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记者篇——
脚下出新闻
本报记者杨明方祝华新
“宋记者不见了,你们一定要找到他!”九台县县委书记在电话中给饮马河乡下了命令。
农民日报驻吉林记者宋逊风10年前为采访全国种粮第一大户刘生,来到九台县,先与县委书记打了个招呼,转身就独自上火车奔饮马河乡去了。已是掌灯时分,从乡火车站到刘生所在的村还得走20多公里地,沟壑纵横,怎不叫人操心呢?
当刘生闻声摸黑迎出院门,看见被护院犬围住、狼狈不堪的宋记者,顿时觉得亲近了许多。老宋事后感慨地说:“我俩早就认识,但采访在省会长春进行与在村里谈效果就不一样。那次他对我推心置腹说了不少种粮的难处,希望我帮助呼吁呼吁。”
在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像老宋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
到读者罕知、记者罕至的地方去
凭借着发达的新闻传媒,读者不出门就能于第一时间获悉千里之外的事情,有人甚至断言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中。然而,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中,仍然会有一些读者罕知、记者罕至的角落。1994年初,上海电视台记者章华就闯进了这样的角落。成都路高架工程沿线10万居民大动迁,动迁户有何难处和想法是局外人难以尽知的,而这正是市政建设长期以来的难点所在。在采访中,部分居民不是冷言冷语就是缄口不言,甚至不客气地把摄制组赶出家门。有一位居民在叫骂声中掉下了假牙,老章不屈不挠四次登门拜访,最后终于掏出了他对政府动迁政策的心里话。这些镜头播出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从老百姓到市政府一致叫好。不少人称赞这是一部表现上海人民凝聚力的好片子。市房管局还把它拷贝下来,作为以后培训动迁人员的教材。
新闻传媒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而幅员辽阔的边远地区拥有同样丰富的新闻资源,等待有志有为的记者迈动双腿去开掘。武汉晚报36岁的女记者范春歌在10年的新闻生涯中,就进行了三次单身远距离采访,每一次都是险象环生:翻越二郎山时突遇暴风雨,推车行走数十公里;在乌兰布赫戈壁一连数日靠干粮充饥,因极度干渴几乎昏倒;在前往西藏阿里的途中被狗咬得鲜血淋漓,身边又无狂犬疫苗,简单包扎一下伤口便继续赶路……她走一路写一路,《魂系瀚海沙坡头》、《生死林芝》、《太阳照在塔克拉玛干》……祖国边疆多姿多采的生活图景,尤其是湖北籍支边人员四海为家的豪迈气概,使武汉三镇的热血青年感奋不已。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新华社对外部记者李希光先后沿着“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佛教路线和海上路线采访,成为“走遍丝绸之路第一人”。而上海新民晚报记者强荧不仅自己参加过长江漂流、步行穿越沙漠等采访,还自费设立“记者风险采访基金”。
这就是中国新闻记者的本色,他们像夸父逐日一样追逐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光明,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从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斗志。近年来,尽管某些记者热衷于住宾馆、吃宴请的现象还没有绝迹,但新闻界深入基层、拥抱民众的热情已日益高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由多家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活动就有:报道14个省市少先队活动的“手拉手——雏鹰万里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重走长征路”,反映吕梁山区、太行山区等地扶贫工作的“走出贫困的脚步声”,以及“中华环保世纪行”。本报今年开辟“访读者想知的地方”专栏和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新发展的“五区新气象”。“百佳新闻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人伴你们同行!
要勤于行,也要敏于思
60年前,有人来到青年记者范长江的住所,见他衣单被薄、饭食粗劣,四周墙壁上却挂满了中国地图。范长江事后说:“一个记者要有抱负,这抱负就是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他正是带着这两个问题西行,且行且思,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的西北角》。
我们的“百佳”继承了前辈的好传统。前几年,一些地方兴建开发区过多过滥。陕西日报记者杜耀峰走访了一批县、区、乡、镇级开发区,解剖典型,进行经济实力的可行性分析,于1992年10月23日发表述评《何苦都挤一条道》,指出开发区畸热违背了经济规律。述评见报后曾引起争议,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观点。他为什么能在某些时尚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认为:若不具备某一专业的知识背景,就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出色记者。作为经济特刊主编,他立志做一个“经济学者型的记者”。
中国新闻社31岁的记者王晓晖因工作安排,长年在京跑“会议报道”,但她没有被淹没在“文山会海”中而不能自拔。采访人大常委会,她除了完成大量例行报道外,还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红椅子》、《中国人大代表的差额选举观》等独家新闻。王晓晖幽默地说:“我已经喜欢上会议报道。会议给记者提供了很多机会,新闻人物、新闻热点很难得地凑在了一起。要避免人云亦云,关键是记者心中有题目、有思想,这样才能写出视角独到的报道出来。”
绿叶对根的情意
记者能否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是采访作风深入与否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与人民大众感情深浅的问题。新疆日报维吾尔族记者艾来提·吾买尔19年来踏遍所驻阿克苏地区8县1市120个乡,与农牧民和基层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他乘坐一辆拉煤的大卡车外出采访,遇到一名煤矿工人患重病到县城就医。他二话没说,主动让出驾驶室给病人坐,自己爬上车顶坐在煤末子上面。80多公里跑下来,他下车时成了“煤黑子”。他去塔克拉克牧场采访一位自治区劳模,到了场部才知道劳模还在几座大山以外的草场放牧。牧场领导主张把劳模叫回来,他坚决不同意,自己骑着马翻山越岭走了两天时间,终于找到了劳模,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新闻。
大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永海被不少普通老百姓称为“咱们的记者”。往往早晨他还没有睁眼,就有了敲门声;空着肚子采访归来,家里已经有人等他了。连卖冰棍的老太太也打听着找上门来反映情况。有一年腊月三十下午,老王得知西山村某居民楼煤气管冻裂,整座楼没法做饭,忙找市煤气公司反映。一批液化气罐被及时送来了,居民过年高高兴兴吃上了饺子。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副主任杨长源的录音通讯农民爱听,有的人甚至听着听着就流下了眼泪。老杨成功的秘诀在那儿呢?他下乡衣着朴素,言语谦和,在30多个农民家里住过,最长的一次住过5天。他发现:记者拿着个采访本,背着个照相机,边上还有几个乡、村干部,农民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要农民掏出心里话,首先得让农民把你当作知心人。他一副结实的身材,黑黝黝的脸膛,谁会想到是省台的大记者呢?这位侗家农民的儿子本来就是从山寨走进省城的。从小学到大学他没有缴过一分钱学费。他常说:“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就要把一切交给党和人民的新闻宣传工作。”
这就是中国记者的品格,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与百姓唇齿相依、血脉相通,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时时不忘为百姓鼓与呼。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下期刊出:案边绣华章——“百佳”新闻工作者的启示·编辑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广东严禁高校乱收费
违章收费如数退还鼓励学生反映情况
本报讯记者梁兆明报道:广东省高教厅近日重申:凡违章收取《教育收费许可证》规定以外的一切费用,都得如数向学生退还,否则将受到严肃处理,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鼓励学生和家长反映情况,并为此设置了投诉电话。
省高教部门近日组织检查小组深入学校,检查高校收费情况,发现有些高校存在违章收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向学生家长收取赞助费、随意增加收费项目和收取押金、重复收费、跨年度收费等。省高教厅为此重申:不得巧立名目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更不能以缴赞助费作为录取的条件。学校必须严格按照省市核发的《教育收费许可证》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并使用财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广东省教育事业收费》票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劳动人民文化宫书海掠影
黄杰克
9月16日上午,笔者来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但见读者如潮。在王府井书店的摊位前,记者碰到了一位年迈的读者。他叫王福时,今年84岁,退休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他说读了一辈子书,今天还想找找有关“九·一八”事变、有关张学良抗日救亡活动的书籍。他告诉我,作为祖籍在东北的老人,他很怀念那段亲自经历的岁月。
笔者上午12时来到卡通图书展区,遇到年仅四岁的范震。今天一早他就催着妈妈带他逛书市。小范震告诉笔者他已认识好几百汉字,还可以认识一些英语单词。我看了看他买的几本书,有《小熊警官》、《中国儿童画选》、《大象旅行记》等。
在书市边缘的树荫下,一对中学生模样的读者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们啃着自带的馒头,不时夹一点快餐盒里的青菜。他们来自中国印刷学院,是刚入学的95级大学生,穿着甚至还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他们被首都这种爱书的气氛所感染,把本该添一件新衣的钱都买了书籍。他们俩的书放在一块,有厚厚的《C程序设计》,也有薄薄的《颜真卿楷书间架结构》,加起来有五六十元的书。
在海淀图书城展区,笔者遇上了两位外国读者。我们用英语交谈起来。她们是刚刚结束的世妇会的荷兰代表。荷兰巴哈世界和平信息中心的罗伯特·劳尔女士说,她被中国人民、北京市民这种爱书读书的风气所深深感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古旧书市第一天
本报记者卢新宁
9月15日,北京第三届图书节开幕。
连阴数日的京城陡然放晴,给爱书人一个顶好的艳阳天。尽管这一天非节非假,但人们还是涌到了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琉璃厂。
琉璃厂古旧书市历来是读者的“淘书乐园”。
北京画院的陈亚平先生一大早就赶到这里。时近中午,他的脚下已堆着两大捆书,身边的桌子上还有高高的两摞。陈先生一边清理着他从旧书堆里挑选来的“战利品”,一边告诉记者,古旧书市他年年来,每次都是拉着旅行用的小行李车,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与陈先生相比,天津航道局的叶先生虽无地利之便,但爱书之心无异。为了这书市,叶先生14日晚特地从天津赶至京城,在附近旅馆住下。15日早上还没开市,他已从早已打探好的侧门捷足先登。10点半钟,叶先生把选好的第一批图书“打的”送回旅馆,随即又返回书市。记者见到他时,他斜挎着大书包正奋力在古旧书堆里翻捡着。他说,天津的水上公园本也有个古旧书市,可惜近来日渐衰微。北京的旧书市状况不错,他还要在书市呆上几天。
爱书人在这里是“同盟”也是“对手”。他们时而互相展示着自己的所得,并向别人推荐;时而在上书时的“争夺战”中,互不相让。此时,一向斯文的读书人一反常态,在腾起的尘土里奋臂抢夺。随后,兴冲冲的胜利者抱着一捆捆落满尘埃的旧书,躲至角落,检点自己的“战利品”。
在古旧书市楼上平台栏杆旁,一位老者利用地势围出自己的空地,清点一上午的收获,他说他是带着儿子从山西特地赶来的。说话间,老人的儿子不时将“抢”到的古旧图书搁至父亲脚下。“这是清代的画谱,这是明代的地方志……可惜是残的。”老人叨念着。
中国书店的一位店员对记者说,每年的古旧书市都是这般“火爆”。古旧书价格便宜,而且不乏精品,最受读书人欢迎。过去,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旧书业都很发达,可惜现在不断萎缩。建国初期,北京大小古旧书店还有150多个,现在只剩11家了。所以,这古旧书市对读书人来说太有意义了。(附图片)
9月16日是第三届北京图书节的第二天,近10万读者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书市,争相选购图书。这一天销售额达到170万元,创历届图书节日售书额的最高纪录。本届书市有全国200多家出版和发行单位参加,各种图书琳琅满目。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探讨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
——记复旦大学博士后姜波克
复言
在上海市庆祝博士后制度建立10周年的大会上,徐匡迪市长和其他领导为获得1995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后”光荣称号的11位杰出的跨世纪科技英才颁发了荣誉证书。走向领奖台的第一位年轻学者,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系教授姜波克博士。
姜波克,这位被收录进英国《剑桥名人录》的年轻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际金融学领域著名学者之一。他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并去英国萨塞克大学深造过。在那里,他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接着他又辗转意大利,潜心于都灵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随着推进贸易自由化、重返关贸总协定的提出,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当时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讨论的一个热点,尤其是1992年人民币被周边国家大量使用,而国内金融市场却出现了人民币贬值、外汇市场炒风步步高涨这一罕见的事件,使得在国外的姜波克再也按捺不住,他毅然放弃身边优厚的研究条件,回国到母校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的专项研究,立志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一部对现行中国货币市场具有政策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著作。
在两年博士后工作期间,姜波克进行了大量艰苦的调研活动,掌握了中国现行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第一手资料,查找了发达国家货币走向世界的发展历史,在很短时间内抓住了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症结所在。他指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就是让人民币走向世界。这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对一个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放松外汇管理势在必行,它有利于改善价格扭曲、促进国内外价格体系的接轨,更有利于规范国内的金融市场。但是,一个国家要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必须根据本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分阶段推进。当时我国实践这一举措的症结在于:我们还缺乏制定出一套有关自由兑换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和对策。
姜波克为探讨这一问题,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洋洋洒洒写下了十几万字的专著《人民币自由兑换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很有分量和说服力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的力作。他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获得了人民银行系统一些领导和权威专家的一致好评。姜波克回国虽然仅有两年多时间,但他围绕着中国现行货币政策理论出版了学术专著、译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达100万字。最近,在刚刚完成港币联系汇率制和“九七”港币问题的研究后,他又全力研究涉及宏观调控重要传导机制的中国货币市场的建设构想,准备出版国内第一部这样的专著,这又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为人民币走向世界,为中国金融走向世界,姜波克锲而不舍。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16届全球人口新闻奖颁发
本报讯9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16届全球人口新闻奖颁奖仪式。《中国人口报》等12家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新闻工作者获奖。吴阶平和美国人口学会会长沃勒·福诺斯等出席颁奖仪式,彭珮云发表了书面讲话。(宗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教育地图集》问世
本报讯记者毕全忠报道: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全貌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中国教育地图集》,近日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这册地图集由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东师大等单位联合编制,李岚清、李铁映、费孝通、雷洁琼为图集题词。(毕全忠)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简讯
△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将于9月19日至25日在北京和广州举办澳大利亚教育展。
(施荐)
△最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荣誉会长宋平和名誉副会长王光英,在京接受了竹笔书法家李国桢的书法作品捐赠。  (邹庆波)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建社15周年之际,向抗日革命老根据地河北省涉县的贫困山区捐赠1.5万多册、价值10万余元的图书。
   (吴尔年)
△9月17日,坐落在西郊定慧寺的北京市肿瘤研究所新院正式启用。 (艾笑)
△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展在青岛市崂山绿石博物馆举行。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寄来2400多件作品,有180件入选,其中,15件获优秀奖,2件获特别奖。 (宋学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