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把文物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李铁映指出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本报西安9月9日电记者孟西安、蒋建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昨天在这里举行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作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任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
李铁映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文物工作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文物保护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的有效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文物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关于有效保护,李铁映说,我国文物蕴藏极为丰富,只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国家保护为主,同时动员全社会保护文物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物遭受损坏、破坏和走私流失的状况,实现有效保护。文物保护首先是国家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由中央政府承担,也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综合协调地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保护,应该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最广泛地动员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自觉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防止和制止文物的损坏、破坏和走私流失。
关于合理利用,李铁映指出,利用主要是指在充分肯定文物所拥有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其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形式的利用,都必须以有效保护为前提和基础。文物的合理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各级政府既要把文物的利用作为一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同时要防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一些做法。文物的合理利用大有潜力,大有可为。要注意总结经验,制定规划,坚持长期保护、长期建设、长期利用,从实践中探索出更加广阔的合理利用途径。
关于加强管理,李铁映要求,要深化文物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促进文物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协调文物与旅游、城建、宗教等部门的关系,加强文物保护的政府机构和职能。文物大省的重点市县应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文物管理委员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要根据各自情况和发展要求,成立专门的保护委员会,制定专项保护法规,做好规划,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文博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也应进一步深化,增强生机和活力。要加快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注意保护专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解决文物工作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造就一批跨世纪人才。建立师承制度,形成新的学术带头人队伍。要加强文物市场管理,依法规范文物市场。现有的文物经营单位,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企业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整顿文物市场,打击地下文物黑市和无照经营。李铁映要求,要坚决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打击文物犯罪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斗争,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负起责任,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
李铁映还就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重要意见。他要求做好普查,制定保护规划;做好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抓好对革命旧址的恢复和建设;进一步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作用。


第4版(要闻)
专栏:

  慈母教授郭淑珍
周国安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音乐学院、总政歌剧团等单位决定,九月十一日、十二日在北京音乐厅主办“郭淑珍教授学生音乐会”。郭教授培育出的五位女高音军人歌唱家王秀芬、韩芝萍、潘淑珍、郑莉、王静,将分别演唱中外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既向观众显示自己的歌喉,又感谢恩师多年的培育之情。
郭淑珍的名字,在我国音乐界非常响亮,在社会上也广为人知。她是杰出的声乐教育家。
郭淑珍于一九五二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翌年,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歌剧与音乐会演唱专业。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的厚爱。她还在第五和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古典歌曲比赛中获三等奖和一等奖。她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绣花女》中饰演女主角,演唱和演技受到当地报刊的称赞。
一九五九年郭淑珍学成回国,一直为理想而唱。她的演唱重声更重情,注重对作品内涵的表达。她演唱的《黄河怨》,巧妙地运用了气声、弱声、颤音以及音色、力度的变化,加上清晰的吐字,唱得意切情真,令人潸然泪下,堪称一绝。周扬同志曾撰文说她是“用歌声描绘出一幅民族灾难的图画,用歌声塑造了被压迫、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她三十多年如一日,为国家培养出了二百余位歌唱家。
郭教授在教学中有什么窍门?她说,我只信奉一条:严师出高徒。自己首先要严,要有责任心。教学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对学生要研究透彻。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切实可行,切中要害。当年邓韵、郭燕愉就是唱错了声部,找到郭教授后,经她果断地由高音改为中音才挽救了艺术生命。她常对学生说:“你们不是神童,我也不是神仙。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功到自然成。”
郭教授认为各艺术门类间有共性,她要求学生多读书,要从绘画、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中汲取养分。在“文革”期间下放劳动时,她自己就向李世济学习行腔、咬字,并用于自己的教学。
郭淑珍育人之道中最动人的地方,是她的慈母情肠。她不但从技术、精神、生活上关怀学生,把自己的家门对学生敞开,还向学生学习,认为每个学子身上都有独特之处,教学相长。歌唱家王秀芬说:“郭老师在我的心中就是慈母,我自师从她以来,什么事情都向她请教,获得安慰。”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次炤向来都把郭淑珍的意见当作良方,因为她总能体察出人心。曾以一曲《敬爱的周总理》而享誉艺坛的韩芝萍当着几十人的面向郭淑珍深深一鞠躬,然后对大家说:“郭老师对我们的爱,远远超出了声乐教育范围。我们感谢她,是因为她散发着母爱的感召力。”(附图片)
郭淑珍和她的军人学生,自左至右依次环绕她的是王秀芬、王静、潘淑珍、韩芝萍。  车夫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球姐妹的盛会
——’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回眸
新华社记者周树春张宿堂
二十世纪规模空前的一次妇女界的聚会——’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在北京怀柔落下了帷幕。这是一次全球姐妹友谊的盛会,必将为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过去的10天里,来自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组织的3.1万名妇女聚集在怀柔,向世人展示当代妇女的风采,就世界上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妇女自身利益的各种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此对正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施加影响,推动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
最为成功的一次论坛
此次论坛的规模在世界妇女运动史上可谓绝无仅有。1975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一次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仅有3000人参加,1980年哥本哈根的第二次论坛有8000多名代表参加,举行了150多场讨论会和协商会,而1985年在内罗毕举行的论坛有1.3万人参加,举办了1000多场讨论会。’95北京论坛无论在参加人数,还是各类活动的场次,都大大超过以往各次论坛。
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辅助性会议,论坛从8月31日正式开始讨论至9月8日闭幕,共举行了大约5000场各类活动,其中有全体会议、专题研讨会,有培训讲习班、展览会,也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
每天早晨,肤色不同、服饰各异、讲着各种语言的各国妇女,成群结队从怀柔32家饭店和分布在6个小区的60多栋公寓中走出,奔赴坐落在占地共42公顷的会场区内的国际会议中心和规模不等的86个帐篷、75个会议室,参加300多场专题研讨会。
在3000多场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平等、发展、和平”这一主题,就妇女参与政治和经济发展、和平与人类安全、贫困、妇女权利、教育、种族和民族、保健、针对妇女的暴力、传媒、环境、科技和女童等当今世界妇女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在每天例行的全体会议上,论坛总召集人坤仁·素帕达拉和各区域组织、各国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知名人士相继登台演讲,分析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全球因素及其给人们特别是妇女带来的挑战,阐述面对社会变革妇女运动所应采取的策略。
大批来自“草根”(基层)组织的妇女代表,是论坛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每天,设在20区的“草根”帐篷里,总有形形色色的活动吸引着人们。直至闭幕前几小时,一些中国和印度妇女还在这里热烈地交流。此外,亚太、非洲、拉美、欧美、阿拉伯等区域帐篷也成为基层妇女广为联络和活动的场所。
无论是能在容纳近1500多人的国际会议中心,还是大大小小的帐篷和会议室,与会者们都无拘无束地发表见解,争先恐后地相互提问,会场上总是洋溢着热烈、自由、活泼的气氛。
正如一位亲历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的权威人士所言,过去,论坛的与会者容易忽视大会的主题,或是纠缠于一些枝节问题,或是简单地喊喊口号。但在本次论坛上,代表们不仅更加充分地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而且她们的见解体现了多样性,这无疑是世界妇女事业的一大进步。
论坛上,严肃的讨论并不是表达观点的唯一形式。在会场区漫游,人们可以看到与会者在认真表演哑剧、小品、诗朗诵、舞蹈、歌咏等文艺节目,不时还能遇到呼喊着口号、打着标语的游行队伍。妇女们用种种富于戏剧性的方式申明自己的主张。
一位外国与会者这样概括论坛上的景象:“在论坛的每个地方,每一分钟都有研讨和交流,每一分钟都有欢歌和笑语……这就是真正的论坛。”
丰硕的积极成果
尽管本次论坛广泛涉及了几乎妇女问题的所有方面,但代表们显然尤其关注最直接影响世界大多数妇女权益的那些问题,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如在过去10年中一样,“平等、发展、和平”——象征《内罗毕前瞻性战略》主题的这几个字,仍是妇女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不同的是,她们赋予这些概念更为现实的涵义。
例如,在涉及妇女平等地位的各类研讨会上,与会者一方面枚举了各地区和各国近年来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则针对当代妇女面临的种种挑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和家庭等不同范围,深入探讨了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途径。许多与会者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指出,要进一步获得平等地位,重要的是要消除“妇女的贫困化”,遏止“贫困的妇女化”趋势,首先让妇女实现经济上的平等。同时,她们普遍认为,教育是走向平等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大力普遍提高妇女受教育的程度。
与此相关的是,很多与会者指出,要维护和促进妇女的权益,首先必须保障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即基本人权。为此,必须扩大妇女的政治和经济参与,因为,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发展。在这方面,与会者还具体探讨了如何通过影响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决策来促进妇女权益的问题。
“女人不要战争!”——这个口号凝聚了本次论坛最为强烈的和平的呐喊。来自不同大陆的妇女以各种形式,呼吁世人摒弃武器,停止杀戮,消灭战争,创建持久的和平。特别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妇女,声讨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期间给亚洲妇女造成的灾难,提醒人们深刻地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应特别指出的是,传媒对妇女的影响自始自终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焦点。代表们批评一些西方传媒损害妇女权益的报道,呼吁“还妇女的真实形象”。更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代表谴责西方媒介对本次论坛不公正的报道。她们认为,西方传媒对会间情况的消极报道是对所有与会妇女的侮辱。
正因为有这些认真而富于建设性的讨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副主席黄启说,“论坛的成果将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成功做出积极的贡献。”
连结友谊的纽带
论坛总召集人素帕达拉在闭幕式上对冒雨赴会的万余代表说,“在怀柔的10天让我们进行一次空前的交流,在加强原有联系的同时,我们建立了新的关系,在加深旧日友谊的同时,我们结交了新的朋友。”一位外国观察家称“和平与友谊为论坛的主流”。
的确,10天来,依山傍水的怀柔是一片洋溢着友谊之情的海洋。龙山会场区的万人广场为寻求姐妹之情的各国妇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一顶顶色彩斑斓的阳伞下,素不相识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倾诉互不相同的个人经历,交流各自的奋斗经验。在讲坛上,人们更多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世界妇女大会第一次在这个地区召开,来自亚太地区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她们发起了“我们一起编织世界”等促进友谊的活动,吸引了各大洲的姐妹。各国妇女用一针一线,将友情绣在一块块织物上,进而连结成一条绵延1000米的“和平之毯”,最后将其中的一段挂到象征着中国的万里长城上。
论坛闭幕时,在回荡着《友谊地久天长》歌声的广场上,人们久久地拥抱在一起,依依惜别,相约聚首重逢的一天。
这次论坛也为参加论坛的5000名中国妇女广交朋友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中国妇女不仅在自己主办的40个专题的研讨会会上,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妇女的发展和工作经验,对世界妇女事业的现状也大开眼界。但交流并不局限于论坛的会场,数千名外国妇女抱着浓厚的兴趣在怀柔和北京参观了乡村、学校、医院、教堂、研究所、残疾人服务中心等各种单位,目睹了中国的变化和中国妇女的风貌。
在论坛闭幕式上,一些外国妇女打出了“世界妇女万岁!中国妇女万岁!”的横幅。
一位参加过前几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欧洲妇女说:“在历次世界妇女大会中,这次中国提供的服务是最好的。”在这次论坛上,10万怀柔人民和数千名北京和怀柔大中学校的志愿者成为中外人民和各国妇女友谊纽带,他们的奉献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龙山会场区上,来自各国的妇女打出“谢谢怀柔人民,谢谢北京志愿者”的横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女教授深情地说,“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要忘记那一张张年轻的、带着笑容的面孔”。论坛的总召集人素帕达拉在闭幕式上深情地说:“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人民。”她的讲话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第4版(要闻)
专栏:

  法院业大培养大批法律人才
任建新强调要全面提高法官素质
本报北京9月9日讯新华社记者张宿堂、本报记者吴兢报道: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今天在全国法院业余法律大学庆祝建校十周年暨表彰大会上强调,必须进一步全面提高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按照《法官法》的要求,实现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要在2000年以前,使现职法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据了解,作为全国法官培训教育的基地,10年来,全国法院业余法律大学累计培养了11万大专层次的法律人才,与其他高等学校联合培养了1000余名本科生,举办了800多期岗位培训班。这些学员许多已成为审判工作的骨干,有些走上了领导岗位。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改变了法官队伍的文化、业务结构,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司法水平的提高,为审判任务的完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也为《法官法》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全国法院业余法律大学已有专职教师近2000人,专职管理干部近1400人。
任建新说,要建成国家法官学院和地方法官教育培训机构分级负责的培训体系,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尉健行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一流教师队伍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宗焕平)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9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庆祝第11个教师节,并对1528名北京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299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尉健行在讲话中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作为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方针。
尉健行说,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首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首都城市功能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北京应该有全国一流的、最发达的教育,这是首都的城市性质所决定的。
尉健行强调指出,教师的职业是崇高而又艰辛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北京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国一流教育的宏伟目标,必须努力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全面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和保持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级党政领导要为教师多办好事、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


第4版(要闻)
专栏:

  安理会欢迎前南三方原则协议
我国代表说这是一个积极进展
本报联合国9月8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安理会今晚讨论了波黑问题的最新进展。会后发表主席声明,对波黑、克罗地亚及南斯拉夫三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并就《原则宣言》达成协议表示欢迎。安理会敦促各方在该《宣言》的基础上真诚地迅速谈判,以便在整个区域实现持久和平。许多国家代表在安理会上发言表达他们对此问题的立场。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学贤大使说,三国外长达成原则协议,作为结束波黑冲突的谈判基础,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他指出,在波黑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波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应通过和平谈判寻求能为当事各方接受的妥善解决办法。事实证明,这一主张是正确的。王学贤表示,我们不赞成在波黑使用空袭来施加压力。这样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能使局势复杂化,为政治解决设置障碍。尤其在当事各方已达成原则协定后,应立即停止空袭,以便为政治解决进程创造有利气氛。王学贤说,我们希望,各方表现出最大的和平意愿,再接再厉,以建设性态度,进一步推动全面政治解决的进程,使前南地区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南盟代表发言要求立即停止北约的空袭和快速反应部队的攻击。他说,和平只有完全平等地尊重三方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北约和联合国的行动背离了维和的中立、公正立场的原则。它已滑向卷入与波黑塞族的全面战争。
南盟代表保证尽力在刚达成的原则协议基础上实现对等的妥协。但他警告,如轰炸继续,南盟对其后果不承担责任。
美国代表在发言中为北约的空袭辩护,说这是为了执行安理会决议。他认为,三方达成原则协议是一个转折点,为结束波黑战争打下了基础。但把日内瓦原则协议变成可行的和平解决方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他呼吁有关各方作出自己的努力。


第4版(要闻)
专栏:

  伊朗叙利亚土耳其三国外长声明
反对外国干预伊拉克事务
综合本报阿布扎比、大马士革9月9日电记者安国章、吴文斌报道:为协调对伊拉克局势的立场而举行的伊朗、叙利亚和土耳其三国外长会议于昨天在德黑兰结束。伊朗外长代表三国宣读了一份维护伊拉克领土主权完整、反对外国干预伊内部事务的会议声明。
声明指出,伊拉克的前途和政权问题只能在没有外来势力干预的情况下,在统一、平等、民主和睦邻友好的原则基础上由伊本国人民自己解决。声明说,目前有外国势力试图以伊拉克北部地区为突破口,阴谋将其肢解成几个国家,三国坚决反对这一阴谋,反对以任何借口对伊进行肢解,坚决维护伊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第4版(要闻)
专栏:

  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决定
萨达姆为下届总统候选人
据新华社巴格达9月8日电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根据修订后的宪法于7日晚一致提名萨达姆·侯赛因为伊拉克下届总统候选人。伊拉克文化与新闻部长哈马迪今天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说,革命指挥委员会作为伊拉克的最高决策机构已经批准了修订后的国家宪法。


第4版(要闻)
专栏:

  世妇会摄影作品评选开始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陆小华、文璐)为形象地反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盛况及中国人民为这次会议所做的贡献,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优秀摄影作品评选活动近日起拉开序幕。
这次评选活动由世妇会中国组委会宣动委新闻部、新闻中心和中国记者杂志社、羊城晚报社、深圳商报社共同举办。
参选作品要求反映世妇会会场内外各方面情况。
评选活动的评委会由世妇会中国组委会宣动委、新闻中心等各方面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