希拉克总统将继续执行对华友好政策,中国政府表示赞赏。他认为,中法两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有利于中法两国,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
关于中美关系,李鹏说,中国一直十分重视中美关系。近几个月来,中美关系出现了困难局面,是由于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造成的,是美方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所带来的恶果。他指出,中美作为两个大国,两国领导人保持正常的接触和会晤是有益的。这将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两国保持正常关系。
关于香港问题,李鹏说,中国政府一定能确保香港在1997年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他说,未来香港的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会变,香港会在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将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来组建将来的各级机构,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台湾问题,李鹏说,和平统一祖国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但“我们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由于有外来势力干涉和台独的活动,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就是表明中国政府不允许把台湾从祖国的领土上分裂出去。
在回答弗勒里关于邓小平的健康状况问题时,李鹏说,江泽民主席和我本人最近都看望了邓小平同志。“我可以负责地说,作为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邓小平的身体是好的。”他强调,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
李鹏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稳定,经济正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自1992年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新一代领导核心已完全独立地处理好一切国内、国际事务。
李鹏在介绍当前中国政府的工作中心时说,国家正在制定今后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集中解决把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问题。这就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使国家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都有更大发展。
会见时,李鹏还重申了中国政府在核试验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副社长高秋福会见时在座。弗勒里一行是应新华社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参观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时指出
切实解决好群众住房问题
本报北京9月18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焦然、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参观中国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览会时指出,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把关系千百万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切实解决好。
9月17日晚,李瑞环来到北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在建设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李瑞环一边观看各个展厅的住房模型和照片,一边询问住房建设的有关情况,还不时为一些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具体的意见。在广东展厅,李瑞环得知广州市1994年人均住房面积已达9.33平方米时,高兴地称赞,这很了不起!李瑞环对山东展厅介绍的中小城市建设情况很感兴趣,他说,中小城市建设潜力很大,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广西展厅,李瑞环对桂林市的同志说,你们在城建中一定要考虑桂林的山水,新的建筑要为桂林河山增辉,不能影响山水风光。
参观结束时,李瑞环对建设部负责同志说,看了这个展览感到很振奋,很高兴。这些年我国城市住房建设确实成绩很大,各个城市、各级领导把住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欠帐多,涉及的矛盾多,在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住房问题仍然是城市工作、城市领导的突出问题。李瑞环说,解决住房问题当然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但同时必须讲政治。目前我国干部职工收入并不很高,完全靠工资买房比较困难。还必须依靠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谈到住房设计时,李瑞环说,要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搞好住宅区的整体规划。住宅内部设计要合理,做到不增加建筑面积而扩大使用面积。每一幢建筑都要处理好内部使用功能与外部街景观瞻的关系。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从“本该做的事”做起
冯涛秦大忠
最近,山东济南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济南市工行系统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禁语,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此呼彼应,一时成为新闻热点。二是济南市交警支队严格管理,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并引得国内其他城市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以上两件事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做了“本该做的事”,但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反响。这说明目前行业风气亟待纠正;说明人民群众非常宽容,只要你做好“本该做的事”,他们就给予很高的评价。
基于此,假如我们都能从“本该做的事”做起,那么各行各业以至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就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而人们之间那种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也将相伴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