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

  再创辉煌
农村经济形势纵横谈
●农村改革,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放”。双手本来是用来创造财富的。把这双手捆起来,财富能从天上掉下来?现在,农户自由了,能和市场接轨。城里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首功当在九亿农民。
李克林(本报原农村部主任):
我国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变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变革,又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这个办法被党的文件正式肯定为农民的伟大创造。从此,我国农民开始成为独立的劳动者,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可以比较自由地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创造出辉煌的业绩。这正是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十年农民艰苦奋斗基础上,不断上新台阶的起点,是我国农村逐步走向富裕的起点,也是当代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起点。
这以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的自主权多了,集市贸易发展了,二三产业便蓬蓬勃勃地兴盛。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个“异军”就是“农民军”。接着是新的城乡关系的变化,“民工潮”的涌动,农民一步一步走向巨大的社会主义大市场。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是我们这些为社会主义奋斗了一辈子的人所企盼的。
我离休有些年头了,下去走动不多,但是身边的事,仍能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农民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家有个阿姨,有时想叫她带一些我们家的旧衣服回乡下,她说不要。为什么?她家里的人都穿新衣服了,还要你城里人的旧衣服干啥?这说明,农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一次,我们在家说起交通拥挤与“民工潮”的关系,阿姨在旁边插话说,这国家的火车,我们农民也可以坐哇。这说明,在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农民对许多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整体素质提高了。
季音(本报原农村部主任):
建国以来,农村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我基本上都经历了。总的感觉,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中,农村、农业、农产品供应,确实和以前有天壤之别。拿鱼做例子。现在,市场上天天有鲜鱼可卖,而且几乎什么品种都有,还可以帮你剖洗干净,用袋子装好。无论是南方、北方,大城、小镇,都一样。人们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年龄大一些的人知道,以前就没这份口福,那时是“食无鱼”。改革开放前,就是在首都北京,也只有在“五一”、“春节”等大节日,才凭票供应一点,而且是花白鲢鱼,还要排队。
鱼是怎样由少变多的?靠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记得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高要市农民陈志雄在全国第一个大面积承包鱼塘。这在当时引起了争论,有些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苗”,要挖掉。人民日报为此展开讨论。大部分读者都赞成大面积承包鱼塘。后来,大面积承包鱼塘就在全国推开了。如果当时讨论是另外一个结果,我们现在可能还是“食无鱼”。
回顾这点,是想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说明我们党采取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生产力就发展,农业就发展,农村就充满活力,国家就兴盛。农村改革,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放”,就是让农民放开手脚干。双手本来是用来创造财富的,你把它捆起来,财富怎么创造?!要放开农民手脚,就要唯实,就要相信群众,这是这十几年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蓬勃发展的基本经验。照这条路走下去,中国的农民一定还会展现更伟大的创造力。
钟立群(本报高级编辑):
50年代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低价买进农产品,供应城市人口,发展工业,这正反映了农民、农业对我国初期工业化的贡献。问题是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改革开放以后,在这一点上有很大变化,农民开始当家作主,除了公粮以外,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获得相应的收益,所以日子过得好起来。
还有农业科技也有了巨大进步。三大作物,水稻、棉花、玉米,比刚解放时,单产都成倍增长。这个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就开始了。比如杂交水稻研制和大面积推广成功。有一次编稿,我们想把标题定为“绿色革命”。尽管这个标题最终没用出来,但事实上中国的农业发展,就是依靠科技,进行了一场“绿色革命”,成果不小于印度等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的作用下,运用科技的力度更大了。杂交水稻,过去是三系杂交,后来是新三系杂交,现在又在研制更新品种。
●农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圆千百年的城市梦。农民建城和农民进城,肯定会在当代中国的体制接轨和现代化进程中留下深刻印痕。现在的乡镇企业,能生产除火箭、导弹之外的40多种行业的精美产品,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的主体。
黄彩忠(本报高级编辑):
在城里也能感受到农村的变化。我在报社现在的宿舍住了十几年。刚搬来的时候,附近只有两处卖肉的地方,还要排大队。现在几十个,数不清了。鱼现在基本不涨价,肉价有时涨了,过段时间也往下落,因为卖东西的多。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农户自由了,能和市场接轨,城市需要什么,农民就想办法提供什么。可以这么说,城里人现在能够有一个较高的生活水准,首功要记在农村改革上,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农业生产发展上,记在9亿农民身上。
肉食品、水产品的丰富,只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提高的一个侧面。尽管粮食、棉花这两个主要农业品在生产、流通上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但是,总量的增长,也足够叫担心中国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外国人吃惊的。现在城里人,不仅吃得饱,也吃得好,米要吃“东北制造”,面要吃上等精粉,颜色深一点的馒头,孩子就不想张口。对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了不起的历史性变化。
支撑这些变化的,是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中国过去缺吃少穿,就是综合生产能力差。现在不一样了,总量大大增加,而且比较稳定。为什么这些年总有灾,全国人民的生活没受大影响,就是有一个较高的、稳定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起作用,在支撑。从目前情况看,农业科技刚刚兴起势头,农业生产的潜力,很难估透。
江夏(本报经济部农村组副组长):
8年以前去温州采访,路过人称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龙港,当时面对这座平地而起的崭新城市,曾经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是农民自己筹资、规划、建设、居住和管理的城市呀。吃饱、穿暖,过上富足的日子,像城里人一样住楼房、看电影、逛公园、过现代化的生活,这是多少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现在他们终于用自己的创造,圆了自己的城市梦。
这都是8年以前的事了。近些年在下面采访,更是感到农村城市化的潮涌逼人。在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农民自己用双手在原来的村庄、集镇、商品集散地建设发展起来的都市,真像雨后春笋。公路修得笔直宽畅,基础设施齐备,你能分得清它是城市还是乡村?谁是市民谁是农民?谁是“村长”谁是市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小城镇和集镇已达5万多个,吸纳了18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在城乡隔绝的旧体制下,有的农民愿意倾尽一生积蓄,求尽各种人情转个“城市户口”。现在,他们自己给自己上了“户口”,甚至由他们来选择和决定是否给一些原来的城市居民上自己本市的户口,这真是一个戏剧性的变化。
这种靠农民自己推涌而起的农村城市化浪潮,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旧的城乡分割经济体制的彻底否定。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必将把农村工业化,包括整个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农村许多剩余劳动力纷纷走进一些大中城市。他们和城里人一起,在创造和发展大中城市的财富和文明。农民建城和农民进城,肯定会在当代中国的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中,留下深刻的印痕。
夏珺(本报经济部编辑):
一位乡镇企业家说过:“乡镇企业是山鸡,得自己刨食吃,刨不着就得饿死。”“刨食吃”,也许是乡镇企业发展的最初形象。可“刨”来“刨”去,“刨”了16年,这个开始不起眼的“山鸡”,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主体”,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最大的生长点”,这一点恐怕连“山鸡”们也是始料不及的。1978年,乡镇企业当年产值只有431.5亿元,到了1994年,已发展到3.9万亿元,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老乡”已占到44%的份额,在全国的外贸出口总额中,“老乡”也已然“三分天下有其一”了。乡镇企业已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这个数超过了全国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的总和。
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国家税收的增量当中,绝大多数来自乡镇企业,比如说每年投入大量的钞票以工补农,建农,建设小城镇,等等。经过16年风雨的洗礼,乡镇企业已由“倔强的草根”成长为国家工业之林中一株能够挡风遮雨的大树了。
数字是抽象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遇到许多名牌产品,如“美的”空调、“神州”热水器、“科龙”电器、“三优”家具、“雪豹”皮衣、“绅士”、“红豆”、“雅戈尔”衬衫、“乐百氏”奶、“大亨”果茶等等,均出自乡镇企业的手笔。
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上,展示了除火箭、导弹之外的40多种行业的精美的产品,让人惊诧不已,不少参观者包括许多领导同志一脸疑惑:“这些产品是乡镇企业生产的吗?”其实,说这话的人身上,说不定就穿着乡镇企业生产的西服、衬衫或者皮鞋呢!
何燕凌(本报原农村部主任):
我搞了几十年的农村报道和农村政策研究,脑子里一直离不开农村。我们党是从农村起家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民很了解。胜利后,走了些弯路,比如人民公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一套正确的政策,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大转折,其中最大的成就是这样三点:一是终于对农民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即在教育农民的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权利和创造;二是终于认识了在农村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办法搞经济;三是终于认识到了生产力的重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有了这三条,农村就充满了生机,农民就充满活力,农业就有了大发展。我们这些老一辈人过去为之奋斗的许多目标,有不少都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实现的。
●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实践,是目前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和最成功的实践。抓紧时间做做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比较研究,或许会发现一个“新大陆”。
蒋亚平(本报经济部农村组组长):
前不久,我去了山东烟台东陌堂村,这个村先后投资几千万元,同我们的几家“正规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起了食品加工、供油、航空运输等大型产业。使我更感兴趣的是,尽管是双方合资、合作,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不是“老大哥”们,而是这帮“土气”未尽的农民。
我们应该从一个更新的角度,来把握和认识近16年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回头看,十几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林林总总,有这样4个东西,起的作用最大,最有全局性,可能也最持久,即大包干、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股份合作制。几乎农村所有变化的源头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其实,意义远不止于此。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种种实践和经验,对城市经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对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战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比如说,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还有,目前在农村蓬勃兴旺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对如何实行“政企分开”,如何处理出资人、企业同经营者的关系、职工同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改制后剩余职工的安置、职工的社会保险,包括企业内部的党政关系等许多正困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问题,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系统和成功的做法。这些实践,很有可能是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准备经验。事实上,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正在从农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由此想到,抓紧时间做做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比较研究,或许会发现一个“新大陆”。
中国农村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实践,是目前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基本和最成功的实践。这一实践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必将会远远超出农村、农业自身,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产生巨大的效应和成果。
何加正(本报经济部副主任):
这几年物价持续上涨,食品占涨价因素比重较大,这就牵涉到对农业、农村形势和成就的估价问题。从重视农业基础地位这个角度来说,问题可以看得重些,但这决不意味着对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成就可以低估。46年来,中国农业在共和国的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尤其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人们有目共睹。记得70年代我在一次会议上说,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干到头,为什么只能吃个半饱。当时一位领导说,这恐怕是中国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制很容易就解决了(当然还有7000万贫困人口)。
现在,农村正在进入第二步改革,这就是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用“生机勃勃”来形容当前的农村是恰当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由改革开放激发出来的创造力正在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大宗农副产品,除了棉花不太理想外,样样都是增长的,市场上并不缺什么。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农民面向市场搞开发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现在下去看看,过去的荒山、荒水、荒地等,现在处处滚动着开发的热潮。二是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等,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各式各样新的经济协作组织在农村大量涌现,以前的“小生产”正逐步组织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走向社会主义大市场。三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脚步在加快。这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其主要动力和主要特征。农民不仅在进行着农村工业化的伟大事业,实际上也正在推进整个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尽管农村中的问题还很多,但应该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充满信心。
压题照片:河北省峰峰矿区义井镇一社村民制作的中国最大的九龙壁:长28米、高8米。
李建斌柴德生摄
  编者致辞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的日子。我们特意请来了长期在人民日报从事农村经济报道的老编辑、老记者,一起畅谈当前农村发生的巨变,并同九亿中国农民一起,同全国人民一起,欢庆这个伟大节日。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苦难深重。中国农村,破败凋敝。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民以崭新的角色跨上了历史舞台。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由于他们的巨大奉献,使中国农业能够超千年之功,使中国农村能够变千年之貌,使共和国今天能日益走向强盛。
我国的农村,之所以能有今天这般生机勃勃、千军竞发的局面,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基本政策,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维护农民利益,按经济规律办事。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中国农村,一定有更加光辉的未来。中国农民,一定会再创辉煌。
(附图片)
庆丰收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中国农业连创世界第一
新华社记者焦然王言彬
中国农业在80年代以来接连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为世人称道的农业奇迹成为中国值得骄傲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产品在世界上能够排列产量第一的只有烟叶一种。从1978年我国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亿万农民爆发出了冲天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在短短的四五年内,迅速解决了长久困扰国民的温饱问题。粮食、棉花、油料、水产、水果、畜牧产品获得空前大丰收,创造出了世界农业快速发展的奇迹。
记者从各有关部门了解到:8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升居世界首位的品种有:谷物4450亿公斤、棉花8680万担、猪牛羊肉3700多万吨、禽蛋1479万吨、水产品2146万吨、水果3499万吨、油菜籽900万吨、蔬菜2亿多吨,以及蚕茧、食用菌等10多种产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作过估计,1992年比1980年,全世界平均农业生产增长指数为127.6%,而中国为188.3%,为世界第一。此外,我国多项农产品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位居第一。
大宗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带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据海关统计,199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12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一度曾是我国大宗出口产品的纺织纤维等动植物原料,近年来出口急剧下降。但水产品和肉类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蔬菜水果类产品是我国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产品之一。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历史回眸
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奠定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基调。 本报记者 周泓洋摄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率先实行“大包干”,图为人称“包大胆”的三位队干部。 (本报资料)
60年代,广西钦州地区飞跃大队农民在开山造田。(本报资料)
土改中,人民政府发给农民土地房产所有证。地主原立界碑被农民拔掉。 (本报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