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武警北京总队十支队官兵讲奉献
本报讯武警北京总队十支队官兵在所驻守的北京市“五县一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岗位奉献”活动。3年来,共有700多人被评为执勤标兵和优秀士兵。(潘经国)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欢呼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
阿沛·阿旺晋美
今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日。在这喜庆的时刻,我同西藏广大僧俗人民和各民族干部一起,以无比自豪和喜悦的心情,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欢呼。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统一指挥下,在全国各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兄弟民族人民无私支援和大力帮助下,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民族人民,在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坚持从自治区的实际出发,认真执行党和国家为西藏制定的各项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艰苦奋斗,勤俭创业,迎难而上,开拓前进,为发展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废墟上,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初步繁荣兴旺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7年中,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自治区认真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指导方针,狠抓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开展外引内联,使自治区的各项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改善,为经济腾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高潮,正在万里高原上蓬勃兴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我们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纵情欢呼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的时候,回顾为建立自治区所经历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回顾自治区成立30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不深切地感受到创业之难艰,不能不感受到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而更加可贵,更值得珍惜。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伟大祖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功能的《共同纲领》中,就已明文规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中,在全国建立了许多民族自治地方;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以来,在历届宪法中,都明文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西藏的其他几位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之后,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经当时在北京的西藏各方面代表人物反复协商,制定了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方案,报告了国务院。1955年3月9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国务院第七次扩大会议批准了这个方案,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和他们的主要随行官员以及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代表列席了这次会议。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任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任第一副主任委员,张国华同志任副主任委员,我担任秘书长。从那时到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经过了九年半的时间,“筹备”的时间是够长的了。之所以如此,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我们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去创造正式成立自治区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培养本民族的革命干部,培养和提高广大藏族人民行使自治权利的觉悟和实际能力等工作,都需要相当的时间,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时和成立之后,立即遇到了一连串尖锐复杂的斗争,筹备成立自治区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来自受外国帝国主义指使的分裂主义势力,和上层统治集团中顽固坚持封建农奴制度“永远不改”而拚死反对民主改革的势力。在后来的斗争中,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两股势力之间原有的细小差别被冲淡,转而互相勾结,合流为一,走上了叛乱叛国的道路。他们制造了一起又一起以分裂祖国、反对民主改革为目的的挑衅事件,拼凑起“四水六岗”反动组织,成立“卫教军”叛乱武装,终于在1959年3月10日,公然在拉萨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尖锐斗争,自治区筹委会被迫不得不放慢乃至中止筹备成立自治区的各项工作,转而把精力集中在应付日趋恶化的局势。事实上,在这种条件下成立自治区完全没有可能。
拉萨的叛乱被迅速平息后,国务院于1959年3月28日发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责成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任命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主任委员,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平息叛乱。此后,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遵照中央关于边平息叛乱边进行民主改革的方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领导全区各民族人民投入平叛和民主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并在斗争中大力培养和锻炼农奴和奴隶出身的本民族干部,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培养和提高广大僧俗人民行使自治权利的觉悟和实际能力,为正式成立自治区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正当成立自治区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推进的时候,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左”的错误,1962年底开始了对班禅大师的批评,到1964年筹备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期间,则对班禅大师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处理。这是一个值得记取的历史教训。由此成立自治区的时间表又向后推移了。
1965年2月24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我和帕巴拉·格列朗杰同志时指示:“你们回去后要认真抓紧解决成立自治区的问题。过去达赖对这项工作没有认真搞。现在农奴翻身了,解放了,是第二次解放。要把这项工作抓紧。你们有责任搞好这项工作。如果你们再不搞好,人民会有意见,会失望。”周总理还谈到对西藏的宗教要改革,过去清朝皇帝利用宗教整蒙古族和藏族,似乎把藏传佛教捧得很高,很重视,实际上是整这个民族,大批人去当僧人,不结婚,民族人口一年一年减少。这是利用宗教消灭民族的一种办法。我们要把反动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进行政治统治这一点讲清楚。我们早就讲了要政教分离,现在重新讲,得到大家称赞。要真正实行政教分离,大家都为人民办事,不利用宗教整人。这一点过去没有实行,现在一定要实行。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实行真正的政教分离。我们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其他政党和统治阶级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考虑。我们的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要首先为大多数人着想。在这次谈话中,周总理还谆谆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改造思想,背叛农奴主阶级,同党一条心,自己的问题要向党讲清楚,要很好地同党合作,有意见要及时向党提出来,取得党的支持和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我们为95%以上的人民服务就对了。对那少数人要改造,对犯法的要法办。现在有了真正为多数人服务,发展生产,发展藏族,把各方面事情办好的机会。现在要好好地发展。
周总理的这次谈话,深入浅出,亲切感人,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我们回到西藏后,在中共西藏工委直接领导下,在各方面努力进行了正式成立自治区的一切准备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下,在周总理的有力指导下,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庄严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1名,藏族和区内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也有一部分爱国进步的民族、宗教人士。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我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周仁山、帕巴拉·格列朗杰、郭锡兰、协绕顿珠(杨东生)、朗顿·贡噶旺秋、崔科·顿朱才仁、生钦·洛桑坚赞当选为副主席,达瓦、仁钦索朗、扎西平措等37人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委员,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至此,在旧西藏数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参政的任何权利、一直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的农奴和奴隶,第一次掌握了政权,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行使着当家作主人的自治权利。
自治区成立后,全区各民族人民和干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委员会领导下,全面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就。不到一年时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极左路线影响,批判“西藏特殊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否定了党对西藏的各项正确政策,破坏了各项工作和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创伤,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在艰难中徘徊,在曲折中缓慢前进。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自治区的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正常,进行了一些落实政策和拨乱反正的工作,但基本上处于徘徊状态。1980年3月,中央书记处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了对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的文件。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自率领工作组到西藏考察指导工作,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从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正确地贯彻执行中央为西藏制定的各项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改革开放,在大力发展自治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民主和法制建设,充实和完善自治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从1987年以来,由于流亡国外的分裂主义集团多次在拉萨煽动骚乱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自治区的工作也受到了不小的干扰,但在总体上自治区的各项工作都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的道路上,胜利发展。
回顾历史,重温周总理的教诲,我深深体会到:
一、西藏自治区是在西藏广大人民反对分裂主义势力的激烈斗争中筹建,并在对分裂主义势力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诞生的,而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立,又为反分裂斗争的胜利提供了政权保证。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健全和强化自治区的政权功能,团结人民,稳定局势,才能保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有力地进行反分裂斗争。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西藏,自治机关的一切权力属于包括爱国进步的民族、宗教人士在内的广大工人、农牧民和其他劳动人民,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这些人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治。这同政教合一、封建领主专政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摧毁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的封建农奴主政权,才有可能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做到为大多数人服务,为大多数人的问题着想。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就是说,民族区域自治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局部利益和特殊利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前提,又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和发展。这同流亡国外的分裂主义集团所鼓吹的“高度自治”、“大藏族自治”等等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所鼓吹的这自治、那自治,其实质是以“西藏独立”,分裂祖国为目的。绝不可以模糊二者的界限,上当受骗。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本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不排斥各兄弟民族人民之间的互相帮助,特别是汉族人民的帮助。恰恰相反,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帮助,特别是汉族人民对各少数民族的帮助,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拿西藏来说,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和成就,都是同以汉族为主各兄弟民族的帮助分不开的。几十年来大批进藏工作的各民族干部,正是这种帮助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有不少人为了西藏的进步和发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孔繁森同志的光辉事迹,正是进藏帮助工作的各民族干部的杰出代表。
五、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祖国通向世界的西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驻藏人民解放军和西藏武警部队担负着保卫祖国边防安全,保卫自治区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人民安全的光荣任务。几十年来,驻藏人民解放军和西藏武警部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身的任务,而且积极参加自治区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坚持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军民、警民团结,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自治区自治机关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最后,我作为一个年到耄耋的老人,作为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写出这篇肺腑之言,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希望后来人了解过去,了解我们的成功来之不易,从而能够珍惜它,发展它,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地球“第三极地”的守卫者
——献给艰苦奉献的人民解放军驻藏官兵
本报记者刘伟新华社记者刘永华谭道博
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而从1950年解放军进藏,则已经过去了45年。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一代代官兵身在高原,奉献高原,随便指给你看任何一个艰苦的连队哨所,那都是一个英雄的群体,都有一首动人的奉献之歌……
三代统帅的嘱托,三代军人的实践
“极地”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西藏成为世人共认的最艰苦的地方。尤其是解放军守卫的疆界边陲,大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生命禁区”,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再加上一年里有大半年或小半年大雪封山,交通阻绝。日复一日,白天强烈的紫外线,等于一个放射医生一日工作8小时照射量的近2倍;流火的七月夜间也日常结冰。官兵们终日相伴的,只有不敢对望的炽日雪山,和仿佛就在头顶的漫漫寒星,还有随时就在身边的冰雪风暴……
也许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军队的统帅,都对守卫“第三极地”的将士们特别地关怀。1990年盛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高度概括和赞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的“老西藏精神”不久,就不辞风尘来到高原军营。江泽民同志深情地回顾起西藏驻军以二野十八军为主组建的历史,称赞毛泽东同志挑选的“十八军是刘伯承司令员和小平同志所率领的一支英雄的部队”。江泽民同志在检阅驻藏陆空军部队后,动情地说:我们非常清楚在高原上工作的艰苦性。你们守卫着120多万平方公里的祖国领土,一要保卫边境安宁,二要保卫西藏的和平建设,任重道远,劳苦功高!江泽民同志还亲笔题词嘉勉,号召驻藏官兵“发扬老西藏精神,戍边卫国建新功”。
沿着三代统帅指引的同一条奉献路,守卫“极地”高原的行列里,就这样豪迈地走过来三代热血军人。
一批又一批的第三代戍边军人,现在已是戍守西藏的主力。他们从进藏的第一天起,就把艰苦的守卫生活背在了肩上,同时也把一代代军人卫国奉献的传统种在了心底,让它在自己的守边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不能忘记一位叫彭洪奎的年轻战士。他的连队守卫着百里雪山,巡逻任务极为繁重。去年3月23日,当兵3年的小彭终于有机会探亲回到内地。可是假期未满他就又惦记起连队的巡逻。数千公里艰辛,他提前赶到了连队附近的一个小镇。这时已是下午4点钟。住下,这里就有他的同乡战友;往前走,40公里山路,天还下着雪。小彭好像连犹豫的念头都没有过,一个人冒着风雪就朝连队跑去。海拔4400多米的深山里有狼也有狗熊,又是风雪交加的黑夜。但这一切都挡不住彭洪奎赶回连队参加巡逻的决心。天黑了,路经沿途一个唯一的村寨,小彭还没有停下,仍然一个劲地往前走。离连队应该是越来越近了,暴风雪也在这时突然包围了他,把他冻成了一座冰雕。20天后,战友们接到牧民的报告赶来时,彭洪奎双手紧抠着冰雪,遗头向着连队的方向,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雪槽……
敢于奉献的人才能在边防当干部,领导干部在西藏更需带头奉献
追寻西藏戍边军人奉献的足迹,人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只要是艰苦卓绝的地方,就会有领导干部在带头牺牲奉献。
“这就是西藏边防的特殊要求。”驻藏部队的领导们几乎都这样说。西藏军区现职的8个常委中,有一半至少都已在藏戍守了26年以上,时间最长的已经在藏奋战了40多年。20年,30年,40年,一个人从青年进入了壮年和老年;从只身一人到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又有多少家庭的担子要自己去挑,有多少复杂的情感要自己去牺牲?
西藏军区副政委蒋成光今年已经58岁了。自1951年17岁从云南入伍进藏戍边,44年间他筑路二郎山,剿匪到山南,平叛改革到藏北,走遍了全西藏。他当过参谋、干事、助理员,在师职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但他从不对下级讲自己碰到的难事、心酸事。他总是说:“想一想当年的苦,想一想那么多已经牺牲了的战友,只有不断奉献,只有处处自律才不枉人生,才对得起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和战友啊!”
我们还想给读者介绍另一位政委的故事。他叫陆广荣。今年已经51岁了。他和他的官兵驻守在西藏最艰苦的那曲高原,紧挨着让人闻而生畏的藏北无人区。我们设想了他的种种形象,但是一见面,还是禁不住要先问他是不是一个藏族同胞?因为他的肤色的确比藏族同胞还要黑红。然而,他却是在富饶的江苏南通沿海长大的,戍守那曲的时间也还不到8年。
1964年,肤色白白的陆广荣从家乡入伍来到四川。1983年,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把他调到了北京。1988年,组织上决定把他调到那曲军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他在地图上找到那曲,没有一句怨言地来到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
8年的时间是短暂的。陆广荣在这里却把所有的苦几乎都吃尽了。科考队员们装备精良地到无人区考察几个月,就会被称为科考工作上一大奇迹。然而为了战备和部队建设,陆广荣和他的战友们却不止一次地带着大卡车踏进无人区。他们没有特制的鸭绒睡袋和防寒服,寒冬的夜晚就裹着大衣蜷缩在车厢里。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冒着大雪深入无人区,为遭灾的藏民和牛羊送去点心、饮水或草料,但他们踏遍无人区时却只能啃冻硬的馒头,喝随便在哪里淘到的涩咸水。
西藏军区的同志们介绍说,不论哪一级机关的人到那曲,还是陆广荣有事到拉萨,从没听到过陆广荣说一句哪怕是该给我调个好点的地方之类的话。他一次次地深入更艰苦的基层武装部和连队,把军分区建成了西藏部队最放心的一个单位……
来西藏守边防就是来奉献,“极地”高原耸立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8月6日,记者在拉萨目睹了一次极为平常却又感人至深的送行。
头天晚上,5位墨脱边防军人的妻子带着3个孩子辗转近500公里山路,满面尘灰地到了位于拉萨的军区招待所。
再早些天,在林芝,这5位军人的妻子,有的来回两次徒步翻越一年只融雪4个月的多雄拉大雪山,到墨脱边防与丈夫团聚。排长周家常的妻子万里迢迢从内地来结婚,又翻了10天甚至没有一个同路人的山路,也只住了短短的10天,就因大雪即将封山,而不得不赶着跑了出来。墨脱县人武部长李崇星的妻子,则带着5岁的女儿在6月就来到了林芝。但她的孩子太小,实在无法爬过那连青年战士翻一次都壮烈异常的几百公里雪山蚂蟥路,只好等在林芝,等待丈夫出来与自己团聚。谁知,军分区给李崇星发去电报叫他出来,武装部却正忙于在这几个月里建一个弹药库,政委又恰好到内地学习,李崇星放心不下,就一直出不来。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连他们只有5岁的小女儿都实在等不及,不知道几百次提出要见爸爸,甚至多次说,自己也要走进那她还无法理解的“雪山孤岛”看望爸爸,可是李部长仍然没法放得下手头的工作,仍然没法走出来与他们母女团圆。直到8月初,多雄拉又要一年一度地大雪封山了,母女俩这才不得不随同其他已经出山的军人家属,一起来到拉萨返回故乡。
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丝不满。5位军人的妻子平静地接过第二天的机票,像姐妹一样领着3个孩子平静地走向饭堂,吃他们今年离藏前的最后晚餐。第二天天不明,她们还要赶到机场,还要在飞机落地后再跋涉百里千里,才能回到仍是自己独立支撑着的家……
前来为这5位军人妻子送行的、在藏戍守已几十年的林芝军分区副司令员李源平静地告诉记者说:这样的休假,这样的团圆,这样的奔波,这样的牺牲和奉献,西藏军人个个都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连我们军人的妻子儿女们,也都能如此平静地对待了。
面对着日益富足和安逸的和平生活,在这块地球的“第三极地”上,这些世界上站得最高的中国军人,就这样在军营这方英雄文化的沃土中,不断地培育着以为国牺牲奉献为主旨的新的民族精神。
拉萨烈士陵园里长眠着9367名西藏军人的英烈可以为此作证;
高原各地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数以万计的西藏军人的英魂可以为此作证;
4000公里川藏线上那几乎是每公里一座长满荒草的西藏军人的墓冢可以为此作证;
仍然日夜守卫在7000里边关的数万名西藏军人,更可以为此佐证;
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西藏军人的妻子儿女和他们的家人们,同样可以为此佐证。
祖国和人民应该为拥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自豪。
地球的“第三极地”,也因拥有这样的戍守军人而越来越充满着生机。(附图片)
压题照片:解放军驻西藏林芝某旅医院多年来坚持为驻地群众义务巡诊。该医院新近投资5万多元专门开设的“民族病房”,已有100多名藏族、门巴族同胞在这里接受免费住院治疗。图为该医院医生在为门巴族群众看病。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当好党的带兵人
贾圣尧钟继发刘殿石
当好党的带兵人,是北京军区某“大功团”三营营长韩全兰的执著追求。
韩全兰当连长时,所在连先后被中央军委和北京军区授予“卫国先锋连”等荣誉称号,他本人先后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各1次。韩全兰当营长后,所在营先后被集团军、师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先进营党委”,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他本人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党员”,被集团军树为“标兵营长”、“优秀带兵干部”,并4次立功受奖。
1990年底,韩全兰到营里当营长不久,就接到了整编的命令,由两个团的4个单位组建成步兵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年年终军事考核,营里落了个最后一名,受到团里的点名批评。面对这样的现状,他在营党委会上提出:拚命也要把军事训练搞上去。为了使全营每个官兵都成为合格的战斗员,他在全营建立了个人训练成绩逐次升级一览表,定任务、定标准、定完成的时限,每周与连队一起组织验收登记,通过抓典型、树标兵,鞭策大家人人过“关”,个个争先。
在训练中,韩全兰处处以身作则,先讲解,再示范,然后才让战士练。去年冬季的一天,气温骤然降到零下10多摄氏度,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西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韩全兰刷地卧倒在雪地上,利利索索地完成了匍匐、跃进、滚进、出枪四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无声的命令,战士们看到后都毫不顾忌地趴在雪地上练开了。
就这样,经过一年的打基础,在团里组织的军事考核中,韩全兰所带的营夺得第一名,跨入了师军事训练先进的行列。近几年来,全营的训练尖子在全团最多,优秀“四会教练员”全团最多,团里每年保送上军校的训练尖子已连续3年出自他所带的营。团领导称赞他们营是“尖子窝”。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在上级组织的28次军事比武考核中,他们营获得了24次第一,4次第二的好成绩,并一直保持着“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这面红旗。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中直党建》将向全国公开发行
本报讯由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主办的杂志《中直党建》近日将向全国公开发行。在创办过程中,《中直党建》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江泽民总书记为该刊题写了刊名。(徐边)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电视连续剧《人海方舟》将播出
本报讯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由北京万众集团和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以反映中国当代妇女问题的16集电视连续剧《人海方舟》即将与观众见面。(永敏庆一)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波

  民族出版社推出一批新书
本报讯民族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藏汉两种文版的《西藏巨变》,藏、汉、英文对照的《雪域藏家女》,藏文版《西藏民间歌谣·庆典仪式歌》和《藏药晶镜本草》等7种新书,发掘了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