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小城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郑坤生
我国有12亿人口,其中有9亿生活居住在村庄和小城镇。改革开放15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要求改善住房条件,掀起了建房热潮,住宅建设量每年均保持6亿平方米的水平。从1979年至1994年,全国农村新建住宅97亿平方米,约有1亿户农民喜迁新居。到1994年底,全国农村户均建筑面积达到83.40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6.4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42平方米。房屋质量稳步提高,楼房在当年新建住宅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1994年达到50.17%。住房的内部设施日益配套,功能趋于合理,内外装修日益讲究。一批设计新颖、功能比较完善、设施比较齐全、安全卫生的新型小康住宅相继建设起来。
兴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产设施,既改善了村镇的居住环境,又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1994年底,全国已有乡村道路289万公里,其中铺装道路242万公里,占乡村道路总长的83.71%;建成自来水厂21040个,铺设供水管道169549公里,自来水受益人口已达2.92亿人,占村镇总人口的30.24%;全国的小城镇和72%的村庄通了电;此外,还兴建了大量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中,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兴建各类市场,兴办工业小区、商业小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小城镇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成为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成为联接城市和乡村两个市场的纽带和桥梁,乡镇企业的载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村社会进步的基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5年来,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速度令人欢欣,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今后,村镇建设工作,将继续坚持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组织,综合建设的方针。为了加快乡村城市化的步伐,创造良好乡村居住环境,下一步小城镇建设将有两个热点。
一是重点发展沿路、沿江河、沿海、沿边境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较好、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一定基础或农村批发和专业市场初具规模的小城镇。到2000年,将我国20%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具有3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
二是实施小城镇建设“625试点工程”,就我国乡村城市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所涉及到的有关重大政策问题进行探索,形成完整配套的政策措施,取得切实可行的建设经验。今年,建设部在辽宁海城市、山东荣成市、江苏无锡县、浙江绍兴县、福建福清市、广东顺德市进行乡村城市化试点,研究在一个县(市)的范围内,通过乡镇工商业发展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小城镇布局和发展的规律性,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市化道路。在京津唐地区、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的襄樊—南阳地区进行区域性小城镇试点,探讨中部粮食高产地区小城镇建设的途径。在全国选择500个不同类型的小城镇作为试点,通过试点全过程,总结出各种类型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建成具体形象的示范点,分类指导,推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工作。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林家宁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人类住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同其他生产、生活条件一样需要相互协调,而且具有更深的含义,正如我国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公用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带动作用。
就住区环境来讲,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城市道路、桥梁、排水、防洪、照明等市政工程,城市园林、绿化等园林绿化业,城市市容、公共场所保洁、垃圾粪便清运处理、公共厕所等市容环境卫生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1994年全年供水总量489.5亿吨,其中生活用水142.3亿吨,用水人口2.01亿人,其中非农业用水人口1.64亿人,用水普及率9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94升。年污水处理量51.7亿吨,污水处理率17%;清运垃圾粪便13389万吨,垃圾粪便无害化年处理量4782.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35.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9.7万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2.1%,公共绿地面积8.2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6平方米。煤气供气总量126.3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75.2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66.5万吨,全国已有1亿多居民用上了燃气,用气普及率61.7%。城市道路面积11.8亿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6平方米;公共交通车辆达10.9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1标台,客运量272.4亿人次。出租汽车39万辆。
尽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从而更加突出了基础行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设施缺乏,供求差距大。主要是城市供水不足,燃气和集中供热普及率低,排水设施与城市防洪设施标准低,城市垃圾不能日产日清,64.3%的垃圾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园林绿化标准低,城市人均公共绿地4.6平方米,且分布不匀,城市交通拥挤堵塞情况仍在不断恶化,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市政公用设施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低,直接影响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制约着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和指示,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城市建设事业,并将其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已将包括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交通、园林绿化、防灾等在内的能源、交通和环境治理列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经济和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议题。
积极推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改革。总体构思是国家财政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实施以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的多渠道、多元化、稳定的投资体制,改变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的单一政府投资模式。
加快建设体制改革。在建设体制上,形成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新格局,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建设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实施城市规划、提高投资效益、节省建设用地方面显示了重要作用。综合开发不仅仅根据土地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了设施建设的部分资金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它将城市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道路建设或旧城改造为龙头,一并考虑其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既提高了资金的投资效益,又从总体上改善居住和生产环境。
强化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强化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技术政策。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小资料

  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
1992年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7/180号决议,决定在1996年6月3日至6月14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简称“人居二”),这是联合国在本世纪末召开的最后一个全球大会。城市和乡村的持续发展、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会议将发起全球性行动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联合国第一次人居会议是1976年在温哥华召开的。
我国对召开此次大会十分重视,成立了经国务院批准,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中国筹委会,并已多次参加“人居二”国际筹备会议,就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阐明了观点,参与了“人居二”大会报告的起草工作。目前,中国筹委会正在抓紧起草中国政府在“人居二”大会上的报告;同时为配合筹备工作,已举办了“国际住宅产业化展览”,还将于9月12日和10月28日举办“中国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和“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成就展”;推荐和评选“中国人居”最佳实例,参加世界住房展览,促进成功经验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和推广。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重视住宅科技与产业结合
聂梅生
住房建设,尤其是普通住宅的建设,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世界各国均是如此。我国住宅建设正在逐步从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向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和提高居住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并重发展。
要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就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住宅的科技含量,要提高住宅的产业化水平。住宅作为最终产品,它涉及住宅的规划、设计、住宅部品的生产、开发、住宅的建造、维修和管理各个环节与阶段。只有在各个阶段都注重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尤其是在规划设计和建造阶段,才能保证住宅这个最终产品的功能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住宅建设的投资都为国民总产值的5%—7%,住宅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逐步占有重要的位置。但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尚未真正确立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住宅建设仍然没有摆脱分散、分割的模式。住宅产品的生产分布于各个行业,历来是生产什么,住宅就采用什么,将住宅产品的生产与住宅的规划、设计和建造隔离开来。只有提高住宅建设的产业化水平,才能大规模地提高住宅的功能和质量。
以科技为先导,加强住宅产品的系列化开发与集约化生产,提高住宅建设的产业化水平,是发展我国住宅产业的途径和方向。我国正在实施的《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来加强科技在住宅产业中的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发展我国的住宅产业,有了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有了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同时有住宅产业与科技的结合。才能推动新一代住宅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大力推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
北京城市综合开发办
1949—1994年北京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6年来共建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1700万平方米,相当于建设了10个旧北京城。与此同时,北京的住宅建设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建国后46年间,北京共建成住宅建筑面积1.1亿平方米,为1949年前北京原有住房建筑面积1354万平方米的8.4倍。其中1979年到1994年的16年间,共建成住宅8644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76%,是前30年住宅面积总和的3.2倍。据统计,北京市1949年人均居住面积为4.75平方米,1994年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8.58平方米,居住质量也有所提高,住宅成套率达到68.6%。
1980年以后,北京市大力推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在住宅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15年来开发建设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200多个,竣工各类房屋347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851万平方米,合52万套,可住居民182万人。已建成的住宅区气、水、热、电、路基础设施齐全,商业、服务、中小学、托幼园所、管理用房配套交用,并进行绿化、美化,居民生活条件有较大提高。
据1990年调查,北京市城区内共有各类危旧房约1300万平方米,其中成片危旧房屋700万平方米。1990年以后北京加快了对城区内危旧房屋改造,并采取“一个为主、四个结合”(即危旧房改造以区为主、危旧房改造与新区开发、住宅制度改革、房地产经营、保持古都风貌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取得了重大进展。1990—1994五年来投入危改资金70亿元,开工建设的危改小区累计达85片,开复工面积达到666万平方米,竣工21片,竣工面积316万平方米。5年拆除危旧房屋222万平方米,动迁居民8.2万户,安置居民5.6万人,其中新区安置3.4万户,回迁安置2.2万户,安置户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目前,北京市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为5.3万户,市政府决定要在1997年底以前解决这部分住房困难户的问题。为此,北京从1993年开始实施康居工程,1993年从各房地产开发公司筹集康居住宅10万平方米,解决1500户住房困难户,1994年筹集30万平方米的康居住宅,解决4200户住房困难户;同时还通过自建、联建、危改等多种渠道解决3000多户居民的住房困难。1995年继续筹集康居住宅60万平方米,现已陆续落实到各开发公司,这批住宅可解决1万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康居工程对中低收入困难户以住宅成本价格出售,平均低于同类商品房价格50%以上,并与住房制度改革相结合,由工作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经济有困难的还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等办法解决。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居住环境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市住宅发展局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地区开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近三年,是上海城市建设进入收获的金秋时期,开始从根本上摆脱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实现了居住环境建设的新飞跃。
标志之一是,住宅建设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近三年来,以每年递增10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三年共竣工住宅2040万平方米,住宅投资412亿元,是1991年前41年投资量的11.9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91年底的6.7平方米,提高到1994年底的7.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34.6%提高到44.5%。
标志之二是,道路交通形成崭新格局。以内环线为代表的一批道路交通项目建成投运,杨浦、南浦两座大桥的建成使浦东、浦西的贯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和吴淞路拓宽及闸桥的建成,使上海外滩重现远东风采;1994年底建成的内环线浦西高架道路和地铁一号线,奠定了上海城市交通向三维空间发展的新格局。
标志之三是,水、电、煤气的服务供应水平上了新台阶。
标志之四是,交通邮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程控电话容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50万门,用户率先超过100万户,提前实现了邮电通信建设在本世纪末翻三番的目标,电信数字化率已接近国际一般发达城市的水平。
标志之五是,市容和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约140万吨/日污水不再直接排放河道,市区255万人直接受益;1992年至今,从市区内迁走百余家污染严重而无法就地治理的工厂企业,拔掉污染生产点近200个。
标志之六是,上海城市布局大置换初露端倪。将产生污染的工厂搬离市区,将受污染影响的居民迁至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出现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集中居住区和无污染城市型工业区、市级大规模工业区、郊区大型工业基地等区域,城市形态结构逐步完善,土地使用日趋合理。(附图片)
图为建设部试点小区合肥市琥珀山庄。高拯摄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广厦千万间南粤人欢颜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住宅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79年至1994年的16年里,全省城镇全民、集体单位投资建设695.82亿元,竣工住宅面积12986.55万平方米,其中1986年至1994年,城镇私人投资182.39亿元兴建住宅,竣工住宅面积5907.61万平方米。
1994年底,全省城镇私人自有住宅占54.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5平方米提高到10.1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49平方米,均居全国各省市先进水平。
广东省发展住宅建设有以下特点: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城市总体规划,以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形式,建设商品住宅,向社会出售。开发企业以有偿使用的形式获得土地,并以自有流动资金、银行贷款、预收购房款和利用外资等进行开发建设,1986年以来,共向社会提供了商品住宅6300万平方米,约80万套。
二是由政府机构统筹兴建住宅,以保本微利价格,定向出售或出租给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
三是由政府成立解决住房困难户的专门机构,承担组织建设、分配、管理解困房责任,并按政府核定的价格向社会上的困难户出售或出租解困房。政府专门划拨土地,并减免有关税费。
至今已建成大批廉价适用的解困房,全省城镇共解决住房困难户38.27万户,其中直接由政府解困机构兴建的解困房11.4万套。
近几年来,广州市采用统一划地、政府投入为主,建设了4000多套教师住房,使教师人均居住面积从原来3.7平方米提高到8.8平方米。市政府最近又规划出大批土地,并通过收取统筹金、政策性贷款、政府拨款、利用住房公积金等方式筹集资金,大规模兴建解困住宅小区和微利房。
四是注重居住环境建设。近几年,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像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全省涌现出来。这些住宅小区在规划和设计上力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流畅,设计新颖,设施配套,环境优雅和方便生活,充分体现了岭南地方特色和现代化风貌。
五是注重城乡平衡发展,加强对农村住房的规划和指导。广东农村平均每年约有3%至5%的农户建新房,约有650多万户农民住上新房,占农户的58%,农村住宅建筑标准和质量越来越高,配套设施愈加齐备,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还出现庭院式、别墅式的农居,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近年广东注意加强村镇规划管理,通过合理规划,配套建设,完善供排水、供电、道路、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商场、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很多村镇都建起了影剧院、文化宫、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文娱体育设施,反映了广大农民不但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追求提高学识和文明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文明生活水准的要求。
广东计划再用6年时间,到2000年,全省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基本实现每户有一套生活设施齐全、方便实用、比较舒适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住宅成套率达70%以上,农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8平方米,城镇住宅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现有旧城区基本得到改造,城镇居住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创造美好居住环境
建设部部长侯捷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千百年来,历尽苦难的中国黎民百姓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视作理想社会的一种基本标志,把“安居乐业”作为自己毕生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在那漫长的贫穷落后的岁月里,这种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也只能是一种空想而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住房建设。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入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通过国家、单位、个人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79年至1994年间,全国城镇新建住房23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6平方米增加到7.7平方米;全国乡村新建农民住房97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12.4平方米。
在加快住宅建设,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建设部在全国积极开展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大力改善住宅功能和质量,做到了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住宅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住区环境和文明条件。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人口多,原有的住房基础差,群众住房紧张还没有根本缓解。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对人类住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住宅建设,是缓解住房紧张和提高人居水平的首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住宅发展的基本任务是,逐步建立起国家对住宅建设与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保持住宅建设持续稳定增长;实行扶持政策发展普通住宅,鼓励个人购建住宅,重点解决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改造危旧住房提高成套率,改进住区规划和住房设计,提高住房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而努力奋斗。
加快住宅发展,关键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住宅供应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稳定的国家、单位、个人多元化住房建设投资体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住房资金配置方面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住房领域。国家采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居民住宅。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金融体系,为住宅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解决住房问题要以发展普通住宅为主。国家将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与可能,修订和编制适合不同收入家庭的住宅建设标准。当前,尤其要抓好“安居工程”的实施,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明年6月,联合国将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我们要以新的行动和出色的成绩迎接大会的召开。(附图片)
图为改造后的上海外滩新貌。陆德庆摄


返回顶部