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世妇会开始第二阶段一般性辩论
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实现承诺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记者袁建达、龚金星报道: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今天开始第二阶段一般性辩论。与会者就如何清除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行为,如何在财政上扶持处于贫困中的妇女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呼吁各国政府实现对《行动纲领》的承诺,采取积极行动努力实现男女平等。
在今天上午10时至下午1时举行的世妇会第10次全体大会上,来自哥伦比亚、马尔代夫、利比里亚、巴巴多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摩尔多瓦、毛里求斯、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作了发言。
马尔代夫代表在发言中强烈谴责了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行为。她说,贩卖妇女、掠杀儿童的野蛮行为仍然存在,我们要努力消除这种现象。她还指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应该是一个承诺的大会,行动的大会,我们现在就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以便到下个世纪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利比里亚代表说,非洲的很多国家正在内乱、冲突之中,妇女儿童的处境很糟。1989年我们的国家也发生了内乱,这场内乱使我们的经济崩溃,人民流离失所,妇女们为了生存承担着沉重的负担。现在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努力提高妇女的地位,改进她们的生存环境。
巴巴多斯代表说,处在困境中的妇女,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这些妇女面临的最大困境又是资源问题。因此,发达国家落实支援的承诺是很重要的,他们应该拿出一些行动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说,我们从很多方面了解到妇女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而这些伤害与她们没有相应的经济地位是相关的。我们正在考虑在实施金融改革时,使妇女得到更多的帮助。
下午3点至6点,世妇会举行了第11次全体会议,来自波黑、马拉维、国际农业生产者联盟、刚果、伊朗、白俄罗斯、国际原子能机构、图瓦卢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作了发言。
马拉维代表说,我们期待着实施这次会议的战略,我们的政府已作出了承诺,将切实实行《行动纲领》。
国际农业生产者联盟的代表说:妇女作为农业生产的骨干,她们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她们的作用也被低估了,因此,我们要发起运动,让农村妇女与男人平等地获得土地和其它农业生产资料。
刚果代表说,在刚果,女童受教育、妇女就业平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国际社会能帮助我们的国家执行行动纲领。
联合国有关专门组织今天还就“非洲青年的生育健康”举行了专题圆桌讨论会,同时还举行了有关青年活动。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蒙盖拉夫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落实世妇会承诺关键在行动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记者龚金星、袁建达报道: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今天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世妇会正在按计划进行,许多问题已找到共同点,不少国家已作出承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各国政府应该采取切实的行动落实这些承诺。
在有2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蒙盖拉夫人高兴地谈了她对这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印象,通报了全体会议及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蒙盖拉夫人说,她可以重复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即通过这次大会,看到了一场正在进行的革命,看到和听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会上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代表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发出了同一个声音,即起草一个强有力的行动纲领,促进平等、发展与和平。
蒙盖拉夫人指出,这次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妇女大会,共有1.7万名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参加,是联合国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大会正按计划如期进行,许多政府代表在发言中谈到了妇女生活、武装冲突、健康卫生、人权、消除贫困等问题。大家都在尽可能多地消除分歧、寻找共同点。原有的难点正在一个个解决,可以肯定地说,大会可以在预定的15日顺利结束。
蒙盖拉夫人强调,现在最重要的是行动!在大会发表的讲话中,有些国家的代表对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已作了郑重的承诺。会议结束时,将公布这些承诺。不少国家的代表是带着承诺和计划来参加会议的。
在回答记者关于妇女生育政策的提问时,蒙盖拉夫人说,她同意陈慕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涉及到国家主权的意见。她说,正像俗话所说,“谁穿鞋谁知道哪儿不合适”,制定妇女生育政策,要考虑国情。
有记者问,制定文件的工作组是否吸收了非政府组织的意见?蒙盖拉夫人回答说,怀柔非政府组织论坛取得了很大成功,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见列入了《行动纲领》之中,《北京宣言》也有非政府组织参与制订。他们与各国政府一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回答采取什么措施阻止有些组织对大会制造障碍时,蒙盖拉夫人回答,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精力讨论问题。大家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最后要通过协商拿出一个一致的意见来。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世妇会特稿·人物篇·

  平等,首先靠自己努力
——访中国科学院女院士林兰英
本报记者蒋涵箴
林兰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女科学家,是第四次世妇会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这次大会您最想要说的是什么?”记者问她。
“这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口号是平等、发展、和平,我认为要求男女平等,妇女必须做出出色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同。”
林兰英一九一八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兄妹七人,她是老大。她每天要完成家务劳动之后才能读书,就在这种情况下,她从初中到高中连得了十二个第一名。一九四八年,她赴美国留学,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女博士。
她原先是攻读数学的。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美国,林兰英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她想“自己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当时美国刚刚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固体物理学。它的兴起,为各种设备提供了新型材料。第一个晶体管诞生,使科学家发现了处于半导电状态的半导体,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林兰英决心把这一门新学科带回祖国,于是她从头学起,并以很快的速度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她钻进了这门新学科后,又感到光把理论带回去是不够的,应利用美国的现成条件,去学习实用技术,去接近美国半导体材料的前沿科研。于是她去了一家美国公司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才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尽管她回国时受到种种阻难,美国中央情报局抄走了她在美国的全部存款,但她巧妙地把半导体材料带回来了。回国之后,她成为我国半导体材料的开拓者之一,为祖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说:“我决心要回国,除了想报效祖国外,也是为了追求妇女解放。在美国,很多公开场合都是‘女士优先’,而事实上美国的女人大多只能从事服务性工作,妇女常常受到歧视,我不喜欢美国这套制度,这也促使我下决心要回国工作。”
林兰英也坦诚地指出了女性天生的弱点,她说:“妇女在智商上并不比男的低,有的女性到了一定阶段之所以上不去,往往是心地较狭窄,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影响与周围人的相处。另外有的女性进取性较差,到一定年龄就缺少再往前走的勇气。一个人年龄大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要永远保持进取性。”一九八六年,六十八岁的林兰英接受了国家下达的研究空间材料的任务,这是她过去从来没有干过的工作,她连续做了五次试验,到一九八九年就作出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她说,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人也是这样,没有创新就要停止不前。
林兰英为了事业终身未嫁,但是她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她的侄儿就是儿子,所以有媳妇、有孙女。今年七十七岁的林兰英主张,每个人不论业绩有多大,都应该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她把自己分管的客厅、饭厅以及她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林兰英认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说:“中国的科技人员中女性占百分之三十五,欧美发达国家到不了这个水平,美国高层次的科研机构中女性极少,而中国女性在科技界确确实实发挥了重要作用。”(附图片)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世妇会特稿·人物篇·

  民事民事,人民的大事
——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原
本报记者赖仁琼
影视作品中的女法官总带有几分冷峻,几分威严。然而,当我见到我国第一位女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原时,很快就被她的热情、豪爽所感染:“那天出席NGO开幕式,我特别激动。”
年逾花甲的马原是我国第一位女大法官,去年中国女法官协会成立时,她当选为会长。大法官是法官的最高职位,而女大法官在全世界更是凤毛麟角。与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相比,马原这位大法官有什么不同呢?
60年代初,33岁的马原离开执教8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来到最高人民法院。她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民庭副庭长、庭长。凭着坚实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马原在1985年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几十年间,她从经手的大量民事案件中发现,在离婚案中有70%的原告是女性;在涉及婚姻家庭的伤害案件中,受伤害者中女性占70%;联想到我国文盲中70%也是女性,马原的心情格外沉重。她说,我是法官,但也是女人,性别与职能都令我同情弱者,用法律术语表述,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平等,但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几千年封建思想和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几十年内不可能完全消除。马原经办一些棘手案件时,每每对那些受伤害却又不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妇女寄予深深的同情,在审理中尽力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当然,对女性的关切并不等于褊袒女方。她说,要维护的是合法权益,执法的天平不能因性别而倾斜。
马原说,在全国15万多名法官中,女法官有2.3万多名,成为我国司法事业中一支活跃的力量,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与信赖。女法官队伍的成长,既显示了我国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也显示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有人说,民事案件鸡毛蒜皮、婆婆妈妈。马原却说:“民事民事,人民的大事。”正因为有了这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马原走上领导岗位后,仍孜孜不倦地继续法学理论的研究。近几年,马原主编了《中国民法教程》、《民事审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国家赔偿制度》、《保护妇女权益法律全书》等。
作为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执法者,马原有幸参与我国《民法通则》、《继承法》的立法工作和《婚姻法》等法律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可行的立法建议。争论较大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问题,在马原的力争下写进了《继承法》。她说:“在起草立法中,我有机会更具体、更明确地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工作,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马原是出席世妇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里唯一的女法官,还是NGO组委会成员。她说,在NGO论坛有一个女法官的专题研讨会,讨论妇女反暴力问题。马原表示,她将借世妇会之机积极介绍我国司法建设的成就,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附图片)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青年人行动起来
世妇会举行“联合国青年日”活动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记者富子梅报道:参加第四次妇女大会的各国青年代表,今天在北京参加了联合国青年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青年人应成为联合国决议的参与者。蒙盖拉夫人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此次会议主席瑟瑞丽女士说:“青年们的共同目标是在行动纲领中提出青年人议题,同时促使各国政府作出承诺并坚持履行其承诺。为此青年们在各自的代表团中努力争取非青年代表的支持。通过这些青年代表,青年人的声音——未来的声音正变得响亮而清晰。”
蒙盖拉夫人在讲话中说:从第四次妇女大会筹备过程开始,女青年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多女青年为准备参加这次大会,在政府、非政府组织中作了充分、积极的工作。这次世妇会能否取得长远成功还要依靠年轻人。同时她还讲到各地区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非洲人口的50%是年轻人,他们正遭受经济不发达及艾滋病等因素的严重影响;亚太地区青年关注着信息技术和商业化的快速发展;欧洲青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年轻人需要持久的和平,给流浪儿童和青少年一个家园;西亚青年强调青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源泉,并呼吁青年人团结起来。今天在这里举行青年日活动及相关讨论、圆桌会议就是要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的青年代表纷纷走上讲台,畅谈她们在妇女事业方面取得的成果、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着重努力的方向。
几位盛装的非洲女青年的演唱把这次青年日活动推向高潮:“让我们走到一起,工作在一起,未来属于我和你。”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以教育促平等
——国际扫盲日、世界文化日侧记
本报记者龚金星魏芳
9月8日,世妇会进入第5天,正值第30个国际扫盲日,联合国又特别将它定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世界文化日”,不同国籍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代表们,在世妇会的讲坛上,表达着共同的心声:“还给妇女和女童受教育权”。
一个个统计数字让人震惊:全世界8.85亿成年文盲中,妇女占2/3;近1/3的成年妇女是文盲;在1.3亿未能上学的儿童中,女童占大多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得里科·马约尔不无沉重地说:“这种状况令人无法接受,因为它不公平,而且荒谬。”
中国、加拿大、埃及等国的代表们纷纷发言。“教育是实现和平、发展、民主的关键”,“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更有条件争取平等,更有能力使自己和别人脱贫以及更充分地参与民主社会”,“教育为了平等,以教育促平等”,大会主席的主旨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会议接近尾声,一位莫桑比克男记者激动地接过话筒要求发言:“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我感到惭愧……世妇会应该让更多的男性来参加,亲耳听听妇女和孩子们的心声。”闭会时间已到,他还是坚持要用莫桑比克方言唱支赞歌给所有女性:“美丽的女性,美丽的母亲……”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让女童受教育”
本报记者唐维红魏芳
教育是使妇女获得自信心和享受其它权利的先决条件之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所说:“教育就是给妇女授权,就是解放妇女,就是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在世妇会几天来的辩论中,为妇女受教育扫清障碍的呼声十分强烈。许多代表在发言中强调:“让女童享有同男童一样受教育的权利。”丹麦代表认为:“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男孩与女孩受到同样重视的社会。”
科特迪瓦代表告诉与会者,为了下个世纪妇女的进一步发展,女童的入学率将成为科特迪瓦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府将免费向女孩子提供书本,减免她们的学费,以使科特迪瓦到2000年女童入学率达到100%。她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者注意到,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彭珮云在大会发言时,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全国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继续降低适龄女童的失学率与辍学率,逐步提高女性接受中级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休会日见闻
本报记者李明光
9月9日、10日是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休会日。然而,除了主会场外,位于国际会议中心一层的第二会议室及二楼的一些小会议室仍有各种会议及活动。上午9点多钟,与会者仍同往日一样从住处匆匆赶往会场。
会议大厅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来自各国的不同肤色、不同衣着的妇女们风姿各异、漂亮潇洒,成了大厅里令人眼亮的风景。她们或落座咖啡厅,促膝交谈;或三三两两随意交流。第一会议室旁边宽敞的走廊里,联合国各有关组织(如卫生组织、难民组织等)及许多国家介绍妇女状况的小册子、画报等整整齐齐码放在两侧的长桌上,许多与会者流连其间,不时伸手将挑选的印刷品取走,留待阅读、研究。第一会议室门前所有联合国成员国的国旗庄严整齐地依墙排列。这些国旗是特意从联合国总部运来的。在这标志着此次会议规模和等级的独特景观前摄影留念,成了不少人的共同选择。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妇女,还从众多的国旗中找出本国国旗,将依杆下垂的国旗平平展开,骄傲地把自己的身影同自己祖国的旗帜和那么多面国旗叠在一起。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女部长球队》在京首发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女部长球队》一书首发式,今天下午在中国体育博物馆举行。
以陈慕华为顾问,由彭珮云、吴仪分别担任名誉队长和队长,有二十几位部长级女干部参加的中国软网球队,自1994年初组成以来,一直很活跃。
这本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文集,记述了球队成员的体育爱好及其生平、成就。(傅旭)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世界妇女运动大系》出版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我国老一辈著名学者王森然的遗著《世界妇女运动大系》一书近日出版,并由中国王森然学术研究会赠送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20年代末、30年代初,王森然先生撰写了13卷本《世界妇女运动大系》书稿,但书稿在战乱中遗失。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找到前六卷书稿,共46万多字,亚洲及中国部分的七卷稿已丢失。
有关专家认为,此书为当今研究世界妇女运动提供了富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翔实史料,也是介绍世界妇女运动历史的一部难得之作。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16省市来京为代表展示珠宝精品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由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地矿部和中国宝玉石协会联合举办的’95世界妇女购物节珠宝首饰展销会,今日在北京国贸大厦开幕。王光英、朱训等有关领导剪彩。
我国16个省市的122个单位,荟萃了数千种珠宝精品,将以优惠价格向来自全球的姐妹献礼。(艾笑)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世妇会金叶杯摄影比赛

9月10日,部分来自几内亚和西班牙的世妇会代表来到天津SOS儿童村参观。SOS儿童村的母亲荆美霞(右)和她的孩子们与客人们用文字互通姓名。
新华社记者罗更前摄


第2版(世妇会专页)
专栏:

9月11日,世妇会“青年日”活动在北京举行。在活动仪式上,蒙盖拉夫人同与会的非洲各国青年妇女同唱《非洲,我们深爱的家园》。
新华社记者方爱玲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