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丰富的草地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人为的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采矿等因素,我国每年都有大面积的草原退化,草原地区的生产和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青青绿草地
高利
希望的绿草地
我国草地资源十分丰富,草地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人均占有草地0.28公顷,比人均耕地多出2倍。
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这里是我国主要草地畜牲业生产基地。其饲养牛羊分别是全国的1/4和1/3强;羊毛、山羊绒产量分别是全国的一半以上和70%。骆驼、牦牛等特种家畜及其产品全部产自草地牧区。
目前,全国尚有约9000多公顷的草地利用不充分或未被利用,有近2亿公顷中、低产草场有待改良或合理利用,开发潜力很大。
沉重的绿草地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起介绍说:全国草地退化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7.5%。宁夏草地几乎全部退化,内蒙古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39%。就连西藏、青海这样开发利用较差的地方也开始出现退化现象。全国草原及农牧交错地区荒漠化占到全国荒漠化土地的44%。
草原盐碱化亦在日益加重。
草原退化,主要是超载放牧造成的,当然也有不适当的开垦、采矿等因素。我国11片重点牧区适宜载畜量为8400万个,实际载畜已达1.1亿多个,超载30%。
松嫩草地是我国东部最好的草地资源之一。50年代以前,这里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现在,该草地退化面积已达57%。产草量有的只是以前的1/5。盐碱化面积占到整个草地的69%。由于牲畜头数剧增,每只绵羊单位拥有的天然草地由50年代的1.15公顷下降到80年代的0.29公顷。超载900多万只绵羊单位。
随着草地退化,牧草品质开始下降,麦杂草大量蔓延滋生,影响羊毛、驼毛质量,还直接影响到肉、乳味道。与之同时,草群盖度降低,产草量下降。牲畜处在半饥饿状态,畜体瘦弱,个体生产性能下降。我国北方草地与北美草地的初级生产力相差无几,但草地的再生产力只相当于北美的1/27。
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牲口不算。”草原畜牧业是多灾、多难极不稳定的产业。我国草地多属高寒地区,冬春枯草季长达七八个月。冬掉膘、春死亡现象相当严重。草原面积占全国第二位,拥有四大片天然草地的内蒙古在1990年前的近40多年里,死亡成幼畜8800多万头只,损失合计100多亿元,加上冬春牲畜30—50%的负生产掉膘损失,大大超过了历年牲畜出栏数总和。1980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牲畜冬春掉膘损失的牛羊肉相当于全州产肉量的5.4倍。
过去,我国畜牧业就是在这种母畜比例低、繁殖成活率低、出栏率低、商品率低、死亡率高的状况下,低效益徘徊。
绿草地的生机
草原建设是加速治理退化沙化和防灾抗灾的重要措施。一般人工种草、半人工打草地、封育和灌溉草地,当年产草量都要高出退化低劣草地的数倍。1979—1989年底,全国飞播牧草120多万公顷。内蒙古草原建设规模去年已达330多万公顷,近千万亩基本草牧场和1/3以上的草库伦受到防护林保护。年打贮草和青贮能力达95亿公斤,畜均贮草125公斤;九成以上的牲畜实现了棚圈化。有力地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
近几年,育肥牛羊,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刘起副研究员说,养一只6年羊的草量可以养15只一年龄的羊,所产肉量是一只羊的8倍。一只10月龄出栏羊,每增重一公斤比48月龄羊饲草转化率高7倍。不言而喻,快速育肥,提早出栏是事半而功倍的好做法。
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大有可为。这几年山东牛、羊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牛居全国第二位,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绿草地是有希望的,畜牧业发展也是有潜力可挖的。我国著名草原专家任继周教授推算,只要我们善待绿草地,北方天然草地的产值每亩可提高到7.8元至24元。
绿草地的呼唤
草原呼唤宏观上进行草地合理利用规划。要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养用结合,持续利用草地资源,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沙漠化土地,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草原呼唤控制牧区人口增长从而减轻对草地形成的压力。我国草地的退化与盲目开荒种地有着密切关系。不适宜的开荒对我国草地资源将造成严重破坏。
草原呼唤效益畜牧业。要大力推广季节性畜牧业,有些草地要实行轮牧,有些草地要大力育肥。在留足母畜、后备畜、役畜、种公畜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出栏率、商品率。
草原呼唤法制。一部《草原法》解决了“吃牲畜大锅饭”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好牲畜“吃草原大锅饭”的问题,再加上“头数畜牧业”习惯势力的影响,客观上加剧了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倾向。畜牧业发达国家对草地的载畜量都有明确规定。我们在规范草原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破坏草地生态资源的不法行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瞭望

  京津廊建小麦示范带
本报讯目前,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廊坊市跨省市大范围协作,在三市集中连片中心建立百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带,实施推广小麦生产区“三高”综合技术计划,运用现有的先进小麦科研成果,根据不同地块特点优化组装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建立高产示范田。同时,以示范带为技术扩散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指导和带动整个地区小麦生产,从而获得全地区小麦增产效果。(农调)
下面是有关部门提供的几条农事信息,仅供研究和决策部门参考。
                        ——编者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瞭望

  湖南粮食“三包一放”
本报讯湖南最近制订了粮食定购包干,销售包干,调拨包干和下放粮食财务管理体制的“三包一放”政策。
“三包政策”从1995年4月1日起执行,一定3年不变。其具体内容:一是粮食定购包干。国家下达湖南省定购33.1亿公斤原粮分解到各地州市的任务维持1994年度的基数不变,允许地州市、县两级在经省批准后增加5%以内的机动。二是粮食销售包干。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大中专学生、部队,“两劳两所”人员口粮和水库移民、农村需救助人员口粮补助,在国家定购粮中下达专项包干销售计划。三是粮食交省和调拨包干。省根据各地定购、销售包干计划,确定交省粮食数量。在交省粮食中,省根据缺粮区的粮食需要,安排调出地区一定数量的调出计划,由调入地区包干使用。在完成交省和调拨包干计划后留给各地的定购粮和各地少销的粮食,其使用权属地方政府。下放粮食财务管理体制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粮食企事业单位财务盈亏由省财政统一管理下放到地州市财政预算管理。列地州市财政预算管理的企业原交省财政的所得税留给地州市,用于粮食系统发展生产和消化挂帐,省不进行基数划转。(胡龙)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瞭望

  保定棉田发生黄萎病
本报讯随着棉花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河北保定市棉田发生黄萎病的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保定市棉田发病面积达35万亩,占全市棉田面积的62.8%,比大发生年1993年又增加7万亩,增长25%。再从棉田发病程度看,病株率在30%以上的严重发病棉田有8万亩,占全市棉田总面积的14.4%,发病严重的地块达到绝收。
保定市棉花黄萎病大面积发生的原因:一是今年夏、秋两季气温偏低,光照少。二是棉田轮作倒茬不及时。全市棉田因多年种植,轮作倒茬困难,土壤感染病菌,成为黄萎病的多发区。大面积发病的棉田早期长势良好,在生长中期逐渐枯萎死亡。一些棉农看到丰收无望,忍痛拔棉改种其他作物。(保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瞭望

  湖北棉花长势不平衡
本报讯今年湖北省的棉花播种面积预计为752万亩,仅比去年增加3.2万亩,从7月下旬农业部门调查的资料来看,目前形势不容乐观,长势不平衡,一类、二类、三类苗各为1/3,各项技术指标都明显不如歉收的去年。与1990年至1994年5年同期平均相比密度少122株,果枝少1.23个,总果节少4.59个,伏前桃少0.39个。
今年棉花生产多灾并发。其中两萎病发生面积143万亩,占棉花总面积的1/5,严重发生61万亩。5至7月几次大暴雨,全省受渍面积585万亩,其中成灾的近400万亩,绝收36万亩。7月上旬未降雨后,全省大部分地区旱象露头,目前已持续了一个月以上,受旱面积达467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56万亩,造成棉花生育受阻,出现尖顶、发黄、脱肥、花位上升的现象,已有166万亩棉田呈现早衰趋势。近期红蜘蛛、伏蚜大面积发生。严重田块出现红叶、卷头的现象。(柯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乡企管理无亲朋
殷默惠张毅
企业兴衰,合理的用人制度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部分乡镇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抵押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这为企业选贤任能创造了条件,对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也有些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在用人上,任人唯亲,把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拉进本企业,不管有无能力委以重任。如有家工厂,厂长的弟弟任副厂长,内弟任办公室主任,妻子任财务科长,妹夫任供销科长,人、财、物大权都握在厂长“自家人”的手中,企业成了“家天下”。有些厂长、经理的七大姨、八大姑等也都拥进了企业,成了特殊工人,引起职工的对立情绪,导致企业滑坡。
还有更糟的,“皇亲国戚”们一旦被无原则拉进企业,纪律涣散,不听指挥。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对他们感到十分为难:来软的,做做思想工作,根本不当一回事,论辈份可能还是长辈;如果来硬的,予以开除,必然是兴师问罪,群起而攻之,搞得你寝食不安。最终使厂长经理穷于应付,无法集中精力于经营管理。这使我想起一位华侨,他来家乡投资办厂,亲戚蜂拥而至,但这位华侨企业家态度十分明确,规定了亲戚进厂的两条标准:一是对企业必须有用;二是带头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达不到这两条,就是至亲也摒之不用。他宁愿拿出一笔可观的钱作为亲情的补偿,因为他深知一粒老鼠屎掉进一锅粥的后果。
企业管理无亲朋。农村的一些厂长、经理们也该学学那位华侨的做法,“硬”起心肠来,克服以亲疏划线的弊病,尽快走出束缚企业发展的亲情“怪圈”,以现代企业家的胆量和气魄,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把企业推向一个更高的管理层次。
当然,乡企用人不以亲疏划线,还包括举贤不避亲,只要你的才干和人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愿意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尽心尽力,这样的亲朋同样要大力举荐。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民与市场

  今日“卖炭翁”
铁惠玉
10年前,辽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凉泉村农民孙元贺夫妇在城子山脚下建起腾飞木炭厂,开始砸窑烧炭。
他们从烧黑木炭到烧白木炭,从一处厂点发展到凉泉、营厂和黑龙江省的3处,今年3月,他们还与韩国商人签订了出口1000吨白木炭的合同。
孙元贺夫妇的住处兼办公室,是3间墙壁为一块砖厚的房。门窗已走形,窗户缝有手指宽。炕上铺着打补丁的秫秸席子。
何淑芬说起卖炭的艰辛:
1985年末,辽北开始时兴吃火锅。何淑芬便坐着手扶拖拉机到辽北各县城挨个饭店去卖炭。睡觉时间都安排在行车途中。一个月连续28天没间歇。一次车栽歪到路旁,何淑芬从车上滚下来也没摔醒。
这样没白天黑夜的干,到第三年还亏损3万多元。孙元贺说:“1988年春节我思前想后觉得没退路。我决心拚了。”
这对“卖炭翁”的转机在1989年。
这年末,孙元贺了解到国际市场急需白木炭。这种炭辽北没见过。所谓白木炭也是黑色的,用它烧烤食品时无烟无毒,味道好,需要特殊的窑和复杂的程序才能烧制,窑温得达到1100摄氏度的高温,比烧黑木炭高出1倍还多。
几年的闯荡,使孙元贺太了解绝技、绝活产生的特殊商品在市场的魅力了。他便花1万多元请一位姓黄的韩国商人及技术员在他的窑厂建窑试验生产。孙元贺边学艺边琢磨着如何改进自己的窑,让它既能生产白木炭又能生产黑木炭。3个多月后,孙元贺终于获得成功。
白木炭烧出来后,那位韩国人答应有多少要多少。当时什么合同也没签。当出口到140吨时,这位客商突然不见踪影。当时国内用户谁也不认白木炭,剩在手里的50吨白木炭只好降价按黑木炭卖出。
吃一堑,长一智。孙元贺夫妇从此确立一条原则,做买卖,必签合同,找权威部门做中介人。
教训换来了成功。孙元贺每年交镇里利税和管理费2万元。而周围农民每年仅卖枝柴就从他那里收入100多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三峡移民第一村
杨建章
朱家湾,位于三峡坝区的湖北省宜昌县乐天溪镇,与大坝坝址中堡岛隔岸相望。由于这个村是三峡坝区第一个成建制移民的村,被称为“三峡移民第一村”。
走进朱家湾,令人耳目一新。一条条平展宽阔的新马路,一幢幢造型别致的新楼房,一块块引人注目的新招牌,车水马龙,宛如繁华的都市。
朱家湾的发展,仿佛是一夜之间的变化。1993年,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动工了,朱家湾要在3个月内让出987亩山地,搬迁162个人。朱家湾要让出的山,全是当地人们发财致富的松林、柑桔园;让出的地,全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高产水稻田。移民们说,国家要搞建设,我们让出这点山地值得!
1993年12月20日,李鹏总理偕夫人朱琳到三峡坝区慰问移民,来到了朱家湾,走进移民临时住房里,与移民拉家常,合影留念,移民的心与总理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从1994年开始,三峡移民第一村的工作,已提前进入了由搬迁转入安置的阶段。朱家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移民,艰苦奋斗,重建家园。全村54户移民,一年多时间,已有80%的农户建起了楼房。
为使移民安居乐业,同时吸引外来客户,朱家湾人从长远着眼,投资1500多万元搞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又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15亩的拥有110多个摊位的弘乐市场,出租给外来人经营。除此而外,村里还与国务院移民局联合,投资2500万元,兴建规模宏大的12层楼的三峡商场,吸引海内外人士前来经商办企业。
四方八面的客商,已看准了朱家湾这个投资的好去处。四川人修公路,浙江人建房屋、湖北人办饭馆、湖南人开杂货铺。过去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如今税务、银行、公安、工商,机构齐全,应有尽有。各种经济实体已达200多家,外来暂住人口已有1200多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警惕塑料薄膜污染农田
编辑同志:
随着科学种田的步步深入,目前农村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可是许多塑料薄膜报废后都得不到及时回收,对农田造成了污染。农田里掺进了塑料碎片,无疑会对庄稼的生根、发芽、吸取养分以及肥料和水分的渗透形成障碍。而且,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它对农田的危害是长期性的。希望这种情况能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注意。
山西省阳泉市广播台葛栋玉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电影广告”
刘鲜芝
“花上一二百元钱,放场电影做宣传”,时下,河南省社旗县城郊乡的农民们潇洒地做起了“电影广告”。
所谓“电影广告”,就是农民自己出钱请来电影放映队,然后在电影放映前和放映中加入广告,宣传自己的土特、农副产品,发布各种收购信息等。起初做“电影广告”的多半是乡下的粮油购销站,后来发展到种植和养殖大户及村办企业。孔庄村青年农民王文党在八分地里种葡萄,今年喜获丰收。但因为缺少人手出去卖,加上信息闭塞,葡萄成熟季节遇到了销售难题。王文党借助“电影广告”促销,立即见效,客户纷纷前往园中批发定购,七天收入一千二百多元。农民通过“电影广告”宣传了自己,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了销路,开拓了市场。同时强化了农民的经济观念,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全乡农民共做“电影广告”一百八十场次,获经济效益十多万元。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洋玉米”落户东海
新西兰特甜玉米在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江苏省东海县试种成功。该玉米含糖量在16%以上,亩产鲜品在2吨左右。图为新西兰农学家8月下旬在东海县考察甜玉米生长情况。 朱桂林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灾后售粮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湖南省益阳市百万农户踊跃交售定购粮。至八月八日,已入库粮食一点七五亿公斤。图为该市资阳区沙头镇农民踊跃交粮场面。肖少华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拣蛋 徐永田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来料了 徐永田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